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12月3日,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事业在广西取得的巨大成就等情况。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图片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筹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黄伟京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60年前,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60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富民兴桂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谱写了祖国南疆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一)综合实力大步跨越。

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03万亿元,财政收入达2604.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499.11亿元,分别比1958年翻了9.7番、9.1番、12.5番。培育形成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产业,其中电子信息等9个产业超两千亿元、食品产业突破四千亿元。现代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全国60%以上的甘蔗、约50%的蚕茧、45%以上的木材产自广西,很多农林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甚至第一。

(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以“两路”(铁路、公路)“两水”(水运、水利)“两电”(煤电、核电)“两保”(民生保障、生态环保)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区高铁营运里程1771公里,通达区内12个市和周边所有省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91%的县通高速公路,沿海和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别达2.5亿吨、1.1亿吨,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2400万人次。全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0.61%提高到2017年的49.2%,农村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信号。“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金字招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三)改革开放成果丰硕。

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重大改革加快推进,发展动力活力全面激发。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务实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成功承办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一系列重大活动,“南宁渠道”影响力不断提升,开创中马“两国双园”等国际合作新模式,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交汇点作用更加凸显。2017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72.1亿美元,是1978年的212.4倍。

(四)民主法治与时俱进。

先后制定(修订)实施12个自治县自治条例和25个单行条例、67件涉及民族事务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60年来全区没有发生涉及民族因素影响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或案件。平安广西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2017年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4.01%。

(五)民族文化发展繁荣。

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惠民活动向基层延伸拓展,村村建阵地、乡乡搭舞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一大批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和桂风壮韵的艺术精品应运而生,文学桂军、漓江画派等迅速崛起。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兴安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壮族霜降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八桂文化魅力得到充分展示。

(六)人民生活全面改善。

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是1978年的105.5倍和94倍。扶贫开发持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67万人,全区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5.7%。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在民族自治区率先实现国家“两基”目标、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健康广西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63年的60岁提高到2017年的77.03岁。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60年,是全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60年,是广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实现“换了人间”的60年。这些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都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亲切关怀下取得的,都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取得的。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携手共进、同心筑梦,努力把八桂大地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希望各界人士和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广西、宣传广西、支持广西,帮助我们把富民兴桂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共同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周光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庆祝活动筹备工作情况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我们广西5600万各族人民的大喜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办好大庆活动的原则,在中央代表团筹备办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自治区筹委会办公室和各市周密部署,扎实高效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一、精心组织策划“八个一”重大活动,凝心聚力唱响全区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主旋律

一是召开一个庆祝大会。各项工作逐步就绪,通过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和群众文艺表演,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充分体现广西各族人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定拥护和衷心爱戴。

二是举办一个成就展。目前已布展就绪,通过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自治区成立60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三是举办一场文艺晚会。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届时将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讲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广西故事。四是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在中央和自治区主要媒体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专栏,在网站、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开设迎庆频道或专题,全方位开展“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系列宣传活动,创作《沧海丝路》《北部湾人家》等影视作品,拍摄《相约广西》《壮美广西》等宣传纪录片,在北京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展览展演,全面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五是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面向基层,举办了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民族特色浓郁的书法、绘画、摄影、划龙舟、马拉松、歌咏歌唱比赛等文体活动。六是开展一系列慰问活动。目前正在全区范围内,对为广西解放、建设、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和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的代表,以及基层的各族干部群众进行走访和慰问。
七是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已于11月28日召开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八是办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区实施和建成了一批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这一系列的大庆活动,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凝聚起全区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

二、聚焦大庆筹备主要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各族人民喜迎大庆、参与大庆

围绕“八个一”重大活动,突出45项主要工作任务,制定执行50多个方案,编制30多个工作手册,抓紧推进落实。其中,“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大庆徽标和吉祥物设计与制作、广西6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第14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桂慰问演出等10多项任务已完成,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文艺晚会、成就展、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等工作基本就绪。通过中央和自治区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宣传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向全国、全世界推介“壮美广西”这一亮丽名片,掀起全区各族人民同乐共享大庆的欢乐氛围,彰显全区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

2016年以来,全区集中财力物力突出建设一批公益性、民生性、基础性的大庆惠民实事项目,让全区各族人民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目前,7个重大公益性项目总投资完成率达100%,并已开始试运行或建成投入使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北部湾大学建设项目已建成使用,桂林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南宁会展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已投入使用,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已通车运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12月6日在南宁开幕。

总的来说,我们的大庆筹备工作现已准备就绪。借此良机,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朋友与我们一起喜迎大庆、欢度大庆、共享大庆,也希望各位向全区、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推介壮美广西,让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广西、走进广西、热爱广西。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一定能够办得隆重、办得精彩,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让党中央满意,让全国人民、全区各族人民满意。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民宗委主任、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何朝建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潘巍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孙大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事业

在广西取得的巨大成就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们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事业在广西取得了丰硕成果。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每年举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逢1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全社会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团结主旋律,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坚持重在交心、重在平时、重在行动、重在基层,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六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支持引导各族人民群众共居共事共学共乐,将“壮族三月三”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推动上百个传统民族节庆复兴。将《民族理论与政策》打造成精品在线大规模开放课程,带动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成效。各民族长期亲如一家,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不断扩大,全区有130多万个家庭由两个民族以上组成,各民族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垌田、同住一个村、同组一个家、同读一个班、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景象随处可见,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日益增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八桂文化,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向基层延伸,形成村村建阵地、乡乡搭舞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群众文化新格局。深入挖掘广西特色民族文化内涵,创作了一大批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桂风壮韵艺术精品,电影《刘三姐》风靡海内外,《印象·刘三姐》首开国内大型实景演出先河,《八桂大歌》《碧海丝路》等13部舞台精品荣获“文华奖”,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连续举办20届,文学桂军、漓江画派等迅速崛起,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兴安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壮族霜降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自治区成立之时,全区共有干部138652人,其中,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干部38292人,占地方干部总数的27.6%。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认真贯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大胆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努力打造讲政治善执行、素质高本领强、作风实形象好、敢改革勇破难、堪当富民兴桂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28364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894人,占43.3%,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4.4个百分点。

——民族事务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60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把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重要任务,完善配套法规,先后制定(修订)实施12个自治县自治条例和25个单行条例、67件涉及民族事务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创建活动,加强平安广西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基层管理服务网格化智能化社会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边境管控和社会治理,依法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和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涉毒、涉枪、走私及拐卖人口等严重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祖国南疆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广西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