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說起三七,那可是中藥中的“明星藥材”

三七具有止血散瘀、造血、抗血栓、抗炎保肝、護心血管系統等多重功效,不論是預防保健還是輔助治療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三七內含21種皂甙活性物質,17種氨基酸,11種微量元素,3種抗癌活性硒等,具有豐富的食用與藥用價值。

但是,三七雖好,它的吃法可是有頗多講究的!

吃法不對不僅會吸收不好,甚至還會加重某些症狀。

三七有“七不吃”,千萬別吃錯

1. “禁忌搭配”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三七不宜與蠶豆、魚類以及冷酸食物一起食用,因為這些食物會導致身體對三七的營養物質的吸收效果大大減小。

2. 感冒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發燒時不宜服用三七,若是患風熱感冒者吃三七粉則會導致熱感加重,因此不宜服用。

3. 體熱人群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三七性溫,體熱人群吃三七後會導致上火,所以體熱人群如果要吃三七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

4. 低血壓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三七粉有降血壓的功效,所以血壓低的人服用三七粉需要特別的注意,最好暫時不要服用,等血壓穩定之後再說。

5.過敏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很多過敏體質朋友常常因為不恰當的服用三七粉導致自身出現了不良反應。比如噁心、嘔吐的症狀,還有一些人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發炎的症狀。

嚴重的過敏還可能導致緩則休克,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6. 過量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如果日常保健長期服用,每次服用三七粉的量不用大,一般3-5克三七粉每天,分兩次服用即可。一次服用的量太多,可能會引起口渴、四肢無力等不適症狀。

7. 懷孕及經期不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三七有強大的活血、降血壓功能,經期用三七粉易造成月經過多。

孕婦禁用,和孕婦期間不要用藥原理是一樣的,以免對胎兒有影響。

但如果是產後失血較多,就可以用三七來補血,因為三七有止血化瘀的效果,同時可用來提高產婦的體質。

三七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三七的吃法分兩大類,生吃和熟吃。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生吃 主要是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消腫定痛,止血不留瘀,行血不傷新。

生吃吃法

研磨成粉,每天3~5克,可以選擇牛奶或溫水兩次送服,一次送服最好2到3克。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熟吃 的主要功效是補血。熟三七的生血功能增強,可補血理血、補益健體、提高免疫力。

熟吃吃法

研磨成粉,燉雞、燉排骨:等雞或排骨熟後,加入10-20克三七粉,燉十分鐘即可。

三七服用時間,飯前飯後有講究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胃不好的人群儘量在飯後30分鐘左右服用三七,以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且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在飯後服用請少量,

最好不超過3克

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三七“黃金”搭配,功效翻倍

三七+丹參+西洋參:預防老年多種病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用法:西洋參、三七、丹參按1: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1次(2-3克),重症患者可適當加量,可使用溫水、粥水(煮粥後剩下的水)、骨湯送服。堅持服用,否則將前功盡棄。

適合症狀:高血壓、腦中風、腦血栓、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腦血管硬化。

三七+天麻:防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李時珍認為“補益上藥,天麻為第一。世人只用之治風,良可惜也”。

用法:天麻粉8-10克左右/天,三七粉6-9克左右/天,兌水喝即可,建議最好飯後服用,醫師認為,這兩款中藥材可同一天服用,隔開時段吃就行。

三七+西洋參:化瘀通絡、陰陽雙補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三七粉與西洋參粉混合起來,一方面三七可化瘀通絡,另一方面,西洋參可氣陰雙補,這對心臟是一個全面的養護。

用法:三七粉50克、西洋參粉50克即可,兩者混合均勻。每日溫水沖服,用量根據病情增減,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

三七是“明星藥材”,生吃活血、熟吃補血,但7類人吃不得!

食用前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