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对于刘备意义有多大?关羽为何大意失荆州?

羊鳳霞


蜀汉丢失荆州后就退出了争天下的根本。隆中对讲天下有变两路北伐。公元219年荆州已失,如何两路北伐。



荆州的重要性:

1必争战略之地

隆中对讲: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东吴也认为荆州非常之重要。周瑜讲: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威操,北方可图也。鲁肃讲: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吕蒙讲: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 荆州能直接威胁北方的心脏。公元356年桓温从江陵出发北伐,攻破洛阳。收复司隶、豫州、兖州大片土地。要求东晋迁都回洛阳。东晋态度非常模糊,虽同意但未行动。桓温为防大权旁落退回江陵。收复的失地,再次失陷。(东晋的北伐将领要不没才能,要不只为争权夺利,为称帝做政治资本) 而且跨有荆益能顺江而下一统长江,这也是东吴不惜背盟也要夺荆州的原因之一。

荆州能直接威胁魏国心脏1孙坚就是从南阳郡进军至洛阳,逼的董卓迁都长安2关羽威震华夏,围襄樊城。曹操议迁都以避锋芒。


2荆楚多俊杰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多人才。刘备到了荆州,荆州士人发现刘表不足以依靠于是纷纷投刘备。三国志:荆州豪杰归先主日益多。刘表死后刘琮接任,刘琮马上投降曹操。于是一些不愿投降的人纷纷跟随刘备南下。三国志:琮左右多归先主。 下面例一些荆州人才 庞统、廖立(诸葛亮评价: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黄忠、魏延、刘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蒋琬(诸葛亮评价:社稷之器。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李严、邓芝(刘备大奇之)、宗预、费祎(诸葛亮定的接班人。年轻时常使吴,孙权: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并以宝刀相赠。)、霍峻、、陈震、、向宠、向郎、马谡、冯习、张南、傅彤、庞林等。 荆州很多豪门世族很多人早年都投了刘备了,荆州丢失后也有很多人在蜀汉为官。随刘备张飞诸葛亮等人入蜀,三国志中有名字的人才在三四十人。这些人最少都是为官一方太守。如荆襄大族习家(习融、习郁、习询、习竺、 习竺女、习承业、习蔼、习珍、习温、习祯: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说明他才能在蜀汉也是在前列的):习承业在蜀汉任江阳太守,习珍对前来劝降的潘濬: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弟弟习宏在吴,凡有问,皆不答。 杨家:杨颙杨仪都在蜀汉为官,很受刘备诸葛亮重用。杨仪的哥哥杨虑,门徒数百人,宗其德范,号为德行杨君。 向家:向朗(司马徽学生)向条、向宠(出师表提到)、向充等都在蜀汉为官 马家:马良、马谡。 廖化沔南冠族(豪门世族) 罗家:罗蒙在蜀广汉太守,罗宪巴东太守。 庞家:庞德公(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姐姐)、庞统、庞林(统弟弟,随黄权降魏了)。 荆州还有数千从北方避战乱到荆州的,诸葛亮也是如此。刘备如果收用,对未来也是一大助力。

3荆州经济人口不亚于益州。 公元280年晋国统一后统计人口,荆州人口户三十万。算一户四五个人,也有近一百五十万。这样能得到十几万人军队。荆州亦产铁,这属于战略物资。荆州是一个州自然要大过汉中数倍。 我认为对蜀汉来说最重要的是汉中,因为只有据有汉中这个蜀地门户才谈得上自保。只有自保成功才谈得上对外争霸。就如如鲁肃所说:鼎足江东,以观天下衅。只有保住江东才谈得上争霸天下。所以说据有汉中是偏霸,再据有荆州是争霸。向东能灭吴,蜀中粮草器械能顺定而下。曹吴进攻荆州,蜀地汉中都能顺江和顺汉水而下支援。

荆州在晋朝人口总户数三十多万户,一户四个人至少是一百二十万。在公元280年灭吴那年后统计的。可以大体猜测在刘表时的荆州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目。据后汉书地理志荆州有七个郡。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瓜分了荆州。曹魏占:南阳郡、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人口十三万户左右。东吴占: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两万户左右。蜀汉占: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人口十九万户左右。

公元215年刘孙两家再分了荆州,蜀汉据有半个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人口在七八万户左右。算一户四五个人,人口在四十万以上。军队当在七万左右。(个人猜测关羽开始北伐应带去不少三万以上,后又抽调备兵北上。留守的有数万,陆逊传讲招降纳叛数万计)




关羽大意失荆州原因:

第一关羽未跟东吴搞好关系

孙权曾为儿子向关羽提亲,求娶他儿女。关羽不仅同意,还辱骂使者。关羽大骂虎女岂能嫁犬子?这就做的不地道了。你可以不同意,但应好言相。孙权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孙权能嫁妹妹给刘备,你为啥就不能嫁女。孙权不经常讲老贼(曹操)不死,天下不得安。曹操不也一样把女儿嫁过去。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时粮草不够,就派人去东吴的地盘把粮草取去。这是视东吴如无物呀。



第二关羽骄於士大夫,耻为人才

关羽这人非常看不起士人,很少人令他看得起。公元214年马超投造刘备,关羽知道了于是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才可谁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护前,于是回信: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关羽收到回信后非常高兴,把诸葛亮的信让客人看。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将军。当时诸葛亮就讲:黄忠名望比不上关张马等。张马两人亲见黄忠立大,而关羽只是听说。关羽肯定会不高兴。刘备讲我会处理好,于是派费诗前去。关羽听说黄忠跟他并列,大怒: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前将军封号。费诗讲君侯难道要跟汉王计较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你不接受我就回去了,关羽这才接受。黄忠的官位是: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拿命立了大功而得来的,你关羽只是守荆州。居然还耻为跟黄忠同列。

因为关羽的性格,跟荆州文武的关系也不好。糜芳(江陵守将)、傅士仁(公安守将)潘濬(荆州治中,典留州事)、廖立(长沙太守)郝普(零陵太守)等关系都不好:与羽不穆、素嫌羽轻已、与关羽有隙。关羽北伐时傅士仁糜芳负责粮草供应,因为不是很及时。关羽讲:等他回去就治他们的罪。于是两人咸怀惧不安。(当年曹操军中缺粮,曹操对负责运粮的人讲:我很快就能打败敌人,这样就不用你们那么辛苦了。曹操的话真假不论,至少部下听了心里更舒适)

像糜芳当年在徐州把家产都资助刘备了,把妹妹都嫁给刘备。曹操为了拉拢他们兄弟表荐他们做官。兄弟俩皆去官跟着刘备流浪。这样的人关羽都轻视对待,何况荆州其他人。于是糜芳傅士仁都投降东吴了。潘濬当时躲在家里,孙权亲自去见。潘濬趴在床上流泪,孙权抚其背。后来潘濬成为东吴在荆州的重臣,并入了三国志吴志传中。

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关羽实在不适合作为一方统帅。



第三关羽自大,轻视东吴。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关羽率军北伐(东吴攻合肥)——八月水淹于禁七军,俘数万——九月围襄樊两城,守军各数千人但久攻不下,徐晃屯宛城。当时就有人跟曹操讲于禁的军队是因为洪水不是战斗失败,根本不用怕关羽。这时曹操的主力在长安,是从汉中退下来的。曹操做了三手准备1给徐晃增派军队,徐晃当时没有救援襄樊就是因为兵力不够。2从合肥新城调张辽支援襄樊。3曹操准备率大军亲自去襄樊。我认为既然东吴没有偷袭荆州,关羽也是要败的。

这时吕蒙也在打荆州的主意,但发现关羽在荆州留了不少备兵防备东吴。所以说一直以前关羽都防备东吴的。但是之后吕蒙装病,孙权故意用不密封的信召回吕蒙。并听从吕蒙的建议让不知名实际是将才的陆逊接任,用来忽悠关羽。这时孙曹暗中联合。陆逊到任后写了一封信给关羽,信中大拍关羽马屁并提醒他小心曹操的奸诈。因为曹操派十二营人马给徐晃,关羽压力倍增。关羽认为吕蒙病了,接任的又是不知名的书生陆逊。于是关羽放心抽调荆州备兵北上前线。闰十月吕蒙陆逊白衣渡江。曹操把东吴偷袭荆州的消息散布出去。关羽收到消息,但未退军。关羽跟徐晃交战不利。十一月江陵公安失陷,陆逊继续攻武陵零陵郡把守峡口。(防些刘备救援)关羽此时才回救救荆州。十二月关羽战败被杀。

第四关羽政治才能如儿童

公元219年十一月关羽得到荆州丢失,立马率军往荆州赶。一边赶路一边不断的派使都去责问吕蒙为啥背盟。这是很可笑的,人家都夺了荆州还问人家为啥背盟。这时应该明白了一切早就是预谋的了。这是关羽的军队应该有五六万。但因关羽不断派使者去,让吕蒙成功瓦解了关羽的军队。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每当关羽使者到来,吕蒙厚待使者。据三国志: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关羽的军队都是荆州人,荆州丢失他们最关心的自然是家人。每当使者返回关羽营中,将士纷纷询问家中情况。(使者可能让吕蒙收买了)将士得知东吴对待他们的家人比关羽在时还要好。于是荆州将士:故羽吏士无斗心、羽军遂散、众皆委羽而降、兵皆解散。



这时关羽最好的选择是1封锁消息,并派人在军中造谣:东吴人白天鞭打你们的父兄弟,晚上跟你们的妻、妹、姐、母、姑、姨、女睡在一起。这样势必激起将士的仇恨心,仇恨越大战心越强2派人向阆中张飞、江州都督费观、汉中魏延、成都刘备求援。3一边向江陵公安进军,一边待益州之师。4派人去联络荆州各郡地方豪强。安抚之前迫不得已降吴的荆州文武,告知他们汉中王正率大军顺江赶来。关羽死后,荆州有不少豪强起兵。

关羽在历朝历代的评价地位非常之高,号为武圣、关帝。所以人们不能接受关羽的失败,于是把责任推给大意。

关羽北伐到身死是公元219年七月到十二月,一共七个月时间(有个闰十月)。益州方向豪无动静,也没派军支援也没有阻止关羽北伐。看的时间久,但实际发展迅速根本来不及。七月到十月这段时间,关羽一直在打胜仗。闰十月东吴偷袭荆州,但此时关羽都没有回救荆州。他会跟刘备讲:大哥救我?等到十一月关羽回救荆州,十二月身死。刘备即使知道也来不及了。

很多人以此认为是刘备或者诸葛亮借东吴的手除掉关羽,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代价太大了,赔上荆州数万将士数十万人口。刘备和诸葛亮是知道东吴对荆州的野心的。我认为这时刘备及其集团正在陷入空前喜悦。资治通鉴注讲:先主之志,分荆得益而忘乎。

刘备的责任更大,诸葛亮反而没有什么责任。诸葛亮隆中对:天下有变,两路进军。此时天下无变,又未两路进军。我认为诸葛亮是不赞成关羽此次北伐的。


小鸿哥


魏蜀吴并存,荆州位于三者共同的交集中心,三家多多少少都拥有荆州地界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战略地盘掌控在刘备手中,譬如河道、优质资源与人口,高地,险要。

更重要的是荆州城,这个代表荆州地界的重要所在控制在刘备掌握,其余地盘都只能是沙滩上的建筑。

孙权不是不想夺回荆州,但关羽镇守,他只能按捺心气,选择联合,并非完全出于对曹魏的惧怕,否则也不会趁虚而入夺荆州;

曹魏更有意思,除了赤壁大战那一次,几乎只能防守,再也没有展开任何对荆州的攻击行动,可见地位非常不利,只有被动守卫。

三家交点,刘备控荆州处于完全主动,意义重大。

奈何关羽大意丢失,并非他无视孙权,只是过于藐视,拒婚就已经预示了孙权对荆州的野心开始蠢蠢欲动,没有后续侦测或者监控,败笔。

虽有烽火台,但长久的平安无事,麻痹大意了,对方可是时刻磨刀霍霍,绞尽脑汁想办法拔除;

听到换将,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一般的军事耀武扬威或者人事变动都昭示对方有新的部署或者安排,关羽却抽调兵力,完全颠覆了一名成熟统帅应有的素养。

三大疏失导致荆州陷落。


鸿哥iouyh福小铺


拥有荆州刘备夺得天下的机会将增加一半,而失去荆州刘备将再无可能夺得整个天下。首先荆州毋庸置疑是处要地,荆州地处两湖平原,包括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北有汉水、大洪山,南有五岭,西有巫山, 东有大别山、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可以说处于中间的荆州完全就是一个被山水保护着的“宝藏”,《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三国孙吴名臣鲁肃也曾经说过“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可以说荆州就相当于北方的中原,四通八达,北有南阳、南有岭南、西有巴蜀、东有江东,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可想而知荆州的重要性。

可以说不管是曹刘孙那个占住荆州对其都有很大的好处,孙吴若占得荆州,则可将其作为伐魏灭蜀的重要跳板,可发挥出吴国水军强大的优势,同时孙吴也可将荆州作为防御曹操和刘备进攻的屏障,凭借着吴国水军曹操和刘备势必就不能轻易的攻入江东之地;而若曹操占得荆州,可以大幅度削弱原来就弱小的吴蜀的国力,而且可以在荆州训练水师,这样在水上可以抑制孙权的进攻,在陆地上则可借助荆州来包围刘备的益州,让其不敢妄动,可以说如果曹操占得荆州一州之地,那么吴蜀的灭亡时间将大大加快;若刘备占的荆州,则可实现诸葛亮隆中对中所叙述的蓝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达到两路灭魏,水军灭吴的目的。所以说荆州对于刘备的意义不可言喻是绝对十分重要的,失去荆州,不管孙曹哪个占领荆州对于刘备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同时失去荆州则意味着刘备失去争夺天下最后的资本,最后只占据益州一州之地的蜀汉也只能等待灭亡的一天。

再者荆州真的是关羽大意失去的吗?我想不然,个人觉得完全就是实力悬殊导致的。

首先关羽进攻曹操是必然的,而孙权要夺荆州也是必然的,曹操想要灭掉刘备和孙权更是必然的,三者根本就不可能避免这场战争,除非那一方想要放弃争夺天下的机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作为从东汉末年诸侯混战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三位诸侯,曹刘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放弃争夺天下的机会,他们之中的任何一方也不会坐等一方统一天下而置之不理。试想下,再这场战争完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以刘备的实力去同时抵挡曹孙两家军事集团的进攻,能挡的住吗?显然不可能,这点就连最强大的诸侯曹操就做不到,更何况是刘备呢?所以其实归根结底关羽是在赌,他赌自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到曹操在襄阳部署的军队,他在赌自己能够在孙权回头神的时候彻底消失曹操对于荆州的威胁的,事实上关羽前期赌对了,他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掉了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并彻底包围了襄阳城,同时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也都投降了关羽,可以说这个时候如果刘备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派出大将和军队去支援关羽,并派一位大将镇守荆州,那么统一北方指日可待,这样即使孙权攻击荆州也无任何的问题,因为只要守住荆州,孙权根本就不敢妄动,但可惜的是刘备的实力显然不足以支持一打二,当时刘备的军队大部分都用来平定益州和汉中上,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兵力去帮助关羽。

那么肯定就会有人问,为什么关羽不等刘备平定汉中之后,慢慢恢复元气之后再打呢?显然这是不可能,只能说当时是蜀汉最后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当时曹操北方初定,很多地方曹操并未能完全掌控,再者由于曹操当时正强逼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朝堂上很多忠于汉献帝的臣子们都意欲找机会对于曹操,又加上曹操在外接连遭遇赤壁之败和汉中之败等几场大败,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曹操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如果这个时候关羽不进攻曹操,而是要等刘备恢复元气再打,那么到那个时候我想曹操也解决了朝堂上反对自己的人,而且北方也被曹操彻底掌控,几场大败损失的元气也都恢复过来,请为关羽还怎么打?以刘备一州半的人力和物力去对抗拥有九州之多的人力和武力的曹操,你说能打的过吗?再者曹操又不是项羽,那可是一代有勇有谋的枭雄,曹操手底下的谋臣和武将可不比刘备差,真要等到曹操的元气恢复过来,到那个时候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刘备那边,能打的过就真的是一个奇迹了,而这个奇迹基本上不可能发生。所以说关羽只能在那个时候打,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打,刘备才有机会统一北方,可惜的是最终刘备集团还是实力不足,最终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澳古说历史


荆州地区,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在当时,是魏蜀吴三家的要冲。它是刘备奔波大半生后重新创业的起家老本,同时又是《隆中对》里面北伐中原的重要地区。

占据荆州,则刘备保留了直接北伐中原的一条战略通道。蜀汉军队可以凭借荆州的补给区向襄樊施加压力,只要打下襄阳、樊城,就面临一马平川的宛城、洛阳。而丢失荆州后,诸葛亮只能一次次从汉中翻越秦岭北伐,艰难程度不可同年而语。

同时,即使在219年蜀汉的巅峰时期,蜀汉占据的荆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也相当于蜀汉三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本身就是重要的国家资源。

所以,丢失荆州后,刘备的战略态势一下子恶化了。

关羽丢失荆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荆州本身对东吴很重要。

东吴的根据地江东,位于荆州下游。正如蜀汉要拿下汉中屏蔽成都一样,东吴也时刻梦想着拿下荆州来屏蔽江东地区。

其次,是关羽本人的政治水平较低。

关羽为人倨傲,在荆州六七年,不但和东吴的关系搞得很僵,而且得罪了荆州本地的官员,包括刘备的舅子糜芳等人。

如果庞统还健在,倒可以让去帮关羽守后院,协调人际关系,拓展外交。但是庞统已经死了。

第三,是东吴的鹰派上台。

原本鲁肃是坚决主张联合蜀汉的。他在东吴陆口统帅的任上数年,对刘备集团既有抢夺荆州的利益斗争,又有抵抗曹操的合作。总的来说,合作是大趋势,斗争是小插曲。但鲁肃217年去世,接任陆口吴军统帅的是激进的主战派吕蒙。双方的战意顿时浓烈。在吕蒙煽动下,孙权甚至秘密和曹操勾结起来。

(吕蒙)


然后就是关羽本人的大意。219年下半年,关羽大举北伐,短时间内取得惊人战果,威震华夏,让东吴方面更加不安。关云长因胜而骄,做出了得罪盟友的举动。

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使者;水淹七军后,关羽擅自动用东吴在边境的粮食,甚至威胁说要攻灭东吴。同时,曹操加紧向东吴暗中联络活动。

最终,孙权拍板,吕蒙和陆逊用计“白衣渡江”。守卫荆州的大将糜芳、士仁等,先后投降东吴。

于是很短时间内,荆州三郡闪电般的陷落了。之后,关羽也在曹魏和东吴前后夹击下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杀害。


巴山夜雨涮锅


我们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也并非是大意。荆州的丢失有着它必然的因果关系的。首先,刘表死后,曹操饮马荆州。这个时候的荆州之主是曹操。赤壁之后。荆州之主就成了孙权。之所以让刘备占据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所以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荆州都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既然是借,那就必须有归还的说法。这么说吧,吕蒙偷袭荆州的责任要由关羽来负。至少他该负一大部分的责任。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一个性如烈火的人。宁折不弯。但在政治上,这种性格的缺陷就显露无余。说实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张飞的性格反倒比关羽更合适。我们常说一句话,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坦白说张飞虽然很猛,但他却再有时候懂得用计谋。比如义释严颜。再看关羽,庞德不服,杀。再加上关羽的傲气。虎女岂可配犬子。这话说着痛快,听了提气。可对方是谁?一方诸侯。官职爵位要比关羽,嗨。那就不是一个层面。再加上对方还是刘备的大舅子。相比起来,孰虎孰犬?孙权要偷袭荆州的决心恐怕就是这时坚定下来的。接下来,关羽,以一个将军以及一州之兵,独自挑战两方诸侯。可以这么说,虽败犹荣。但关羽却恰恰忽略了刘备的最终战略。因为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丢不得的。


风雨中的梅云


荆州对于刘备来说至关重要!刘备自与关、张结义,破黄巾斗董卓,靠袁绍投刘表,如风雨下漂荡之萍,足无立锥之地。及至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存了隆中战略指导思想,方向性目标性均建立起来了。

赤壁一战,诸葛亮巧用计谋,刘备得了荆州以为基本,继而得了两川之地,成就三分天下之帝业。荆州是刘备的发迹地,更是他平天下的桥头堡,东依东吴,北靠曹魏,地缘政治、地理位置都极为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可队的说,没有荆州就没有刘备的天下!因此,刘备极为重视,专门让结义兄弟关羽来镇守。



关羽守荆州,可谓用尽心机,建峰火台防东吴,率兵攻襄樊惊曹魏。一切都是在刘备与诸葛亮的遥控指挥下,关羽精心谋划,取得了重大战果。但最后,荆州被东吴夺走,关羽人亡政息,是否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呢?
关羽明白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性,也动过很多心思,但关羽毕竟是以武为主,在外交战略上并无灵活的手段。刘备得两川后,孙权更是如鲠在喉,荆州更是他的眼中钉,必须拿下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来保障自已国家安全,因此,孙权在荆州问题上都不惜把妹子搭上了,可见孙权势在必得的决心。一个国家的君臣文武都在算计荆州,关羽一己之力、一州之地能应付过来吗?


星下静思


荆州对于人口少地盘小耕地少的蜀汉的重要意义一目了然,就不说了,说说关羽怎么失掉荆州的,如果换成张飞能不能守住。首先来说,关羽和张飞都是有重大人格缺陷的,而且最终都因此而死。关羽是过于清高,谁都不服气,谁都看不起,跟同僚的关系搞得一塌糊涂,对孙权的提亲要求拒绝也就算了,居然来来了一通“虎女犬子”的言辞,露出破绽的同时自然也就堵住了自己是后路。打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眼看就要名垂青史,这时候攻守双方都是强弩之末,哪怕关羽这边来个三五千生力军,搞不好曹仁都得自投汉水。然而,关羽在前线浴血奋战,同僚们却在对酒当歌,最终关羽没能坚持住最后五分钟,功败垂成。打襄樊失败,可惜固然是可惜,但是如果能夺回荆州也能将功补过,然而同僚们此时还在看关羽的笑话,根本不听这位“皇弟”的调遣,关羽因此最终落得个“身在当阳,头在洛阳”的下场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张飞的性格刚好相反,他跟同僚的关系处的相当好,但是对下属和士兵则是暴力相向,最终被部下杀死,自食其果,抱憾终身。因此,如果以张飞守荆州,说不定荆州不会丢,因为关羽犯下的一些错误可能就会避免,甚至某些不利局面都不会出现。比如说,第一,跟关羽一样,张飞也是刘备的生死弟兄,孙权与张飞结亲家的效果基本和关羽一样,如果孙权真这么操作,张飞未必不答应。事实上张飞有至少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如果他那时候有未婚的子女,估计会同意与孙权结亲的,如果那样,就意味着在刘备孙权的下一代都是沾亲带故的,在那种情况下,孙权会翻脸打荆州?第二,如果张飞倾荆州之兵攻打襄樊,以他的水平,至少独自与襄樊守敌打个平手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张飞召唤援军,搞不好胜利的天平就倾斜向张飞,襄樊说不定就可以拿下了。退一步来说,假设如历史一般,襄樊拿不下,荆州还被孙权偷袭了,但是只要有援军,趁孙权军立足未稳,夺回荆州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再退一步说,哪怕荆州也夺不回来,那至少有人支援,全身而退是不成问题的,等回去重整旗鼓,再来复仇就是了。所以说,荆州守将如果换成张飞,哪怕只派一个德高望重,中等水平的军师辅佐,只要保证他不酗酒不打人,荆州说不定就万无一失,关羽守荆州八年,张飞至少得守十八年。


文死贱武死颤


荆州对刘备的意义十分重大,但可惜的是刘备所占据的荆州只不过是荆州三个郡,其中两个郡还是一穷二白的小郡,刘备所占据的荆州,也就是指的南郡,其对蜀汉集团的战略意义是有限的。

为什么说有限的,因为从蜀汉集团的战略规划上看,诸葛亮给刘备规划的路线是占据荆州益州两个州,然后在东和孙权的基础上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再一路由益州出秦川,一路由荆州出洛宛!夺取三秦之地,坐拥关中平原即可跟关东的曹操一决雌雄了!

从隆中对可以看出,荆州的作用,是在待天下有变时,出击洛宛!而刘备占据的南郡能出击洛宛吗?明显是不能的,熟知地理的朋友应该清楚!在南郡和洛宛之间隔着个襄樊,如果刘备想一路出洛宛,那就只能去夺襄樊!而南郡对于刘备的意义也仅在于为刘备提供了夺取襄樊的基地,真正对刘备意义重大的是襄樊!如果夺不下襄樊,刘备也就不具备占据荆益,待天下有变的条件!要想待天下有变,那就必须先夺襄樊,真正意义地占据荆州!

所以说呢?有很多人认为关羽北伐襄樊是未经刘备允许,私自出兵的行为,是违背隆中对战略规划的行为,这些人事实上根本看不懂隆中对!关羽北伐襄樊实际上是贯彻隆中对里占据荆益的一步棋,也是刘备必须要走的一步棋,这步棋一定是刘备集团决策层早就计划好的,另外结合刘备在战前授予关羽假节钺这一行为上看,关羽北伐襄樊一定是刘备授权的,假节钺本身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个君主在战时临时授予将领的一个权力,平时一般是不会随便授予的,换句话说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武将接受了假节钺,事实上也就相当于他要准备外出打仗了!所以呢,关羽北伐襄樊是蜀汉集团决策层的决定,又有人要问,那么既然是刘备的决定,为什么他不派人去增援呢?原因很简单,益州本身并不安稳,汉中新夺,人心不稳,还需要防止曹魏反攻,而荆州方面实力已经足够,即使攻不下襄樊,也可以在水军的优势下安全撤军,所以根本无需支援,但谁都没料到东吴的突然反水,世人皆说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不过是为了告诉世人不要大意而故意放大了关羽的这个缺点,真正的原因事实上就是整个蜀汉决策层对于东吴错误估计,关羽作为当事人只不过是背锅的罢了,其虽然有责任,但失荆州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关羽身上


姚小贰


刘备自出道以来,打过黄巾军,被认皇叔,也对董卓怀恨,被陶侃送徐州,又失又得,与各军阀交战所胜少,几番流离失所,投人篱下,居无定处。诸葛亮出山为他争得了安身立命站稳脚根的一块地盘,在此盘龙卧虎以待时机。荆州是刘备事业做大的一个跳板,是一个基地。但刘备拉拢张松入蜀并建立蜀国,荆州在刘备与诸葛亮眼中似乎不太重要,所以在建蜀分封上对关羽封职五虎上将,关羽不满。关羽不一定在意职位高低,是在意自身在刘备与诸葛亮那里重不重要。刘备因为关羽要官不满无奈,诸葛亮派人安抚。但对关羽下属未分封还是引起不满,包括荆州战投降的靡芳,他是刘禅舅舅,刘备大舅子也不满投了东吴。刘备干儿子刘封也未对关羽施援手,孟达投曹操。是背叛关羽,也是背叛刘备,自觉在荆州是被当成弃儿,不为所重。开战前粮草失火即是预警,对诸葛亮派人未分封一些人而导致积怨报发。不满情绪已露。关羽如注意,不能只想自己名职只为自己争取,忽略部下,是导致其他人背叛之因。

关羽大意失荆州也来源于刘备对他不器重,自认为与蜀相距远,被排斥于外。荆州之地,属于交战要地,与东吴,魏皆有关联。倘若以荆州牵制东吴与魏,设以重兵,对吴魏兵力分散起到一定作用。前有关羽牵制一部分力量,耗战。诸葛亮六出祁山胜算大一些。关羽耗损其两方实力,对蜀安定,吴魏不敢擅攻也起到作用。因为上方不重视,关羽在人员安排上,以人品较不稳妥的傅将领终反叛。关羽出征几十年,心细如发。是否有意为之不可知,或有不满生敌意的一面,毕竟关羽心胸不大宽广。以此想让蜀知荆州之地重要与否。只是未想到自身落到身死。


圃香


在没得蜀,汉两地,荆州是刘备唯一立足之地,相当重要,对于关羽大意失荊州那只能说关羽大冤了,孙夫人已被接回,预示孙权在备战,孔明和刘备得蜀汉,被胜利冲昏了头,竟令关羽主动出击,要让关羽的神武威慑曹操,曹操胜败仗经历无数,马超神勇过人且西凉骑兵彪悍人数众多,都没吓到他,荆州区区几万兵,曹操回过神来就能稳定心思作战。关羽守荆州安排没犯决策失误,也有人说不应让犯了军规的傅士仁,糜芳去防守孙权,其实关羽跟本调不出人来,让廖化,周仓,赵累去守也不是吕蒙对手,关平又太年青,再则关羽也得让关平做具体细节性布置的工作。荆州兵微将寡,在没入川之前荆州武将兵卒众多,孔明都不敢与孙权撕破脸,荊州只有孔明能守得住,其他人都不行,孔明能守住是会与孙权玩游戏,真的与关羽同样人马,曹孙夹功,诸葛亮又会象在长板坡一样找个借口先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