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那麼多,為什麼年年都有用工荒,人都哪去了?

大拇小哥


“中國人口那麼多,為什麼年年都有用工荒”這個問題上,無憂精英菌是這樣看待的。

1、用工荒跟找工難,是因為供求雙方不匹配造成的

中國很多企業用工很難,尤其是製造業或者汙染大的企業,由於勞動強度大、上班時長高、待遇又差,因此特別難招到適合的工人。然而中國人口那麼多,卻有存在找工作很難的現象,那是因為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份輕鬆高薪的工作。供求雙方的需求不匹配,導致雙方難以配合上,因此存在兩頭難的情況。

2、中國人口多,不代表適合的員工多,亦不代表人人都要找工作

中國是人口大國,有比重特別大的農民人口,除此之外,還有大量適齡的新新畢業人類。對於這一批人員來說,老式的做事方法和工作環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對於工作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很多新人類都會考慮創業,找工作的亦更偏向於新移動互聯網類的產品或者工作。因此對於傳統密集型的工廠來說,這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為此,製造業只能通過機器的升級換代,將人工成本控制到最低程度,才能讓工作效率提升起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我是一個製衣廠的車位工,做為感同身受者,站在打工者的思想上來說下這個問題,我在東莞一家非常有名的大型製衣廠做車位,其實廠裡並不缺人和人才,但是就是要每天大張旗鼓的去招人,人多了,怎麼辦?天天辱罵老員工,讓老員工受不了走人。然後趕貨的時候,就招大量的臨時工,給出比廠里老員工多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工價,你說廠裡的老員工咋想?然後總結出結論,用工荒其實就是企業內部高層管理人員和市面上多如牛毛的勞務派遣公司串通一氣賺取回扣和工價差價的"雙贏"陰謀。這樣就導致普通員工流動性非常大。但是流動性越大,那些個雙贏就越高興,因為他們賺的越多。這種情況企業真正的老闆知不知情,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不知道,因為真正的老闆是香港的,從來沒見他來過。還有,工廠幾乎一年四季都在改造裝修,再改造再裝修,而那些改造裝修費用非常高昂,比如地板磚是那種家裝根本不要的最便宜的工裝磚,大概兩三元一塊。但費用卻比家裝還貴很多,做出來地面不平,縫最寬的達到一公分!總結出來,還是吃回扣和裝修公司賺錢的雙贏。我們再來總結,企業本來可以賺很多錢,但是在這兩個雙贏的方面被壓榨了大頭,最後又不得不在工人成本上壓榨。結果可想而知。然後工人就不斷的跳槽,形成了用工荒和找工難的矛盾局面。最後,其實勞務派遣是在做無用功,而且還吃了很大一塊利潤。東莞這邊幾乎所有的員工密集型企業,比如製衣廠,電子廠,鞋廠,手袋廠。都是給勞務派遣一個2000左右的人頭,就算工廠人滿了也接,個人來應聘反而很難進廠。想一下,這是為什麼?


劫後重生813


先說一下用工荒的定義:即用工短缺,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現象。一方面大量廠子高薪卻招不到人!另一方面一茬又一茬的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打工族逐漸撤出城市

早年農村人只有往城裡跑,做最累的活,掙最少的錢,還被人歧視!這是沒辦法的事,在鄉下種田累不說還掙不到錢!天氣一年一年的炎熱,莊家在地裡有沒有收全看老天爺給不給活命了。而且糧食賣不起價錢來。

最重要的是現在城裡人都往農村跑,做直播,拍視頻。拍拍快手,進山轉轉就能掙錢我幹嘛還要去城裡搬磚?!

2.大學畢業生眼高於頂

現在高學歷大學畢業生們越來越多,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廠子又招不到人!究其原因,時代變了,年輕一代大多眼高手低!就比如我,哈哈哈!學的機電專業,但畢業完全不想進廠,怎麼可能進廠呢?這輩子都不可能進廠的!在大學生們的眼中進廠就等於抹殺了個性,就等於一天早8晚8,與世隔絕!如果讀了大學,我還幹這樣的工作,那我為什麼讀大學?!

3.工廠流水線工作讓人對生活絕望

稍微有點辦法的人都不願意進廠,整天都在車間,帶著耳塞,人人都是雙目無神,無暇顧他!早上一進再出來時已經是晚上!一天就這樣過了,一想到就這樣度過歲月,人人都會恐慌!恐慌就會另尋出路。我寧願在街邊擺燒烤攤也不願意進廠!

4.企業只想要熟練工!

如果單只是上面幾點原因,還是會有很多人進廠的,誰讓中國這麼多人呢!

但是企業只想要熟練農民工,不要大學生,嫌他們嬌氣還事多,有腦子的人不好管。

企業招聘10人,卻寫招聘100人,想多挑挑,但實際上工資開得很低;而農民工被某些唱高調的新聞誤導,對工資抱有太高期望,不願意進工資太低的廠。於是一方面企業找不到人,一方面農民工找不到活。企業和工人僵持,出現了用工荒這個現象!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練工和苦工種。

以上!!!


狗浩動漫



民生雜壇


我是在中小企業管理部門上班的,希望以自己的分析能解答你的問題。

我國由於人口眾多,是全球勞動力大國,之前勞動力大量湧入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各大沿海城市,製造業的瘋狂崛起離不開這些工人,城市的瘋狂建設也離不開這些工人。年後春季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有很多工廠每隔短期時間就會進行招工招聘,甚至有的工廠開出很好的條件,但似乎依舊永遠招不滿人一樣,社會上還有很多農民工找不到工作,這種奇怪的現象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現在的工人年輕化趨勢嚴重,年輕人有個性,太累的工作不想幹,熬夜的工作不想幹,枯燥的工作也不想幹,由此就會造成一部分企業是難以吸引年輕人前來的,即使工資高也會招不到人。這部分年輕人很多已經不願意再去工廠上班,寧願自己開個小店,做點小生意。

第二,工廠內部管理苛刻,有的工廠甚至要求工作時不能和別人講話閒聊,除了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在高強度工作。工廠老闆壓榨員工現象嚴重,他們都希望花最少的錢讓員工給自己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工廠三班倒,經常性的加班和繁重的作業危害員工健康,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員工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心裡形成很大落差。更何況,拖欠工資的現象時有發生,許多企業雖然發展的不錯,但是在工人圈裡名聲並不好。現在的年輕工人都是互相介紹工作,他在這個廠子工作的順心,就會有很多朋友或老鄉來投奔他,他要是乾的不順心,也會有很多朋友老鄉跟他一起離職。

第三,熟練技工和高級工種的缺乏。我國工人的整體技術水平還是偏低的,熟練工人和高級工種人數缺乏,造成這部分人工資水漲船高,月薪幾萬的確也符合市場價格。許多企業都在開出非常好的福利來爭取這部分人才,特殊工種的人才更是匱乏,這些人才真的不亞於高校引進高級人才。

第四,工人迴流。隨著經濟的發展,一線城市人口逐漸飽和,二三線城市逐漸經濟崛起,這時之前外出打工的人開始回鄉發展,他們不願意再舍家棄口的跑那麼遠上班,並且一年才得以回家一次,這必然對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製造企業帶來用工荒。

以上是我的分析,希望對你的困惑有幫助。




昨夜雨33




“用工荒”己成為一種全國現象。

“用工荒”主要波及電子、食品、服裝及鑄造等行業。



中國雖然不缺人,但缺少留人的制度。

1。傳統用人模式的弊端。

傳統用人模式,只依靠初級加工、低技術含量、低保障,換取了企業最大利潤



這種方式,在人們只追求溫飽的年代盛行,如今,再以這種方式用人,己無人可用。

“廉價勞動力”所帶來的是:工人低工資、低福利和低保障。工人收入最小化、社會保障空心化等弊端,讓日益覺醒的工人所無法忍耐,最終導致紛紛離崗,造成“用工荒”。

顯然,這種傳統用人模式,己不再具有生命力。

2。年輕勞力的缺失。



生活在逐漸提高,很多家庭不缺錢。

這也讓許多年輕人,只貪圖享受,好高鶩遠,卻不願進廠幹髒、累的工作。這一方面,恐怕一般的父母也不會捨得讓自己孩子去出大力吧!



從農民工角度看,他們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城市,這裡沒有他們的家,冷漠、浮躁的城市生活,讓他們沒有絲毫的保障感和歸屬感。他們也不願過長待在城市,寧可回家幹些零工。

3。用工的不協調。

用工不協調,主要表現在:



(1)想幹的幹不了。

有些農民工人,他們不怕苦、累,想幹一些別人不願乾的,卻由於沒有技術,而幹不了。

比如,我們這裡有許多鑄造廠,以加工精細零件為主,很多廠子就無工可用。

年輕的農民工閒髒、累不說,主要是車件需要計算數據等,光這一項,沒有一個多月時間,你是學不會的。這也就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了!

(2)會幹的留不住。



這主要在於一些工廠待遇差,一些高端人才,特別是一些技術型人才。選擇了離開,工人也紛紛跳槽,另謀發展。

總之,只有在制度上建立保障體系,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領域,讓他們得到保障,才會留住人。

不然,工人一去不復返,只留工廠空悠悠。


清泉水58415


年年都有用工荒,主要問題在甲方。

用工條件比較高,工資不肯往上漲。

年齡文憑有限制,福利待遇不怎樣。

管理沒有人性化,小小頭目像餓狼

加班加點不加錢,這種情況很普遍。

該買保險不給買,該辦福利不給辦。

光打利潤小算盤,忽略工人在流汗。

農村生活已提高,家有妻兒和老小。

老人需要來贍養,不想離家去他鄉。

情願在家少掙錢,不想再看惡嘴臉。

企業用工想好招,生活條件必改善。

溫暖工人受傷心,支付應該得的錢。

少些歧視和偏見,尊重應有的尊嚴。


鐵臂詩哥



其實,在就業問題上,不只是有用工荒現象,就業難現象也同時存在著啊! 關於用工荒,個人看法如下:

一、地域差異正在逐步縮小。40年前,咱們國家實施改革開放,這股春風最早在東南沿海一帶興起,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大批勞動力人口加入南下就業之路。隨著改革的步伐延伸至內地時,原本需要遠行工作的人們發現在家門口也能就業啊。雖然收入相對低一點點(其實淨收入差異也不太明顯),但離家近,工作顧家兩不誤。

二、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革開放之初,用人單位大都是以製造為主的第2產業,屬於人口密集型,但隨後出現了第3產業(服務業),到這兩年興起的“萬眾創業”。就業人口也在逐步轉移,那隨之而來的第2產業以及部分第3產業就出現了勞動力短缺。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了就業觀念。 上世紀末,很大部分人們在努力改善溫飽(以及衣食住行),隨著財富的慢慢積累,物質豐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懂得側重好好享受生活了,對工作與就業的追求變了。

四、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大齡化就業人口(60後、70後)已接近退休,新生代(95後、00後)很大一部還在上學。而就業主力軍大多是80後、90後,而這時期,又恰逢計劃生育,在人口數量上有一定的控制。

五、就業觀念的不同。大齡就業人口,注重的是有班上,時間長一點、辛苦了一點、收入差異不大等都沒太大影響(但這些觀念也在慢慢變化);而就業主力軍,注重的是工作舒適感、自我價值觀、組織提供的綜合福利等等。

影響人囗就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來說就是PEST(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科學技術環境)。


高明輝


第一:人口老齡化,加上七八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成果頗豐,年輕一代比以前還是不多的。

第二:現在上一個本科大學很普遍,畢業即失業也就很普遍,而且普通大學生也不願意做低廉的工作。

第三:現在社會風氣,拜金,享樂主義盛行。

不可否認現在物質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另一部分人總是會眼氣,而且現在也沒有當初那樣好的條件和機遇讓後邊那部分人再富起來。好吃懶做,一夜暴富成為社會意識形態,直播平臺崛起,淫穢暴力,炫富,郭美美之流,靠著博出位,吸引眼球,賺的盆滿缽滿。在如此高的房價面前,錢💰逐漸成為人們心中衡量事物的標杆,沒有錢就沒有用,逐漸被很多人當成聖經寶典!

第四:用工荒,其實很很多企業也有關係,他們只想用有經驗,成熟的員工,未必會考慮培養年輕人。


寫作人:一盞清秋,這是一個有溫度愛閒聊的頭條號,歡迎來這裡,一起聊聊生活的事。

櫻花櫻花愛追劇


現在的經濟發展的快,國家政策又好,各平貧地區都在搞開發,大部分人沒有了外出的想法,在本地就能找到活幹。

說到用工荒,是指一般上班時間長,薪水待遇低的企業。有一些企業招工時講的薪水高待遇高,但是工人去了幹一段時間就變了,上班時間長,薪水待遇沒有說的那麼高,工人就跑了,所以出現勞工荒。



還有一點,就是跑那麼遠地方打工,工資又不高,那不如本地找點事做。雖然說每個月收入沒有在外地打工那麼高,但是在家裡面,能照顧小說,孝敬老人。不用交房租費,綜合算起來,和外出打工差不多。因為外出打工開支大,掙錢一半也原在那裡消費稅。在家只要你不怕苦,收入也不錯,而且方方面面都照顧了。



用工荒,也可以說,和各地的發展有關,在家打工一個月掙6000多元錢,雖然有點苦,但比外面打工掙7000~8000元,好處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