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禁止为德军第46步兵师颁发勋章和晋升军衔,是什么原因?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1941年6月22号,希特勒正式下令入侵苏联!彼时,德军兵分三路:北方集团军群经波罗的海方向朝列宁格勒抵近;中央集团军群沿布列斯特要塞朝明斯克方向抵近;南方集团军群则贯穿乌克兰及黑海一线;而第46步兵师就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

战争初期,德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长驱直入;但在三路德军中也有一路推进较为吃力,那就是被要求贯穿乌克兰一线的南方集团军群。因为苏联在该条战线上部署了苏军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西南方面军。

虽然推进速度相较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缓慢,但德军凭借更为出色的军事素养还是推进至第聂伯河一带,距离控制黑海、刻赤海峡以及克里米亚半岛近在咫尺。到当年9月,德军开始集结重兵攻打莫斯科......

但攻占莫斯科并没有希特勒想象的那么顺利,苏军在11月的时候又得到了人员和武装的补充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红场阅兵。到了11月底,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已经渐显疲态,而此时苏联也开始酝酿冬季反攻。

11月29日晚间,斯大林授意朱可夫实施全面反击!起初,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对于苏联的反攻命令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自信的认为此时的苏联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行动。

但事实却给了希特勒一个狠狠的下马威:盘踞在莫斯科周围的德军被击溃、罗家切沃、伊斯拉特、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加里宁以及沃洛科拉姆斯克相继被苏军解放......

与此同时,苏联第四十四集团军集结了6个师的兵力越过刻赤海峡,并从克里米亚半岛登陆直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而第46步兵师恰好就是守卫克里米亚半岛的德军之一。面对苏军的大举反攻,希特勒曾对所有在苏联作战的德军将士下令:坚决守卫,不许撤退。

苏军从克里米亚登陆后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期间,德军第42军指挥官斯彭内克曾下令阻击苏军登陆的第46步兵师撤退。也正是因为斯彭内克的这一命令惹怒了时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冯-赖歇瑙(他在11月接替龙德施泰特)。

冯-赖歇瑙随即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撤销了冯-斯彭内克的军职,并且将第46步兵师的荣誉一并剥夺。但由于冯-赖歇瑙在不久后(1942年1月12号)因心脏病去世,希特勒便任命冯-博克接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其上任后又恢复了该师的一切荣誉,但并没有再度启用斯彭内克。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事件发生在1941年末到1942年初东线南翼的克里木战场,当时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第11集团军正在进攻克里木半岛,第46步兵师便在其中,隶属于第42军,正在执行刻赤半岛的防御任务。


当时苏军在刻赤半岛的两侧发起登陆,投入了两个集团军的强大兵力,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集团军司令部对指挥该师的第42军下达的命令是坚守刻赤半岛,阻止苏军站稳跟脚,从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队中抽调兵力赶往增援,将苏军赶下大海。

但是第42军军长施彭内克将军没有执行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而是下令第46步兵师撤出了刻赤半岛,进入半岛后方的地峡,然后再进攻刻赤半岛的苏军。这个决定主要是出于避免被苏军合围的威胁,只有一万余人的第46步兵师抵抗两个集团军的苏军,下场可想而知。


由于情况紧急,第42军军部在向集团军司令部发出撤退的报告后便关闭了电台开始转进,没能收到集团军回复的不同意撤退的命令,这是一次典型的前线指挥官不服从上级命令的事件,集团军司令部随即解除了施彭内克将军的军长一职。最高统帅部对其进行了军事法庭审判,被判处了死刑,后来希特勒将死刑改为7年监禁。

除了对军长进行了审判外,对第46步兵师也进行了严厉的处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发来如下电报:“由于对苏军登陆刻赤半岛的疲软应付,及从半岛仓促后撤,特此宣布,第46师已失去其军人的荣誉。本命令撤销前,勋章颁发和军衔提升暂时搁置”。此时第46步兵师仍旧在地峡一线进行着艰苦的防御作战,尽管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终在一个月后集团军群司令部撤销了之前的命令,恢复了该师的名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