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究竟从何而来?

生猛历史


这是一个3500字的长回答,涉及了吐蕃人种起源的几个传说和考古学、基因学的内容。

历史上的吐蕃人是今天藏族人的先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吐蕃人又从何而来呢?抑或和吐蕃同时代的象雄人、孙波(苏毗)人、门域人(门巴族)、悉立人、泥婆罗人(尼泊尔),又都是从何而来呢?

这些分布在高原各地的邦国、部落都曾是独立的国家,但也都成了吐蕃王朝的属国,并纳入了吐蕃版图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也应该算作吐蕃人的一部分,他们又都从何而来呢?

关于吐蕃人的来历,历史上至少有三种说法被人长期引用:

1、猕猴与罗刹女结合衍生藏人说;

2、卵生说;

3、印度徙入说;

我们先说第一种“猕猴与罗刹女结合衍生藏人说”。

此说流传很早,最早见于藏文史料《柱间史》,此书据传为松赞干布所著,故也称《松赞干布遗训》

在此史料中,讲述了一个向佛的猕猴与岩罗刹女,在观音菩萨撮合下繁衍后代的故事。

之后的藏文教法史料多次引用了这一传说,至五世达赖喇嘛撰写《西藏王臣记》时,此故事的传播达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猕猴和岩罗刹女的传说在藏族人种起源上居于主导地位。

藏族学者南喀诺布也认为:“多数藏文史籍最普遍的说法就是猕猴菩萨与罗刹女的结合繁衍了藏民族。”

但显然,这种说法经过了后世藏传佛教高僧们的修饰。因为,期间所用重要的环节,都有观世音菩萨的参与和协助,以至于如果没有菩萨的协助带来了青稞种子,猕猴的后裔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更遑论传续种群了。

但显然,这种说法经不起现代科学的推敲,即便在漫长的年代里,为了配合传说的发酵,泽当地区保存了大量与之相关的遗迹,甚至“泽当”的地名也与之相关。

泽当(也称“孜塘”)藏语的含义为“(猴儿)玩耍的坝子”。

这个传说中,唯一能够给我们启示的大概仅限于,藏族人类起源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来源于森林地带(猕猴),而另一部分则是山地的穴居人类(岩罗刹女)。

第二种说法——卵生说:

几乎可以肯定,“卵生”的说法来源于本教的传说。西藏地区最早的宗教信仰系统并不是藏传佛教,而是本地原生的本教。

在本教的宗教世界观里,“天地之初如一巨卵”

,后来此五色巨卵破裂一位英雄诞生,成为了藏族初祖。

与此相似的记载,在藏文史料里也有体现。

公元14世纪,大司徒绛曲坚赞写成的《朗氏家族史》中便记载着,“世间之初由地、水、火、风、空气等五种精华形成一枚大卵,而后外壳生成白色石崖,蛋清旋转变为白螺海,……,从中一跃而出一个圆肉团,虽无五识(眼、耳、鼻、舌、身),却有思维之心。”

这段后世的记载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本教“五色世界观”的影响,既世界由各占一色的五种基本物质构成。

有些藏族学者将本教的这种世界观,归功于印度宗教的影响,认为其源于《摩诃婆罗多》、婆罗门教徒和《奥义书》中。

张云先生也认为:“卵生说则有古印度人《梨俱吠陀》、《百道梵书》和《歌者奥义》中所传‘金卵论’折射的光芒。”

但其实,“卵生世界的体系”广泛见于各种文明的神话传说中,从西至大食(伊朗)东至中华的神话中都能窥见“卵生万物”的端倪。

因为,很难说佛本两教的类似思想究竟收谁的影响更大,亦或是兼而有之。

第三种说法——印度徙入说

印度徙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晚期藏文化受印度影响的案例。因为,类似说法并不见于早期藏文资料,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中的藏文史料并没有相关记述。

类似记载大量出现于后弘期后,藏传佛教取得藏族精神领导权之后的教法史料中。甚至发展出了,吐蕃初代赞普是佛陀释迦牟尼后裔的理论,并进行了仔细天竺王系统排序。

类似记载广泛见于《柱间史》、《红史》、《布顿佛教史》、《青史》、《贤者喜宴》、《汉藏史集》、《西藏王臣记》、《新红史》等史料著述。

但必须要注意一点,以上史料全部由佛教高僧所著,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倾向性,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可以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早期藏文史料中,以聂赤赞普为首的悉卜野家族王统一直都被奉为“天神之子”

在敦煌古藏文文献《吐蕃赞普世袭表》中,记载着娘氏家族的一段歌词:“在河流(雅鲁藏布)的对岸,有一人,实乃天神之子,真正的王!吾人才乐于受差遣,由于是合适的鞍,才能做得安稳。”

另外,本教系统古籍《大王遗教》也记载,

“有一位居住于五重天之上,名为聂赤赞普,由于是天神之子,穆神(dMu)的外甥,我们邀他做王。”

吐蕃赞普乃天神后裔,其实是悉卜野家族执政的理论基础,这一点与中原地区皇权“受命于天”的理论并无二致。而这一时期,佛教思想还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统治藏族思想的依旧是本教系统。

由此可以明确判断出,印度徙入说显然并非是一种出自藏地本土的传说,它极有可能是在佛教传入的背景下,由藏族史家和佛教学者基于对佛教的信仰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说法。

因此,藏学家南喀诺布从文化心理上作了如下阐释:“藏族史家普遍将吐蕃王室的起源归溯几个藏区以外的王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藏人笃信印度佛法,就对印度其它学科也有一种亲密感,从而对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求。同时,也开始了将藏族历史文化的起源追溯印度的做法。”

恰白∙次旦平措先生也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事实方面,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既然上述三种说法均不能解释古代藏人的来源,那我们还是回到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范畴吧。

长期以来,学界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观点,既西藏人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迁入高原的。学者们当然不会无端猜测,长期以来支撑此观点的依据,便是西藏昌都卡若遗址

这处总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断代为4300--5300年,发掘出土了石质、骨质工具近万件,陶片2万余件以及大规模的建筑基址遗存。

从昌都卡若遗址出土文物可以断定,至少在此时间段,西藏地区的古人类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氏族社会形态。

有些学者推测,西藏古人类有可能是在新旧石器交界期,从中原地区迁移而来。而昌都位于汉藏交界地区的地理特点,似乎也能佐证这一说法。

但随着西藏考古的不断进展,藏北、阿里地区相继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打制工具,将西藏古人活动的时间不断推前。

直到2018年11月30日,美国《科学》发布了一篇中科院学者的论文。他们在一处名为

“尼阿底”遗址,发现了大量而且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可以据此断定,距今4-3万年前,在海拔4600米藏北高原上,已经有成规模的古代先民活动。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学者们又在拉萨堆龙德庆县附近,一处海拔4200米斜坡上,发现了钙化岩层上的19个手印和脚印化石,以及一个火塘遗迹,这些留下坚实足迹的先人们距今超过2万年了。

因此可以证明,我们之前推论的,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扩散的三步走模式:人类2万年前开始到青藏高原季节性游猎;5200年前,由我国黄土高原大规模扩散,并定居到青藏高原东北的河谷地带;3600年前,在气候冷干背景下,进一步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的伦理,并不完全准确。

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西藏地区可能也是世界人类发祥地之一,具备从古猿——猿人——人类的全部发展链条。

要知道,青藏高原的“造山运动”距今约3000万年,在此之前这一地区还是适宜古人类生存的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

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导致原来湿润炎热的青藏高原逐渐变得干旱寒冷,引起森林面积缩小,同时也促使一些猿类不得不由树居生活转变为地面生活,逐渐引起肌体转变而变为人类。而人类从猿类分化到真正的人类的起源,也正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这一时期完成。

当然,以上这些都来源于大胆的推测,目前尚没有证据给予证实。但科学不就是在

“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的过程中前进的吗?!

最后,我们必须要申明一点,一个人种从发源到最终形成之间,有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血缘和基因上的交流是每个人类种群的必经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混血是进步而不是相反,更多基因类型的加入,不但增加了进化的可选择性,也让有益的基因特性变得更强大。例如,藏族人对高海拔缺氧环境的适应,便是来源于基因的变异。

因此,追求所谓纯血人类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X,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100%的单纯基因,所谓体貌特征等等不过是基因分支的一个表象而不是全部。

即便在青藏高原这种,地形极度封闭的地区,藏族人体内的基因也是有很多部分组成的。

美国学者在分析了青海、西藏、云南三个组别的藏族基因后认为,从基因结构来看,藏人很可能是尼泊尔夏尔巴人与中国汉人的混血。两组人群互相传递了有益的基因突变,使得藏族人可以良好适应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活环境。

其研究结果还表明,其中一组属于3万年前迁居并适应高海拔的人群,另一组来自最近从低海拔迁居而来的人群。

最后,藏族人的由来,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但不管怎样,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从语言、文化特征还是基因上,都和组成中华民族的其他族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



藏地读行0白发布衣


吐蕃人是藏族在古代的名称,现代藏族和古代的吐蕃人其实在藏语里都叫bod,从藏语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关于吐蕃人的起源,古代藏族人有很多说法,归纳起来,流行最广的是吐蕃人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人类”,不过这种说法还是让人不明白吐蕃人最早是怎么来的。

现代考古学和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一般认为,现代的所有中国人,汉族也好,藏族也好,主要都是起源于2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当然,在这之前中国境内也有大量的古人类居住,比如距今60到7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早期直立人类型)是这一时期的古人类的代表,不过由于10万年前巨大的冰川期,这些早期直立人基本上都灭绝了。

  • 北京猿人头骨


考古人类学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也就是至少3万年前,西藏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他们是从蒙古高原进入青藏高原的,这是吐蕃人最古老的祖先。但后来的吐蕃人不完全是他们的后裔,因为大约1万多年前,有一批晚期智人(这些晚期智人在中国最有名的代表就是生活在1.1万至1.8年前的山顶洞人)也开始进入青藏高原。

  • 山顶洞人头骨


这群人跟现代汉族和藏族关系最为密切。这群原始人,一支从越南北上,沿海边向北走,后来发展成古代百越族和东夷族的先祖,另一支从越南向西走,进入云南,再往北经四川、再去了黄河上游地区,他们就是后来的汉族、羌族、藏族的祖先。

现在考古发现的西藏最典型的古代人类遗存是1970年代在林芝发现的“林芝人”,他们大约生活于4000—5000年前,他们过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农业定居的生活,这一带也是古代吐蕃王朝的起源地,不过吐蕃王朝的起源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公元前35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2000多年前)。

后来的吐蕃人大体上是这两支古人类系统结合而成的。


只爱潘多拉


吐蕃人是西北亚黄种人、东南亚黄种人、羌人和部分小黑人融合而成的民族。

1,大理冰期,西藏是大冰盖,无人居住

第四纪冰期的大理冰期:距今约7万-1万年,西藏地区是一片冰盖,几乎无人居住。

李四光研究发现,在最后一个冰期,大理冰期,长江中下游无冰川发育,而中国青藏高原区则有大面积冰川,打箭炉的贡嘎山冰川前端有时可降至2000余米高度。

大理冰期时,云南雪线高度在3900米,台湾在3350米,长江下游在2600米。

大理冰期的终碛垄(冰川前沿的堆积岩石)位于海拔3200米左右的高度。

今天,拉萨海拔3650米,所以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川。

冰川融化后,发生了新仙女木大洪水。距今8000年左右,部分印度河流域的黄种人(西北亚黄种人)沿印度河北上,到达古格一带,最远到达冈仁波齐峰一带。

东南亚的黄种人、包括一部分小黑人,沿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北上到达西藏,

中国西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人沿黄河、长江西进到达西藏。

这些人最后融合为吐蕃人。

2,林芝人遗址,证明了新仙女木大洪水之后的雅鲁藏布江通道

1958年,考古人员在林芝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交汇处岸,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骸,后被命名为林芝人。

说明尼洋河流域早在8 000年前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这些人是吐蕃人的祖先之一。

林芝人的石制工具,与在甘肃、青海一带的齐家文化遗址类似,说明这几处的古人类已经发生了文明的融合。

3,吐蕃自己的民族起源传说

元朝藏僧写了一本《王统世系明鉴》,说最早的吐蕃人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出来的。传说西藏山南地区的泽当(游戏的平地),是猕猴及后代游戏的场所,还有猴子洞遗迹。

猕猴有42个染色体,而人类有46个染色体,根本不能杂交成功。

吐蕃传说的猕猴其实是小黑人,西藏人的DNA里面有部分小黑人基因。小黑人很早就来到东南亚一带的南洋群岛,后来灭绝,剩余的融入到南岛民族、吐蕃人中。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吐蕃人即为今藏人先祖,曾因在七世纪到九世纪于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而得名。

原始社会时期,青藏高原上生活的是土著小黑人,旧石器时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北部一带,到新石器时期就几乎遍布整个青藏高原!



根据基因上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藏人乃部分古羌人西进后,与当地土著小黑人的后裔。

这从青藏高原上,迄今已发现的不同时代的石器,其器形及加工,都具有黄河流域的石器特征,又带有一定的地方特点上能够得到佐证。

古羌人乃智人的一支,而小黑人则是青藏高原上的土著,或者说是早亚洲人的一支,二者在基因上有很大的不同!


而古羌人的主体,则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东迁黄河中下游一带成为华夏民族,剩余的古羌人,则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的融入中原及其他民族!

如今只剩下羌族,还继承并保留着古羌人的族称,文化,语言,及宗教习俗!
因此,藏人乃古羌人的分支,古羌人的主体乃华夏族是也。


Ko蜀北一



从唐朝开始,吐蕃人开始从巍峨的世界屋脊上走下,进入了中原政权的视线,它们强大的战力与神秘的装束让当时势力强盛的唐王朝都不敢轻视。然而,这些人在唐朝之前似乎完全与中原隔绝,他们的来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当今学界对于吐蕃人族源的考证,则大多数以吐蕃的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的身世为线索。

图/吐蕃赞普礼佛图


佛国王子

第一种说法认为聂赤赞普为释迦族的后代(也就是来自印度的佛祖一族)。《布顿佛教史》等佛教史书所主张,认为聂赤赞普是印度释迦族的王子,因战乱逃至雪域,遂为聂赤赞普。这种说法为佛教史家所津津乐道,实则是一种攀附,并想以此证明佛祖与雪域藏地的密切关系,从而有利于佛教的传播,不过没有任何史实根据。

图/聂赤赞普


南凉余孽

《新唐书》记载: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樊尼乃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唐人的观念便是认为聂赤赞普便是秃发樊尼,所谓吐蕃便是“秃发”的转音。这种说法看似正确,但是从聂赤赞普到松赞干布之间的时间距离有七百年之久,而南凉距唐则不到200年,时间不符,二来秃发氏的西迁路线最后目标则是羌中(湟中),与吐蕃之地不符。

图/南凉虎台-秃发乌孤


当今学界普遍认可的羌人首领或羌部落之后,学者认为西迁的羌人首领印是聂赤赞普,这一论证恰好也可以与汉武帝时期开羌中的时间相吻合,是具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


参考文献:1. 才让著,吐蕃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生猛历史


历史上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吐蕃一词,最早见于唐朝的史书记载。蕃,藏语作 “bod”,为古代藏族自称。那么,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吐蕃人到底从何而来的呢?天呀,说了你有可能不信。

在元朝一个藏族僧人编写的《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出最早的人类,并且其子孙在西藏地区繁衍生息,他们就是吐蕃人的祖先。“猕猴变人”的传说,是古代古代吐蕃人对本民族来源的具有普遍性的看法。现在的西藏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地),传说就是猕猴及其子女玩耍的场所,并且泽当附近的山上还有“猴子洞”的古迹。

而根据西藏地区大量的考古研究,人们发现至少在旧石器时期,在天寒地冻的西藏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特别是在1958年,考古人员在西藏的林芝地区发现了古人类遗骨,经过检测发现,这些遗骨(“林芝人”)是新石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期的人类遗骸,属于黄种人,为现代藏族人的祖先。



《新唐书》援引《后汉书》以来诸史籍,认为“吐蕃本西羌属”,认为古代羌族的一些部落迁移到西藏地区,与当地的土著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而更为神奇的是在远古时期,黄帝大战蚩尤后,蚩尤战败,其后裔一部分西迁,形成了羌族。而蚩尤作为中华三大始祖之一,那么其后裔也当属于汉族。而羌人又与西藏当地的土著融合形成了吐蕃人,因此可以说吐蕃人与汉族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才对。

总之,西藏人的祖先吐蕃人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与汉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说得非常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密探零零发


“吐蕃”是藏族居民的祖先,同时亦是古代统治青藏高原的政权名号。

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杰出的君主松赞干布征服了周围的苏毗(西藏北部、青海西南部)、羊同(西藏北部)等部落,正式统一了青藏高原,并将首都迁至逻些(今拉萨)。

此后,强大的吐蕃王朝与盛唐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时战时和。直到唐朝衰落后,吐蕃最终也因扩张过度走向灭亡,瓦解为诸多小部落。在吐蕃崩溃后数百年里,统治中土的宋、元、明等王朝依然将青藏高原和上面的居民统称为“吐蕃”,可见其影响十分深远。



然而由于文献缺失,所以后世对于吐蕃人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在吐蕃的神话体系中,认为吐蕃的祖先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后所生的男女。他们在青藏高原定居,开垦种地,修筑城池,将吐蕃的族群发展壮大。随后,英雄人物聂赤赞普从天而降,带领他们建立了最初吐蕃王朝。这种神话传说虽然经不起太多推敲,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吐蕃悠久的历史。

而在中原的史籍中,则认为吐蕃是其他民族的分支。《旧唐书》认为,吐蕃是汉朝时期的发羌民族的后裔,最初居住在河、湟、江、岷等地,随后西迁才形成了吐蕃。《新唐书》则认为,吐蕃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在五胡16国时期,割据河西的的南凉国灭亡后,鲜卑人秃发樊尼率河西鲜卑残部穿越黄河,征服河西诸羌,并继续往西进入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

不过,现代的考古发掘发现早在18000多年前,西藏雅鲁藏布流域就已经有人类的痕迹。这表明西藏本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或许说明后来的吐蕃人就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本土民族。


历史的荒野


应该说:吐蕃人主要由三个地区人种组成。首先是崛起于象雄地区雅砻人。冰河期后,他们从婆罗多恒河上游进入阿里地区,通过先进的农耕技术统一了西藏中西部各游牧部族,然后向东统一后藏和山南地区各部族,山南地区人种属于达罗裨荼人的一个分支。都是从东非经马达加斯加进入德干平原的矮种黑人。建立了蕃国。二个世纪后,北上湟中地区合并了属于古羌人种的吐谷浑,合并成了吐蕃国。当然了,这三个人种都是从东非大裂谷地区迁徙来的。但是走的路线不同。古羌族是东非经红海到拔示巴阿拉伯半岛后穿越高加索地区越阿姆河进入河西走廊的。雅砻人是经红海到两河流域,越伊朗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文明毁灭后,迁徙到恒河上游。所以,吐蕃人既有南亚人的血统,也有古羌人的血统。目前属于汉藏血统,因为汉族也属于古羌人的一支。注意看这个羌字:是羊头下面占个人,所以他们最早是游牧民族,最早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夏朝,因为是游牧民族建国,所以没有明显的居住遗址出土,因为是游牧民族所以甲骨文都写在动物骨头上。


新疆聚友堂和田玉文化有限公司


藏族的起源,有两大类说法。

第一类,叫“本地起源说”,顾名思义,不解释了。

第二类,叫“外来说”。

“外来说”细分,还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叫“中国外来说”,也叫“东来说”,说西藏民族是中国内地的其他少数民族迁入高原繁衍生息而成。

第二种叫“外国外来说”,也叫“南来说”和“西来说”,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匪夷所思,比如,有“印度人种说”“马来半岛人说”“缅甸人说”“伊朗血统说”等等,反正都是认为,西藏人种是外国人进入高原形成的。

这么多说法,有很多是文献记载不实造成的。但现在用科学的考古方法,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500万年以前的上新世它才逐步上升,在那之前,印度洋的湿润空气是可以进入这里的。比如,今天的吉隆盆地,现在它海拔4000多米,而在上新世,它海拔不到1000米,年平均气温和今天四川盆地差不多,其后环境和南亚相似,而科学家在这儿找到了三趾马化石,这种已经灭绝的马,只能生活在海拔500—1000米的地区,这说明,青藏高原曾经是山地亚热带气候,是可以让人类生存的。

但遗憾的是,我们在高原上,找不到人类化石。其实,元谋人化石距今也不过170万年,没有化石,我们很难下结论说500万年前西藏有人类生存。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其他的一些学科。

比如,体质人类学。

1975年,我们发现了“林芝人”遗骨,根据其头骨、枕骨等指标,确定是蒙古人种,而颞线位置等指标接近现代华北人,枢椎测量结果表明其接近商代中国人。从体质方面测量,藏族在种族上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和东亚类型的混合型特征,这说明藏族种族是黄种人。

那么,这一发现,确定无疑地否定了“外国外来说”中的“伊朗血统说”,因为伊朗人种属于欧罗巴人种的“印度-阿富汗种族”类型,藏族人从体型上不可能来源于伊朗。同样的,这个结论也可以否定“马来半岛人说”和“缅甸人说”。

那么,“外来说”中的“中国外来说”是不是准确呢?

有一定可能。很可能跟发羌、氐有关,这里要说的话,特别复杂,就不展开了。

就说结论吧:以现在的学术水平,我们大致认为,西藏人的起源,是“本地起源说”和“外来说”各占一半。

也就是说,西藏这块地上,本来就有先民,而“外来说”中的一部分因素也可以借鉴,比如高原东部一些少数民族,与西藏先民融合,形成了这一种族。

换句话说,藏族不是单源民族,而是多源民族。

如果我们承认它是单源民族,就是排他性的,非此即彼,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头说的任何一个观点,就必须有铁证,必须搞清楚来龙去脉,可是现在证明,那些观点都有可质疑的不足之处。

如果藏族是多源民族,也就是他们的血统具有混合性特点,文化具有多重性特点,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释多了。

那么,有什么证据吗?

第一个证据,墓葬发现。西藏昌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卡若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粟”。这一点非常关键。简单说吧,“粟”是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人自己驯化发展成功的,如果没有文化融合,绝不可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西藏。

第二个证据,是体质人类学证据。讲起来特别复杂,就不多说了。

总之,很多历史问题的解决,就是一步一步的,虽然很缓慢,但总归会有答案的。有时候文献靠不住了,就要用考古依据,考古依据少,那也可以用其他相关科学,比如语言学,地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等,总之,我们相信科学,相信进步的力量。


苗欣宇写历史


一派胡言,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语言,历史研究以及考古发现都证明今天的藏族才是古代羌人的主体,他们除退出陕西以外,至今仍生活在其生发之地甘、青、川、云南、西藏等地。而历史上各个时期对族群的称谓并不相同,例如:清代对藏地统称为羌中,并有羌中大马行天下之说。吐蕃只是羌人一部,藏族只是到民国时期有乌斯藏称谓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