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存在相同吗?把存在量子化是科学家的无知吗?

一叶扁舟l


物质是客观实在,是存在的一部分,即必须是实在才是物质。一般科学方法可以探测、认识。

存在呢?范围更广,它不但包括科学方法可以探测认识的客观实在,而且包括科学手段无法探测认识解释的未知的东西。其中最典型的是宇观物质的功能,意识、时间等。下面我来一一分析,你来判断这些存在是不是客观的,同时又是科学手段无法探测与解释的。


一、科学只是认识物质的一套逻辑,并希望通过物质技术手段,使正确认识转化为物质产品。但还有很多非物质,但又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比如功能,眼前的宏观物体可以认识,体量大到星系、宇宙,物质手段无法探测,所以,假设了暗物质暗能量,这些不存在的东西。由于认识不清,造成银河系的体量变来变去,过去直径是10万光年,现在有天文学家说是16万光年。还有时间、意识的本身,无法探测,因为其本身是存在而不是物质。 科学当然还有自身的局限。即使是物质,科学手段也是错误的,比如考古,地球上有的初期物种由于太小,根本就形不成化石而消失在海底,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但不能说不存在。历史人物也是如此,只能依靠记载,繁多的农民起义军哪里寻找?尸骨何在?即使找到了,如何鉴定身份?除了几个史书上记载的关键人物,几乎所有的普通人,连个姓名都没有,如何鉴别?



二、信息。任何事物都有信息反映出来,有了事物,就可以探测事物的基本情况。事物一旦消失,信息也没有了。信息本身不可探测,到底信息是什么?当然不是信息量子。有人提出了多维空间,为灵魂、为上帝,找到了去处。没有物质哪来信息?

三、意识。它是大脑的功能,大脑结构比较复杂,既有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也有价值、经验、需要的心理结构。意识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行为才可表现出来。意识是连接大脑和物质行为的桥梁,意识本身不可测量,有人提出了意识是量子,看着高大上,其实混淆了物质与功能的本质区别。



四、功能。功能是结构的派生,离开结构就没有功能。功能是连接物质结构与作用对象的桥梁,通过作用对象反应出来。功能量子是不存在的。结构产生,功能同时拥有,没有时间差。速度无限。 结构有三种形式:自然物质,生物体,社会。这些都是系统,是生命体的表现形式。 比如,银河系,是棒旋结构,它的功能表现为大大超过其物质总量所对应的结构存在。科学家无法解释,误把不可探测的结构派生的功能当作”暗物质”,几十年的探测,全是徒劳。根本不存在功能粒子,哪里探测?

社会结构分物质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物质结构是基础,是由生产关系构建,其功能十分强大。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秦的强大,依靠的正是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英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清朝,同样是优化社会结构,特别是优化经济结构的结果。这里谁能计算功能的大小?更不可能测出功能粒子,只能通过经济发展体现出来,所以,此功能自身无法探测。结构确立了,功能也具备了,没有时间差。即速度无限大。

生物体也是如此。结构形成,一切功能具备,一旦结构消失,功能消失,时间差为零。

科学家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根本无法解释生物体。 为了把一切东西物质化,硬是把万有引力量子化,假设一个子虚乌有的引力子出来。苦苦探测,毫无音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