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將比去年增4000萬噸

近日,《“十三五”煤控中期評估與後期展望研究報告(初稿)》正式發佈。據權威部門估算, 2018年全年煤炭消費量將比上年增長約4000萬噸。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7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44.9億噸標準煤,其中,煤炭所佔比重已下降到60.4%。摺合成實物量,2017年的中國煤炭消費量為38.7億噸。

自2013年中國煤炭消費總量達峰以來,主要高耗能產品單耗水平持續下降。2017年,主要耗煤部門產量回升,尤其是電力需求增長,導致煤炭消費小幅反彈。

2017年,全國煤炭消費量比2013年減少了0.98億噸標煤(約3.7億噸實物量),降幅達到3.5%,但比2016年增長了0.4%,是2014年來連續三年下降後出現的首次反彈。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今年1-9月,全國煤炭消費量約28.75億噸,同比增加8400萬噸,增幅為3%。上述《報告》認為,增長主要來自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居民用煤明顯下降。

兩年前,國家政策將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減少煤炭消費的目標納入其中。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應降到58%以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1億噸以內。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助理研究員符冠雲在會上表示,由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消費增長保持穩定,且重點用能部門產能由擴張轉換到收縮週期,國家制定的2020年“58%和41億噸“的目標可以實現,但難以實現”35億噸“的積極煤控目標。

他指出,目前煤炭的產能、產量仍然處於飽和水平,煤炭消費沒有大幅反彈的基礎。

根據《報告》,2018年上半年,全國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預計到2020年,將超額完成煤炭消費佔比下降到58%以下的目標。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指出,經濟新常態下,電力消費增長進入中高速區間的基本判斷沒有改變,2018年上半年的高增速是短期各種因素疊加所致,不具備較長時期增長的可持續性。

上述報告預計,從整體看,伴隨全國經濟平穩增長和新舊動能轉換,煤炭需求沒有大幅增長的空間。在清潔能源的加快替代和能效提升的壓力下,煤炭消費將在“十三五”後期進入下行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