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過日子 理財子公司來了

“感謝新規出臺,我的股票終於紅了!”昨天,看著一片紅的股市,一位80後股民笑著表示。而他口中所稱的“新規”正是近日剛剛出臺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據悉,該新規明確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可直接進入股市,對於股市而言,儼然是一個利好消息。

“子公司制是銀行理財業務重要的制度創新。理財子公司大有可為,將推動銀行理財業務乃至整個資產管理行業更加專業化、綜合化發展,但也面臨一定挑戰。”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此評論道。

打破剛兌

銀行斥巨資成立理財子公司

與《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一起刷屏金融圈的乃是多家銀行紛紛斥巨資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目前,已有包含工行、農行、建行、中行等在內的19家銀行發佈了成立理財子公司的公告。

什麼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它是做什麼的?新湖財富助理總裁郭劍打開一篇微信圖文,向記者形象地解釋:“理財子公司的前身是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部門,現在要脫離銀行內設部門,變為商業銀行獨立子公司開展業務,有點像兒子長大了,要和銀行爸爸分家過日子。”而為什麼要“分家”?郭劍則表示理財子公司法人開展理財業務,有利於銀行打破剛性兌付,迴歸資產管理的本源。

而為了“分家過日子”,每位“銀行爸爸”都掏出了鉅款。公告顯示,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行合計出資不超過530億元,加上招行、交行、廣發、浦發等15家商業銀行,合計最高出資資本金已經超過1140億元。這天文數字可謂是吸睛無數。而對於那些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無緣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也可以通過轉型代銷、投資顧問等模式分得一杯羹。

理財產品入股市

配置比例不會快速提升

12月2日,經過徵求意見後,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佈《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而早在10月19日,《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就開始徵求意見。據董希淼總結,與徵求意見稿相比,定稿主要從股權管理方面、自有資金投資方面和內控隔離和交易管控三個方面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與‘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共同構成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需要遵循的監管要求,但在多個方面放寬了要求。”董希淼表示。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乃是《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將允許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對銀行而言,這意味著理財產品投資範圍將進一步擴大,對於股市而言,也可引入更多的長期穩定資金,投資者結構和投資風格也有望改變。但同時,董希淼也表示,這並不意味著理財資金將立即大量入股市。“在審慎經營策略下,銀行資管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可能不會快速提升。”董希淼解讀表示。

門檻更低 速度更快

銀行理財更加互聯網化

“以前銀行理財是‘一萬起,少一個子都不賣’,以後是‘十塊八塊不嫌少,一兩百萬不嫌多’。”郭劍形象地表示,“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產品將不設銷售起點,這對資金的募集有優勢,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

而在銀行買過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首次購買理財必須到櫃檯進行測評,在金融科技日益發達的當下,這也成為了大家詬病的一個方面。但在銀行理財子公司時代,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將不用必須到臨櫃面籤,投資者可通過子公司電子渠道遠程接受評估,這也將大大提升投資者的理財體驗。

“銀行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對於銀行本身的投研能力要求提升不少,也給與了很大的空間,在風險與收益的判斷上,還需要投資者自行決定。”杭州某券商高管提醒廣大投資者。 本報記者 梅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