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康熙的儿子数量多且优秀,为何无人挑战朱标的地位而康熙时却出现了“九子夺嫡”?

热心市民建先生


朱元璋是汉人,他建立的政权是汉人政权,受汉文化影响“嫡长子继承制”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太子朱标就是朱元璋合法继承人,别人谁觊觎皇位就是谋逆,就是死罪。挑战朱标的地位,首先朱元璋不答应,朱标更不答应,朝廷上下也得不到支持。挑战朱标的地位就是找死,谁还去干。



康熙就不同了,大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实施的是贵族公推制,顺治实施的是遗诏制。康熙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他接受汉文化,学习汉制,釆用了汉人政权的“嫡长子继承制”,立两岁的胤礽为太子。

本来“嫡长子继承制”,在满族人建立的大清政权中就是新鲜事物,在统治集团中就没有理论基础,而且,太子长大以后,想从康熙那里分权,甚至取代康熙,掌握大清最高权利,但是康熙不让,于是两次废黜太子。



苍蝇不叮无缝蛋,“嫡长子继承制”本来就不那么深入人心,康熙废太子,清朝的皇位继承又回到了贵族公推制的祖制上,康熙的儿子多,而且个个能力都很强,九子夺嫡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是康熙儿子多,儿子少的话,康熙的兄弟都有可能争夺储君之位。

策士戴铎是雍正的幕僚,康熙废太子后,他给雍正写过一封很长的信,信中就非常清楚的提出,太子虚位,皇子们都有当储君的权利。这充分说明了,康熙废太子就是九子夺嫡的导火索。没有康熙废太子,夺嫡之争就不会出现。



假如康熙没有废太子,谁挑战太子地位就干掉谁,那谁还敢争。

朱元璋可是狠角,他封朱标为太子,他动太子可以,别人谁敢挑战太子,他不杀人才怪呢!朱元璋没有废太子,所以,朱元璋在,就没有人敢挑战太子朱标。


豫有得


朱标的生存环境可不是胤礽能比的!

第一,嫡长子继承制。

明朝是汉族统治,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朱元璋的各个儿子都知道自己的定位。而清朝不一样,康熙之前的皇帝都不是嫡长子。甚至,整个清朝就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母亲是庶妃;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子,母亲孝庄文皇后只是侧福晋;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8子,其生母孟古哲哲也只是侧妃。有前面三位皇帝做榜样,康熙的儿子们当然“不老实”啊!

第二,王爷的日常居所也不一样。

明朝时,皇子只要封王了,必须去藩地就藩,根本不让他们在京城待着。而且,明朝还规定藩王们不奉召不能进京,不能擅自离开封地!违反者,按照谋逆处理!

朱棣的儿子朱高煦(xù)为了谋求太子之位,一直不肯就藩。朱棣在永乐十五年,直接强令他就藩乐安州。

而清朝不一样,王爷们都圈养在京城。家里有孩子的都知道,两孩子在家还打架呢。更别说康熙把十几个儿子都放在身边,皇子们之间肯定会闹矛盾。

这些人天天围着老皇帝转悠,谁都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夺嫡”成功。而且,他们要是知道太子做错点什么事,肯定往大了宣传。太子想要处理好兄弟间的关系,也是很难的。

第三,有一个好父亲很重要,而康熙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

朱元璋做的就不错,专心培养太子朱标。其他的那几个儿子,他全部赶往封地,不让他们在眼前晃悠。而且,朱元璋有意树立朱标在兄弟中的威信。

朱标对于兄弟们很照顾,几个弟弟犯了错,都是朱标替他们求得情。就藩西安的秦王朱樉,因为言行多有过失,被朱元璋叫到京城处理。也是朱标给他求情,朱元璋才放秦王会藩地。朱元璋就是给朱标面子,让朱标树立作为兄长的威信!

而,康熙对于其他皇子的态度却很暧昧。给几个儿子权利,让他们到吏部,户部,兵部,礼部等部门历练!这不就是在分太子的权利吗?这不就是再让其他皇子培植自己的势力吗?其他皇子干的好,肯定会抢太子的风头。康熙应该为“九子夺嫡”一事,负主要责任!

养不教父之过!所以,我不想批评胤礽的品德和能力。胤礽最后被废,主要是康熙没当好父亲。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两人的情况确实很相似。

和康熙相同,朱元璋的儿子也各个英明神武,太子朱标自不用说,宽仁,大度理想的守成之君,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可是为什么没有出现九子夺嫡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九子夺嫡”,简单来说就是众多儿子争夺储君之位。

我们先来说一下朱标的胤礽的相同点

首先,二人都是嫡子,虽然满人没有立嫡的习惯,但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这一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所以胤礽和朱标都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其次,二人都长时间作为储君,朱标当了二十多年太子,胤礽当了三十多年。

最后,他们两人都曾非常得到皇帝的信任,朱标自不用说,终其一生都被朱元璋重点培养,非常看重。而胤礽也曾获得康熙的信任,监国处理政务。

胤礽和和朱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储君之位的稳固程度。

朱标从被立为太子直到去世,储君的地位都是无可撼动的。

而胤礽则不同,曾在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五十一年两次被废,也正是胤礽被废,“九子夺嫡”的大戏才进入高潮。

坐朝之君和储君的矛关系,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朱元璋对朱标是倾注心血在培养,并且非常信任。而朱标

宽仁,大度,友爱,关键的是在诸王子中非常有威望

康熙对于胤礽一方面抱有期望,另一方面是提防,怕储君分权,而胤礽则没有很好的处理这种矛盾,导致最终被废。

胤礽的一生是悲剧的,而朱标则让人惋惜。


一点点历史


第一,传统不同。

明朝是汉人政权,嫡长子继承制已经被认同,朱标身为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

而清朝就不同了,作为女真人政权,受长子继承制思想影响较浅,立贤思想影响也比较大,而以前的皇太极、顺治等,也都不是长子继承。



第二,能力不同。

朱标作为皇太子,仁爱有德,有所作为,其能力在诸子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没有人有能力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

而康熙帝的太子,能力平凡,远远不及皇四子、八子、十三十四子等,又荒淫无度,在康熙离京期间更是胡作非为,拉党结派。这些也为其它能力强于太子的皇子提供了机会。



第三,对待亲王的方式不同。

朱元璋把其它儿子分封在了全国各地,这就避免了其它儿子对皇位的直接窥伺。

而清朝的王爷贝勒,有王的封号,却没有王的领地,在京城为官,这也为九子夺位提供了客观条件。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欢历史,欢迎关注“津城沐雨”哦!


津城沐雨


向敬之

明太祖朱元璋有儿子二十六人,清圣祖玄烨大大小小的儿子三十五人。

朱元璋登基,便立皇长子朱标为皇太子,确定嫡长为储制度。朱元璋在培养储君监国理政的同时,完善和强化东宫制度,以勋戚重臣充实储君的顾问队伍,突出储君为制度化的接班人。

储君既定,其他皇子稍大,就封王就藩。这样,也为明朝后世,一旦皇帝指定嫡长子或皇长子为接班人,其他皇子只能无条件接受不一样的天命。

朱标从小接受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即便都是嫡子系列、最早封王就藩的几个弟弟,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对兄长朱标极为尊重。这几个藩王,是朱元璋皇子中实力最强的。他们如此礼遇太子,其他藩王也只能绝对臣服。

民间收藏的朱元璋画像(彩绘),相貌不俗,典型特征,三庭比例悬殊,下巴很长,奇人之相。史学考证,与其真实相貌较为接近

康熙诸子不然。康熙虽然早早地确定了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但以皇长子胤褆为首的其他诸子,一般只有皇子身份,需有成绩或为父皇喜爱,才有机会晋升为贝子、贝勒、君王、亲王不等爵主。这是清朝皇家制度,皇子并非出生便是亲王。这,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待遇、身份等级。

此外,清朝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皇子不经皇帝允许,是不能随意离京的,更无就藩之事,严重地影响了皇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交结大臣,自成集团,明争暗斗,倾轧掣肘,意图彻底改变最初的出身和身份。

胤礽的储君做久了,也因康熙的放任中日益骄纵,对兄弟们极不友善,导致了储位虽定、但阴谋不止的夺嫡乱象。

康熙立碑“治隆唐宋”,礼赞朱元璋,称“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在处理诸子关系上,康熙不及洪武。虽然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再立皇太孙,引发朱棣发动靖难一役,篡弑上位,但朱元璋制定的嫡长为继的皇家制度确实避免了不少宫廷政变。


以礼观书


很简单,这个问题牵扯到中国历史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继承制度:“立嫡”与“立贤”。

朱元璋采取的,明显是“立嫡”。这从他亲自编撰的《皇明祖训》里就可以看出来。

“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正是秉承这一原则,朱元璋1364年称吴王,就当即立嫡长子朱标为王世子,1368年称帝,又当即立朱标为皇太子,从1364年开始到1392年朱标去世,其被当成接班人培养已逾30年。

在此期间,朱元璋在其他儿子成年后就把他们打发出京城,到地方封地,这些亲王们分散四方,一年到头难得回京一次,即使心里有夺嫡的心思,环境也不会给他们创造夺嫡的条件。

而清朝是渔猎民族起家,继承制度相对还比较原始,即“立贤”,也就是所谓的有德居之。

从清太宗皇太极开始,到康熙时期,每一任皇帝都不是嫡长子出身,所以清朝从一开始,皇室成员中就没有啥“立嫡”的概念,康熙自己都既不嫡又不长呢。

康熙前四子皆早夭,所以不序齿,他立了自己的嫡次子胤礽为太子,但是由于康熙超长待机,胤礽自己又性格暴戾,御下不严,所以被废而后立,这样就让其他野心勃勃的阿哥们看到了机会,争相开展夺嫡行动。

事实证明儿子都有本事也是一种烦恼,康熙就深受其扰,最终不得不另辟蹊径,开创了“秘密立储”制度。

到了乾隆时期,当时清朝入关已经百余年,乾隆本人更是深浸中华文化,感慨于清朝之前四帝都并非嫡子即位,所以下定决心要从这里改变,所以秘密立他的嫡子爱新觉罗.永琏为太子,可惜永琏早夭。

直到嘉庆皇帝时期,才立自己的嫡长子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道光。


猴格大人


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明王朝是严格执行立敵立长的传统思想,朱标是长子又是敵子,没人敢抢,甚至连这个想法也没有,等到朱棣抢他侄儿的皇位时,他的大哥二哥三哥已经去世,他反而成了最年长的敵子(关于朱棣是不是马皇后生的这里不讨论),所以他敢抢皇位;而清朝最早是立贤的制度,看看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等人没有一个是长子或敵子,而康熙是第一个按照儒家思想立敵长子为太子的皇帝,还是公开立的太子,所以再造成其它阿哥们不服,要抢皇位!




第二:明朝的制度和清朝不同,明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度,除太子外其它皇子一到十几岁就得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并且封地还有朝廷的官员看着,不能随便离开封地,想造反也很难,看看朱棣造反时联合了很多藩王,才勉强成功!而清朝呢,阿哥们一直就在京城,成年后能力出来当差,看看康熙时期:大阿哥带兵打过仗,三阿哥编书,四阿哥经常办案,八阿哥管理户部,十三阿哥练兵和管理刑部,十四阿哥管理兵部,个个都是能人,没有本事的则围绕在有本事的周围,最后导致阿哥们和大臣结党营私,和太子抢皇位。




第三:朱标很贤能,弟弟们都很佩服他,关系也十分融洽;而太子胤礽行为不当,连康熙的妃子都敢偷情,这可是乱伦的丑事!还有就是能力也不行,还偷偷卖官,最后失去圣心!

所以朱元章的儿子们没有人和朱标抢皇位,而康熙的儿子们会出现九子夺敵!


我自提笔写春秋


此例需要从朱元璋与康熙的心性、文化观念与吏治方面去考虑。

心性。

朱元璋是草根起步,历尽艰辛,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并未接受过皇家正统儒家仁治教育,能够一步一步到荣登大宝,心肠不狠,心眼不多,恐怕坟头草已丈高。

康熙则不同,自小养尊处优,接受过皇家正统的仁治教育,他的眼界更多局限于宫墙之内,所以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看透世态炎凉,满肚子心眼,心肠也不会那么狠,凡事讲究仁治,法治,循循善诱。

所以,二人心性不同,则对于朝廷结党的处理方式也大相径庭。朱元璋对威胁皇权的一切党羽是杀无赦,如胡惟庸与蓝玉,加起来诛连将近5万人。盛权之下,谁敢冒尖?而康熙诛杀大臣最出名不过一些罪不可赦如鳌拜,但其凡事仁义为先,鲜有诛连。

文化观念。

朱元璋政权乃汉族政权,历来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加上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拱卫,与朱标孝悌礼让的长兄风范,群臣的拥戴,众皇子于情于理,根本没有与朱标夺嫡的可能,主观上没有实力,客观上不存在条件。

我们看满清的文化观念来说,嫡长子继承观并非一成不变,首先,顺治、康熙自己都不是长子出身,女真政权更多讲究任人唯贤,能者当道。加上,太子无能被废,所以,客观上存在九龙夺嫡的条件。

吏治。

朱元璋在定都后就很少出战,与北元的战争更多是徐达他们去打的,这就为他整治吏治提供了条件。而我们知道,朱元璋整治吏治的手段是比较毒辣的,如其当时依仗的锦衣卫就令无数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他把主要的心思放到了吏治上,所以,谁也不想尝试锦衣卫的枷刀,也就不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而夺嫡的代名词可以说就是结党营私,非一人可为。



但是我们反观康熙大帝,其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封疆阔吏上,连年征战必然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赋税缩减。如此,朝廷便无俸禄可发,官员之间必定会结党营私,比如当时著名的“火耗”,“冰敬”,“炭敬”,都是各地官员补贴收入的方式,而这些事情,非一人可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古往今来只要官员之间涉及到金钱,必定结党,必定与权力漩涡核心息息相关。所以,康熙晚年九龙夺嫡实际上是三个利益团体的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的斗争,废太子党,四爷党,八爷党。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我们分析此类问题不能断章取义单单从某一方面去分析,而应该从各方面去统衡考虑,因为这是各方面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执政者的心性为主管条件,朝政文化观念为客观条件,吏治环境为摇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不书公子


一、制度不同。

明朝是中国古代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之一。也就是说,嫡长子、嫡长孙的皇太子、皇太孙名分已定(甚至藩王都要豫立世子、世孙),如无意外(明朝除了明成祖属于非正常即位,其皇位基本都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甚至明世宗小宗入继大宗都严格遵循了立长的选择),皇位必须在嫡长子家族产生,其他皇子完全没有继位的可能性。所以,终有明一朝,除了明成祖,再也没有出现过皇位的非正常传承。即便后来明神宗有意废长立幼,废明光宗而改立福王朱常洵为皇太子也因为阻力太大而最终告吹。所以,朱标的地位一经确定,除非朱元璋自己想改变,否则很难为外力所撼动。可恰恰朱元璋又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终其一生,根本没有儿子敢挑战朱标(包括其子朱允炆)的皇储地位,甚至连打小报告都不敢。

清朝作为游牧民族入主华夏,其早期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皇位传承制度,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嫡庶之分,但是并不十分严格。也就是说,清圣祖、包括清圣祖之前的一段时期,理论上任何皇子都有即位的机会和可能性。清圣祖虽然遵从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册立了皇太子,但是后来又两次废储。在皇太子被废之后,清圣祖已经没有所谓的嫡子,而清朝初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并没有明朝实行得那么彻底,所以,清圣祖的庶子们一下子几乎都拥有了皇位的继承资格,一个个跃跃欲试,自然造成了后来“九子夺嫡”的局面。此后,鉴于历史教训,清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颇为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但那是后话了。



二、藩王管理方式不同。

明朝的藩王属于实封,即藩王都有明确封地。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藩王必须前往封地就藩。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准私自留京或者私自进京,更不许藩王之间私下相互来往。明成祖之后,明朝的藩王甚至连出王城都要向地方官员和朝廷报备。除了明朝初年守土戍边的藩王还有些实权,明朝永乐之后的藩王几乎与锦衣玉食的囚徒无异。所以,藩王们即便想要争储夺嫡也几乎没有在老爹面前表现的机会。当初,明成祖如果不是被侄子朱允炆的粗暴撤藩逼得走投无路,也未必会铤而走险,出现明朝历史上这唯一的例外。

清朝和明朝不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甚至入八分公全都养在京师,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离京,这等于是将藩王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便于监视、管理。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麻烦。清朝这些被皇帝养在京师的王爷们其中一部分是被赋予了权力的,尤其是清朝初年。手中有了权力之后,必然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势力。而且,这些王爷们终日围在皇帝老爹身边,自然也多出了许多自我表现以及影响和改变老爷子想法的机会。所以清朝这些养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爷们虽然失去了举兵造反的可能,但是却又为其参与夺嫡提供了便利条件。拿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来说,如果这些皇子手中没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远离权力核心,像明朝的藩王一样成为锦衣囚徒,又怎么可能出现如此局面?



三、传统不同。

明朝的皇帝虽然一直在不断集权,但是士大夫阶层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明朝的士大夫阶层经常会为了所谓的道统跟皇帝据理力争,有时候甚至逼得皇帝不得不作出让步,例如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而明朝皇帝出于维护统治稳定性的需要,并没有彻底打击士大夫阶层的这一举动,后来也只不过是利用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之间形成权力平衡而已。所以,明朝如果有人想推翻嫡长子继承制,难度非常大。况且,朱元璋是权欲及强之人,就更容不得他人指手画脚、破坏自己亲自制定的游戏规则,即便亲儿子也不行!

清朝的中央集权几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之游牧民族的奴隶制传统残留。清朝的皇帝是主子,几乎是说一不二;臣下是奴才,只有俯首听命的义务,至于后来的汉臣集团就更没有什么话语权了。也就是说,到底由谁来接班,只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其他人无权干涉。如此一来,皇帝的儿子们自然都拼了命来忽悠和讨好老爹,以期能够接班,所谓“夺嫡”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个人素养不同。

这个是就个案而言。朱标和胤礽同样是当了几十年的皇太子,但结局却完全不同。朱标当了二十多年皇太子,最后死在任上,由他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胤礽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却最终被废,皇位花落别家。这里面个人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标善始善终,一生都在乃父朱元璋的教导下尽心尽力学习和历练,以期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合格的皇帝,几乎没有一天懈怠。而且,除了缺少一点点乃父朱元璋的凶狠和霸气,朱标作为皇太子基本还是合格的,这一点连他挑剔的老爹朱元璋也都是认可了的。

胤礽前后却显得有些矛盾。据史料记载,胤礽早期也是颇为兢兢业业想做一个好太子、好皇帝的,而且其能力和资质并不差,也多次受到老爹清圣祖的夸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架不住一群各怀鬼胎的兄弟们捣蛋、使坏,胤礽在乃父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差。而且,随着进入而立乃至近不惑之年,可能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胤礽自己也逐渐开始放纵、松懈和倦怠了,最后更是说出了那句有名的“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这句话传到老爹耳朵里还得了?这等于就是明着咒老爹怎么不早点死!所以,他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而且,面对兄弟们不断地打小报告,老爹对自己越来越不信任,出于自保,胤礽也的确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就更不招老爹待见了,被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务正业歪医生


直接说原因:

第一,皇位继承制度不一样。

(胤礽剧照)

清朝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皇位继承制度。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前,建州女真的汗位继承制度,和蒙古人是一样的,都是采取召开忽里台大会选举的办法。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皇太极建立清朝,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猝死的,皇位(汗位)继承是在他们死之后,各方势力争斗妥协的结果。后来顺治皇帝之所以把皇位传给康熙,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康熙得过天花没死,出于让继承皇位的人能够活得长一点这种考虑,康熙捡到了一个皇位。总之,在康熙之前,爱新觉罗家是没有确定的皇位继承制度的。

明朝不一样,明朝是汉人的政权。汉人的政权,自古以来实行的就是嫡长子制。这个是非常明确的。而朱标既是朱元璋的嫡子又是他的长子,他毫无疑问应该继承皇位,没有任何怀疑。

(朱标剧照)

第二,太子的能力不一样。

康熙的太子胤礽在能力方面是比较差的,而且他的行为不端,对身边的人比较残暴。康熙让他理政的时候,他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情。因此,他的那些做法让别人不服。最不服他的人就是皇长子胤禔。胤禔长得一表人才,能力又比胤礽强,因此,他不服胤礽当皇太子,随时都想找出胤礽的不是,让康熙把他废了,自己上位。

朱标的情况则不同。 朱标的能力非常强,甚至在仁厚宽善方面,超过了他爹朱元璋。朱元璋在外打仗,让朱标监政期间,各种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让大臣们很服气。朱标在兄弟中也很有威信,老二老三荒唐乱政,他把他们通知到京城来规劝教育,他们对他都心服口服。就算是老四朱棣,对朱标也是非常服气的。如果朱标活着,朱棣绝对不会造反。

第三,对皇子的教育方式不一样。

(康熙剧照)

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采用一视同仁的方式。都会给他们延请教师,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增强骑射能力。都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一些政务给他们做,锻炼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可惜康熙没有注意因材施教,当皇子们的趣味太过单一地集中在政治上,这也是造成“九子夺嫡”的一个原因)。康熙在出巡的时候,都会让他们随同。甚至会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安排不同的工作。比如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他安排皇十四子胤禵带军队打仗。很多人觉得康熙这是想把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禵的表现,其实很可能并不是这样,而仅仅是因为他觉得皇十四子胤禵的带兵能力很强而已。

朱元璋对皇子的教育则不一样。他对太子朱标的教育明显超过了其他所有的皇子,整个朝廷的文臣及有学问的人,他都安排给朱标当老师。而其他皇子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第四,皇子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朱元璋剧照)

清朝是没有藩王的,只有亲王。皇子们都是在京城长大,一直呆在京城里面。所以他们有时候显得无所事事,就要互相争斗。

而明朝是有藩王的,藩王们都会去藩国。这和汉朝唐朝的制度是一样的。藩王们既然去了藩国,就不会呆在京城里,而且在藩地有事可干,不会天天纠结皇位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