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乾貨」骨科康復一體化如何開展?常用康復技術全在這裡了

「康复干货」骨科康复一体化如何开展?常用康复技术全在这里了

在談骨科康復一體化之前,首先我們想一下患者希望的康復是什麼?

僅僅是生存下來嗎?顯然不是,患者更多的希望是醫生能給他帶來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復,使他們能夠追求品質生活,重返正常生活。

我國骨科技術的發展緊跟世界水平。尤其是相關骨科手術的水平,骨科技術日新月異,更是與國際接軌。不過,病人的最終療效卻還是與國外有著天壤之別。究其原因,許多專家、學者已經認識到原因就是骨科術後康復沒有很好開展起來,不夠重視術後康復的必要性。正是因為我國在骨科康復領域的發展仍顯落後。

僅限於用手術與藥物來“治病”遠遠不夠,只有結合針對運動功能恢復的“康復”,才能帶來最終治療效果的顯著提升,為患者指明一條行之有效的重返社會的“捷徑”;才能切實提高我國的骨科治療水平,迅速進入世界骨科康復強國行列。

「康复干货」骨科康复一体化如何开展?常用康复技术全在这里了

骨科康復認識誤區

1.骨科康復誤區一:現實中一些骨科醫生還是缺乏康復的理念,他們只是關注骨折的癒合,對位對線的重要性,釘子放置是否漂亮,而很少關注手術後,或者僅教給患者些簡單的鍛鍊方法,對於關節功能的恢復是患者自己鍛鍊的事情。

對於脊柱退變性疾病,術前病人往往已經有了明顯的神經受損表現,部分可能已經導致了肢體的部分運動、感覺的異常,骨科手術治療往往解決了治病因素,但沒有讓受損害的神經導致的肢體障礙得以快速恢復,在這種情況下離不開在術後康復專科醫生的指導,如何進行神經損傷的恢復和肌肉、關節功能的恢復訓練。

2.骨科康復誤區二:康復是一個專業,骨科臨床也是一個專業,骨科做完手術後將病人轉到康復科,由專業的康復醫師與治療師指導康復,這樣更加有利於兩個學科各自的發展。

但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康復治療需要儘早執行,兩個科室之間的中轉過程很長,很有可能延誤病人的最佳康復時機。應該讓康復醫師進駐骨科科室,在骨科病房直接實行康復,這樣可以最快最有效地讓病人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

3.骨科康復誤區三:許多人認為骨科康復只是“烤烤電”,那麼你就out了,聲、光、電、熱、力、水、冷、磁等多種物理因子都可以應用於骨科疾病的康復治療,運動療法更是各類骨科傷病必不可少的治療項目之一。

當然,許多骨科、康復科將衝擊波技術引入骨科康復。衝擊波在這幾年儼然成為骨科康復理療中的新寵,在網球肘、滑囊炎、跟痛症、肌腱炎等各類運動系統慢性損傷中都展現出極大的優勢,同時衝擊波在骨折術後骨不連、骨延遲癒合、關節僵硬中已作為首選物理手段。

骨科康復流程:

以關節活動度的恢復和炎症疼痛消除為基礎;繼之以本體感覺訓練和運動感覺綜合訓練為中心的功能性訓練;最後通過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全面恢復患者功能。

1、早期,保守期、炎症期(術後3周內)

(1)止痛:止痛藥(口服、止痛泵);理療。

(2)減輕患肢腫脹: 加壓包紮;被動:抬高患肢、理療、CPM、下肢靜脈泵;主動:等長肌力訓練。

(3)減緩肌肉萎縮:等長收縮。

2、中期-軟骨痂期(術後3~6周)

(1)增加關節活動度:被動關節活動;主-輔助關節活動

(2)肌力訓練:靜態肌力訓練;上肢免負荷日常生活訓練;下肢閉鏈肌力訓練。

3、後期-硬骨痂期(術後6~12周)

(1)增加關節活動度:蠟療、熱敷袋;關節牽伸(手法、支具);關節鬆動術。

(2)增強肌力訓練(視骨折癒合而定):徒手操;(免負荷)日常生活訓練 ;抗阻肌力訓練。

4、後期-塑形期(術後12周後)

(1)增加關節活動度至正常範圍:主被動關節活動;重力牽引;支具。

(2)增強肌力訓練:等長肌力訓練,等張肌力訓練-漸進抗阻,等速肌力訓練。

5、後期(術後12周後)加強肢體綜合能力訓練

(1)上肢:關節活動協調性訓練,手部靈巧性訓練

(2)下肢:本體感覺功能訓練;肌肉協調功能、平衡訓練;步態訓練。

骨科康復常用技術

骨科康復常見技術關3M療法,包括:物理因子療法(Modality)、手法治療(Manual therapy)、運動療法(Movement)。

「康复干货」骨科康复一体化如何开展?常用康复技术全在这里了

物理因子療法(Modality):利用各種物理能量,例如通過,阿是超聲波治療儀、激光、中頻、針灸…等手段,達到調節、維持或恢復生理功能。主要作用是,控制與解除疼痛 ; 降低水腫與肌肉痙攣 ;維持與增進組織癒合; 增加 局部血液循環等。比如。體外衝擊波適用於人體的頸肩部、腰背部和四肢部位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疼痛、骨關節疾病。

「康复干货」骨科康复一体化如何开展?常用康复技术全在这里了

手法治療(Manual therapy):主要以關節鬆動術、牽拉技術為主,放鬆肌群、鬆解關節粘連,增加肌肉柔韌性。關節鬆動技術是治療師在關節活動可動範圍內完成的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手法操作技術,屬被動運動範疇,主要治療因力學因素(非神經性)引起的關節功能障礙,例如,術後關節僵硬、關節粘連、關節攣縮。

運動療法(Movement):平衡、牽伸、肌力鍛鍊,指導功能鍛鍊、自我肌肉牽伸、肌力訓練活動。著重進行軀幹、四肢的運動、感覺、平衡等功能的訓練,包括:關節功能訓練、肌力訓練、有氧訓練、平衡訓練、易化訓練、移乘訓練、步行訓練。通過鍛鍊來增加肌肉的強度, 增加其耐受能力 ,重新恢復其正常功能 ,穩定關節,增強活動度。運動療法是康復治療的關鍵。

具體如下:

1.消除水腫炎症:冷療機、半導體激光、短波治療儀、極超短波治療儀。

2.慢性疼痛:體外衝擊波、激光磁場理療儀、燻蒸、蠟療、干擾電、紅外偏振光、磁振熱。

3.預防血栓、肌肉萎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中頻干擾電療儀、深層肌肉按摩器、DMS。

4.加速創傷癒合、骨痂形成:超聲波治療儀、極超短波治療儀、半導體激光、溫熱磁療儀、低頻脈衝磁療儀。

「康复干货」骨科康复一体化如何开展?常用康复技术全在这里了

5.維持增加關節活動度,預防攣縮畸形:CPM關節康復器、激光磁、懸吊康復系統等。

6.增強肌力,預防肌肉萎縮:上下肢主被動、功能性康復動作訓練系統、肌電生物反饋儀、等速肌力、懸吊康復系統。

7.改善平衡功能,矯正異常步態:虛擬情景互動、動態平衡、核心肌群功能訓練機、平衡功能訓練機。

8.提高ADL能力和生活質量:手功能綜合訓練平臺、ADL智能反饋康復系統、上肢機器人。

「康复干货」骨科康复一体化如何开展?常用康复技术全在这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