魏國世子之爭,曹植為何鬥不過曹丕?

眼鏡超人


曹丕相對政治成熟,對施政有一套綱領,為人穩重。其支持者尤其賈詡,老謀深算,深得明哲保身精義,這使曹丕方在爭位中所運用的手段,多能站在大義一方。

曹植則較為佻脫,律己不嚴。主要支持者楊修聰明盡有,智慧不足,所以行事不免莽撞,爭位的目的性太強。


路邊石家國心


魏國的立嗣之爭,曹植存在三大疏忽而最終敗於哥哥曹丕繼而失去繼承權!

(1)相比於曹丕而言,曹植的文彩雖然遠勝於其兄曹丕,但是他缺少心計與謀略,例如:當初滿心寵愛曹植的曹操讓他隨軍出征,曹丕怕父親有廢長立幼之心,怕曹植征戰勝利後會大得父親的欣賞繼承父親的爵位故而假借為弟弟出戰送行為名,在出徵前夜把曹植灌的酩酊大醉以導致第二天出征時曹植貽誤了軍機,這麼大的陰謀而曹植就沒有發現哥哥的用心險惡反而盛情難卻!

(2)比起長年在外征戰的曹丕,曹植根本就沒有什麼軍事經驗,更談不上擁有許多軍事上的謀臣良將和親信,總之缺少心腹之人!

(3)曹植雖有才華但是其常常嗜酒放縱,為人多於華表,讓魏國不少重臣敬而遠之,但是曹丕相比於曹植事事都表現的很恭謹,時時都很謹慎,溫良而厚道,這就大大的提升了曹丕在魏國朝野的威望和知名度!

曹植有三敗而曹丕有三勝,難怪曹植在立嗣之爭上鬥不過哥哥曹丕!


太白山上的雪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三國演義》和各種文學作品都把曹植塑造成了一個只會寫詩作賦的書生,實際不然,曹植是一個強有力的世子競爭者,曹操是何等人,要是曹植光會寫兩首詩他怎麼會數次打算立曹植為世子。


曹植的文學水平非常高,這裡就不多說。

曹植15歲就跟著曹操東征,16歲跟著曹操北征。大家估計想不到,慘烈的赤壁大戰曹植也是經歷者。

曹植從少年開始,多次隨父征戰,年僅二十就被封侯。在曹植的詩賦裡,多次表達自己打算建功立業的雄心。

曹丕和曹植世子之爭相當激烈,其實本來沒他倆事。沒想到曹操長子曹昂戰死,幼子曹衝早夭。兩個曹操最喜歡的孩子死了,也就只能在他們倆裡面選。

曹植和曹丕各有優劣。曹丕也是文采斐然的那種,不過曹丕沒有文人特有的高傲和放蕩,相反他非常深沉,內秀,而且堅韌不拔,曹植曾多次在世子之爭上勝過曹丕,但是曹丕每次都能東山再起。這也是曹操最欣賞曹丕的一點。而曹植在性格方面就差點,曹植雖然也是文韜武略,但是其行為放浪,傲氣十足。甚至醉酒駕車闖司馬門。司馬門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城門,一般只有皇帝才能走,曹植如此肆意妄為。終為曹操不悅。遂立曹丕為世子。

但是不要以為立儲之爭就完了,守仁君認為曹操此舉,一來要磨礪曹植性格,二來是要試一下曹植經受打擊後能否抗得住,畢竟曹操能有這麼大家業也不是順風順水。沒想到曹植從此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消愁。後來曹仁被關羽所圍,曹操命曹植帶兵解救曹仁。沒想到曹植居然因為醉酒而誤了出兵,曹操對曹植徹底失望。


而且曹丕的支持者大多是朝中老臣,名門望族,清河崔氏,河內司馬家,穎川陳氏,都是曹丕的堅定支持者。

而曹植身邊雖然也有名門,但是更多的是富有才學的年輕士子。這就有點勢單力薄了。


守仁看劇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爭霸天下。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自然擁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他的天地僅僅侷限於長江流域以北,西南有自稱皇叔的劉備玄德公,南方魚米之鄉有獨佔一隅的孫權孫仲謀。

曹操的夢想與其他王朝的統治者一樣,他也想施展抱負,一統天下。然而,歷史沒有如果,他出生在群雄爭霸的時代,註定了他無法實現心中雄偉壯觀的藍圖!

他作為統治者,也為自己曹魏的江山社稷繼承人問題搞得焦頭爛額,搖擺不定!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到底選擇誰做自己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一直沒有確定,因為真正的長子曹昂在一次血戰中,為了掩護曹操而英年早逝,死於亂軍之中。接下來排序的次子曹丕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長子,更難能可貴的是曹丕沉穩幹練,極其有謀略。可三子曹植文采飛揚,武藝超群,因此,曹操一度想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老規矩的念頭,想將其王位交給這個文武雙全的兒子曹植。因此對曹植特別寵愛!可是最後為什麼曹植沒有爭過曹丕,而讓曹丕上位了呢?筆者看來無外乎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自古以來,都有立長不立幼之說,一旦更換,必有緣故!因此,在道義上曹植就先輸一局。而且當時的人循規蹈矩,什麼都得尊崇古訓,所以,大多數人是反對曹操立幼的。

其二:曹丕矯情自飾,工於心計。那時大王出征,一般長子監國,曹丕處理事情來快刀斬亂麻,非常得體,而且處理好事情後第一時間報於父王,做得滴水不漏。讓曹操感覺曹丕政治上成熟,可委以重任。而曹植思想單純,整天就喜歡與一班文人吟詩作賦,對酒當歌!對儲位的爭奪似乎不太上心,而且曹操派他領兵出征,這本來是絕佳的機會,可以掌管軍隊,掌握軍權,而在出兵前夜,曹植居然酩酊大醉,昏睡不醒,這多少讓曹操比較反感。

其三:楊修是三國時候有名的才子,但是恃才放曠,一生傲骨,可偏偏曹植與楊修走得特別近,而且是幕府謀士。殊不知曹操妒忌賢能,骨子裡恨死了楊修。以致後來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楊修之死。這應該也是曹操猜忌的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曹丕的謀士是有名的賈詡為其出謀劃策,而賈詡深得曹操厚愛!因此曹操死後,曹丕順利接位,但是對曹植欲除之而後快,命其七步之類作詩,曹植畢竟是曹植,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因此才有流傳千古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救命詩。

所以:曹植雖然文武全才,文采飛揚,但只是書生意氣,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而曹丕政治敏感性強,處理事情果斷!又有一班謀士在左右輔佐,外有軍隊掌控!在治國安民領兵出征,開疆拓土這方面非曹植所能比耶!


曉雙侃歷史


關鍵在於曹植沒有一個人輔佐,這人就是賈詡,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賈詡是為數不多的曹魏時期善始善終的一位,所以,賈詡是個識時務,善明哲保身的人,更何況才智謀略過人,早就看出曹丕有奪位之心,反觀曹植,充其量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吟詩作賦可以,政治上不行啊。


陽陽有寶藏


百無一用是書生,再有才華,沒有政治頭腦和政治手段,都是白扯。文人墨客的腦袋,非得生在帝王家,你不死誰死?還不如無才活的時間長一點。


大老陳叭叭談


子健太放蕩了,政治智商太低。。。


SoMeoThErpLacE


曹植是詩人,不是一個政治家;肯定鬥不過即是詩人又是政治家的曹丕了。


醉臥飲流觴


為王者,詩詞歌賦怎能服人。曹丕外忠內奸,大智若愚,深藏不露,有乃父之風。曹操自然要傳位於有謀略的曹丕,而不是沉醉詩!酒!的曹植。


海闊天空210501932


大勢決定!如果三國鼎立已成,曹又暮年,一定是曹植的!曹植的放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