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A股公司股东抛出清仓计划,是否应该加以限制,以便维护股民权益?

速读财经


我国的限售股解禁后对股东的约束也有,但由于惩罚力度较弱,导致很多股东明知违规为了能锁定利润,也会清仓离场。

这反映了目前A股制度建设的滞后性,由于我国施行的是审核制,因此证监会有更大的责任维护通过审核上市的企业,这就是权力与义务的对应性。假设是注册制,那么证监会只是负责审核企业的硬性条件,就会大大减少审核中的主观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上市企业的监督管理,让投资者自己选择投资的标的,那么盈亏就更多是投资者自身的事情。

以我们国家目前的新股申购为例,目前只要申购成功就基本上不会亏钱,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做到100%赚钱,而很多新股的价格远远同行业龙头股的价格,这种价值和价格严重脱离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畸形,国际上没有哪个市场如现在的新股申购一样。

目前A股中,垃圾股加速退市已成定居,加上去杠杆和竞争加剧,一些股东即使股价非常低,也对公司的前期发展失去了信心,这一般多出现在一些经营较差的企业上,因此,面对这些大股东或者重要股东清仓的个股,我们要格外谨慎参与。

也希望我国的制度建设能更好的限制目前股东肆无忌惮的减持,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知仁而智


上市公司接连抛出清仓计划,实际上与持股成本不对称的因素有关。确实,对于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持股成本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十分之一乃至更低,即使二级市场价格大幅下行,原始股东依旧是获利丰厚。由此可见,这实际上为A股市场原始股东持股极低、持股成本不对称等现象敲响了警钟,同时对于新股高溢价问题,同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这也是影响到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意愿的重要体现,而普通投资者,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避免频繁减持套现的上市公司,而除此以外,则是通过ETF等形式间接参与股票投资,这也是回避上市公司减持风险的一种应对策略。


郭施亮


当然是应该加以限制的。如:规定持股限售的时间,每次或每年减持的数量,减持的价格等等。其实,这方面的限制现在也有啊,只是收效甚微罢了。

清仓式套现减持根源在于股票估值过高,这里面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发行制度,二是恶庄炒作。庄家炒作这事今天不说,因为是针对部分股票炒作。股票价格过高的原因在于发行时只有部分股票可流通,大部分股票不流通(限售股)。

以中国石油(601857)为例,公司于2007年11月上市,每股净资产为3.29(数据来源中国石油招股说明书),发行价16.7元/股,而上市首日开盘价则为48.6元/股,当日最高价(也是历史最高价)48.62元/股,遂即调头向下。当时中国石油流通股约200亿股,限售股约1600亿股。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上市就是全流通,市场增加8倍的股票供应,最高价格还能达到48吗?48、16.7和3.29的净资产相比,这里面的利润得有多厚!每个持股的人如果思维正常的话都会考虑卖出持股锁定超额利润的。所以中国石油一跌就是7年,最低价达到6快多。

所以如果实现全流通发行,新股爆炒将会得到有效遏制,这样股票价格大幅高于价值的现象,将得到极大改善。当股票价格与价值更接近时候,大股东或其他股东恶意清仓减持的现象自然会减少很多。




A股价值投资


投资最怕的就是黑天鹅,减持很多时候也是股价闪崩的黑天鹅,像最近 某家公司因为三大股东减持股价就跌停了。

我们股市减持有多厉害,让我们看一组数据,从2012年的4463笔增长到2016年的8318笔;而2014年重要股东减持次数过万,据此测算,当年平均每天发生超过40笔减持。每天40笔股份被股东减持,比IPO多得多,上市好像就是为了减持,而不是发展公司主业。

减持不仅在于多,还在于比例高,有的就是清仓减持,把公司丢给二级市场了。上市不是为了做大做强主业吗?怎么可以清仓减持呢?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如果原始股东都仰仗自己一元钱甚至更低的持股成本,从资本市场套现一大笔就溜走,资本市场存在有何意义呢。资本市场新增资金从何而来呢?

因此规范减持是牛市的前提,只要减持依然是那么的多,牛市就是很难很难的。


杜坤维



毫无疑问,应该制定政策,限制减持。但是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A股为什么牛短熊长,就是因为A股有几大问题:

1.重视融资功能,不注重投资功能。融资就是上市公司融资圈钱;投资就是股市上涨或者是分红。目前,投资功能提及很少;

2.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现。大股东的成本极低,有些甚至是0成本,这些筹码是这个市场最大的做空主力。目前减持制度没有和业绩挂钩,基本上企业想的就是上市再套现,这种制度下,怎么可能有长牛呢?

3.没有做空机制。只能买涨不能买跌,所以就注定了A股是个炒作的市场。


当然,A股才30年的历史,不能要求和有几百年历史的美股一样,但是A股也在慢慢进步,比如强制分红,比如注册制等。我们也相信,未来A股会慢慢和国际接轨。



蚂蚁搬家周进文


上市公司股东清仓式减持当然应该进行限制。而更应该注意的是,11月份以来居然有这么多家的股东抛出清仓计划。虽然经历了反弹,11月份上证指数最高也不过2700点,整个市场仍然处于低位。而低位清仓,并不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个人认为,A股10余家公司股东欲清仓,除了个别确实有资金需求的外,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这些股东持股成本较低。整体上,能够上市的都是些业绩不错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在上市前后进行的分红派现,其股东的持股成本非常低廉。即使股指或股价处于低位,其清仓仍然能获取巨额的利益。

二是作为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与上市公司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业绩情况等,在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之前,像我等小散是不可能知道的,而发起人股东则有提前获得消息的可能。此时抛出清仓计划,有利于其规避今后股价下跌的风险。

三是虽然股指处于低位,但某些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并不低,处于虚高的态势,股东逢高减持意愿强烈。

对于限制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其实证监会已出台了相关的条条框框,但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仍然凶猛。有鉴于此,个人认为,证监会应该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收紧其减持行为,以保护其他股民的利益。


曹中铭股市观察


我是十年股市投资者,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时间久了什么事情都会遇到。

首先这个问题国家确实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清仓减持,确实应该有完善的法律约束。控股股东或者是管理层如果清仓减持公司股票后,那公司谁来经营,中小散户投资者利益完全无法保障。还有一种情况,股份质押,也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不能允许控股股东或者是管理者大比例质押持有股份,其实这也是变相的清仓减持。

不管什么样的理由大比例减持肯定是不看好公司发展的,有的公司减持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诸如改善生活之类的奇葩理由层出不穷。拿人当傻子吗?你要改善什么生活需要清仓减持?

总之,这方面法律法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股民不易啊!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小散澄明之境


十余家A股公司股东抛出清仓计划,的确是应该对其进行限制,以维护股民的合法权益。

要知道更多的公司是在这次股权质押中面临风险的公司,被政府资金刚刚解救就出现清仓计划,这说明股东本身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满意,这个情况下救助有什么意义,但是既然救助了,企业就应该履行职责,站在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好好的去经营上市公司,你既然不看好公司或者不想经营了,为啥要接受资助呢,这不是自相矛盾的事情吗?

所以对这些不自觉的公司,应该拿起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否则大股东得救了,自己卖出跑了,留下来的全是股民买单,这怎么可能呢,从情理还是伦理上都说不过去。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加大努力,还有就是投资人自己要学会保护自己,一般质押后股东清仓的公司质地都很差,是市场中的题材股和垃圾股的范畴,那么操作的时候回避这些公司就可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纠葛了。


春意萌生


表面看是大股东的问题,实际上是股市立法工作的漏洞和缺位。人家就是奔着这一天的暴富而来,而制度上就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允许通过这种方式暴富,在中国有一种很反常的现象,一说富就抨击人们忌富,难道这种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就很正常,要知道这是一种灭贫造富的反社会现象!


细妹陀爷爷噢1


怎么限制?我们的监管层已经出了这个多的条条匡匡,这种现象不减反多?这说明了一个什么情况,我觉得还是上市公司的这种融资功能没有把它放到实体经济中去,这是现在市场的基础环境所带来的,市场的大多散户都不是专业的投资者,他看不懂年报,看不懂公司的各项基本面,他买入股票的靠的是感觉,什么MACD又金叉了……只有鱼塘的水清了才能看到鱼。希望监管层一步步来治理吧,希望注册制早日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