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是如何打造出紅塔山和褚橙兩大品牌的?

陳多斌


當初他剛去糖廠的時候,糖廠經營虧損。

他將糖廠22個負責人聚在一起開會,仔細算賬:現在100斤甘蔗才出9斤糖,一斤糖的燃料要5斤4兩,在加上人工費、運輸費、機器損耗費,我們不虧哪個虧?

“為什麼連年虧損,成本核算沒搞好。”當時的結論是如此。該怎麼解決呢?

▌第一步:敲鍋。

大多數工棚裡熬糖的大鐵鍋由於長年在野外菸燻火烤,鍋底四周被泥巴和鍋垢糊了一層硬殼,只有最底部的一小圈能夠受熱,鍋垢敲掉,鍋底受熱面積增大,減少了木柴消耗。可謂精彩的第一步。企業家只有深入一線,才可能發現這樣的解決方案。

▌第二步,改灶,改燃料。

他發現,柴和煤是糖廠的主要燃料。山上的樹不能砍,柴是當地老百姓做飯的主要燃料,對糖廠來說,木柴高價格、高成本。又發現,爐子裡燒的煤,沒有完全燒盡,就從爐條裡掉下來了。1塊錢買來的煤,5毛錢都浪費了。該怎麼解決呢?

用成堆的甘蔗渣作為燃料。這是現成的、天然的燃料。但是甘蔗渣殘存了水分,怎麼辦?

褚老經過實驗,讓工人將甘蔗渣堆高,一層壓一層,半個月,甘蔗渣內部溫度提高,水分蒸發,水分蒸發了,扔到爐子裡,一點火,就燃了。僅兩項改變,燃料消耗大幅降低。大半年後,利潤開始快速提升。但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還要繼續改變。

▌第三步,技術改造。

過去的甘蔗,沒有榨乾淨,就被拿去做釀酒的原料,他對工人說:眼睛一看,就知道沒榨乾淨嘛,你看還是溼的,小孩子拿過去還能當糖嚼一嚼。

該怎麼解決呢?他讓技術人員,在榨糖機上加了三個滾筒,出糖率一下從9%上升到10%,再加三個滾筒,出糖率超過了10%。

同樣的原料,出糖率提高,而成本下降,利潤蹭蹭地提高。糖廠一年後,純利潤8萬元,多年虧損的糖廠,終於擺脫了困境。

此後的發展中,糖廠在褚老的帶領下,不斷革新技術【用真空蒸汽鍋來煮糖】,吸納人才【到鄰縣糖廠挖掘出色的技術人員】,提高原料質量【組織農民種甘蔗】,到了第三年,糖廠的利潤已經做到了40萬元,新平整個縣的財政因為有了糖廠而換了氣象。

這是褚時健第一次經營工廠,一個優秀決策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專闢一章寫決策的要素,在其中詳細地介紹了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的案例,儘管褚老與費爾所處的國家與行業不同,但是從決策的有效性上來看,褚老與費爾都可稱為“有效的決策者”,他們都解決了當時企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德魯克先生講決策有五個要素:

1,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2,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3,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與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5,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以及有效性。

褚老剛進廠,面臨的是虧損難題,解決虧損,無非是降低成本,提高產出,這是解決問題的邊界條件,具體的措施是什麼?敲掉鍋垢,改造燃料,同時引入技術提高出糖率。只要滿足解決問題的邊界條件,問題自然能解決,這就是實事求是。

二、玉溪捲菸廠

糖廠的經驗,豐富了褚時健的經營思想,這為下一階段,進入玉溪捲菸廠,以至於打造紅塔山集團,埋下了伏筆。

(1979 褚時健任玉溪捲菸廠廠長 )

他不會想到,1979到1999這20年間,自己會成為中國的菸草大王,成為地方財政的支柱,為國家創下將近1000億的稅收。

1979年,玉溪捲菸廠已經經歷20年的發展,但是,這裡機構臃腫,生產力低下,工人工資水平低,環境極差,菸廠的工作人員好多都得了氣管炎。當時的技術員邱建康說:在褚時健到玉溪捲菸廠之前,之前的廠長都不知道該幹什麼。

最高決策者,不知道該幹什麼,不知道企業前行的方向,這簡直就是在“犯罪”。如特勞特先生所言,如果你不知道往哪裡走,就不會有人跟隨。

1980年初,雲南省召開了一次大規模的香菸評吸會,對玉溪捲菸廠所生產的煙評價極低:菸絲質量差,長短不一,煙梗較多,菸葉成熟度不夠,缺乏香氣。這讓褚時健意識到了巨大的挑戰。

從哪裡開始呢?從員工的生活開始。

經營糖廠期間,他感受到了一點,員工生活福利其實是搞好生產的前提和後續保證。實實在在的收益比做思想工作管用。於是,他在玉溪捲菸廠,解決了職工住房問題,並改善了伙食。

光改善員工生活是不夠的。觀念也要改變。過去的“大鍋飯”制度,對於企業發展沒有多大幫助,於是向職工強調兩個概念:市場競爭和內部競爭,一個對外,一個對內。

除此之外,技術與設備革新,雖然艱難,但都順利推動完成。與此同時,發明了“單箱捲菸工資獎金含量包乾”制度,意思是:工人按完成的工作量領取工資,細化到每一箱煙對應多少工資,且對應到生產車間,然後再分解到機臺,最後分解到個人。工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工人熱情高漲。玉溪捲菸廠經過一系列改革後,1982年利潤完成1103萬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

在玉溪捲菸廠打造品牌歷程中,最值得稱道的是,褚老憑直覺和常識採用了“單一品牌戰略”,菸廠有紅塔山、阿詩瑪、紅梅三個品牌,分別對應高檔煙、中檔煙、低檔煙。在品牌戰略上,這是最精彩的一筆。如果當年三種檔次的煙,都用紅塔山這個名字,前途暗淡。

褚老雖不一定知道“定位理論”,但他根據常識判斷,並遵奉實事求是的原則,知道應該尊重規律。他說:無論做什麼事情,人哪,都要有一顆敬畏心,自然規律、市場規律都要遵守。人當然要努力,要全力以赴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時也要實事求是,走得兩步,停下來想一想,以後的路才不會錯。

這些都是大實話,沒有雕飾,雖樸素但極有深度。做到實事求是的人能有多少呢?我們經常被自己的情感和慾望所綁架,做不到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定位之父特勞特先生在《什麼是戰略》中講到:戰略就是實事求是。這是個精彩的定義,因為,如果路是錯的,走的再快也是錯的。

三、褚橙

褚老人生的第三高峰,是褚橙。正是褚橙的故事,讓更多人瞭解了褚時健這個人物。

2002年,褚時健75歲,下決心種橙子,品種是華寧縣的傳統作物冰糖橙。他向過去的朋友們籌了1000萬元,包下了哀牢山上2400畝農場。種橙的經驗為零怎麼辦?自學。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有關橙樹種植的書,他都消化過,並且還結合實際情況,聯繫實踐去吸收。

種橙子並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選用什麼樣的土地?肥料怎麼用?水源怎麼弄?果樹怎麼栽培?果樹遭蟲害了怎麼辦?果子熟了,銷售怎麼辦?這些都是難題。天下,就沒有簡單的事情。但再難的事情,只要將規律放心頭,就變的簡單了。

他說:要多尊重規律,從規律出發,研究我們的對策。

王石曾經問褚老,果樹什麼時候掛果,褚老說,四年以後,四年以後就八十了。老人家心裡裝的都是未來,身上展示的是一般人難有的耐心,這讓王石大吃一驚,百感交集。

2014年,褚橙的銷售額為1億多,純利潤為7071萬元,高達70%的利潤率,令同行咋舌。

如今,90歲的褚老已經退休,在經營的角度從老前輩身上吸收營養,我認為,關鍵還在那四個字:實事求是。不論是在糖廠、菸廠,還是在褚橙的經營上,褚老都奉行實事求是。

什麼是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無論是市場的規律、自然規律還是定位理論所總結的心智規律,都是決策者有責任去掌握並時刻服從的。

我們要像褚老這樣的老一輩有成果的企業家學習。學什麼呢?學他們對事業的耐心,對規律的把握,以及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


小腿長的馬刀


我家離捲菸廠不到二十分鐘的路,從小學抽褚煙,一開始,公社大隊上的一個小作坊,一群老孃們用手搓,裹,有了產品。改革開放後,隨著時代變遷,資金的積累,逐漸壯大,養得起一大幫人調配捲菸配料配方,好了產品,沒辦法,不發也不行,各種進口設備一上,產量上了更大發了,員工最頭痛的是沒地方停車,各種福利,那叫一個爽啊!紅塔山,品牌,就做出來了,褚倒臺後,絕大部分員工請願放過褚,但法不容情。出獄後,到玉溪地區較偏的一個縣,包了些山,種桔子,很多,很多,受過恩惠的人幫捧,哈哈,褚桔,又被稱作一品牌。


裡抓丁


王者的氣質,紅塔的崛起人,他的魄力,他的人際網,不管幹啥都能成功


myldyf1314520


正能量,堅持,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