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本《醫道捷徑》

手抄本《醫道捷徑》


手抄本《醫道捷徑》,是清末民間中醫李元貞(河南省襄城縣柏寧崗人)著

1、七表脈:浮、芤、滑、實、弦、緊。八里脈:微、沉、緩、濇、遲、伏、濡、弱。

2、脈理精要

脈理細如毫髮,得精微者有幾家,明其大意也就罷;浮沉遲數四個字,虛實寒熱緊對答,七表八里不論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藥餌,庶乎不差。

3、浮脈

聽我把浮脈學,輕輕的就摸著;浮字之中分遲數,浮遲表寒何用講,浮數往往假熱多,浮而無力大虛火,浮而有力風寒搏,把浮字牢牢記著。

4、沉脈

將沉字,說與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遲數理,沉遲裡邊寒如冰,沉數內熱不需提,沉而無力知是氣,沉而有力定是積,把沉字,切切記之。

5、脈分部位

學看脈,要部位分明,寸關尺左右相同,五臟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絡肝膽腎,右肺膻中脾胃命,腎與膀胱表裡應,命門脈緊對三焦功,大小腸兩寸分並。臨診脈,貴沉靜;勿斜視,勿妄聽,澄心靜慮驗脈症,病在某髒,在某腑,虛當補,實當攻,寒宜溫,熱宜清;分清了虛實寒熱,庶不愧當醫之名。

6、看脈息至

診脈時,穩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間斷與接續。一息四至平和脈,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數七熱為急脈,八九十至將死期。當醫人要陰陽分,浮數陽,沉遲陰,關前關後陰陽論,陰中有陽,陽中陰,陰極似陽,陽極陰,其間最足把人混,當醫人,陰陽不分,無怪乎,治死活人。

7、心經浮脈

左寸浮,心火虛,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敗,咳嗽痰吐,怔忡悸,盜自汗,歸脾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斂補;養心湯,補心丹,二方酌處。

歸脾湯詩曰:

參術龍芪神,遠歸香棗仁,

甘草須用炙,水煎姜棗引。

養心湯詩:

參芪神茯苓,棗柏歸川芎,

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寧。

補心丹詩:

人元(玄)丹參苓,歸地天麥冬,

遠味棗柏仁,內中有桔梗。

又詩:

補心加石菖,開竅效更良,

蜜丸硃砂衣,引用燈草湯,

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心經沉脈

左寸沉,心火實,實則亢害,移熱於小腸中便閉赤澀,或淋濁,或口糜,疼難忍耐,導赤散合逍遙,一劑清泰,若不然,瀉心湯,亦可使得。

(注:便指的是小便)

導赤散詩:

生地木通甘草稍,還有竹葉清上焦,

數味清涼降實火,南方丙丁自然消。

逍遙散詩:(略)(注:原書此方有山楂一味)

瀉心湯詩:

瀉心湯中芩連黃,三味能瀉是火強,

大黃必須酒蒸用,至於芩連生無妨。

9、心經遲脈

左寸遲,心經寒,抽愵冷顫,面色青,小便白,毛骨悚然,喜熱飲,惡涼水,烈火不煖,真武湯,理中湯,附桂難免,不大寒,養榮湯,可保安痊。

(方劑略)

10、心經數脈

左寸數,心經熱,熱即是火,心屬火,數屬火,火上加火,或赤腫,或癢瘍,無非火爍,歸脾湯善能瀉,火中之火,六味湯加歸芍,漸漸消卻。

(六味湯指的是六味地黃湯)

11、肝經浮脈

左關浮,肝經虛,木中無火,木無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管筋,筋攣腳弱,或結核,或瘰癧,肝氣不和,只須用,七味飲,一方安妥。

七味飲詩:

六味加桂名七味,辛以潤之此方類,

水能生木木自強,何慮肝經浮脈潰。

12、肝經沉脈

左關沉,肝經實,鬱而不伸;胸脅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傷肝,不榮筋,久則崩淋;每食後,吞酸味,如醋浸心,數般病,逍遙散,加入左金。

(吳萸炒黃連即為左金)

13、肝經遲脈

左關遲,肝經寒,冰裡藏炭;不是熱,用涼藥,不得正權;渾身顫,二目閉,兩手搦拳;腰又弓,腳又軟,筋急拘攣;右歸飲,八味飲,二方任揀。

14、肝經數脈

左關數,肝經熱,火又增火;上爍金,中凌脾,痰嗽形削;君不明,亂賊臣,助紂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滅賊夥;大劑子,六味湯,重加歸芍。

15、腎經浮脈

左尺浮,腎經虛,虛則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為痰;理中湯,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門衰,不能配簡。即當用,八味飲,補而逐痰。

(木香制半:木香制半夏。八味飲:六味地黃湯加附子、肉桂)

16、腎經沉脈

左尺沉,腎經實,實則水聚;水不流,其餘髒,何以濟滋;二目赤,唇口糜,鼻無潤滯;皮膚燥,咽嚨幹,二便且閉;四物湯,右歸飲,重加六味。

17、腎經遲脈

左尺遲,腎經寒,寒則水凝;水凝了,遇寒冬,必凍成冰;穿厚衣,近烈火,難忍寒冷;四肢厥,兩唇青,小腹絞痛;用姜附,上肉桂,加入湯中。

詩曰:

寒則凝滯熱流通,大凡醫家無不明,

太陽一照冰霜解,不過二八與理中。

18、腎經數脈

左尺數,數為熱,熱則水沸;水沸了,必橫流,誰可遏阻;上湧痰,下滑精,曷其危篤;益氣湯,知柏丸,清水補土;服二方,兼能養,其庶幾乎。

(益氣湯:指補中益氣湯)(注:河南口音讀“沸”不讀fei而讀fu)

19、肺經浮脈

右寸浮,肺氣虛,不能固表;不制木,不生水,反被火燎;空咳嗽,盜自汗,黃芪湯妙;木勢盛,水勢弱,惟肺可保;即速進,生金飲,兩家和好。

詩曰:

黃芪湯中歸術芪,遠志棗仁補骨脂,

生金飲內有丹皮,參術歸芍麥草地。

黃芪湯:當歸、白朮、黃芪、遠志。

生金飲:黨參、白朮、當歸、白芍、生地、麥冬、丹皮、甘草。

20、肺經沉脈

右寸沉,肺氣實,內熱表寒;嗽聲沉,咽微幹,見飯懶餐;氣不散,胸腹滿,膨脹難堪;輕四君,重益氣,二方可間;平肺散,生脈散,瀉白三散。

(輕四君,重益氣:輕者用四君子湯,重者用補中益氣湯。)

詩曰:

參苓青陳知味天,即是人參平肺散,

生脈散中參麥味,瀉白桑骨二皮甘,

參苓術草四君子,益氣加芪升麻當。

21、肺經遲脈

右寸遲,肺經寒,寒難尅木;木過旺,反爍金,更凌脾土;脾土衰,不生金,金愈受苦;外不衛,表更松,賊風易入;也須將,生金飲,連進數付。

詩曰:

金生水亦生,水生木火平,

金宜木受制,不敢向脾凌。

22、肺經數脈

右寸數,肺氣熱,清肅冷缺;伐肝木,肝難藏,痰嗽動血;鼻孔幹,毛皮燥,大腸枯結;驅其子,來勸母,怒氣可雪;甘露飲,清金飲,二方當啜。

甘露飲清金飲詩:

天降甘露潤萬物,地氣不生天氣無,

二地二冬苓殼草,枇杷茵陳共石斛,

麥味湯中增枯芩,清金滋水病悉除。

甘露飲:生地、熟地、天冬、麥冬、茯苓、枳殼、甘草、枇杷葉、茵陳、石斛。

清金飲:甘露飲加黃芩。

23、脾經浮脈

右關浮,脾氣虛,難以消食;胃難納,脾不磨,定成積滯;善治者,枳術丸,補消兼施;不得已,備急丹,中病即止;總不若,參苓散,無窮利益。

詩曰:

枳術只兩樣,備急姜豆黃,

參苓白朮散,藥味要說詳,

扁蓮藥苡砂,參術健脾強,

還有苓甘桔,加陳引棗姜。

枳術丸:枳殼、白朮。

備急丹:姜、巴豆、大黃。

參苓白朮散:(略)

24、脾經沉脈

右關沉,脾經實,實則為鬱;土即鬱,不化食,久則作溼;溼盛了,變痰涎,嘔吐不已;二陳湯,六君子,斯症妙劑;山楂肉,宿砂蜜,炒過神曲。

二陳湯六君子湯詩:

陳半苓草名二陳,再加參術即六君,

山楂神曲善消導,溫經和胃宿砂仁。

(任意一方加入山楂、神曲、宿砂仁)

25、脾經遲脈

右關遲,脾經寒,胃中亦寒;不能食,食不化,行不仍然;腹中疼,四肢涼,二目不閃;觀其形,聞其聲,病勢危險;只須用,理中湯,一服保痊。

26、脾經數脈

右關數,脾經熱,熱即火也;火生土,土研悅,不許過烈;過烈了,脾難統,必致失血;血妄行,循空走,誰可攬拆;歸脾湯,加梔丹,多服可也。

詩曰:

歸脾引血血歸脾,血不歸脾必用之,

他症木香易白芍,惟有血虛木香宜。

27、命門浮脈

右尺浮,浮為虛,命門火衰;有火形,無火實,似乎不烈;卻反能,延上焦,大大作害;延上症,不一條,不能悉排;養腎水,配腎火,夫婦相得;只須用,八味飲,亦可便也。

(六味地黃湯加附子、肉桂變通)

28、命門沉脈

右尺沉,命火實,不得發越;如溼草,覆蓋著,似乎將滅;卻內蒸,成便毒,小便溺血;撿一方,又滋水,又清火,又將毒瀉;必須用,都氣飲,重加澤瀉。

29、命門遲脈

右尺遲,命門寒,陽氣將散;若陽絕,能救活,必是神仙;謹言遲,一纖陽,幸而未斷;想一個,妙法兒,救其危顛;反本湯,重參附,廻陽氣轉。

反本湯詩:

反本廻陽參附姜,麥味陳草肉桂強,

臘茶姜棗同煎服,入蜜二匙潤五臟,

無脈加入豬膽汁,嘔者姜妙半夏良。

反本湯:黨參、附子、炮姜、麥冬、五味子、陳皮、甘草、肉桂、臘茶,姜棗蜜引。

30、命門數脈

右尺數,命門熱,陽氣太旺;右命門,與胞絡,同是為相;君主弱,臣主強,撥亂疆場;助君火,滅相火,國自安康;或八味,或養榮,正復邪往。

(完)

右部既已又寫完,肺脾命門脈乃全;

雖是按經著煎丸,學者務必要互看;

歷舉數方立本宗,不貴熟來貴變通;

果能運用方寸地,神明變化用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