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啟聖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谷原明


《康熙王朝》裡,湧現出的一個個勳貴重臣、封疆大吏,如索額圖、明珠、周培公、魏東亭、李光地等輩,當中真正懂得抵制權力的巨大誘惑,功成身退、保身長全的大概只有伍次友和姚啟聖了。而這兩人中,又是姚啟聖更為圓滿,畢竟得償所願成就了一番收復臺灣的偉業。

姚啟聖其人能力出眾、人才難得,但又自視清高,很少把人放在眼裡。這樣的性格註定難以與官場同僚相處,以至於別人是官越做越大,唯獨姚啟聖是官越做越小,甚至連順治都留下旨意,對其永不錄用。


康熙對姚啟聖的破格提拔,起初還是有賴於周培公對他的極力舉薦。可君臣二人還沒來得及相見面談,姚啟聖就因鞭打李德全一事讓康熙下不來臺。打狗還得看主人的呢,心裡不痛快的康熙,隨便尋個由頭幽閉了姚啟聖一段時間,天天好酒好肉伺候,就是不給他書看、不讓人跟他說話,好好得殺了殺這個老頭身上的清高傲氣。

這與當初周培公的形象頗為相似,康熙還叮囑過他應該向索額圖學習學習,給皇帝留點面子。姚啟聖風燭殘年之人,心中積壓的孤傲氣息比起周培公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估計也正因為如此,周培公才能與姚啟聖這個倔老頭說得上話。康熙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姚啟聖的性格,反倒是藍其兒的一句“姚總督,你一身的汗臭味,燻死我了!”將姚啟聖渾身上下散發的酸腐文人氣息,描述得十分到位。


經過一番磨合,康熙與姚啟聖終於就平臺一事達成了共識,姚啟聖的“三必撫三必剿”策略進退有序、入情入理,十分符合康熙對臺灣問題的看法。於是,康熙對姚啟聖破格重用,授予其福建總督一職,讓他全面負責對臺的戰略和政務。

一心只求在死之前,最後幹成一件大事的老幹部姚啟聖十分放得開。不僅屢屢與上級對抗,反對明珠對臺採取安撫和談的主張,反對索額圖用滿人內陸水師和荷蘭人揆一參與對臺戰鬥,而且出口刁毒、不留情面,儼然一副光腳不怕穿鞋的架勢。就連康熙也受不了這個姚老頭的扭扭捏捏,乾脆一度打發他回老家丁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對抗上級、惹怒皇帝的姚啟聖,卻在最後得到了善終。康熙不僅封賞他為西湖候,而且將杭州西湖邊上的一處行宮,連同裡面的古籍珍本都一併賞賜給了他。如此結局,比起索額圖、明珠倒臺幽閉,李光地遠貶臺澎的下場,不知道要美好圓滿得多多少。

這當中,應該與姚啟聖本人和康熙兩方面的因素都有關係。消滅鄭經、收復臺灣後,姚啟聖自知功成身退的時候到了,況且自己年事已高,幹事創業、名留青史的心願已經完成,沒有必要繼續賴在官場上宦海沉浮。此外,人貴自知的姚啟聖,也十分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在官場上打滾,時日久了難免重蹈以往一貶再貶的覆轍,倒不如急流勇退,保全身家性命,做些讀書閒居、頤養天年的樂事,豈不快哉!


康熙這邊,更多的大概是出於對周培公的愧疚之情。多年前的周培公,與現如今的姚啟聖,一個是平定三藩之亂,一個是收復臺灣,兩個都是漢人,兩個又都是功不可沒。然而,周培公在索額圖、明珠等滿族親貴的排擠下,被康熙安排到滿人的老家、冰天雪地的盛京監視為官,最終英年早逝、空耗虛度了十幾年光陰。今時今日目睹眼前的姚啟聖,怎能不讓康熙勾起舊日的情懷。

康熙對朝臣的保護,除了姚啟聖之外,還表現在了從小一塊長大的魏東亭身上。藉著祭拜明孝陵時朱三太子的刺殺未遂事件,康熙用心良苦得將這位發小貶官到了臺澎當縣令,使之遠離索額圖、明珠黨爭的漩渦中心,最後也得以善終。


竹山清溪澗


姚啟聖是《康熙王朝》電視劇裡很有意思的人,也是我喜歡的角色,睿智聰明、知識淵博、風趣幽默。他出場時已經年近花甲了,用明珠的話說,別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從福建省長幹到東北某養馬場技術員。

但姚啟聖這個人有才,在對臺方略上,他站位比康熙都高,視野廣闊,足智多謀,而且長期在福建工作過,對臺灣情況極為熟悉,他的“三必撫三必剿"一下就打動了康熙,所以決定重用他,任命他為福建總督,統籌對臺事務。

同時,姚啟聖又是讀書人,他飽讀經典,對書比對自已性命還重要,對康熙的重用他不以為意,但康熙送他一本書卻如獲至寶。姚啟聖身上有中國古代以來讀書人的骨氣、硬氣、傲氣。他看不起馬背起家的清王朝,明珠和索額圖兩個重臣都被他嗆過,可他是個幹才,所以康熙既用他又恨他。

臺灣回收後,功成名就的姚啟聖立即歸隱了,一是因為還是看不起滿清貴族,二是他了解朝廷一直防範著漢人。所以索性再次丁憂去了。


華哥雜談


那是因為姚啟聖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古訓,深知一代名將周培公的下場。論功勞,姚啟聖只有平臺一功,而周培公卻有平三藩、收輔臣及平定太監造反等諸多功勳。可是二人的下場卻天差地別,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將勝利之時被召回,授盛京將軍,在苦寒之地鬱鬱而終。而姚啟聖則在收復臺灣之後主動乞骸骨,告老還鄉,康熙則封他西湖侯,並賜他行宮一座,藏書萬卷。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場卻天差地別,原因就在於兩點,一是“知進退”,二是能否會“藏”。

周培公被康熙發掘以後便屢立功勳,從蠟燭沒捻就能判斷出來太監造反,平了楊啟隆的叛變。與圖海帶三千家奴平察哈爾王,單刀赴會招撫王輔臣,與吳三桂決戰鄂湘,戰功赫赫,吳三桂大敗已成定局。可是此時滿朝上下(尤以滿臣為多)都開始彈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時手握幾十萬精兵且又能征善戰的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鰲拜的時候便派人監視過自己的心腹手足魏東亭,更何況是漢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驢,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圖海為主將,將這件不世之功給了滿人圖海。而功高蓋主的周培公卻被髮到了滿人的老窩——盛京,在那裡周培公是翻不出什麼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結局悲慘就在於他不知道在該退出的時候退出,並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圖他都能領會,並且當眾表達出來。哪個皇帝會希望自己的臣子能這樣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邊人的無條件服從和自己的天威難測,絕不會希望自己肚子裡有一條蛔蟲。

而姚啟聖顯然從周培公這裡吸取了經驗教訓。姚啟聖是一個怪人,從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廄,更是讓順治諭旨此人決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進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為這是周培公臨終前的舉薦。姚啟聖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厭煩的人。康熙更是對姚啟聖直言“有時候朕真想殺了你”。

可是康熙還是重用了姚啟聖,那是因為只有姚啟聖才能對付施琅,才能儘快平臺。康熙力排眾議,給了姚啟聖節制諸省臺務的大權,而這也讓姚啟聖得罪了不少滿族顯貴。平臺之策在幾年之後終於顯出作用,臺灣在姚啟聖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復。

這時候的姚啟聖立即回京面見康熙,祈求告老還鄉,並拍了他的一次大馬屁。他說能生於康熙之年是姚啟聖之大幸。因為只有康熙才會用姚啟聖,讓他來完成這不世之功。康熙在這個狂傲的士子嘴裡聽到了服軟的話,自然是開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並封他為西湖侯,賜行宮一座,藏書萬卷。

功勞巔峰知道修退路,這就是姚啟聖的聰明之處,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會讓恨他入骨的康熙處死。而做個逍遙侯爺,才是最好的下場。

至於康熙,自然也樂見此事。因為他要做的是千古聖君,必須要優待功臣,一座行宮和有名無實的侯爵確實算不了什麼,更何況姚啟聖七旬老者,也沒有多大的威脅。真讓他回老家,路上還真不一定說什麼渾話呢。

以上。


逆流時代


功成身退是姚啟聖的為人智慧,但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並非如此。

先說說《康熙王朝》中的姚啟聖,他在福建圈界禁海,得罪滿清權貴,為平定臺灣,康熙對他無比信任,這在充滿滿漢矛盾的大清王朝,像姚啟聖這樣的漢臣自然是滿清權貴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姚啟聖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如功成身退,頤養天年更好。

而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還沒等平定臺灣就已病逝,據記載:

康熙並未因他的死,按例賜祭葬,給諡號。第二年九月,朝廷追究姚啟聖修造船舶、軍械虧欠四萬七千兩銀子,應追繳。康熙帝感念其生前勞苦,免於追繳。而對於他殉職任上,卻始終沒有蓋棺論定。

由此可知,康熙對姚啟聖也是極不滿意的。


五味社


姚啟聖,在《康熙王朝》裡是“漢臣三部曲”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周培公,第三位是李光地。按照出場順序來排)


不得不說,他是三個人裡面結局最好的那一個了

他由周培公向康熙舉薦,才得以復出,從管馬的搖身一變成了總督大人,他的使命只有一個——打倒延平王,收復臺灣島……

收復臺灣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電視裡都有。然而收復臺灣後,姚啟聖這樣一個“大功臣”卻功成身退,原因如下:

1.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姚啟聖深深體會其中的道理,他的前車之鑑就是周培公了。周培公平叛三藩,卻被弄到極寒之地做官,以至於弄了一身病,死的可惜。



劇中還有一個人也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是吳三桂,他為大清打得了天下以後,常年在雲南“剿匪”,因為他明白,打了天下以後,如果沒有事情可幹,那麼清政府也就留著他沒有作用了

2.姚啟聖年老體衰,差不多可以“乞骸骨”了。姚啟聖年齡已經很大了,做官已經很難為自己了,並且朝廷當中明相和索相誰都惹不起,不敢輕易站隊

還不如拿著皇帝的賞賜,回家置辦上幾畝田地,當一個地主老財,這樣自己晚年有了著落,子孫後代也能夠享自己的福。


總之,這個深得聖心,只是一時的。


皇帝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什麼東西都可以用來犧牲——從一開始的蘇克薩哈,朱國治,再到周培公,還有藍齊兒,魏東亭,一直到李光地,容妃娘娘……

這些都是政治的犧牲品,都是帝王之術的棋子。功成身退,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個人愚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圖片來自網絡)


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看月光


姚啟聖這個人是《康熙王朝》中很有性格的大臣了,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又能出奇制勝。看了電視劇的各位應該知道,姚啟聖是周培公臨終前推薦的,周培公是這部劇中比較悲情的人物了,因為自己的漢臣,皇帝不得不在他最功成名就之時,讓他駐守盛京,削弱他的力量,以免重蹈吳三桂叛亂之禍。但是康熙沒有想到,自己的帝王之術卻是在周培公身上用錯了,一是周培公作為南方人確實經受不住北境嚴寒之苦,病入膏肓,因為他這個決定時日不多了。二是即便如此,周培公還操心國事,繪製了當時最全的地理圖,臨終前贈予康熙,讓他悔恨不已,失去一位忠臣。

基於前人的遭遇,姚啟聖深知自己作為漢人,將臺灣收復後也面臨著功成名就,百姓褒獎,但是同樣也會受到滿臣的猜疑,康熙的制權,作為他已經年過古稀,不如就此告老還鄉,還能安享晚年。事實證明,他的選擇也確實是對的,正中康熙的意思,給予了他豐厚的嘉獎,足夠平穩的度過餘生。

姚啟聖深知這些帝王之術,他知道作為漢人,不會再繼續給他委以重任的,就算他自己要求再為國效勞,皇帝不做出什麼事情,朝中的滿臣也同樣會使出招數,讓他招架不住。前車之鑑,多少忠臣最終晚景淒涼,最終能夠在杭州西湖有自己的豪宅,花不完的金銀,也真的是逍遙快樂了。


星光邦


看看我大中華的幾千年文明,歷朝歷代“鳥獸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數不勝數。姚啟聖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康熙皇帝順利收復臺灣以後,姚啟聖主動請辭,告老還鄉。康熙皇帝賞賜他一座行宮,獲封西湖侯。


微天下科技


就電視劇《康熙王朝》而論,姚啟聖是官場上而論是一個另類,一會奇葩。性格耿直倔犟,直言敢諫,屢屢得罪上司,一路貶官,由從二品的福建藩司貶至莫河九里河馬場任從九品司廄官。順治帝想殺他而不能殺,只能降下聖旨永不續用。

康熙帝一眼看出姚啟聖有大才,燒掉先帝遺留的聖旨。重新啟用姚啟聖為福建總督,全權負責臺灣事宜。姚啟聖感激康熙帝的知遇之恩,為清廷推薦海霹靂施琅為將。為了天下安寧,百姓安居樂業,祖國重新一統使出嚴厲手段,限令九十天內福建民眾後退三十里完成圈卷禁海。此政令遭到福建人民的強烈反彈,一時間福建傷亡者眾,朝中眾臣紛紛彈核姚啟賢。而自已的親人骸骨被挖三次,當面對挖掘自己親人骸骨之人,姚啟聖選擇了寬恕。此舉感動福建民眾,從此政令通行。在收臺期間,姚啟聖很好地處理了與兩大權臣明珠,索額圖的矛盾,極大維護了漢人的權益。

通過三年的努力,臺灣終於光復了。居功至偉的姚啟聖心裡明白,朝庭和皇帝對自己即用且防,一直猜疑。兔死狗烹是千年不變的道理,何況是在滿人當政的清朝,自己當年請撤駐閩八旗的奏摺已經把滿朝滿族親貴得罪光了。再加上自己直拗的性格不能容於官場,在官場呆下去的結果是步周培公後塵不得善終。所以在姚啟聖面聖時適時請辭回鄉,安度餘生的請求!

康熙帝其實也早看出姚啟聖的心思,他十分欣賞姚啟聖的才幹與品質,但作為一個異族皇帝,他十分忌憚姚啟聖能文能武,又能運籌帷幄的才能,如果放他回鄉又不放心。所以康熙帝駁了姚啟聖的請求,封他為“西湖候”,並賞賜了一座大宅子和上千冊書籍給姚啟聖。看似皇恩浩大,實則就近監視!

以上是電視《康熙王朝》所演,真實的歷史情況又如何呢?


鋒楓2016


在歷史上,姚啟聖確實是收復臺灣的重要人物,但是其生平經歷和《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所刻畫的截然不同。

在《康熙王朝》中,姚啟聖是一個風趣,幽默,卻又十分倔強,打心眼兒裡看不起滿人,對皇上雖然表面恭敬,但是心裡卻有諸多不服。寧肯從封疆大吏被貶到不入流的小吏,也不願意為滿清效力。

被周培公推薦給康熙後,姚啟聖被康熙皇帝的氣度,才學徹底征服,於是康熙將收復臺灣一事交給姚啟聖全權負責。

姚啟聖不負眾望,通過遷界禁海,離間施琅等措施,終於完成了收復臺灣這一千秋功績

收復臺灣後,姚啟聖進京接受封賞,作為收復臺灣的第一功臣,連皇帝都不知道如何賞賜姚啟聖,但是姚啟聖是個聰明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再加上之前有周培公的前車之鑑。姚啟聖寧願隱退不願再為官。

歷史上真正的姚啟聖在收復臺灣後不久,即病逝,終年六十歲。


一點點歷史


《康熙王朝》中姚啟聖算是一個怪人,自視清高,桀驁不馴,我行我素,也能力非凡,做事果斷,身為漢人的姚啟聖,最後能善終,一方面得利於收臺的功勞,一方面是康熙把對周培公的愧疚都給了他,因此,最後封了西湖侯,得賞一座杭州的行宮,還有幾千冊各地珍本古籍!


不得不說,身為漢人的姚啟聖最後能功成身退,是康熙在周培公後的對漢臣的一種放手,當初,三藩作亂,清朝半壁江山淪陷,身為漢臣的周培公領兵作戰,短短几年時間,就平定了三藩,維護了國土的完整,最後遭到康熙猜忌,被躲軍權,發配到瀋陽邊境,大雪天氣活了十幾年,身體一下子受不了,到了彌留之際的地步


周培公去世以後,康熙心中還是愧疚萬分,所以,當康熙再次遇到類似周培公的姚啟聖以後,他自然有些不捨得,也更有能力去調平朝廷的個個勢力!

所以,姚啟聖的善終,是種幸運,也是時代進步所需要的君臣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