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探測器花了2年時間12月3日 到達貝努小行星神祕接觸

美國時間今天12月3日,奧西里斯-雷克斯探測器將到達一顆叫貝努小行星上。

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奧西里斯-雷克斯探測器歷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於2016年9月份發射一枚探測器來收集一顆小行星的岩石樣本。NASA擔心,這顆小行星可能某一天會撞擊地球,上演現實版的“世界末日”。該探測器將於2018年到達“貝努”,隨後,將花費一年時間調查這顆小行星的化學組成、礦物分佈和地質歷史,觀測期間收集到的信息將幫助科學家們理解其吸收和釋放陽光如何影響自身的航線,接著會從小行星提取樣本,隨後於2023年回到地球。

“奧西里斯-雷克斯”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2點(格林威治時間17點)抵達貝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點45分(格林威治時間16點45分)開始現場直播。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點15分(格林威治時間16點15分),一項任務計劃將開始。

小行星探測器花了2年時間12月3日 到達貝努小行星神秘接觸

我們在瞭解一下貝努:

貝努(Bennu)是一個威脅近地天體且非常神秘的小行星(101955),科學家預測22世紀末將近距離接近地球,碰撞地球的概率為2500分之一

“貝努”赤道的直徑約為500米,在太陽周圍旋轉的速度約為63000英里(101389千米)/小時。貝努是一個有威脅性且非常神秘的近地天體。每隔6年當它穿過地球軌道時,人們能從地球上看到它。

小行星探測器花了2年時間12月3日 到達貝努小行星神秘接觸

神秘的貝努:

但是這顆小行星在哪裡呢?儘管很容易假設小行星的任務是小行星帶的目標,但貝努克並沒有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岩石區域內被塞進這個區域。相反,貝努的軌道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搖擺,平均距離太陽約1億英里(1.6億公里)。這讓它成為了一顆近地小行星,

不過,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以前也曾訪問過小行星帶。是由“黎明”號宇宙飛船完成的,該飛船今年早些時候結束了使命。在工作結束前,曙光號研究了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天體:灶神星和矮行星穀神星。

雖然Bennu現在不在小行星帶,但科學家們認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目前的理論認為,這種鑽石形狀的太空岩石曾經是一顆更大的小行星的一部分,這顆小行星可能有康涅狄格那麼大。那塊太空岩石在7億到20億年前的一次巨大碰撞中,撞碎了本努和其他碎片,最終在某個時間終結。自撞擊以來,Bennu似乎逐漸向太陽旋轉。

在奧西里斯-雷克斯留在本努期間,科學家們希望瞭解更多關於太陽系早期的情況,因為小行星是行星形成時留下的碎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Bennu是小行星的一個罕見的子集,被稱為b型小行星,這意味著科學家懷疑它上面可能存在有機化合物和溼粘土。這意味著Bennu可能與地球在生命誕生之初的樣子相似——這顆小行星成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引人注目的科學目標。

所有這些激動人心的事情從今天開始。在進入軌道進行兩年多的科學觀測之前,“奧西里斯-雷克斯”將小心翼翼地接近目標。探測器還將仔細收集小行星的樣本。然後,在2021年3月,探測器將返回地球,以便在地球實驗室中沉積樣品。

小行星探測器花了2年時間12月3日 到達貝努小行星神秘接觸

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

每天瞭解知識,樂享生活,歡迎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