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相亲都不会,还谈什么灵魂伴侣


连相亲都不会,还谈什么灵魂伴侣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01

快准狠的相亲

轻慢冷的相处

有人说,女人相亲就是要找个所有条件都最好能在90分以上的,不然不嫁,这是我见过最荒谬的“相亲定律”。

你知道吗?人与人相遇的概率是五千分之一;相知的概率是两亿分之一;能白头偕老的概率是五十亿分之一。

要有多幸运,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

怪不得,单身狗天天哭爹喊娘要脱单,脱不掉的原来是因为这个?

我一闺蜜,沈琳,前段时间去相亲,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她终于遇到了一个差1分满分的男人,颜值爆表、耶鲁大学博士、183cm的身板、瘦瘦高高、爸妈都是高知分子……之所以给了99分,是想把那1分留给之后的相处。

但是,没过几天,沈琳就哭着鼻子跟我说,那男的完全是个傲慢的书呆子,连做个朋友该有的尊重都没,聊天还非要挣个输赢,让他装个糊涂卖个乖,比登天都难,这要是真成了男女朋友,以后还不得委屈死。

我以为这么好的条件,沈琳总归不会轻易放弃。

可没想到的是,沈琳却这样说:

“对方条件再好,不能交心,不能沟通,不能分享,就算以后的日子衣食无忧了,两个人的心却是冰冷的霜,这要是过一辈子,还不得冻死!

就像这道数学题,明明0.5+0.5=1和0+1=1结果都一样,但是,一个是平等的在一起,另一个却是迁就的在一起。

而我们每个人就像这小小的差异值,要想最终走到一起,看得不是完美一生的答案,而是两个差异值之间的相处过程。”

我竟因为沈琳的这些话,油然而生地佩服起这位姑娘来。

记得理查德 · 费曼在《发现的乐趣》一书中曾写到:“一些花开始有了颜色,就是为了吸引昆虫为自己授粉;这就意味着昆虫也能看见颜色。”

女人总希望男人是优秀的,这话总归没错。但如果这个人将所有的条件都达到了90分,甚至更高:优秀的工作、良好的家境、高深的学历、英俊的相貌……却只懂得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不会倾听、不愿分享、不懂尊人,跟这样的人过一辈子,恐怕也是会迁就他一辈子、屈从他一辈子。


连相亲都不会,还谈什么灵魂伴侣


02

你喜欢的我的样子

不过是看起来很般配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另一个自己,很多时候,别人看到的往往只是他们自己希望看到的。

我一哥们,李程,有一次和他谈了6年的模特女朋友闹分手,愣是哭着求着也没挽留回来,最后人家跟一有钱中年大叔跑了。

那晚,李程喝大头了,断片前不知从哪冒出一句话:“选择爱的人,其实是在选择另一个自己。”

说来,李程和她女友是6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确切说,是打着朋友聚会的幌子,有预谋的间接追来的。

女生艺校毕业,家境一般,外公外婆从小带大,父母情况复杂,但女孩长相、身高、腿长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也配得上李程那一身公子哥的行头。

开始的2年里,经常能看到俩人甜蜜的合影,不是秀新款的名牌包包,就是秀高档餐厅的好酒美食,无不令人羡慕。朋友们都说,这俩人简直天造地设、天作之合!

可随后的时间里,俩人的争吵越来越多,甜蜜的恩爱秀似乎也没那么甜蜜了。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俩要闹掰了的时候,李程居然使出了杀手锏,用一枚闪闪的钻戒收了女友的心,没错,他们订婚了。

但是,李程有一次不小心听到了女友和闺蜜的电话,结果却听到女友对自己积累已久的怨言,说什么本以为自己是她最理想的伴侣,身上拥有着她全部想要的东西,可到头来他除了能给自己一张饭票,其他什么都给不了……

直到,女友跟他提出分手的那一天,作为一个男人,他彻底崩溃了。买醉那晚,李程的丑态,朋友们看在眼里,曾经的“郎才女貌”,如今看来,也是一场讽刺的玩笑。

你可能因相爱而步入婚姻,也可能因相爱而走向陌路。

李程太过付出的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他们的爱深陷失衡的状态,结局往往难安。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被压抑忽略的自己。你有,我有,李程有,他的模特女友也有。有时候在别人眼中太过期许的“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往往都只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有了天时地利,只可惜未必人和。

谁的青春都不过是短暂的停留,谁的时间都不过是人的流逝。

如果抵不过,即便再爱,也终会失去对自己内心的期许。

最后,两颗相向的心也失去了所有重叠。

因为时间本就是不可逆转的损失,而你喜欢的我的样子,不过是看起来很般配。


连相亲都不会,还谈什么灵魂伴侣


03

情愿不自由

也是自由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话出自于《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过去的婚姻制度,谈不上自由。听天由命才叫可怕。

现在是一个求快求准的自由时代,像什么父母帮着子女在公园挑对象,最后自己找着对象的;

什么婚介所里又出了一个利用婚姻欺骗感情,最后坐牢的;

什么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每年春节饭桌前满脸的关心与厚爱,最后自己被二胎无死角怼回的,等等。

这样的事例早已不再新鲜。

相亲的压力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逃避相亲。

我们中的许多人总是把相亲视作为人生的一捆巨大包袱,由于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处境,往往我们会选择:被它压制。

其实,懂得去拥抱,学会去承受,何尝不又是另一种选择呢?

相亲的婚姻,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你不愿意与自己和解。

相亲的婚姻,不愚蠢。

真正愚蠢的是那些嘲笑你的人最后婚姻破灭了。

相亲的婚姻,不失败。

真正失败的是你因为对方的人生而停止了生活的步伐。

胡适与江冬秀是旧式包办的婚姻,胡适是一个留过洋的新派人士,而江冬秀却是一个泼辣的小脚女人。

在那个年代,但凡留洋念书的人士都希望能够自由地追求婚姻。

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和媒妁之言的张幼仪离婚;甚至连鲁迅,也是一生把朱安当作母亲的礼物。

张爱玲对胡适的婚姻评价是:“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用胡适自己的话说:“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其实,心甘情愿地被束缚,很幸福。”

即便是包办的婚姻,也能选择相守一生,也能选择在爱与被爱的世界里交托灵魂,因为这对灵魂伴侣的眼中永远能看到彼此的身影,此乃情意长久矣。

相知,相识,相伴。

“伴”在那粗茶淡饭的日子里。

“伴”在那艳阳高照的午后里。

“伴”在那沁人心脾的灵魂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