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辉战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13431665270


如果谈论先天条件的话,那么印度真可以用“得天独厚”来形容了,拥有相当广大的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已达13亿,论及自然条件,那么真的是别人没法比的。

印度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只是在后天发展上落后于人,但依然为印度洋第一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排名世界第三,本应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却被许多人当成笑料,尤其是在军工领域的情况,其实我们不能够简简单单地笑话印度,应该可以看到印度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印度为人们解释了什么叫做:坚持不懈。

许多人笑话印度的军工项目拖延时日太久,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头,往往是别人所无法具备的。以许多人笑话的LCA战机项目来说,研发时间确实很长,从1982年提出,到了理论上服役的2013年,历时31年,实际到2018年才算入役。

有人笑话其研发时间太长,却没想过印度能够进行30多年的研发努力,这种坚持劲儿不值得尊重吗?不值得学习吗?LCA战机虽然研发速度缓慢,却不能说:失败,实际上是相当成功的,为目前全球最轻的三代战机,性能也完全达到了军方所要求的水平,或者说,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

从技术角度说,它被人抹黑的太多了,本身是一款非常轻的轻型战机,有人非要拿它与重型战机来比较,这本身就是不公平。

这款战机只是研发速度缓慢一点,在其他方面却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款战机还没有摔掉过一架,从研发到现在还没有摔过的战机,真的是不应小看的,很少有战机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这款战机的生产能力正在逐步加强中,目前已经开始生产第十架了,这个速度对印度已经不算慢了。

如果从全局角度说,印度将借着这款战机获得现代战机研发所需的全部经验,可以走完一个型号的研发全过程,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本来全球可以研发三代机的国家就没有几个,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算是排入前几名的,我们真的不应该笑话它,而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印度拥有好条件,如果再努力一点,提高一点效率,那么真的前途不可估量。参考资料:《十七年磨一剑——印度LCA战斗机

 》《印度国家概况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光辉LCA起步于1980年,中国的J-10起步于1981年,差不太多。正式立项的时间,前者式1983年后者是1984年确定方案1986年项目立项。

1995年光辉LCA首架原型机出厂,而J-10要到1997年。在这个时间点来看,光辉LCA的进度还是不错的,不过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光辉LCA的第二架原型机于1998年出厂,但是首飞要等到2002年。而J-10的预生产型(相当于现在服役的这批J-20)则在2002年首飞2003年交付空军,2004年J-10完全定型。这个时期光辉LCA的进度已经卡住了,从2002年到2011年进行了长达9年的试飞,首架交付军方要到2011年,这个时候中国的J-20已经首飞了,而直到今天的2018年,光辉LCA第八架量产型终于交付印度空军。

不知道的还以为机翼生锈了

这还不算完,光辉LCA现在仍然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为了进入部队服役,印度政府省略了大量的IOC认证(相当于质量检测),不夸张地说,这飞机飞上天随时可能出故障摔下来。

在此之前,光辉LCA仅有一条生产线,年产量两架,为此,如果要完成首批80架的订单,需要40年。所以印度政府于2017年斥巨资新开辟了一条生产线,光辉LCA的年产量提高到了4架。也就是说印度空军将在20年后的今天获得总计80架光辉LCA。而那个时候中国空军的下一代战斗机很可能已经试飞乃至服役了。

然而即使光辉LCA很不给力,印度政府还计划推出它的改型光辉LCA Mk2,并计划以150亿美元的资金购买105架Mk2,单价接近1.5亿美元。而未来降价的F-35A单价也才8500万美元。

如果说飞机出问题多是技术实力不足,那么省略掉质检强行服役,这就不只是技术的问题了。


贞观防务


开篇讲个故事,印度对头巴基斯坦2003年首飞“枭龙”FC-1,加装先进DSI进气道和全套“本国航电设备”后,2007年服役。2008年自己生产17架,2010年实现战机本国60%机身部件和80%的电子设备。2017年护送习主席专机,并且开始外销。

前前后后用了7年时间巴基斯坦本国拥有了四代机的军事生产线,制造、维修、保养一条龙。

巴基斯坦的JF-17雷电(FC-1枭龙)

三哥比巴铁有此想法要早!早到W君开始对军事感兴趣那年就要真抓实干了!到了W君干了一圈军事工作,才服役2架。因此说“如此不堪”的不是“光辉”,是印度本国的军工体系。

一架的“光辉”出产,看出印度成不了大国。

试飞的光辉战机

轻型战斗机计划(LCA)是“光辉”的母体(1983年),本身有两大重要使命:一、在上世纪90年代前替代米格-21战机;二、推动印度本国成为航空、太空研发能力和完整军工体系的独立自主的大国。然而,到“光辉”入役,这些都没有实现。。。。

1990年,七年之痒后初稿设计图纸完成

1993年,组装试验机

2001年,首架试验机组装完成,耗时8年

2002年,时任总理的瓦杰帕伊(也是一位诗人),命名为“Tejas”,梵语“光辉”。

2005年,心脏发动机无法交付(到目前也没有完成),改用美国F404-GE-IN20发动机。正式宣布国产计划失败,自此光辉开始大量采用外国技术,研发速度加快。

2007年,量产型验证机首飞成功,三哥加载要求该机可以上舰。。。。(W君无语)

舰载版光辉战机

2013年,又一个七年之痒后,空军版“光辉”完成。

2015年1月17日,首架光辉正式交付三哥空军部队。

2009印度航展(从后向前)台风、F-16、光辉战机同框

至今,三哥创造了研发一款战机最长时间记录!而且同型机分别扩展出技术试验版本(TD)、原型机版本(PV)、限量生产版本(LSP)、舰载战斗机版本(NP)、教练机版本、量产型版本(Mk)一机六型并头研发的奇葩方式!

1家公司、2个管理部门、14个协同公司和超过100个独立实验室共同运作30多年!几乎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这才是“如此不堪”的地方。

当然,比起“阿琼”主战坦克(那是另一个传奇)来说,“光辉”还是“物有所值”的研发产品。。。。。

世界上只有两种研发团队,一种是三哥研发团队,另一种是其它研发团队。。。。


军武数据库


根据各方数据来看,印度光辉战机并非真的不堪,人家也是花大力气引进了以色列的德比超视距空空导弹,刚刚试射成功,将来还要引进欧洲“流星”超视距导弹!

作为军事迷,大家都知道以色列的德比和怪蛇空空导弹大名,有以色列暗中帮忙送上先进武器,今后改型还可能换装以色列生产的主动相控阵雷达,让光辉战斗机一跃成为三代半战斗机,除了腿短和载弹量小外,印度IT人才济济,整合世界导弹还是很牛的!

印度整合相当牛,其导弹武器和战斗机主要部件主要来自俄国,以色列,法国,英国,等国家,号称万国牌,最终经印度的软件整合,硬是弄到一块了。

随便说一下,光辉战斗机即将拿到作战生产许可证,开始量产。

2016年7月,印度空军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飞行匕首”中队,全部装备光辉,目的是最终替换老旧的Mig-21飞机。虽然有一些初步问题,但印度空军已经通过实战演习验证了光辉的表现。在最近的2018演习中,光辉首次参加演习表现不错,为此空军呼吁加速飞机生产满足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最终作战许可证(FOC)是LCA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很快实现。

印度航空有限公司(HAL)和航空发展机构(ADA)是设计和研制光辉战斗机的节点机构,它们正在加快光辉的验收程序。最近,光辉取得了另一个里程碑东东为取得认证铺平了道路,因为它成功地发射了德比空空超视距导弹,该导弹于2018年4月27日从果阿海岸的靶场发射。

德比超视距导弹的整合是光辉最终作战许可证(FOC)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成功的整合和示范的基础上,印度军方已经整理了45号中队的系列生产飞机,配备了德比的作战能力。

在2018演习期间,光辉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了广泛测试。部署在前沿基地,飞机的运行效率和使命价值已经在实时激烈的运动环境中经过测试。 光辉在演习中除了发射空对地武器之外,还在模拟场景中采用了近距离作战和超视距空对空导弹。

FOC程序结束后,光辉将开始其空中加油(AAR)试飞。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进行有关空中加油地面测试,这些测试都取得了成功。所有的模拟地面测试都已成功完成,预计很快过完成空对空加油。

印度空军在计划引进40架Mark-I之后坚接又宣布引进123架光辉Mark-IA,目前每年将生产能力从8架增加到16架。根据国防部的规定,厂家已向印度空军交付了20架初始运行配置飞机,其中包括16架战机和4架训练机。剩余的15架飞机(11架战斗机+ 4架训练机)的生产正在进行。在初始配置中生产20架以上的光辉将在FOC验收后开始生产。

光辉战斗机计划主任兼航空发展机构(ADA)主任古瑞博士表示预计光辉将在2018年7月前实现FOC作战许可生产证。


蜀中行讲武堂


印度的LCA光辉战斗机,研发历程前前后后30多年,从立项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作战能力,他是世界上第一种,还没有列装一线部队就出了改进型的四代飞机,当然,说他是四代飞机其实也很勉强,实际上他就是个三代多一点的飞机,打不过歼8II是肯定的。

图为LCA光辉战斗机的机尾视角,可见其机翼和机身采用了融合设计,过渡比较平滑。

LCA战斗机原本是印度为了拉动本国航空工业,拥有先进战斗机生产能力,而提出的一个轻型四代机计划,目标定得并不高,实现起来也不是很难,但是对于印度这个航空工业几乎刚刚起步的国家而言,其实还是太高了。为了降低难度,印度甚至没有自己去设计和研发这款飞机,他们聘请了法国航空公司进行设计,法国人为LCA设计了鸭翼融合式的三角翼,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LCA很小很轻,就算是挂个近距离格斗导弹,占据的比例也和其他飞机挂的中远距离导弹差不多。

设计完成之后,印度人马不停蹄的找到了美国,购买了美国的发动机,也就是F404-GE-IN20发动机,他的最大加力推力为8.9吨,巡航推力为5.3吨,全机推重比才0.68,高速性能较差,而且飞机进行高机动的动作存在一定危险。但是印度人的选择也是对的,毕竟LCA是一个轻型战斗机,有多轻?LCA的最大起飞重量比同属于四代单发战斗机的歼10要小6吨多,这还是在歼10的复合材料应用比例更大的情况下。

图为测试中的LCA战斗机。

到此时为止,这个飞机和印度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印度牵头研发,法国、美国等国配合的项目,印度也就起了个立项和协调的作用,完全谈不上自研,要说锻炼了什么能力,那就是印度国防部牵头协调多部门开展研发工作的能力锻炼了一下,其他的工业部门还没有参与进来呢。后来,印度又从国外进口了飞控编写、导弹武器、雷达设备甚至是轮胎橡胶等,完成了对LCA零部件和总体设计的拼凑。

图为巴基斯坦的JF17雷电战斗机,LCA研发多年,却还比不过枭龙战斗机。

然后,印度将这些进口的零件交给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然后让他们按照法国人的设计拼装起来,这样就成为了印度国产的LCA战斗机。应该说,印度对于完全实现国产的决心是很大的,此后就开展了所有零件的仿制和国产化工作,到目前为止,LCA的国产化率将将接近60%,但是其所用的材料和组件还是依靠进口。

LCA战斗机的挂载能力较差。

LCA研发的一大难点就是在于发动机,印度吃不透涡扇发动机的技术,也不具备相关精细加工能力,因此就连一个最大推力8吨左右的卡弗丽发动机都搞不定,于是只能从美国引进F404发动机,自己的国产发动机项目被迫下马,这集中体现出印度的决心和现实的无奈。印度研发LCA至今已经30年了,如果这30年的努力换来了一个可以大量生产的飞机,印度也算不枉此行了,可是LCA到现在为止仍然被空军拒绝接收。

两个副油箱,两个铁炸弹,两个格斗导弹就让他满挂载了。

印度自己的空军都不想要的飞机,印度还把他推向了国际市场,宣称其售价大概为7000多万美元,这个价格逼近了苏35S的售价,就连F35也不过9000多万美元,印度这个定价正应了那句话:有价无市啊。


海事先锋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印度的领土面积全世界第七,人口数量世界第二,经济总量也在2016年跃升至世界第六,从纸面数据来说,称之为大国并无不妥。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防上不能依靠外国,虽然印度去年的武器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12%,获得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头衔,但是印度一直在研究国产的战机,并且近日印媒报道,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制造的第8架量产型战机于3月13日首飞成功,并将在完成最后一部分生产工作后交付印度空军。

这款印度自主研发的战机“光辉”(Tejas)1983年正式上马,由前总理瓦杰帕伊亲自定名,足以可见印度人对它的期望。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其中不仅包括全新的战斗机,还包括全新的发动机、航电和武器系统,每样都是印度从零开始,目标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但是事与人违,这款飞机(LCA)因多次发生摔机事故而获得了“寡妇制造者”的恶名,到现在还没能在部队中形成有效战斗力,每年的生产量也堪忧。其实在LCA启动的同一时期,中国也启动了自行研制并且要大规模装备的主力战机项目。

通常情况下,进行一代全新主力机的开发工作,除了飞机本身之外,对于航空工业也是一次全方位进步调整的机遇。然而印度方面并没有把握住该次机会,航空工业依然长期停滞不前,计划中本该由印度国产的航电系统、武器装备等最后要么从国外采购要么仿制国外的成熟技术,与原目标严重脱节。

更为严重的是,LCA还没有正式列装部队,便因高故障率遭到飞行员们的抵制。早些年的时候空军直接公开要求政府不要强迫他们接受使用LCA,希望可以直接购买来自国外的先进成熟战机。据悉,LCA目前的年产量仅为四架,这个质量和产量,也难怪空军不愿意选择它了。费时几十年,耗资无数,最后什么收获都没有还搭进去几条飞行员的性命,印度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迷彩虎军事



光辉战斗机的起点很好,也就是它的气动布局很合理也很优秀,此前有人说由法国人参与设计的LCA气动外形不合理绝对是谣传,法国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敬业,依靠幻影战机系列的研发经验,法国人为LCA光辉战机融入了大量的先进元素。但是印度薄弱的航空工业并不足以给予它完美的战斗力,多个国家的子系统被强制捏在一块、关键的发动机性能不佳等问题,导致LCA战斗机白白浪费了优良的设计。


根据已知的消息,光辉LCA在首次量产后发现了100多项缺陷,让印度空军大失所望坚决不再购买,超重问题尤为突出尽管它已经瘦到最大起飞重量不足14吨,这点重量放在30年LCA项目上马的年代,算得上是中型战斗机的体量了,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它就是超轻型战斗机的水准。

(RD-93发动机的问题在于寿命太短)

光辉的超重问题与美国的F35极为相似,后者需要减肥50公斤才能满足设计需要,但是F35的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1吨,它搭载的F135发动机中间最大达到了18吨的级别,而LCA的美制F404-GE-IN20发动机只有不到10吨的推力。就连枭龙战机装备的RD-93或者我们的涡扇-13最大推力都在8.1吨以上(86.37千牛),可见光辉LCA在发动机上就彻底输了。

(印度国产的卡夫里涡扇发动机也是指标过高不切实际的产品,已经被放弃)

光辉的雷达性能先进、航电系统功能齐全,但是这些设备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尤其是重要的中央计算机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印度的国产率还不到40%,再加上印度军方脱离实际的技术要求,使得光辉战机的技术指标一改再改,不断增加的新功能使得兼容性问题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更可怕的是它的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单价突破8500万美元简直赶上了F35A的价格,然而它的整体性能还是一款三代机。

(结构复杂的LCA已经远超当初设计的初衷)

最后强调LCA的气动设计,这是非常优秀的一项。经过了漫长的风洞试验以后印度与法国队有确定了类似于幻影战机的无尾三角翼布局,而且又吸收了三代机特有的翼身融合设计。为了让机体看上去更流畅又引入了S型两侧进气道,意外的增加了隐身性能。


这种无尾三角翼布局曾被多国的战斗机设计采用,法国的幻影系列家喻户晓,此外还有美国的实验验证机F16XL。幻影家族以短距起降能力和优秀操作性著称于世,这些都被光辉LVA继承了。此外美国通过F16XL技术验证实验发现,这种气动布局能有效降低飞行阻力提高升阻比,飞行速度比原版的F16提高14%、航程提高了50%以上,极限航程超过4100公里。

(F16XL的成功反映出光辉的气动设计很优秀)

最重要的是F16XL采用的气动布局,机动能力和大迎角飞行性能都有显著改善,尤其是军迷最关心的转弯半径可缩小30%以上,这正是印度军方最想要的。因为,印度军方认为现代化空战比拼的是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能力,对速度的要求是次要的!所以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的光辉LCA之前气动性能是非常棒的!


兵器世界


真的,是真的,绝对是真的。

印度的几种先进武器装备,航母、核潜艇、战斗机、主战坦克中,只有飞机进展最好。

和光辉同一档次的战斗机,发动机推力50~80kN的,有湾湾的FCK-1经国,韩国的FA-50金雕,瑞典的鹰狮,中巴的枭龙。再往前有美国失败的F-20虎鲨。

还在服役的二代机有F-5,米格-21/歼7,幻影5(仅剩巴基斯坦在用),幻影F1。印度还在使用的美洲虎攻击机也属于这一档次的。

总结:白瞎那发动机了


天明遥遥山海关


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单就LCA战斗机本身的来看,确实非常不堪。不过,对印度来说,能够走一遍研制现代战机的全流程,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东拼西凑的LCA融合了很多先进技术

从LCA本身的性能来看,从发动机到电子设备甚至配备的机载导弹都是国外的。发动机是美国的F404-F2,推重比7.8,座舱电子设备是法国的,雷达是爱立信的PS05A,导弹是以色列的“德比”中距弹和“怪蛇4”格斗弹。应该说,这些部件还是不错的,但是,LCA的整体布局设计的合理性限制了其综合性能。LCA采用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机体采用了较高比例的复合材料,最大载弹量为4吨,最大飞行速度是1.7马赫。

LCA整体布局影响其整体性能

除了高空超音速飞行性能较好外,其所有的性能指标都全面落后于枭龙战机。包括瞬时机动性能和持续盘旋性能,机动敏捷性和作战半径均远不如枭龙战机,雷达探测距离也落后于枭龙战机。

LCA整体性能被枭龙全面压制

LCA经过后期改进,或许可以提升性能


尽管性能不堪,且价格偏高,每架要8000万美元,但是对印度来说,LCA是印度自己制造的最好飞机。通过LCA的设计,锻炼了一批设计人才,为在后续的研制项目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LCA可以通过后期改进提升性能。所以,不能完全忽视LCA战机对印度的价值。


鶇飞天


军事问题,星辰大海和大家一起来了解。


一、我们知道印度战机的坠毁率是世界第一,据统计,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战机是因为被印度自己维修过后才发生意外的。


二、
对于LCA“光辉”,中国军迷并不陌生。很多军迷小时候就从军事报道中看过它的介绍,知道印度在研究一种非常先进的国产战斗机。很多年过去了,很多军迷甚至已经退伍或者转业了,回头一看,LCA还没有服役呢。


三、LCA“光辉”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为满足印度空军需要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全天候超音速战斗攻击机,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印度空军提出其作战能力必须优于美国的F-20。LCA项目是由印度政府1983年提出的,作为米格-21和Ajeet的后继机,1988年底完成任务规划,90年完成初始设计。至今,LCA才勉强服役。


四、“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把印度航空工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激动的说。1992~2004年间,HAL一共:组装米格-21两架、大修八架,其中八架坠毁;组装米格-21BISON一架、大修一架,其中一架坠毁;组装美洲豹三架、大修五架,其中六架坠毁;大修幻影-2000四架、全部坠毁;组装米格-27三架、大修三架,其中四架坠毁;大修米格-29三架,全部坠毁。印度从1947年独立后建立空军,至2011年8月5日已坠毁飞机数量达1001架。截至2011年12月中旬,LCA未掉一架,真是奇迹。印度网友现在拿LCA和的歼20对比,从目前的进度上看,歼20怕是遭遇了LCA了,因为LCA不堪一击。


综合以上讲解分析,恐怕印度再过二三十也未必赶上中国了。

大家觉得星辰大海分析得好。就给个赞戓转发下呗。想了解更多军事问题。可关注《星辰大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