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無名之輩》是繼《藥神》之後,又一部現象級的國產電影,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這部電影票房已經5億多了,豆瓣評分8.2,但翻開豆瓣評論,可謂惡評如潮,很多人都說被騙電影票了。

現在熱度過後,我來冷靜客觀地評價一下這部電影。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先說一下《無名之輩》的好。

首先第一點就是演員cast,各個演員是真的沒話說,看著過癮。

尤其是任素汐,任素汐從頭到尾就沒出過家門,在輪椅上演了整場戲。

這演技得服哈,確實給電影加分

然後,一部好的電影,讓觀眾買賬的電影,就在於是否有代入感,我們能否從劇中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很顯然《無名之輩》做到了。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影片最動人的一場戲,當屬馬先勇(陳建斌飾)與妹妹馬嘉祺(任素汐飾)的隔門對話。

當時老馬並不知道妹妹是在和他做最後的告別,聽到妹妹說的交心話,讓他很不舒服。

因為他始終沒有原諒過自己,反而妹妹罵他的話,會讓他覺得舒服。

當老馬轉身離去,妹妹一句“我不怪他他了”,向我們解釋了什麼是愛大於恨。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另外片中堯十三還有陳粒的配樂,都好聽,很煽情。

這就能讓人看出來一部電影的誠意。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再來說一下電影不好的地方。

首先這部電影是多線敘事,但是並不合格。

故事之間、人物之間的聯繫都很弱,而各個故事線的平行剪輯,會讓人覺得有些突兀,電影感並不好。

電影劇情上其實也有一些BUG,例如最後營造的巧合很牽強。

把所有人都聚集到“弔喪”大會上,完全就是為了劇情需要,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動機去弔喪大會。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最後是對《無名之輩》這類電影的一些反思。

作為繼《藥神》之後,又一部現象級的國產電影,《無名之輩》告訴我們,好好講故事的電更能討好觀眾。

此外,底層小人物笑中帶淚的範式套路,幾乎已經成為一部成功商業電影的標配。

我之前講藥神的時候,就說過,範式有範式的好處,

叫座就是個很大的好處。

但是一味的追求電影的商業套路,就會忽略掉電影的藝術價值,觀眾的格局也會止步不前。

這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我其實很能理解那些打差評的人,說實在的,這部電影的評分真是虛高了。

你看以前豆瓣的評分多值錢呀!

誠然,這部電影不錯,但是沒那些大V說的那麼玄乎哈,怎麼回事兒大家心裡都清楚。


熱度過後,冷靜看待《無名之輩》,好片還是爛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