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老人茅连培为坠楼少女捐款1.2万元 前天一群的哥的姐来到他家

前天中午,崇明南门镇的西门南村小区87岁的茅连培老人家中来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茅爷爷,谢谢您!”“你就是蒋林伶啊,能走路了啊?”原来,客人中有一对父女是蒋林伶和父亲蒋东。看到女孩行走自如,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蒋林伶是上海建桥学院的大一学生。今年7月,她不慎坠楼,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她的母校同洲模范学校的师生赶到医院,撸起袖子纷纷献血,帮助生命垂危的她完成了手术治疗。蒋东夫妇都是出租司机,听说此事的的哥的姐也纷纷为蒋林伶捐款。茅连培老人读到本报关于此事的报道后,立即汇款12000元钱到报社,并写来一封信。在信中他表示,虽然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但看到同为崇明人的17岁少女遭此劫难,心中焦急难耐,知道她在重症监护室医疗费很高,因此将平时省下的钱寄来,让报社转给她家人,用于治疗。


87岁老人茅连培为坠楼少女捐款1.2万元 前天一群的哥的姐来到他家


图说:看到蒋林伶已经康复,茅连培老人特别高兴。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摄

记者将这笔捐款交给了蒋东,蒋东接过这份沉甸甸的捐款非常感动。不久,他和妻子去看望了这位善良的老人。夫妇俩发现,茅老伯一个人独居,生活也很艰苦。的哥的姐互助群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发起一个关爱茅连培老人的行动。前天一早,互助群群主戴幸幸和几位的哥的姐分头从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了茅连培老人的家。

互助群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安麒、志愿者杨德华都是崇明人,他们为老人送去了牛奶、水果以及营养品,和老人拉起了家常。茅老伯说,自己以前在上海徐汇区烟糖公司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回到崇明,在好几家企业工作过,最后是崇明县建筑工程公司退休的。

茅老伯思路清晰,听到亲切的乡音,开心地说个没完。他说,自己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看报纸,新民晚报是每天必看的。不过,最近视力变差,报纸也看不大清楚了,只好听听收音机。安麒关心地问他:“平时吃饭怎么解决?”老人说:“每天在旁边的老年食堂吃午饭,中午多买点,晚上自己烧点粥……”问起他还有什么困难,老人表示,别的没什么,就是去医院配药、挂盐水没人陪。


87岁老人茅连培为坠楼少女捐款1.2万元 前天一群的哥的姐来到他家


图说:杨萍萍等志愿者为老人送上慰问品。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摄

一起去的还有一位名叫杨萍萍的年轻志愿者,她是中石化万荣路加油站的员工,也是崇明人。因为的哥的姐经常来加油,杨萍萍和他们成了朋友,也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她看到茅老伯家中十分简陋,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她说:“茅爷爷自己生活这么艰苦,还帮助别人,我们做小辈的要向您学习。”老人说,这些年来他也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关心,崇明公安分局特警大队的青年团员和他结对已经8年了。所以,他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安麒说,的哥的姐中崇明人很多,他们今后会排好班,轮流来看望老人的,并想办法帮他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杨萍萍表示,她也会常来看望茅爷爷,为他做点事。

蒋林伶告诉茅爷爷,她已基本康复,并且于上个月到校开始了大学生活,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对她很照顾。她已经可以自己乘地铁回家了。老人高兴地说,他多了一个孙女。

临别时,老人把大家送到小区门口。秋日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