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0949
奔流到海不停留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版南陽郡與南郡以漢水南北為界,隆中位於南郡,其位置是阿頭山,屬襄陽縣。請問,畫這幅圖的依據是什麼?是隨意妄為嗎?
辣語又在這裡信口雌黃,胡說八道,造謠造到國家文物局了。請問,國家文物局什麼時候說過隆中是“諸葛亮躬耕地”?國家文物局說的是襄陽古隆中好不好!古隆中包括簡襄王墓、還有一個什麼寺院以及諸葛亮故居。故居是躬耕地嗎?諸葛亮故居多了,但躬耕地只有一個。國家文物局認為南陽是武侯祠,這是專門為紀念諸葛亮在此躬耕而修建的,和成都武侯祠、漢中武侯祠,保山武侯祠一樣,是諸葛亮在此生活過的充分肯定!照襄陽的說法,有武侯祠就是國家文物局否定諸葛亮在這個地方,難道成都、漢中也是命名武侯祠同樣也是否定諸葛亮在那裡嗎?這是腦洞大啊!
另外,北師大出版社明確在“躬耕於南陽”下注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教社在此註明“南陽,東漢郡名。諸葛亮隱居的隆中當時屬於南陽郡”。而在《隆中對》註明“隆中,一說在湖北襄陽,一說在河南南陽”。請問,這是肯定襄陽否定南陽嗎?眼瞎吧?前注河南南陽都是郡治宛城,諸葛亮在城外躬耕地肯定屬於南陽郡,而隆中在漢水南岸,依襄陽說老祖宗習鑿齒的記載“自漢以南為南郡,自漢以北為南陽郡”,根本就不屬於南陽郡,你還是先把隆中糊弄到南陽再放撅詞吧!而隆中有襄陽,南陽兩說,這就是承認在史學界有爭議,襄陽說拿八十年代自己出錢拉攏幾個人開會寫的那張破紙的所謂“結論”意淫夢該醒醒了!
“躬耕地襄陽說”33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學術笑話”
已經懶得回覆每個“襄陽說”觀點的帖子了,總是老一套,從來不回答南陽方面的商榷和質疑,自說自話。現在把“襄陽說”歷來的學術笑話一一回復,如有不同看法歡迎一對一辯論。
一,“南陽,郡名,在現在的湖北襄樊一帶”。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堂堂南陽郡,秦設,北至伏牛山,南達漢水北岸,而襄陽縣屬漢水南岸的南郡。南陽郡位於襄樊一帶,就如同胡謅荊州位於平頂山一帶,中國位於越南一帶、美國位於墨西哥一帶一樣,笑話!如果我們說:“襄陽,湖北地級市,在河南新野一帶”,襄陽人願意嗎?好在該著名出版社及時改正,謂躬耕地在隆中,而“隆中”,則“一說在湖北襄陽,一說在河南南陽”。呵呵,現在連“隆中”這個地名都在兩可之間了,也算是對中國史學界最大笑話的一個糾正啊。
二,“襄陽說”認為,習鑿齒說的“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這是諸葛亮“躬耕於襄陽”最有力的證據。的確,這似乎能證明“亮家於南陽之鄧縣”,但如果習鑿齒的話是鐵板釘釘的證據,那他說的“自漢以南為南郡,自漢以北為南陽郡”是不是證據?又說“襄陽有孔明故宅”。自相矛盾,所以習鑿齒這些話要麼都信,要麼都不信。當然,襄陽會說“襄陽有孔明故宅”是東晉時的區劃,此時已有襄陽郡,隆中已經歸屬襄陽了。可是你們好好看看,隆中立的那塊著名的“譚碑”明明白白寫著“北周省鄧,隆中隨屬襄陽”,北周晚東晉多少年?這樣互相打臉的史料讓“襄陽說”的臉面往哪擱啊?另外,習老先生從來沒有說過這個“亮家”有“草廬”,從來沒有說過諸葛亮在隆中“躬耕”,從來沒有說過“南陽之鄧縣隆中”是“南陽”!選擇性失明是史學研究大忌,只看風月寶鑑的正面而不看反面,最終只能是自扇耳光的笑話!
三,“襄陽說”認為:“史書記載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凡是學歷史的都認為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這是不是欺負我們沒有看過史書啊?諸葛亮說過“襄陽”和“隆中”嗎?《三國志》記載了“襄陽”和“隆中”嗎?都沒有!都沒有的事情有哪門子一致?諸葛亮只說過“躬耕於南陽”!請問,劉禹錫“南陽諸葛廬”的記載,大明皇帝的《欽定南陽臥龍崗祭拜諸葛亮祀典、祭文、祭品》的御碑與“襄陽隆中”始終一致嗎?好好翻翻歷代史書,有哪一本書說過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有哪一句話把隆中稱為“南陽”?這個“始終一致”是從哪裡來的?“凡是學過歷史的都認為”的論斷是哪來的底氣?“南陽說”的學者就沒有學過歷史嗎?史念海、劉慶祝、二月河、袁祖亮、王子今、王震中等等史學家就沒有學過歷史嗎?笑話!教科書北師大版《出師表》中,將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註解為:“意為在南陽種地為生。躬:親自。南陽,地名,今河南南陽”。而人教社對“隆中”的解釋是:“地名,一說在現在湖北襄樊,一說在現在河南南陽”。《光明日報》國學版發文《漢之南都,時勢英雄》,系統講述了諸葛亮與南陽的關係。好好看看,這裡哪有“始終一致”?一廂情願沒有用,只會給世人留下笑柄。
四,“襄陽說”經常喋喋不休的還有“國家文物局頒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襄陽的叫襄陽古隆中、南陽的叫南陽武侯祠。古隆中才是躬耕地,而武侯祠只是紀念地,這是權威機構的說法。南陽武侯祠是紀念性建築,國務院文件對南陽用武侯祠的表述證明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而決不可能在今南陽”。這觀點腦洞太大了吧?翻翻國務院文件,有哪一句話說過躬耕地在襄陽隆中?諸葛亮故居全國有好多,都是躬耕地嗎?襄陽古隆中還包括襄王陵、廣德寺,都是諸葛亮躬耕地嗎?信口雌黃也不能這麼明目張膽吧?文件對成都、漢中等地諸葛亮遺蹟的表述都是“武侯祠”,都是“紀念性的建築”,那麼,這種“科學的表述”能得出諸葛亮“決不可能”在成都和漢中的“結論”嗎?真是“笑話”!部分“襄陽說”的學者能從“武侯祠”這三個字中得出“躬耕地決不可能在今南陽”的“臆想天分”,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五,“襄陽說”認為:“不能把兩郡邊界以沔水為界絕對化,東漢時,南陽和南郡已開始突破沔水界線,如南陽郡之武當、筑陽、山都三縣均在沔水之南,即是明證。”真是可笑,難道《史記》包括襄陽人習鑿齒說的兩郡以漢水為界的記載不絕對嗎?哪部史書有對這種“絕對”狀態改變的記載?正眼看看歷史地圖,武當、筑陽、山都三縣是在漢水南岸嗎?西和南分不清嗎?再說了,論證秦漢時期南陽郡、南郡的分界問題應該有三個基本前提:一,必須是兩郡的分界;二,必須是以漢水為界;三,必須是漢以南為南郡,漢以北為南陽郡。而南陽郡武當至筑陽三縣根本不與南郡相鄰,而是西與漢中郡的楊、武陵、房陵縣相鄰,與兩郡分界無關。南陽郡與漢中郡的分界是大巴山、武當山主脊,不是漢水。而且這三縣在秦設南陽郡時均已存在,縣治亦在漢水之西(或南也行),怎麼是東漢才突破沔水界限?當時武當至茨河的漢水兩岸,各縣都是跨江設置的,絕不是小的例外。從武當至山都段的漢水全在南陽郡境內,漢水西距漢中郡的交界處都有百里之遙,這段漢水根本不存在南陽郡和南郡的分界問題,是南陽郡的內河而不是界河。南陽、南郡相鄰的以漢水為界的只有今茨河至東津這一段東西走向的漢水,“襄陽說”怎麼能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笑話!
六,“襄陽說”認為:諸葛亮寫《前出師表》時,雖然已經於二十年前設立了襄陽郡,但由於其強烈的大漢正統思想及對曹魏篡漢的不滿,當然也不會承認這種以曹魏為中心的行政區劃,所以說“躬耕於南陽”就理所當然了。這是又一個“想當然”了,哪個史料能能證明諸葛亮有這種想法?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設襄陽郡時有“曹魏”嗎?當時仍然是東漢,設襄陽郡的詔令仍然是漢天子的詔令,曹操僅僅是策劃者和執行者。另外,《三國志·關羽傳》載,劉備“以羽為襄陽太守”,這是誰的行政區劃呢?是諸葛亮不承認“曹魏”設立的“襄陽郡”嗎?笑話!
七,在“襄陽說”嘴裡,三國時期襄陽郡是絕對不能承認的,因為一承認襄陽郡,就沒有辦法去偷竊“躬耕於南陽”了。但可惜的是,“襄陽說”不承認的襄陽郡除了劉備、諸葛亮承認,後世為他們著述記載的陳壽、習鑿齒也承認。如《蜀書七·龐統傳》:“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蜀書九·馬良傳》:“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也。”《蜀書十一·向郎傳》:“向郎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襄陽耆舊記》中龐德公也是“襄陽人”,同期的馬良、向郎均為“襄陽宜城人”。而同時的南陽人黃忠、文聘、韓暨則註明為:“字漢升,南陽人也。”“字仲業,南陽宛人也。”“字公至,南陽堵陽人也。”(均見《三國志》)上述傳記表明,在這一時期,襄陽和南陽是對等的,都是郡,同時,漢水北的鄧城、鄾二縣此時已屬襄陽郡,不論漢水南岸的今隆中地區是否屬江北鄧縣,在此階段,在諸葛亮和陳壽的心目中,已升格為郡且管轄著今隆中地區的襄陽絕對不可能和同為郡並遠離漢水的南陽混為一談的,今隆中更不可能和南陽畫上等號。所以,別把個別人的臆想強加給諸葛亮,別鬧自以為是的笑話!
八,岳飛曾經在南陽武侯祠題寫了《前後出師表》,歷來頗有影響。襄陽為爭躬耕地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寶貝。但其做法令人不齒:一,派人到南陽以加強兩地學術交流為藉口拓片;二,在隆中複製刻碑,但後邊岳飛的“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題跋刪去不刻,矇混遊客;三,在炮製“南陽位於襄樊一帶”的那一版教科書上以岳飛手書配“古隆中”牌坊照片,給不明真相的學生製造岳飛在隆中手書《前後出師表》的假象;四,陰謀敗露之後大肆攻擊岳飛手書是假的。在這個問題上襄陽從頭至尾都是在開玩笑,如果岳飛手書是真的,這樣移花接木太卑鄙了吧?如果是假的,費這麼大勁複製過去騙遊客、在教科書上騙學生是什麼居心?這恐怕已經不是“笑話”了吧!
九,《資治通鑑》記載的“‘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充分證明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是在隆中”。這是典型的睜眼說瞎話,這就如同說“我兜裡有個梨充分證明你兜裡的蘋果是我的”一樣。司馬光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隆中屬於襄陽而不屬於南陽,諸葛亮在襄陽是“寓居”而不是“躬耕”!打自己臉的記載居然也能成為撒謊的“證據”?笑話!不過,好像襄陽還有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丁寶齋在編撰《隆中志》引用《資治通鑑》時,特意將此話改為“琅琊諸葛亮寓居隆中”,去掉了“襄陽”二字。嗚呼,“偷樑換柱”“瞞天過海”就是這個意思吧?這樣拙劣的行徑,不是襄陽學術界的笑柄嗎?
十,“現在的南陽東漢時不叫南陽,叫宛城,這是絕對不能混淆的。而隆中屬於南陽郡管轄,所以稱這個地方為南陽”呵呵,看到這些我就笑了,說的好像東漢末年隆中叫“南陽”,而南陽郡郡治宛縣不歸南陽郡管轄似得。學術研究中這樣弱智的八卦真是不多見。“襄陽說”者有個極其奇怪的現象:一說到臥龍崗,他們就說那是宛,當地人一定不會稱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為南陽。而隆中是位於漢水南岸的一個小山村(只有20畝耕田),離荊州州治襄陽只有20裡,當地人一定要稱這個地方是南陽而不提襄陽或者隆中。這個人腦子是不是有毛病啊?(襄陽說認為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如果現在襄陽市區的人認為他們居住的地方不是襄陽而是襄州區,而屬於襄陽市管轄的老河口西北丁店村才是襄陽,那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啊?(南陽人認為襄陽說學者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一看到襄陽說在那裡絞盡腦汁論證南陽不是南陽,隆中才是南陽就心疼他們。不僅要把小隆中抬成南陽,還要把南陽郡治貶的不是南陽,甚至此後歷代的南陽都不是南陽,這瞞天過海的本事真要一些功夫啊!請問:諸葛亮《後出師表》說的“困於南陽”是哪裡?《襄陽耆舊記》卷第三《山川》載:“樂宅戍,南陽城南九十里”中的“南陽城”是哪裡?《後漢書》記載的光武帝“俱攻破南陽……四年六月,漢兵起南陽,至昆陽。”是哪裡?都是隆中嗎?《後漢書》裡記載的“南陽至襄陽二百六十里”是指隆中到襄陽的距離嗎?笑話,那不是才二十里嗎?重複一遍,除了個別的當代別有用心之人,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本書把“隆中”說成是“南陽”!而南陽除了指南陽郡,在很多記載中都可以代指郡治宛縣,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可以類比的是,當時荊州可以代指襄陽(州治遷江陵後荊州代指江陵,此前南郡可以代指江陵),太原可以代指晉陽,長沙可以代指湘縣,漢中可以代指南鄭,淮陽可以代指陳縣。和南陽一樣,這些郡名在長期代指郡治後都逐步取代郡治原有的縣名而成為這些城市的正式名稱。好好看書吧,意淫沒有用。所謂“南陽是指小山村隆中”“南陽在襄樊一帶”,都是史學界罕見的荒唐笑話!
十一,襄陽“諸葛亮文化節”時,海峽之聲網以《人人都愛諸葛亮——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古隆中側記》報道稱,“襄陽社科聯負責人說,諸葛亮說的‘南陽’不是現在這個南陽。在諸葛亮生活的年代,襄陽歸南陽管”。呵呵,襄陽什麼時候歸南陽管轄過?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在襄陽一些“應景採訪”和“學術論文”中比比皆是,以致我們不能不感嘆當今學術研究之浮躁與無奈。細觀之,但凡涉及南陽襄陽的歷史地理知識時,“襄陽說”就特別彆扭。諸葛亮上《出師表》時,曹操已經設立襄陽郡二十年了,但“躬耕於南陽”絕不是諸葛亮上表時的南陽,因為諸葛亮不承認曹操的行政區劃(哪來的記載?難道諸葛亮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是縣令?)。而解釋習鑿齒的“襄陽有孔明故宅”和司馬光的“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時,這又不是“襄陽”了,那一定是“南陽”,因為《資治通鑑》用的是宋代的行政區劃。笑話,隨便翻翻《資治通鑑》就知道,全書用的都是歷史事件當時的行政區劃,這是一個基本常識。請問,書中多次提到的“荊州”,北宋時期有嗎?笑話啊!
十二,不僅如此,襄陽說一廂情願的認為唐代劉禹錫的“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南陽也不是南陽,是襄陽隆中(真攪勁,以後歷朝歷代的南陽都沒法說了)。襄陽說的觀點就是:不論哪個朝代的人提及“南陽”,那一定是東漢末年曹操設襄陽郡以前的南陽郡,所有古人必須符合這種匪夷所思的怪異思維。請問,唐代的南陽和漢代的南陽一樣嗎?唐代新野以南就是襄陽郡,襄陽人為了躬耕地拼命往南陽靠已經到了如此下作的地步了。襄陽元代曾經屬河南江北行省,是不是現在一提到河南還是指的襄陽啊?如果不算,憑什麼讓唐代的大文豪李白和劉禹錫跟你們一個弱智思路呢?不管李白、劉禹錫走到哪裡,滿腦子都是漢代的行政區劃,漢代的思維,真是有病!
十三,如果我們按現今“襄陽說”的觀點,硬要將“躬耕南陽”意指隆中,那就會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東晉以後所有的史料都將襄陽西的這塊地方稱為隆中的時候,滿世界只有諸葛亮一個人非要將那個地方稱為“南陽”。所以,這裡邊一定有人腦子出了毛病,要麼是諸葛亮,要麼是習鑿齒、盛弘之等人,要麼是現今的“襄陽說”專家。依我之見,諸葛亮不會有錯,“南陽”就是南陽,無論怎麼理解,“南陽”也不可能“意指”隆中;習鑿齒等人也不會有錯,“隆中”就是隆中,他在襄陽城西,無論屬不屬於南陽郡它都叫“隆中”,從來沒有人將這個“隆中”稱為“南陽”;那麼,最有可能腦子出“毛病”的就是後者,為了區區一地利益,一葉障目,不見森林,肆意曲解歷史,非要將“躬耕南陽”註釋成隆中,非要說“諸葛亮以郡名稱籍貫,意指鄧縣隆中”,非要強調“只寫郡名,不寫縣名的習慣,在《三國志》中是一種普遍現象”,以至於鬧出這麼多不能自圓其說的“笑話”。
十四,“襄陽說”認為,《草廬對》中諸葛亮說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充分證明這次談話是在漢水南邊,因為只有在隆中才能“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又是襄陽專家在瞎猜吧?無獨有偶,初平二年(191年),曹操也有一篇著名的對策,提出“使袁(術)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按襄陽專家邏輯,曹操此話一定要在南陽講才行,才符合地理方位,可實際上,曹操說這話時是在酸棗(今河南省延津縣)。打臉吧?《三國志》的記載怎麼總是和“襄陽說”過不去?另外,《草廬對》諸葛亮說的是誰命令荊州這一上將“以向宛洛”呢?當然是劉備了。那劉備此時在哪兒呢?諸葛亮說下令的同時,“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請問襄陽專家,如果“以向宛洛”一定要在隆中講,那“出於秦川”就一定要身在益州才對呀?可實際上劉備當時在哪兒呢?不就在諸葛亮的對面嗎?在諸葛亮的對面怎麼能“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呢?有點拗口吧?說白了,《草廬對》就是諸葛亮與劉備在南陽草廬內進行的一次全國局勢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兵棋(或是地圖)推演,並未真正實現。再說了,對劉表而言,《草廬對》就是一篇謀反建言,是鼓動劉備取而代之。在劉表的眼皮底下做這樣的謀劃可能性恐怕大大低於遠在二百六十里外的臥龍崗吧?《三國志》涉及“草廬對策”地點的文字中除了南陽、草廬兩個地點外,沒有再給我們其他任何一個可以參考的地理方位,而確認《草廬對》的具體位置,則必須從“南陽”的解讀入手,不能只玩文字遊戲,猜測不是史學研究的方法,一萬個猜測,也抵不住一條史料。
十五,襄陽出版的《諸葛亮躬耕何處》的學術著作中收錄有某某學者的《古隆中在湖北襄陽》一篇文章,文中寫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史證——《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引《蜀記》:“……天子命我,於沔之陽……文中‘沔之陽’三個字,就是重要線索。‘沔’即漢水,‘陽’指南面。襄陽隆中,正位於漢水南面。”還有“襄陽論語”中有關“躬耕南陽”論證的帖子也說,“沔之陽,顧名思意就是河的南邊。五行風水都講北為陰,南為陽,故說南陽南陽也。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中華魂寶,其中五行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方位是,北水南火、東木西金,中間為土也。沔之陽,就是指漢江以南,某些人為了搶奪諸葛亮的一畝三分地,竟然顛倒陰陽,此乃天下之大笑活。河南的洛陽城池在黃河以南,故名洛陽。湖北襄陽城池在漢江以南,故名襄陽。”哈哈,這真是天下奇談了,連“山南水北為陽”、“沔之南、洛陽、襄陽”名稱來歷都不知道就信口開河、大放厥詞,還能用“笑話”來形容他們嗎?不知道無所謂,信口雌黃就太丟襄陽的人了。真不明白襄陽怎麼好意思把這樣的垃圾文章收進“襄陽說”隆重推出的學術著作中,還肉麻地吹捧為“堪稱無懈可擊”、“確鑿而精當的史料”,認為“某某先生的考證可謂結束了一樁懸案”。這不是故意在找“襄陽說”難堪嗎?這樣“八卦”的考證能“結束了一樁懸案”嗎?笑話啊笑話!
十六,“襄陽說”還有一個長盛不衰的奇葩觀點,就是當時南陽是曹操的“敵佔區”,所以諸葛亮絕不可能到“敵佔區”去居住。這又是在“想當然”了,哪部史書有“布衣絕不可能”到南陽躬耕的記載?諸葛亮建安二年到南陽“躬耕隴畝”,直到建安四年曹操才到宛城演了一出“困於南陽”鬧劇,隨即撤回許昌,集中精力經營北方。所謂“曹佔區”就是這麼不長的幾天時間。此後,建安六年劉表攻宛北30餘里西鄂,沒有曹操軍隊和宛城的地方軍隊來救援的記載,而且南陽功曹柏孝長也躲在西鄂城中,當時南陽城(宛)在劉表手中不言自明。劉表攻打西鄂,可以看做是對南陽郡內不服從自己的地方豪強勢力的一種清理行為,也是對南陽郡的全面接管行為。隨後,“建安七年(202)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河南葉縣)”,並在建安八年初(203),“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葉縣在宛北兩百餘里,博望在宛東北約80裡,這些記載可以清楚看出南陽郡治宛城在劉表的控制之下。而曹操在建安八年的駐軍前沿是西平,用曹操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這段時間,除了曹操“困於南陽”以外,劉備“屯兵新野”,劉表“從容自保,境內無事”是南陽郡的基本態勢。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在基本平靖了北方後,曹操才調兵南征。這麼清楚的記載“襄陽說”就是不看,悶著頭只管說“南陽是曹佔區”,還無知的拿“博望之戰”來證明宛城在曹操手裡。可笑啊,所以,你是不可能指望這些把博望和宛城地理方位南轅北轍的“襄陽專家”來搞清楚“躬耕地”的,只會弄成一盆糊塗。期待那些意淫諸葛亮躬耕期間南陽是“曹佔區”的專家們,冥想沒有用,多看書才是正道!
十七,“關係說”也是“襄陽說”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題。認為“劉表絕不會讓其故交諸葛玄的侄子去南陽那樣動亂的地方,劉表當時手握節鉞,生殺予奪,皆可自專,安排諸葛亮在自己幕下供職,不過是舉手之勞”。這腦洞有點兒大了,把今天的不正之風安到東漢時期了。這些有記載嗎?劉表哪一點照顧諸葛亮了,給了諸葛亮什麼官職了嗎?如果有劉表在襄陽的照顧,諸葛亮何至於落到躬耕期間“苟全性命”的“卑鄙”地步?稍微看看史書就知道劉表是一個“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之人,不僅沒有重用諸葛亮,連當時已經很為社會所推崇的外來名士如禰衡、王粲、甘寧、徐庶、司馬徽、龐統等人都沒有委以重任。故史書稱他“好謀無決,有人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再說了,以諸葛亮的智慧,能跟在這樣的襄陽渣男身邊嗎?“其主不能守”,這就是諸葛亮對劉表的認定。劉表照顧諸葛亮的記載沒有,但劉表請龐德公的事情卻有,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嘆息而去。後龐德公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返。所以,和龐德公渡漢水到鹿門山“遺之以安”一樣,諸葛亮不遠走臥龍崗,在襄陽跟著劉表等死嗎?打臉吧?那些惦記東漢“不正之風”的“襄陽專家”們!
十八,襄陽第二個奇葩“關係說”是想當然的認為諸葛亮“一心想興復漢室,視曹操為國賊的諸葛亮會去宛縣居住嗎?”不錯,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是有強烈的“漢室正統”,但建安二年時的情形絕非如此。“董卓之亂”後漢室敗落,是曹操將漢獻帝由長安、洛陽遷都於許昌,接著改元建安,漢室方才穩定下來。這給當時因“董卓之亂”逃到荊襄一帶的北方士族以很大的希望,同時給予曹操很高的評價。南陽何顒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曹操)也。”韓嵩也對劉表說:“曹公至名,必濟天下。”可以肯定的是,建安年間,在眾多名士的眼裡,曹操是一個有作為的“濟世之才”,而漢天子所在的許昌是眾多北方名士展示才能,重歸仕途的嚮往之地,絕非“必不敢去”的混亂地區。事實上,包括諸葛亮親朋好友在內的眾多名士都選擇了“北歸”這條仕途之路。弟弟諸葛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好友石廣元仕魏,官拜典農校尉、郡守。崔州平後任曹魏的西河太守。孟公威亦仕曹魏,官拜涼州刺史、徵東將軍。而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也北投曹操任黃門吏部郎。另外,建安二年三年時宛城並沒有被曹操佔領,張繡也沒有到南陽來。既然諸葛亮這些親朋好友可以“北歸”許昌,諸葛亮為什麼就“絕不能去”南陽臥龍崗躬耕待主呢?難道建安二年諸葛亮就知道建安六年劉皇叔要來新野嗎?笑話!“襄陽專家”替諸葛先生想的也太周全了吧?
十九,劉備三顧茅廬時駐軍新野沒有爭議,新野距北邊的臥龍崗和南邊的隆中差不多,都是一百多里。向北一馬平川,向南則必須渡過漢水。秦漢期間皇帝和各地軍閥為牢固掌握將領和軍隊動向制定了著名法規《擅興法》,規定:駐防將官未經天子和上級主將的號令私自出兵,或者將官私自出界、離部,都要遭到軍法的嚴厲制裁。《漢書·元勳表》載:京師宿衛軍官李壽未經許可私自離開長安到城外送客,依軍法被處以死刑。劉備到荊州後寄人籬下,自然處處受劉表節制,“備時羈旅,客主勢殊”,劉表又是個“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的心胸狹窄之人,對劉備“不甚信用”、“表疑其心,陰御之”。漢水南的襄陽是劉表近臣蒯越、蔡瑁等人的防區,而劉備的作用就是替劉表看好荊州的北大門,防區在漢水北新野至博望一帶,行動必須受劉表節制。如建安七年(202年),“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建安八年(203年)劉表“使(備)拒夏侯淳、于禁等於博望”。所以,沒有劉表的命令他絕不敢私自到防區以外的軍事重地襄陽去的,更不可能在劉表的眼皮子底下和諸葛亮密謀取代劉表,謀取荊州的“對策”。試想,鮮衣怒馬的劉、關、張三人由新野到隆中,必須渡過水闊流急的漢水,戰亂年代的渡口,肯定有劉表關防和探報,寄人籬下的劉備自然懂得違反《擅興法》的結果,難道他還想再來一次“馬躍檀溪”嗎?從這一點來看,劉備“三顧茅廬”只能北上臥龍崗,而絕不可能南渡漢水到蒯越的防區襄陽隆中去“策劃”謀反劉表的“對策”!
二十,在躬耕地問題上,襄陽幾乎所有的觀點都跟諸葛亮唱反調。我們先看看諸葛亮自己怎麼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而襄陽怎麼說的呢?1,南陽不是南陽,是“襄陽”;2,諸葛亮不是真躬耕,而是“假躬耕”真隱居;諸葛亮不是種地,是地主;3,諸葛亮不可能“苟全性命於亂世”,他絕不可能去南陽那樣的“亂世”“苟全性命”。他只能在襄陽“綠洲”高談闊論。4,諸葛亮說他躬耕時“不求聞達於諸侯”,襄陽偏偏說諸葛亮躬耕時連郡守職位都不屑一顧;5,諸葛亮說他躬耕時地位“卑鄙”,襄陽偏偏說他是“高富帥”,廣泛結交高門世族,娶了沔南名仕的女兒黃月英(也不知哪本書記載有黃月英三個字,八成又是瞎編);6,諸葛亮說他躬耕時住的是草廬,襄陽偏偏說諸葛亮住的大瓦房,“屋基極高”“雕薄蔚彩”“有避暑臺”“有井,廣五尺”整天琴棋書畫。你看看,爭諸葛亮躬耕地不以諸葛亮說的為標準,而是自立一套,連諸葛亮都得聽襄陽的,天下有這麼不講理的學術爭論嗎?一些襄陽專家還說“躬耕於南陽”是個“偽命題”,諸葛亮是“假躬耕,真隱居”。奇了怪了,既然襄陽認為諸葛亮是“假躬耕”,那就把隆中認定為“諸葛亮假躬耕之地”好了!笑話啊,“偽命題”和“假躬耕”之地也值得襄陽絞盡腦汁、頭破血流的去爭嗎?再說了,襄陽的地主都那麼寒酸嗎?住在全村20畝地的窮山溝裡,虎狼出入,荊棘密佈,往東過了萬山才有大路,出個門都極其困難,在這樣鳥不拉屎的荒郊野外,怎麼可能洞察天下大事?
二十一,“襄陽說”還有一個極其固執的觀點,一口咬定南陽郡一定是跨過漢水管轄隆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本原先東漢時期南陽郡、南郡以漢水為界,隆中屬南郡。而在襄陽出面開了一個會後就將東漢和三國時期兩郡以漢水為界修改成南陽郡跨漢水向南繞著隆中兜一個圈子,從而將隆中圈進南陽郡的著名《地圖集》了。我就奇怪了,初版兩郡以漢水為界的依據是什麼?後來改動版跨漢水將隆中劃給南陽郡的依據又是什麼?大量史書記載的“秦兼天下,自漢以南為南郡,自漢以北為南陽郡”,建安十三年“魏武盡得荊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陽郡”,包括漢水北岸新設鄧城、鄾二縣同屬襄陽郡的史實可以棄之不顧嗎?魏晉時期漢水南北都屬襄陽郡了,中間的隆中怎麼可能不屬於襄陽郡?《漢晉春秋》原書早已散軼,現在能看到的是後人所集,你怎麼保證“南陽郡鄧縣”這幾個字不是後人擅自所加?何況《漢晉春秋》也沒有說這個“南陽郡鄧縣隆中”在漢水南岸啊?你們的“北周省鄧縣,此後隆中遂屬襄陽”明顯與歷史記載相悖!除了鄧城、鄾二縣,《襄陽縣誌》還記載今襄陽縣漢水北岸“西魏時改置樊城、安養二縣,屬河南郡。北周時,撤樊城縣。隋朝時,安養縣屬襄陽郡。唐天寶元年改安養縣為臨漢縣;貞元中,改臨漢縣為鄧城縣。南宋紹興五年(1135)撤,併入襄陽縣”。打臉吧?我就奇了怪了,看看這一帶的地理狀態,襄陽西的萬山屬於襄陽是沒有爭議的,而西邊不遠的泥嘴(現在改名臥龍鎮了,改名似乎是襄陽的特長)根據湖北學者石泉先生考證和當代《襄陽縣誌》記載則屬於中廬縣,《資治通鑑》也記載“西山,謂萬山以西,中廬縣諸山也”,這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而萬山和泥嘴中間就窄窄的幾里路,往南山溝七八里就是隆中,住著諸葛亮一家四口人和二十畝耕地,襄陽地方誌記載清代這裡虎豹出沒,民國時期交通還是“襄陽西門,舊有小路,沿萬山起伏崎嶇不平,行者每以為苦。”就這麼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襄陽為什麼就是不能管轄?而南陽郡為什麼非要在萬山和泥嘴中間這個窄縫插進去管轄這個小山村不可?魏晉以後更是要穿過鄧城、鄾二縣,以及後來的安養、樊城二縣彎彎曲曲輸卵管一樣管轄這個漢水南岸的小山村。兩郡又不是夫妻,非要行這種無厘頭的“周公之禮”嗎?這恰恰就像清代著名史學家趙翼所言的:(用《漢晉春秋》這樣的野史孤證)“反據以駁正史之訛,不免貽譏有識”啊!
二十二,在躬耕地的爭論中,“襄陽說”經常拿“隆中”“隆中山”來證明自己。例如“躬耕南陽如果不在隆中,為什麼叫《隆中對》啊?”。笑話,且不說《隆中對》的名稱清代才出現,以前都是叫《草廬對》,就是“隆中”“隆山”的地名最早也不是襄陽的啊!史書最早出現“隆山”的記載是東晉李興的《祭諸葛丞相碣文》裡的“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這個隆山毫無疑問位於文中所言的“沔之陽”,《水經注》則具體記載為今河南唐河縣湖陽鎮的蓼山。該山坡道平緩,馬車可直上山頂,幾十公里外的臥龍崗歷歷在目,與李興所述絲絲入扣。而“隆中”之名則是王隱的《蜀記》引用李興碣文的加註,由隆山變為“至隆中”,這是“隆中”地名的第一次出現,但並未言明此“隆中”在何處,如果仍指碣文中的“隆山”,應該還在沔之陽的湖陽。而此時漢水南岸襄陽西則根本沒有“隆中山”、“隆中”的任何記載。100餘年的襄陽人習鑿齒才“號曰”了一個“隆中”。何謂“號曰”?就是“給它安個名”的意思,今天襄陽不也把泥嘴鎮“號曰”成了“臥龍鎮”了嗎?“號曰”畢竟是嘴說,實地考察一下湖陽隆山和襄陽隆中山大家就明白了。今隆中就在隆中山腳下,登隆中山必先至隆中村,劉弘費那麼大勁爬隆中山去“遠望”什麼?“遠望”哪裡的“亮宅”?劉弘為什麼非要先去登山“遠望”才能回過頭來到山下隆中亮家“立碣表閭”?有這麼笨的人嗎?現在的隆中山峰巒陡峭,荊棘密佈,牛車、馬車能上去嗎?可見,此“隆中山”必定不是李興所言之“隆山”。各位看官如果不信,可以讓隆中風景區弄一輛馬車試試登上隆中山遠望一下,必定與“襄陽說”的下場一樣,人仰馬翻!
二十三,對於“隆中”這個地名,“襄陽說”有近乎於瘋狂的寵愛,這我們可以理解,因為習鑿齒之後一提“隆中”多數指的都是襄陽。但是,襄陽對“隆中”不分青紅皂白的寵愛就不對了,有時候就會鬧笑話,丟人品。因為在歷史上,臥龍崗因“地勢四面稍下,惟中崗隆起,故曰隆中,蓋南陽偉觀也。”(明葉桂章《武侯記》)“登其頂可瞰南陽,因勢隆然,蜿而起伏,其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明趙均《金石林時地考》)南陽武侯祠明代《敕賜忠武侯廟規祭文祭品檄文》碑文也記載:“此亦隆中地。”另明代徐學謨《遊隆中記》也有:“跨漢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蓋有兩隆中雲。”這些記載說明,“隆中”地名南陽臥龍崗也曾經擁有。當然,明代以後,南陽人可能更喜歡“臥龍崗”這個名稱,故而“隆中”逐步為襄陽所有。當然,襄陽人現在佔有“隆中”地名我們不反對,但一股腦把歷史上的“隆中”都收入自己名下就有點“卑鄙”了。例如:《隆中志》第125頁所收錄的《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卷四百六十一,亦見《諸葛忠武侯集》卷一五的明代楊士奇《武侯祠記》有:“當漢之際,諸葛武侯隱於隆中,躬耕隴畝,謳歌梁浦,去南陽城七里,有岡焉,曰臥龍。”在詩詞方面,《隆中志》第194頁收錄有明代薛瑄《望諸葛草廬》:“曉出南陽門,馬渡消河急。舉目眺西岡,林木半蒼碧。及來隆中耕,日以老所益,賢哉劉豫州,三顧何汲汲。”另《隆中志》第214頁收錄還有清代樊王俊《謁武侯祠》:“千秋王業想英風,此日登臨一拜公。數里平崗橫野出,半椽茅屋坐隆中。乾坤鼎足胸先立,魚水君臣志竟同。一去南陽耕釣少,白雲流盡淯河東。”另外,清代戴上遴《謁武侯祠》詩:“隆中莘野皆三顧,淯水磻溪第一師。從容細看平沙處,可有先主舊馬蹄?”(見於襄生《隆中志》第216頁)“襄陽說”編者將這些古文、詩詞收入《隆中志》就是認定此文寫的是襄陽隆中,但稍有文字功底的人都能很明白的看出來這寫的都是“南陽隆中”,“襄陽說”張冠李戴的收入《隆中志》,不是自討沒趣嗎?這就是襄陽“文化名人”理解史料的水平?真不知道該怎麼寒磣這些“主編”了。當然,看不出來只是水平問題,而偷樑換柱,肆意篡改就是道德問題了。有個襄陽丁先生曾經在《隆中志》中收錄了唐代詩人胡曾的兩首詩,冠名《隆中山》,其一:“亂世英雄百戰餘,孔明方此樂耕鋤。蜀主不自垂三顧,安得先生出草廬。”其二:“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獨垂釣。當時未入非熊兆,幾向斜陽嘆白頭。”(見《隆中志》第101頁)咋一看,這兩首詩應該是在隆中所作,但第一首詩南陽《臥龍崗志》也有,名稱為《詠史詩•南陽》。這就針尖對麥芒了,同一首詩,同一個人,兩個名稱,兩個地點,肯定是一個真,一個假,孰是孰非?查查這首詩的來源《全唐詩》一切就都清楚了。《全唐詩》卷六百七十四第二十八首為《詠史詩•南陽》,第三十首為《詠史詩•渭濱》,正是《隆中志》所收入的兩首胡曾的詩,但名稱不是“隆中山”。顯然,《隆中志》在胡曾詩的收錄上採用了“移花接木”、“指鹿為馬”的錯誤手法,誤導了讀者。這些行徑除了笑話就是人品了,不僅偷了南陽的,還偷了渭南的!在2002年的漢中諸葛亮研究會上,北師大博士生導師、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王子今先生把“臥龍崗亦為隆中”的論據一經提出,襄陽方面便“拍案而起,怒而無言”。而王子今教授幽默地說:“怎麼,只許南陽在隆中,而不許隆中在南陽嗎?”一席話說得會場中一片鬨笑!
二十四,“襄陽說”在與南陽網友爭辯時(好像有些襄陽學者也曾經津津樂道過),文革時期南陽出版了一本小冊子,明確承認“諸葛亮在隆中躬耕”,於是乎便陷入了一片阿Q式的狂歡之中,反覆拿來自我安慰、自我陶醉。嗚呼,“襄陽說”是不是“技窮”了,“文革”時期的小冊子是史料嗎?,顛倒黑白年代的產物能作為證據嗎?說白了,“襄陽說”的頂點就是文革時期到教科書事件之前的這段時間,這個時候,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加上普通民眾包括大多數歷史學者沒有認真研究諸葛亮躬耕地問題,河南以及大多數南陽人當時也都認為諸葛亮所言“躬耕於南陽”是襄陽隆中,所以,河南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書籍並不奇怪。另外,學術研究並不是以省籍劃分的,河南人到現在也有“襄陽說”觀點的學者,而襄陽也有“南陽說”觀點的學者。我們都應該包容,這些書籍和個別人的觀點對諸葛亮躬耕地最後的認定不具有價值。河南人觀點的反轉始於教科書事件,當有人在教科書上炮製“南陽,東漢郡名。在湖北襄陽一帶”這樣的既無恥,又可笑的所謂躬耕地結論的時候,以及襄陽潘正賢之流在網上肆意辱罵南陽人,叫囂讓“南陽臥龍崗假諸葛亮躬耕地見鬼去吧”之後,徹底激怒了河南人。經過網友以及河南學者的大量研究,這才發現原來襄陽說在諸葛亮躬耕地上的所有言論都是一些極為可笑的謊言,於是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這樣才有目前“南陽說”對“襄陽說”的絕對優勢。北師大教科書的註釋,人教社教科書對“躬耕於南陽”和隆中的註釋改動就是這種態勢的具體體現。
二十五,在“襄陽說”諸多離譜“證據”中,“襄陽無西”似乎是比較靠譜的史料,因為這則記載出自《元和郡縣誌》:“萬山,一名漢皋山。在襄陽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於是乎,襄陽“鐵證”之聲不絕於耳。可是,“襄陽說”在這裡又是犯了只看風月寶鑑一面的錯誤。就在這條記載的同篇,《元和郡縣誌》又記載:“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為南陽郡,今鄧州南陽縣是也。漢以南為南郡,今荊州是也。後漢建安十三年,魏武帝平荊州,置襄陽郡。”呵呵,歷史記載怎麼總是對“襄陽說”不賞臉啊?到處都是隆中不歸南陽郡管轄的記載。再說了,萬山為界又沒有說是東西為界,理解成南北為界不行嗎?我想《元和郡縣誌》不會自扇耳光吧?無獨有偶,《元和郡縣誌》同卷《宜城縣》還記載另外一個“古諺:“(宜城)本漢邔縣地也。城東臨漢江,古諺曰‘邔無東’,言其東逼漢江,其地短促也。”按“襄陽說”的奇葩邏輯,“邔無東”就是邔縣的東界只到東門外的漢水,可是,《水經注》明確記載漢水以東有屬於邔縣的黎丘、觀城二城,邔縣東逼的這段漢水是邔縣的內河而不是界河。另外,譚其驤先生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漢時期的邔縣的轄境向東越過漢江一直到綠林山主脊,漢江以東還有近百里的邔縣轄境,看來《水經注》和譚先生又打臉“襄陽說”的“鐵證”了。再回到襄陽,如果說襄陽西界十一里就可以說“無西”,邔縣“東逼漢江”就可以稱為“無東”,那麼,那襄陽城北門同樣是“北逼漢江”,過漢水就是南陽郡,連一里都沒有,其界更為“促近”,可為什麼“古諺”沒有人說“襄陽無北”呢?難道是古代襄陽人分不清一里和十一里的遠近嗎?當然不是,老老實實看看歷史地圖,襄陽萬山以西就是荊山山脈,邔縣漢水以東也是綠林山脈,襄陽向西入川的古道過萬山就折而向南,沒有向西翻越荊山山脈的道路。邔縣只有南北向的襄陽至漢陽的大道,沒有過漢水向東翻越綠林山的古道。而襄陽北門,則是向北渡漢水的宛襄大道,故而“襄陽無西”“邔無東”,而沒有“襄陽無北”了。“無西”“無東”實交通狀況耳,非轄境也!讀書斷章取義會鬧笑話的!
二十六,“襄陽說”認為,“隆中得名應在諸葛亮躬耕之前,決不會是附會之名。也就是說,陳壽著《三國志》的時候無疑是知道隆中的”。是啊,我們也奇怪,如果諸葛亮和陳壽都知道隆中,為什麼非要說“躬耕於南陽”而不說“躬耕於隆中”呢?對此,“襄陽說”專家們在羅列了一連串“不可能不知道隆中”的假設後給出的答案是“史籍行文體例的要求和這部史籍特別精審、惜墨如金使然;再則就是陳壽這位蜀漢舊臣對諸葛亮這位尊者的尊重和避諱”因為諸葛亮“自言是‘南陽’(郡名)已屬符合史籍行文體例要求,陳壽也就不必或不便再及其他了”。這個解釋真使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憑空臆想到了這個地步真是登峰造極了。“躬耕於南陽”是陳壽“惜墨如金”嗎?“南陽”二字的筆墨比“隆中”少嗎?這也算陳壽不寫“隆中”的一個理由,真是笑話!避諱對象主要是避國諱、避家諱、避聖人諱。避諱方法為“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筆。”對陳壽而言,他憑什麼要去避諸葛亮的“諱”?從避諱的範圍上,就算諸葛亮是當朝皇帝,臣民所要避的“諱”也只有“亮”一個字,請問,《三國志》避這個字的“諱”了嗎?因為諸葛亮寫了“南陽”,為“避諱”就不能再寫隆中更是匪夷所思的“臆想”,我們可以隨便翻翻史書,哪有因諸葛亮說了“躬耕南陽”,陳壽也就不必或不便再及所屬地名的記載?請問,新野、冠軍、樊城都是南陽郡的屬地,陳壽“避諱”不寫了嗎?笑話啊!“襄陽說”這種匪夷所思的思維方式還有許多,例如:“‘躬耕南陽’充分證明了諸葛亮一生都沒有去過南陽”;“就算‘困於南陽’是困於宛,諸葛亮這樣說,邏輯上不是更加支持了躬耕在隆中之說嗎?”類似這樣指著鼻子說眼睛的所謂“論據”,於史學研究,是可悲?還是可笑?
二十七,在兩地爭論諸葛亮躬耕地的時候,臥龍崗和隆中風景區誰更古老也是一個焦點。平心而論,兩地的所謂“故居”“草廬”都是後人新造的,略有不同的就是臥龍崗草廬是清代新造的,而隆中草廬是1980年代新造的,五十步百步而已。還有古樹,臥龍崗的古柏、古檜也就1300多年,頂多為南北朝時期所植,肯定與諸葛亮搭不上邊。而隆中最古老的一棵桂花樹,樹齡只有415年,一株繡球117年。一株蠟梅103年。真佩服襄陽人的精明,樹齡能測得這麼精準。現在又過去幾年了,標牌是不是年年換啊?不嫌麻煩嗎?至於那個標誌性的“古隆中牌坊”,建造於1893年,大清快亡了,但卻是毛澤東主席誕辰之時,這也證明此牌坊屬於近現代,與古文物不搭邊了。而南陽臥龍崗的元明清文物一堆一堆的,如果“古隆中牌坊”放在臥龍崗也就是角落裡的一個渣!還有一個讓“襄陽說”驕傲的是“草廬碑”,據說刻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這就又讓人奇怪了,按《隆中志》記載,明隆慶三年(1569年),禮部尚書徐學謨遊隆中,看到的是“矧經亂離、兵燹之餘,其掬為蒿萊、瓦礫,莫可蹤跡久矣……又何從而得其草廬故處?道士雲,孔明祠旁有八角眢井一,為草廬之據。”也就是說僅僅29年後,在隆中是沒有這塊碑的,只有連徐學謨都不信的的八角井。我們知道,但凡“螭首龜趺”者均與皇權有關,一般地方官員和百姓是不可能染指的。該碑後邊“臥”的是明襄簡王,時江匯為河南右布政使,他幹嘛到襄王陵前立這麼一塊“龍臥處”碑,不要命了?在隆中那麼殘破的年代,是誰出錢替江匯刻的碑?為何沒有捐資人和刻碑人的名字?如果是江匯自己出資刻的,他為什麼不把這筆錢用在諸葛草廬的重建上?其實,稍微觀察一下隆中“草廬碑”就可以發現,這就是原來襄王陵前的神道碑,位置和形制都沒有變,和其他地方的明王陵神道碑一模一樣,“草廬碑”旁邊還有一個贔屓碑座就是佐證,因為江匯不可能同時刻兩個一模一樣的贔屓碑座而只用一個。此碑改刻不可能是明代,當時誰也沒有這個膽。也不可能是清代,因為“草廬碑”上機械砂輪打磨的技術清代沒有,所以,改刻襄王陵神道碑為“草廬碑”的時間只有近現代。至於“草廬”手跡的來歷,應該是江匯做河南右布政使時為四年前即嘉靖十五年(1536年)二月剛剛修葺的南陽武侯祠題的字。後來江匯手跡流落,近現代被人轉刻到了隆中。此推測噴子勿燥,可以請隆中風景區寫文章辯論,勿使襄陽在全國重點文物上鬧烏龍笑話。
二十八,關於“三顧茅廬”,一些襄陽所謂“專家”還拋出過“三顧茅廬為假,實為北行見備”的奇葩觀點。為證明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多次引用《魏略》中“劉備屯於樊城……亮乃北行見備”的史料。的確,“亮北行樊城見劉備只能從南邊的襄陽或隆中出發,如屬實,將是諸葛亮躬耕隆中最有力的證據”。看來“專家”們眼珠子都直了,但眼珠子太直也不是什麼好事,難道不能轉一轉多看史書幾眼,做點分析嗎?《魏略》系魏郎中魚豢私纂,後世史學家認為此書“多與他史異”(清·錢大昕語)。裴松之在引用《魏略》此文後立即註明:“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清·趙翼的《廿二史剳記·卷六·三國志》亦曰:“《魏略》謂‘諸葛亮先見劉備,備以其年少輕之。亮說以荊州人少,當令客戶皆著籍以益眾,備由此知亮。’然亮出師表謂‘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是備先見亮,非亮先見備也。壽志亮本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可就見不可屈致’。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如此之類,可見壽作史時,不惑於異說。”所以,不認真研讀史料,為證明諸葛亮住在隆中,抓住一句“北行見備”就大做文章,甚至又在那裡自說自話的編故事說“諸葛亮是虛偽之人,說了謊話”如何如何。真服了襄陽這些“專家”了,天天開故事會,拿這等“妄說”否定諸葛亮,否定《三國志》,有點太不著邊際、走火入魔了吧?為了個隆中,宣揚“北行見備”否定“三顧茅廬”,宣揚“諸葛亮是假躬耕,真隱居”,否定《出師表》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如此,“襄陽說”費那麼大的勁推出的“隆中對”是不是要改成“樊城對”或者“殿堂對”啊?大冬天的,劉備在樊城能住草廬嗎?天下有這個樣子“爭名人”的無恥、齷齪、弱智、可笑之舉嗎?重複裴松之的原話:“非亮先詣備,明矣!”別做“北行見備”的無聊夢了!古人尚能“不惑於異說”,現在的“襄陽專家”怎麼天天“異說”,滿嘴“乖背”,丟不丟人啊?
二十九,“襄陽說”還有一種觀點:比較兩地環境,南陽臥龍崗在鬧市之中,而襄陽隆中則山清水秀,風光宜人,所以,襄陽古隆中更像諸葛亮的躬耕隱居之地。呵呵,腦洞又大了,“像與不像”和“是與不是”完全是兩碼事,難道東漢時隆中就是4A級風景區?諸葛躬耕的臥龍崗周邊都是高樓大廈嗎?別的不說,隆中風景區在那個風景秀麗的山窩裡好不容易平整了20畝地,說這就是諸葛亮的“躬耕田”。一家四口20畝地現在看起來是不少了,但在漢晉時期夠嗎?文革時期河南山區一畝地只收十幾斤糧食的農田比比皆是。另外,當時的土地制度是“屯田制”、“佔田制”以及“授田制”,史書記載,當時男子15歲以上,授種粟谷的露田40畝,婦人20畝。奴婢同樣授田。耕牛1頭授30畝,限4頭牛。授田視輪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即“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休及還受之盈縮”。地方官吏按官職高低授給數額不等的職分田,刺史15頃,太守10頃,治中、別駕各8頃,縣令、郡丞各6頃。可見,這個時期“男子一人佔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這應該是漢晉時期保障躬耕生活的最低標準,如果使生活稍微富足些,還要有丁牛和桑田,再考慮土地輪休,還要兩倍、三倍的土地。我們想想看,諸葛亮一家如果窩在隆中那個小山溝裡,就那20畝地,夠養活誰?在那個時期,這點地能過衣食無憂的“隱居”生活嗎?孤零零的一家人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山衝裡,能知曉天下大事嗎?何況劉表還要關照好友諸葛玄,就給20畝地?一個縣令還有6頃地呢,劉表給諸葛玄一家20畝地,別寒磣人啦!再說了,隆中村難道只有諸葛亮一家人嗎?你諸葛亮一家把這20畝地都佔了別人還怎麼活?所以,拿隆中風景秀麗來糊弄人純粹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二十畝地在東漢末年養活一家四口就是一個天方夜譚。而南陽臥龍崗,位於宛城外七里的淯水岸邊宛襄大道旁的高崗上,良田阡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文化厚重,躬耕是什麼?就是種地呀!相比之下,稍微有點腦子就知道諸葛亮應該在哪裡躬耕。“襄陽說”之所以把諸葛亮的躬耕編造成“隱居”,可能也和隆中這個小山溝根本不適合躬耕有關係吧!
三十,“襄陽說”爭“躬耕於南陽”可謂不遺餘力,可對於史書記載的“襄陽第一名勝”卻很少去研究論證,甚至是避而不談,這個名勝就是“阿頭山”。《後漢書•郡國志》有“襄陽,有阿頭山”的記載。同書《岑彭傳》載:“彭乃潛兵度沔,擊其將張揚於阿頭山,大破之。”何謂“阿頭”?《爾雅》雲:“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陵之大者名阿。”縱觀襄陽附近,符合這一描述的只有現今的隆中山了。《中國歷史地圖集》也是將阿頭山標註在了襄陽城西的這個位置。但到了具體論證其準確位置時,因隆中這個必須“屬於南陽郡”這個麻煩,“襄陽說”又不知所措,胡言亂語了!請看:清乾隆《襄陽府志》卷四山川部分載:“阿頭山,縣西九里。下有曲隈。傳為鄭交甫遇遊女處。按:是山在萬山西,而接壤曲隈,居兩山之間。”另據《襄樊日報》刊登的邵繼雲先生“實地察看萬山以西地形,就在今二廣高速漢江大橋南岸東側。正與阿頭山形貌相符”。如果《襄陽府志》和《襄樊日報》觀點屬實,那“襄陽說”又麻煩了。阿頭山在萬山以西,那萬山還能是和南陽郡的界山嗎?從萬山到泥嘴都是襄陽縣的地盤了,那南陽郡怎麼可能越過阿頭山去管轄南邊的隆中村?所以,研究躬耕地的襄陽專家是絕不可能承認阿頭山在萬山以西這個觀點的,哪怕是打臉《襄陽府志》和《襄樊日報》也在所不惜。既然阿頭山不能在萬山以西,那就在萬山以東找。《襄樊地名與名勝叢書》一書中《阿頭山地理位置》認定,“阿頭山是萬山向東延伸的一小丘”。可是,萬山本身就是一個小山包,以東就是襄陽城,一個三層樓高的小丘被認定為“阿頭山”,呵呵,三層樓高,是“陵之大者名阿”嗎?岑彭大軍有可能在這裡“從川穀間伐木開道”嗎?開玩笑吧?再說了,“一小丘”能在東漢時作為襄陽的象徵嗎?這也不行,有襄陽專家乾脆就說萬山是阿頭山。但萬山又名漢皋山,東漢已有其名,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說過萬山就是阿頭山,現在瞎編來得及嗎?還有人說阿頭山是襄陽城南邊的某山。南邊?沔水南岸就有秦豐的軍隊把守,岑彭怎麼“潛兵度沔水”?
三十一,“襄陽說”還有一個灌水觀點,有個襄陽漂移認為:“東漢張衡《南都賦》有“遊女弄珠於漢皋之曲”。漢皋山就是萬山,南陽人張衡描寫南陽的南都賦包括漢江南岸萬山傳說,證明此地當時屬南陽”。得,這次為了隆中屬於南陽連萬山也要賣給南陽了。首先,選擇性失明是“襄陽說”的一貫惡習,又把《南都賦》“陪京之南,居漢之陽”的記載習慣性的屏蔽了。其次,兩郡以漢水為界,漢皋(萬山)山位於漢水南岸,屬南郡,而“漢皋之曲”則是指漢水遇漢皋山(萬山)而形成的“曲隈”,在漢水北岸或者西北岸的南陽郡,這一點非常清楚!如若不信你可以看看襄陽人習鑿齒《襄陽記》卷三萬山條雲:“襄陽縣西九里有萬山。萬山北,隔沔水,父老相傳,即交甫見遊女弄珠之處。此山之下曲隈是也。”同書漢水條雲:“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為南陽郡。”如果襄陽說認可習鑿齒的這兩條記載,“遊女弄珠於漢皋之曲”的地點毫無疑問是在“隔沔水”的漢水北岸南陽郡,張衡將其寫入《南都賦》順理成章,與他自己所言“居漢之陽”完全一致。在這裡奉勸襄陽漂移一句,不要再拿漢皋山消費隆中了,需要時,漢皋山就是襄陽象徵,“遊女弄珠”就是襄陽的美麗形象。而為了隆中,漢皋山(萬山)就又賣給南陽郡,如此,漢代襄陽縣還有什麼啊?你臉可以不要,但襄陽縣的形象萬山(漢皋山)不能不要!”
三十二,你是不是看書從來都是囫圇吞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啊?酈道元是北朝人,寫《水經注》時沒有到過南方,《沔水》這部分內容參考的就是《荊州記》《漢晉春秋》和《蜀記》,是引用這些史料層累疊加而成的,這一點史學界多有論述,你可以好好看看。其他先不說,咱們爭論的是“躬耕於南陽”吧?按你們說的,隆中應該屬於跨漢水南北管轄了隆中的“南陽郡鄧縣”,這樣鄧縣就應該放在沔水這一部分。可是,《水經注》寫沔水經山都縣之後直接就是襄陽縣(沒有寫中廬縣,中廬縣放在了襄陽縣東邊,這明顯是錯誤的。另議),隆中在《水經注》記載中屬於襄陽確鑿無疑。而鄧縣在哪裡呢?是在後邊的《淯水》部分,與沔水不搭界,同時明確說明漢水北岸的“鄾”為“鄧之南鄙”。酈道元雖然受習鑿齒影響採信了“亮家隆中”的觀點,但是,他沒有違背歷史將隆中劃入南陽,沒有說“躬耕南陽”在漢水南岸的隆中!既然《水經注》認為隆中不屬於南陽鄧縣,你還在這裡拿《水經注》瞎比比什麼啊?至於“亮家”“三顧茅廬”,諸葛亮也沒有說在哪裡,後人瞎編也就編了,但“躬耕於南陽”,你們就別想了,趕快洗洗睡吧,也許做夢可以夢到隆中屬於南陽啊!哈哈!
三十三,是啊,東晉襄陽人說諸葛亮上學的學業堂在襄陽,蹭飯吃在襄陽,老婆黃月英(不知道怎麼編出來的人名)在襄陽,諸葛亮又沒有法拉利,他當然應該在襄陽啊!可是,諸葛亮偏偏說他“躬耕於南陽”!!打臉吧?諸葛亮怎麼偏偏就是和襄陽人弄不到一塊去啊?天底下就襄陽人聰明,在他們看來諸葛亮就是在胡說八道。所以,不是諸葛亮弱智可笑,就是“襄陽說”那些扭蛋弱智可笑,為了個隆中,時空倒轉。請問,諸葛亮躬耕時能上學嗎?天天到老師家蹭飯吃的生活是“苟全性命於亂世”嗎?整夜高談闊論的日子是“不求聞達於諸侯”嗎?漢代女子十五出嫁,男子十七必娶,怎麼只有郡守的侄子混到二十多歲才娶媳婦啊?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就不能帶個襄陽媳婦嗎?有史書記載諸葛亮是倒插門嗎?他弟弟娶得是南陽媳婦兒,難道他弟弟有蘭博基尼?怪事,怎麼你這些襄陽噴子總覺得你比諸葛亮還聰明啊!你們比諸葛亮還聰明爭什麼躬耕地啊,每天自我陶醉就行了!給你上上課,《三國志》記載,“玄死,亮躬耕隴畝”,也就是說他17歲以前在襄陽上學、娶媳婦,諸葛玄死了以後,家道沒落,17歲到27歲“躬耕於南陽”,這麼明白的記載“襄陽說”愣是看不懂,真難為你們這些天天絞盡腦汁反駁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記載的智商了!
21200949
諸葛亮出生于山東,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到底成名於湖北襄陽,還是成名於南陽臥龍崗?國務院1986(104)號文件,國家文物局以及河南省文物局也早已經認定,即:襄陽隆中是諸葛亮故居。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的《隆中對》就發生在湖北襄陽隆中。可以說,省以上官方全部是這樣認定的。國務院在1986(104)號文件還要求:“各級政府要認真執行”。
但是,南陽的個別事業單位好像“天高皇帝遠”,不僅不認真貫徹國務院以及上級行政機關的認定,反而信口開河。比如,南陽博物館就是一個典型。請看以下事實:
南陽市博物館1975年印製的《武侯祠簡介》封面。
南陽博物館當時認定:南陽武侯祠是“相當於紀念館。”
承認劉備三顧茅廬在襄陽隆中,《隆中對》發生在襄陽。
而在2007年,南陽在修復古柏亭時,同一個南陽市博物館,同一個嘴巴,卻發生了顛倒性的變化:
南陽市博物館
在該碑上清清楚楚的改變了口徑,稱:諸葛亮隱居在南陽武侯祠,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發生在南陽武侯祠。南陽博物館徹底改變了口徑。
博物館是一地區個文化道德傳承的極至。她的真實性,不以朝代的更遞年代的變遷而改變。一個地級市博物館應該有這種道德底線。我認為南陽市博物館這種朝令夕改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峴山石頭
首先說一句,不撕逼,我不評價諸葛亮到底是在哪裡成的名,也不討論臥龍崗到底在哪裡,我只拿史料說話。那些南陽和襄陽之間互相攻擊的可以休息了。
《三國志-諸葛亮傳》之中,明確地記載了諸葛武侯的籍貫、履歷和出山以前的活動: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硃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諸葛亮是琅琊郡陽都(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他的老爹諸葛珪曾經做過太山郡丞,只不過早早地就撒手人寰了。成了孤兒的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一起投奔了其擔任豫章(南昌)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後來諸葛玄卸任了太守,便去荊州投奔了他的老朋友劉表。
諸葛玄去世以後,諸葛亮便開始了耕讀生活。在這裡,陳壽沒有明確交代諸葛亮在哪裡耕讀,裴松之援引《漢晉春秋》做了註解:
“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所以,諸葛亮之所以跑到荊州,是因為他喪父以後投奔了叔叔,叔叔把他帶到荊州來而已。
青言論史
襄陽人不必編瞎話,言出有據。諸葛亮的確是齊魯人,所以他雖是傳經、官宦世家,卻自比管仲樂毅,精通齊魯兵、法、陰陽、墨工。
《隆中對》只是諸葛亮成名的開始,是他由荊州清流青年士人領袖成為政治新星的轉折點。他之所以成名於“南陽臥龍崗”,自然是因為襄陽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地,尚文重武,“鐵打的襄陽”、“天下腰脊”要對得起身後的江漢平原、三湘大地、稅賦吳越江南。襄陽得失系天下安危,必須延納、善待四方豪傑之士;同時也能吸引英雄的目光,能停留他們的腳步,成就他們一番功業!
荊山是歷代楚君的祖地,也是荊州、楚國名之所出;棗陽是劉秀的故鄉,大洪山是綠林軍的家園;宋玉、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米芾是襄陽的人文,劉表、羊枯、杜預、劉弘、恆溫、蕭衍、尉遲恭、岳飛、李自成等皆據襄陽。每逢改朝換代,襄陽人的血性就飆出來了:有種你給老子下馬乘舟來戰,不然老子一換馬殺到你老窩!
楚文化發源地,東漢龍興之地,臥龍伏鳳不很正常嗎?借用《三國演義》,可以說形象點兒: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其父……早卒;亮從其叔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所居之地有一崗,名臥龍崗,因自號臥龍先生。 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崗枕流水……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襄陽成就了諸葛亮,《隆中對》實際是“荊州中心論”。細究諸葛亮成名於“南陽臥龍崗”的原因,不外如下五條,可謂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但都不勵志,甚至有點兒反時下雞湯,卻道盡玄機:風雲際會,時勢造英雄
1.出身傳經世家,妥妥的官二代,還三歲喪母八歲喪父
先祖諸葛豐以“明經為郡文學”、剛正不阿,累官至司隸校尉、光祿大夫。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都副廳級以上高幹哦。這種出身擱漢朝除非太傻,基本能混個處級且直線上升。
但父母早亡對諸葛亮成長很重要,父母溺愛易成紈絝子弟,故早熟且發憤苦讀;姊妹五人靠叔父收養,飽受逃難流離之苦,親見曹操徐州屠城泗水為之不流,親歷叔父太守職位被曹操矯詔而奪,自然生出匡扶天下之志。《梁父吟》本齊魯葬歌,高亢而悲涼,時常高歌漢江畔,長嘯東巒裡,抱膝松林間,思鄉乎,念親乎,入世乎?
2.有兩個姐姐嫁入豪門,加上與荊州老闆劉表有世交,成了三保險
大姊嫁與蒯越、蒯良之弟太守蒯祺,那可是荊州權力中樞哦。小姊嫁與龐德公之子龐倦民,這樣不僅能得到龐德公的言傳身教、司馬徽的播名造勢,還與習家成了親戚,那是因為龐統之弟龐林娶了習氏哦。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龐德公一評品,司馬徽到處講,徐庶再一吹,不就成名了嗎?
3.進了名牌大學,與日後的總裁們有私交
北方戰亂不休而襄陽治,兗豫關隴等中原士宦齊聚襄陽“冠蓋裡”和襄宜一帶,大儒邯鄲淳、隗禧,古文經學的宋忠、篡母凱、穎容,書法家梁鴣,音樂家杜夔,甚至建安七子之王粲,到學業堂任個博導、教授、聚眾授徒,偶爾辦個講座,荊州學派可謂當時中國的太學和學術高地喲,諸葛亮在那兒可是深造了兩年的。
而且,劉琦、龐統、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可是同學兼好基友,吹牛打屁都在探討應時之術哦。在《又與群下教》中,老諸寫道:“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教誨”,不是我瞎吹吧?
4.關鍵是沽名釣譽,還娶了個“醜”媳婦兒
荊州貴戚跑進深山去種地,姐姐不管他嗎?劉表會讓他餓死嗎?不就學“商山四皓”博取賢名嘛,司馬徽、徐庶一煽乎,劉備等天下英雄能不玩命地找呀? 似退實進,因為他讓“高爽開列”的黃承彥“搶女婿”成功了,成了劉表、蔡瑁的侄女媳。這可不得了,躥個親戚就能把天下諸侯動向、荊州軍機弄了個門兒清,待價而沽,只等願者上鉤了!
《孫子兵法》已失傳很久了,但諸葛聯吳時脫口而出“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乖乖,曹操才盜墓搞到手批註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從妻舅蔡瑁那兒借閱過手抄本,因曹蔡私交甚密。
5.建立自己的嫡系隊伍
種完地看看書彈彈琴,農閒時可沒閒著,四處結交荊州青年才俊。結果他出山後,龐統、龐林、習珍、習禎、馬良、馬謖、向充、向朗、楊慮、楊儀、楊顒等以他為龍頭,悉數跟隨先主入川,成了蜀漢幹部中堅。
就在他歿後,習珍、向朗即向後主進言,立廟於漢中;而習氏後人習鑿齒一生以彰顯蜀漢正統,宣揚諸葛亮事功為己任。可以說,沒有習鑿齒,就沒有後來的“尊蜀貶曹”和諸葛亮的不朽聲名!
鄧縣北周省入襄陽縣,隋開皇年間秦漢南陽郡南部歸入襄陽郡,原南陽郡北部改稱鄧州,但宛縣用了舊郡名“南陽”
襄陽縣本楚文王時的北津戍,實原夲鄧國南境。隋朝時南陽南部劃入襄陽郡,這樣襄陽坐擁南陽盆地、鄂西山地、隨棗走廊,皆屬秦漢南陽郡之地。南陽郡北部改稱鄧州(治於穰縣),但廢除宛縣卻更名“南陽”,留下後世穿鑿附會的禍根!
因區劃其後仍有變更,現河南省南陽市實由明南陽府演變而來,襄陽事實上兼併了南陽郡南部。襄陽自古就有“襄西無箭地”之諺語,還有“磨”字字謎:“一點一橫仗,一撇到南陽,南陽兩棵木子樹,種在石頭上”,說的就是城西萬山外即“南陽”。下面以四圖概括襄陽境土的擴大曆程:
公元前272年始設南陽境時,南郡還沒有“襄陽縣”。其始設於西漢高帝年間。
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出山的次年),曹操設襄陽郡時隆中還隸屬於南陽郡鄧縣。
鄧縣北周已省入襄陽,隋朝割南陽南部入襄陽,襄陽實有原南郡北部、原南陽郡南部。唐時臼陵郡也併入襄州,南陽縣屬鄧州,統由襄陽山南道、山南東道署理。
隋後南陽縣在秦漢實叫宛縣,把“躬耕於南陽”釋為南陽縣,實則偷換概念成“躬耕於宛”,因無任何“諸葛亮到過宛縣”的原始史料,更無任何“諸葛亮出山前認識宛縣誰”的史料,故元后雖於南陽敕建武侯祠,卻空有“南陽臥龍崗”之名,把廟宇定為“躬耕地”史學不支持
有朋友會問了:你怎麼以《三國演義》談歷史呢?“南陽臥龍崗”怎麼跑到河南去了呢? 呵呵,原因只有一個,南宋時南陽縣已降金,升為申州,至元朝再升一級成南陽府。(岳飛收復襄陽六郡並未達到南陽縣,“岳飛手書《出師表》”系民國大盜袁世凱的爹購於江南文人之手。無聊文人加跋,實屬畫蛇添足、弄假成拙。此碑書法作品江南多有;貴陽還出現岳飛手書《出師表》長幅,經鑑定紙張為宋,且有宋皇帝藏印,但文物界公論無公認的岳飛真跡,無法比對,且皆無題跋。)
襄陽大戰蒙元實屬南人區,雖仍是路府,但元朝讓南陽取代鄧州成為南陽府治。元廷賴建武侯祠,把皇恩賞給了“南陽臥龍崗”。其本名七里崗,實系蜀人投奔降將黃權,在宛縣搭的路祭武侯的草篷子“諸葛廬”舊址。元跡已毀,康熙朝才重修的,康熙也派欽差趙宏恩修繕隆中設施。至乾隆編修《大清一統志》時,將南陽相關條目全部勘定為傳說。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話夲則更早,七史三虛,體現了民間漢人的錚錚鐵骨和反抗精神,當然比元廷靠譜!縱觀南陽發展史,其最輝煌時莫過兩漢,皆依託江漢平原:方城內申邑、穰邑夲楚之北大門,故鹽、鐵已成規模經濟,“秦徙天下不軌之人於南陽”則手工業、商業興盛,至西漢終成一時都會;東漢就不用說了,得益於棗陽劉秀成就帝業,南陽郡成為“帝鄉”。隨著政治經濟中心東遷、襄陽崛起、衣冠南遷,三湘、荊楚改道漢水、江夏,如今南陽不像襄陽,楚音、楚俗已蕩然無存。
遠親不如近鄰,加強南陽盆地襄陽、南陽的合作,結束無意義的民間口水,迴歸歷史本來面目,對雙方都利大於憋。武侯祠就是紀念地,隆中則是“諸葛亮故居”,這也是襄南雙方誰也改變不了的行政行為。
嘉會天下
魏晉時期建的南陽武侯祠
斐波那契8888
諸葛亮籍貫是琅琊陽都人,就是今天的山東沂南。但是由於諸葛亮早年喪父,由叔父諸葛玄養大,後來叔父諸葛玄到荊州劉表手下做官時,就把諸葛亮及諸葛均帶到了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在南陽郡鄉下務農。
劉表時期,荊州治所移到了襄陽,當時的襄陽城附近就是南陽郡的區域,跟今天的行政區域完全不同。
諸葛亮出名的地方確實是在東漢末期的南陽郡,但是此南陽非彼南陽。詳見下圖。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自己也說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就是在東漢末期的南陽郡,具體的說是東漢末期的南陽郡鄧縣隆中。
在這裡,劉備三顧茅廬 ,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著名的三顧茅廬的典故。
諸葛亮就在南陽郡鄧縣隆中,幫助劉備進行了戰略規劃《隆中對》,分析了天下大勢,指出:
當時曹操已經佔據北方,擁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不要跟他正面爭鋒了。
孫權據有江東,孫家已經經營江南三代了,有長江天險,國內也治理的好,這一方是可以引以為援的。
你的發展方向應該是荊州和益州,那樣就既有用兵之地,還坐擁天府之國,機會一到,你還可以北伐關中,另派一上將北伐中原,則霸業可成!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後來三分天下作了充分的戰略規劃。
現在爭論諸葛亮在不在南陽,核心在於爭奪地方上的旅遊資源。
爭論關鍵是屬地問題!
東漢時期的南陽郡,並非今天的南陽。
由於歷史的變遷,東漢的南陽郡地盤已經被劃分到今天湖北和河南兩省的地盤裡。
根據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漢晉春秋》記載:“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20裡,號曰隆中。”下圖為東漢末期荊州郡縣圖局部。
明確的說諸葛亮是在東漢時期的南陽郡鄧縣的隆中,距離襄陽城西約20裡。
顯然,今天的角度來看,襄陽城西20裡的地方,並沒有在當今的南陽市區。
所以說,諸葛亮講自己躬耕於南陽,當然沒有欺騙世人,而是說的東漢末期南陽郡。
從尊重歷史的角度來講,我們應該是諸葛亮生活在東漢時期的南陽郡鄧縣隆中這個地方。
爭論雙方都沒錯,要怪得怪今天的行政區劃!
也正是從南陽郡鄧縣隆中這個地方,諸葛亮一舉成名,走向了他人生的輝煌。
一丹流青
諸葛亮出生山東,城名於南陽,因為諸葛亮出師表(躬耕南陽)家喻戶曉,說到南陽和諸葛亮會想到臥龍崗,因為是三顧茅廬之地,所以成名於臥龍崗也不為過,說到躬耕地襄陽肯定又要跳腳,諸葛亮從山東老家到襄陽投本叔父,叔父死了沒依靠領著弟弟到南陽躬耕的,這期間是兩個時期,可襄陽為爭躬耕地把這兩個時期攪在一起,襄陽總說諸葛亮認識的人都在襄陽,所以躬耕也在襄陽,這樣的說的跟本無道理,諸葛亮在襄陽叔父家居住,認識的人都知道是襄陽,可諸葛亮確敘述躬耕南陽,肯定離開了襄陽,他的弟弟又是在南陽成的家,襄陽本來屬南郡後來是襄陽郡,跟南陽郡互不隸屬,是平級的地區,諸葛亮敘述躬耕南陽,襄陽從古至今自己南郡和襄陽郡從來不提,為爭躬耕地從古至今一直糾纏南陽。
wgq1212
七十年代河南省南陽博物館還寫書說諸葛亮在現在的襄陽,怎麼從05年開始,一切都變了,開始大規模掠奪周邊省份的歷史文化資源了。幾乎一半的歷史文化都和其他地區有爭議,而且05年後突然興建許多歷史文化的假遺蹟。甚至連神仙故里也能造出來。是想以假歷史貼金,改變自己不良形象嗎?
親爹親爹
提問者有點像臺灣的民進黨,謊言一千永遠是謊言。南陽臥龍崗過去是亂墳崗,由於南陽地處平原而臥龍崗那土丘像臥著的一條龍而成風水寶地,所以逐漸成了亂墳崗。造成臥龍崗古柏多,石碑多。中國人都知道過去人死後墳頭後栽上柏樹。而襄陽隆中從晉朝就開始叫隆中,南陽隆中只是改革開放後追逐利益才改名隆中。所以說南陽少部分水軍刻意在頭條上歪曲歷史,否定歷史。甚至有人厚臉皮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我想說歷史就是歷史,不因某些人說多了而改變。
金槍魚34538246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出於陳壽和羅貫中之手,素才源於民間故事,加以整理而成,相比之下前者沒有後者擁有的粉絲多,這是源於人類的進化,止於確切的地方,很不好考證,群雄爭霸跑馬圈地,朝昔易主歷史都是後來人寫的,不必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