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部分輕機槍的彈容量為什麼只有20發?

MRLOKI


二戰時期,大都由兩人組成輕機槍戰鬥小組,一名是射手,具體操控輕機槍;一名是副射手,兼彈藥供應手,並隨時準備射手犧牲時,能馬上頂上去操控輕機槍。

由於輕機槍是伴隨步兵作戰,要求射手能持輕機槍與步兵前行,提供火力掩護步兵衝鋒,所以輕機槍都是彈匣供彈方式,不似現在的班用機槍,有的都可以彈鏈供彈了。

當時輕機槍,大都採用20發彈匣供彈,當然,也有特例的,譬如日本軍隊就使用30發漏斗供彈的歪把子輕機槍,蘇聯軍隊使用47發彈盤供彈的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二戰時期,由於槍械材料的原因,所有輕機槍都非常沉重,譬如歪把子輕機槍重達20.5斤,且還是空槍狀態;勃朗寧自動步槍空槍狀態重達15斤,架上兩腳架後,分量就更沉了,整個二戰時期,美軍就將其當作輕機槍來使用。

因此,二戰時期的輕機槍,採用彈匣供彈的,基本上都是20發,譬如捷克ZB-26輕機槍,但脫胎於捷克ZB-26輕機槍的英國布倫輕機槍,為了增強火力就採用了30發的彈匣。

至於二戰時期,輕機槍採用20發彈匣的原因,最主要是為了減重的需要,因為空槍都超過了20斤,加上空彈匣和子彈,重量就更大了。

此外,也是出於射擊穩定性考慮,當時軍隊對輕機槍射手要求,都會掌控打2-3發的短點射,既提高射擊精度,增加了殺傷效果,又節約寶貴的子彈,短點射壓制大都持栓動步槍的士兵,完全能夠勝任了。

最後,由於二戰時期的輕機槍的彈匣都安裝在槍匣上方,採用30發的彈匣,多少會影響射手的視野,可能也是採用20發彈匣的一個原因。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很多二戰時的輕機槍,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美國BAR、英國布倫式、捷克ZB26、鬼子的歪把子、毛子的DP(DP用的是47發彈盤),一般都採用20-30發彈容的供彈具。可能很多朋友會有疑問了,機槍作為火力壓制武器,對射擊持續性的要求很高,彈容量是不是就越大越好呢?

非也,二戰輕機槍多采用20-30發供彈具,是當時的由戰術機動性和戰術應用要求所決定的。

首先,子彈並不是越多越好的。在當時,各國的輕機槍無外乎有兩種用途:

1.作為班組自動武器,成為步兵班組的核心火力輸出,伴隨步兵作戰;

2.作為火力點在中遠距離上壓制敵方步兵集群、狙擊手、火力點等等。



如果輕機槍是需要伴隨步兵作戰的話,也就意味著其重量不能太大,而且更換彈藥的反應速度要足夠快。事實上上文提到的諸如BAR、ZB26、布倫、歪把子一類的採用20-30發供彈具的輕機槍重量一般都不超過10kg。而且像BAR、布倫、ZB26這樣

採用彈匣供彈的輕機槍,在彈藥用盡需更換彈藥時的反應速度自然相對採用彈鏈供彈的機槍有著較大的先天優勢。上圖為捷克陸軍裝備的ZB26,攝於約1938年,可見與一旁的步槍相比,ZB26也不會顯得特別笨重。而且留意槍上裝有握把,機槍手打完就可以拎著槍轉移陣地。


↑而當輕機槍作為後方火力點使用時,也並不是彈藥越多越好。如上圖的這個m60機槍陣地,如此之長的彈鏈,目測連槍帶彈重量將近150斤,如果要進行陣地轉移一定麻煩不小。因為輕機槍的有效射程一般在800m以內,且輕機槍小組一旦開火,很容易會因為槍口火光、槍聲暴露射擊位置。而在正規軍交戰時,對方的連排一級單位往往還會配備有用以壓制、消滅敵方機槍陣地的狙擊手、迫擊炮,當然也不排除會出現機槍班組需要直面野戰炮、裝甲車輛等重火力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一個機槍小組在實際作戰中是需要頻繁更換射擊陣位的。如果一個機槍班組在同一個地方連續射擊一分鐘,那他們基本上就要做好永遠留在那裡的準備了。因此,採用20-30發的供彈具也比較適合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兒的作戰模式——畢竟打不完兩三個彈匣就要轉移陣地了。

相信玩過《絕地求生》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在使用AKM或者MK14這樣後坐力較強的槍械的時候,

如果一直按住開火鍵不放,巨大的後坐力會直接把槍口抬到天上去,毫無精度可言。而且一般來說連續射擊不到四秒彈匣就會被打空。所以很多有經驗的玩家會採用連續半自動射擊或者短點射,以提高槍械的打擊精度。



↑AKM的後座力較大,如果採用半自動射擊或是短點射,能夠有效抑制槍口上揚造成的精度下降,也就是玩家們俗稱的"壓槍"操作。

↑自動槍械後坐力的一大來源便是其復進、導氣機構的前後運動。而推動這些機構運動動力的便來是自子彈中的裝藥。(圖中為AK74的導氣原理示意圖,在AK47的基礎上改進了一個向前運動的活塞,能夠抵消一定後坐力


↑各種步槍子彈的對比圖,AK47/AKM使用的7.62x39mm中間威力彈(右六),在其他步槍彈面前顯得就矮一頭了,裝藥量自然也要小得多。在其左右的7.62x54mm彈、30.06彈(7.62mm)以及法國和瑞士的7.5mm彈,正是二戰時各國主流輕機槍所使用的彈藥類型。



↑而AK47(AKM)在現代突擊步槍中已經是以後座力大、連發狀態下難以操控著稱的了。

二戰時輕機槍的後坐力又要比其大不少,加之存在槍管過熱的問題,故在實際使用中極少採用長時間的連續射擊,而是類似於動圖中BAR的3-5發短點射。實際上美軍當年更多地是將只有7.5kg的BAR當自動步槍使用而非是輕機槍。由此看來,20-30發的彈匣,反而比50、100發甚至更多的彈鏈或是彈鼓要更加適應當時各國軍隊對於輕機槍的需求。(德國人的MG34/42實際上是作為輕重通用的通用機槍設計的,在這個問題中可以不做討論)


APFSDS1


沒其他原因,就是因為重!一把槍連著子彈好幾十斤重,扛著這玩意兒打仗那對戰士的體力要求會很高的。在當時並不是所有機槍彈夾都是30發,還有轉盤式彈夾轉盤式彈夾的容量有90發的,但是呢,在當時所有人在關於轉盤式彈夾還是直插式彈夾的選擇上時都選擇直插式彈夾,因為輕。端著這麼一柄槍每多一斤重量都是大大的負擔。

其次,關於直插式彈夾為何排彈是30發而不是25發或者35發等其他數目的子彈主要是因為方便於裝箱運輸。當時的子彈在運輸的時候要考慮一個三五裝比,就是子彈箱子的長寬比例是5比3,這是因為裝車的時候好排,橫著排或者豎著排都是根據車輛的比例來安排的,儘量的讓卡車能夠多裝子彈。而這種數量的比例來裝到牛車馬車上時也可以符合比例。

最後,當時除了裝彈夾的機槍也有裝彈鏈的機槍,這種裝彈鏈的機槍完全不考慮裝多少子彈了,都是看彈鏈有多長就能有多少發子彈,一般來說是有150發彈到200發的。


優己


很多答主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輕機槍橫行的二戰時代為了降低士兵載荷,普遍將輕機槍設計得很輕,同時將彈倉容量限制在30發以內,而20發彈匣比前一種更輕、更小,因此更適合輕機槍使用,因此在各種輕機槍上都出現過20發容量的彈匣。

捷克人在設計輕機槍時充分考慮到減重的需要,ZB-26不僅採用了結構簡單的氣冷式槍管,還用導氣式原理代替了傳統的機械式退殼原理,這樣做也是也是為了減重。因為導氣式原理雖然多了一個導管和活塞,但卻省略了複雜的退殼機構,反而更簡單也更輕便了。

劉易斯機槍設計的很失敗,它的冷卻槍管和盤型彈匣都不利於減輕重量,圓盤狀的彈匣也利用了彈簧的力量供彈,省去了重機槍“撥彈滑板”輸彈機構的重量,但是彈匣本身也很重啊!看看上圖的視覺效果就知道,劉易斯機槍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它的槍身空重11.8公斤,加上填滿子彈的盤型彈匣之後估計在14公斤左右。

早期的輕機槍都是簡單移植重機槍機械原理而來的,考慮到減重的需要,大多移植氣冷式重機槍的槍械原理,在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仿製哈乞開斯機槍原理的日本大正十一式。小編要強調的不是歪把子的氣冷式槍管構造,而是要特殊說明它的“供彈原理”。

大正十一式的漏斗式彈匣內可以裝填6個彈夾,一共30發子彈,當子彈連續激發時利用後坐力帶動複雜的退殼、上彈機構,將彈夾一點一點向右移動,這個過程中最核心的機械構造就是一個鋸齒狀的“撥彈滑板”輸彈機構,如上圖所示,這種鋸齒狀的撥彈板運動軌跡很複雜,同時也帶來巨大的重量。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全重10.2千克,而捷克式的重量僅有9.6千克,它使用的還是7.92mm子彈,大正十一式使用的是6.5mm子彈。

(恍然大悟的日本改進了大正十一式的氣冷槍管和彈匣,由此誕生了99式)

捷克式的瘦身秘訣就是在退殼、上彈原理和彈匣上下功夫。導氣式原理省卻了鋸齒撥彈板和其他很多發雜的零件、彈匣也避免了漏斗和彈夾的重量,因此捷克式槍身很小、很輕、很緊湊。20發彈匣使用彈簧板將子彈向下壓,密封的彈匣結構使它不需要沉重的潤滑油油壺(大正十一式內置一個油壺),但這種設計也是有代價的!

使用彈簧板的彈匣早在一戰就出現過,當時的設計彈匣不能取下來,子彈只能手動裝填到機槍的彈倉裡,這時候彈簧板彈匣裝彈速度很慢,相比之下漏斗式彈匣更快。捷克人想到的辦法就是採用可更換的彈匣加快裝彈速度。這時候為了便於攜帶,彈匣內的子彈數量就不能太多,20發是最好的選擇了。英國人決定採用ZB-26時覺得20發太少,因此改成了30發容量的彎型彈匣,代價就是重量猛增到10.6千克。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願意犧牲彈匣容量來降低重量,德國在研製通用機槍時毫不猶豫的使用了彈鏈式供彈,這就是鼎鼎大名的MG-34\\42機槍,使用彈鏈就必須使用重機槍的撥彈滑板式輸彈機構,因此德國通用機槍的重量高達12.1千克,比歪把子機槍還重。


但是相比美國M1919A6式機槍好得多,後者槍身重量高達14.7千克,M1919是很尷尬的存在,它比重機槍輕、比輕機槍重怎麼用都不是很合適,最後被M60通用機槍取代了,而後M60是融合了納粹傘兵槍與MG42形成的產物,在此不做介紹了。


兵器世界


二戰的時候機槍相對於步槍來說使用的方法也不是連射的。

從步槍說起吧

看這個動圖

二戰的時候主要以栓動式步槍,也就是打一槍後需要拉搶栓退出彈殼然後繼續上膛再瞄準開槍。整個的連續射擊過程很慢。

而機槍不管是輕機槍還是全是利用火藥氣體完成的退殼、上膛、閉鎖、待發的動作,完全不需要每開一槍就拉動下搶栓。

這樣射擊速度就大大的提高。但是射擊速度的提高並不代表需要連射“突突”敵人。更多的情況下無論是重機槍還是輕機槍都是在打點射。往復掃射的情況極其罕見。

前幾天在回答上高會戰的時候有這麼一個數據:

在一場為期25天的會戰中,國民黨軍隊的槍支消耗子彈情況。步槍在戰鬥最激烈的情況下日均消耗32顆子彈,整個戰役平均下來只打了62顆子彈,而輕機槍在戰況最為激烈的情況下平均每天打了504顆子彈。這些子彈如果是盡情的無腦掃射的話,那麼僅僅就只夠打半分鐘的。

在二戰中使用的輕機槍其實從設計結構上來看也不適合“掃射”其兩腳架是固定的並不帶有很大的轉動空間。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抵消後坐力式士兵在開第一槍後可以迅速重新構築火線進行第二槍的射擊。但千萬不要認為這是為了杵在地上來回掃射的。


所以如果依舊是一發一發的打或者2-3發的短點射,那麼20顆子彈真的可以打很久的。


軍武數據庫


二戰中有部分機槍使用二十發彈匣,著名的有ZB26,fn30,勃朗寧M1918,等等。

為啥有的輕機槍採用二十發彈匣,這個要從有的國家對於輕機槍的戰場定位來說。一般來說輕機槍是需要跟隨士兵衝鋒的,當時設計思路並不要求輕機槍有持續的火力,一般採用點射火力進行火力支援,而火力壓制的任務則交由重機槍來完成。

比如英國的布倫輕機槍,根據zb-26輕機槍而改進的,使用三十發彈匣,當然代價就是重量更重了。不要以為只是單純的增加10發的容量,不會重多少。但是對於士兵來說能節省每一分體力,可能會多一份生還的機會。你看現代槍械為了是士兵節省體力,對於單兵武器做了很多輕量化的設計。


多少知道一點


當時的作戰中,輕機槍主要就是伴隨步兵作戰,需要不停的機動,所以此時需要嚴格控制輕機槍的重量,所以在彈容量方面,就明顯不如重機槍了,往往只有幾十發子彈,比如ZB26捷克式輕機槍就是20發彈匣,英國布倫式機槍是30發,蘇聯的DP機槍較多一些,是47發。



雖然當時已經出現了MG34通用機槍這樣的劃時代產物,但是當時其他國家還是沿用著此前的戰術思想和設計目標,劃分輕重機槍,重機槍用於防禦、火力壓制等這些任務,一般使用彈鏈供彈,採用水冷散熱,比如蘇聯馬克辛M1910機槍、美國M1917機槍,不過也有另類,比如日本的92式重機槍使用的就是30發的彈板,火力持續性不佳。

而輕機槍,伴隨步兵班組作戰,減重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美國的M1918勃朗寧輕機槍,使用20發彈匣的重量就已經達到近10公斤,已經很沉了,而20發基本已經能更夠勝任輕機槍的任務了,無非就是更加頻繁的換彈罷了。而增大彈匣容量的也有,比如布倫式就改成了30發,再大就沒有必要了,供彈可靠性是個問題,而且過大的供彈具攜帶起來也很麻煩,比如蘇軍的DP機槍使用的47發彈盤體積太大,攜帶極為不便。







戰壕


二戰中二十發彈匣的輕機槍比較有名的就是捷克ZB-26輕機槍,美國BAR M1918輕機槍,還有可以當做輕機槍用的FG42傘兵步槍。

先說BAR吧,BAR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研發的,他的用途是在步兵衝鋒時提供火力支援,儘管作用與輕機槍比較類似,但BAR並不是架在機槍點的固定火力,而是要隨步兵進行“行進間射擊”的。所以他的英文名字不是“輕機槍(light machine gun)”,而是“自動步槍(automatic rifle)”。最早的M1918甚至連兩腳架都沒有,就是端著用的。到了二戰裡BAR M1918A2作用才真正接近現代意義的輕機槍,但因為要控制火線高度和重量,不能加長彈匣的長度,因此才保留了20發彈匣。即使如此M1918A2還是重達8.8千克,好在美軍步兵大量裝備了M1半自動步槍,不然一個20發彈匣的輕機槍作為火力支柱對比對面德國的彈鏈供彈通用機槍還是有所不足。

FG42傘兵步槍的作用是給傘兵一種能兼顧步槍和輕機槍角色的自動武器,既能半自動精確射擊,又能全自動壓制射擊,長度不能超過一米,還要在方便在臥姿時射擊。全自動射擊的要求使FG42使用彈匣供彈比較合理。而小於一米的長度需求似乎無託佈局比較合理,可這樣有不能滿足臥姿射擊的要求。於是才選擇了將彈匣放置在槍身一側,這種佈局能讓擊發機和彈匣處在同一平面內。側面放置的彈匣如果長度太長,重量太重會嚴重影響武器的重心。所以才選擇了20發彈匣。

ZB-26是一支正宗的輕機槍,1920年的時候捷克就決定將機槍下發到班組之中,因此要保持輕便,能跟隨班組靈活移動。根據這個思想看20發彈匣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增加額外的重量。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炫酷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首先,要知道輕機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就不難理解了。

一戰讓重機槍一戰成名,當時的戰爭就是戰壕鐵絲網加炮火來配合機槍陣地。

到了二戰,吸取了一戰的經驗,機槍陣地被重點照顧,成了第一威脅目標,加上坦克,飛機,都出來了,精確炮火覆蓋,使笨重的重機槍很難發揮出一戰的戰鬥力。

由此,才大力發展輕擊槍,優點,輕,兩三人作戰小組,機槍手,副機槍手,彈藥手組成的機槍小組可以在戰壕來回迂迴,被發現,換個地方再來。缺點,射程,持續性沒有重機槍好。但是貴在便宜,可以佈置多個機槍組,至於射程,二戰期間飛機坦克都來了,遠距離阻擊戰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有一個誤區,實戰中絕不會像神劇那樣,扣住班機噠噠噠噠噠,輕擊槍大多數是點射,單點,兩連發三連發短點,用數量優勢配合步槍形成火力網,20發可以有效短點7-10次,效果還是不錯的,加之輕擊槍在設計上,換彈夾,槍管都比較迅速,機槍的總體數量上來了,換彈夾也不是大問題。

回到上面,最主要的,輕擊槍存在的根本優勢就是輕,你覺得多10發20發子彈,也不見得重了多少?錯了,輕擊槍是要機動的,機槍手不僅要扛機槍在戰壕穿梭,找到有力射擊點以後還要臨時改造戰壕,架機槍,這才是重活,多5斤10斤也許扛起來沒什麼,但是在子彈橫飛的戰壕,架機槍,校準,固定一系列做下來,輕出來的5斤10斤也許會讓你更快的投入戰鬥!

捷克的20發彈夾可能到了二戰後期也不夠用了,所以有了30發的,布倫標配的也是30發,那也是後期的戰爭需要,槍械的發展也是從戰爭上不斷改進的,但是20發對於二戰前夕絕對是夠用的,絕對可以勝任戰爭賦予它的任務。


theWilZ


二戰中採用20發子彈的輕機槍還是比較多的。比如有捷克的zb26(捷克式)、芬蘭的ls26、比利時的fn30、美國的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德國的fg42(輕機槍兼自動步槍)意大利的m1930等等。

在二次大戰中上述比較知名的輕機槍恐怕只有捷克的zb26和美國的m1918了,而這兩者相比較捷克式無論在性能上或者在知名度上都在m1918之上。比如在中國戰場,這恐怕是我國軍民最歡迎乃至最熟悉的武器了,當年要是所有的抗日武裝都普及捷克式輕機槍就好了(也只有國民黨的德械師能做到每班一挺)

輕機槍對戰術的定位不同於重機槍,它需要跟隨班級部隊(或小隊)的快速推進以支援火力,這就要考慮了槍和彈藥(包括備用槍管)攜帶重量能不能快速跟隨小隊,輕機槍不像重機槍那樣需要長時間的火力輸出(壓制)它主要採取短點射(4~5發)而二十發子彈正好夠4~5次的點射勉強夠用。

在中國戰場上,國民政府當時採購國外的輕機槍可謂是五花八門。如上所述採用二十發裝彈的輕機槍就有捷克式、芬蘭ls26、比利時fn1930等等,其中屬捷克式裝備最多。雖然這種裝備也有其缺點,但是它為打敗小日本立下了汗馬功勞仍不可磨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