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本有两次机会可以避免,李建成为何要主动送死?

meng0130


这与李建成骄傲轻敌不无关系,他自以为自己是文官之首,坐镇京城长安,背靠高祖就能高枕无忧.曾经自信地说,在洛阳我忌惮李世民三分,而在京城,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二流子.追根溯源,不把对手放在眼里是老大身败名裂的根本原因.



一.第一次叫养虎为患.

1. 李世民受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排挤后,主动提出坐守重镇洛阳 ,当时秦王李世民手下除了众谋士与几个悍将之外,跟随的只有几百个喽啰。与拥有两千精锐的太子和齐王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2.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审时度势,主动提出要坐镇洛阳也是无奈之举。但太子与齐王拒绝了他的要求.这哥俩不是吃素的,深知洛阳在隋朝时期被视作东都,地势险要,曾经为九朝古都,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如果让老二占据洛阳,他进退有据,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太容易消灭他,终为日后留下大患.

3.殊不知留守长安的秦王收买了老大的部属(如常何等,是为釜底抽薪),又私下招收培育了一批勇士暗中潜伏于城内,以备不时之需(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甚至自己还偷偷进入后宫取得众妃子的同情与支持(为自己造舆论),看看,这哥俩留老二在京城真正是养虎为患.



二.第二次叫掉以轻心.

1.公元626年7月1日(玄武门政变的前一天),高祖李渊的小妾张婕妤跑到太子府,将李世民要发生兵变的消息告诉了哥两,齐王高度重视,立刻谏劝大哥李建成,逼迫老二请病假,让其远离军队与众谋士隔离.这本是适中的建议,但踌躇满志的老大向来对老二不屑一顾,就是油盐不进,身边只留二千警卫部队,这掉以轻心之举无异坐以待毙.再次成全了老二。


2.如果此时建成把这消息告诉老爸,让其惩戒不孝之子.或者自己调动部队直接逮捕老二,或者听了老四的建议让其下课.任何一个举措都可能让老二成为历史上的跳梁小丑.可惜(建成当时可能是喝高了),错失良机,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3.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当天,太子与齐王进入玄武门后,早已被收买的常何等人立即关闭大门,阻隔了后续部队的即时救援,为老二射死老大,尉迟苶杀死齐王创造了条件.


希望星晨58298869


李建成自认为已经抢占了先机,因为他做了两个重要部属。一、在别宴上杀掉李世民。二、事先做好了杀死李世民的铺垫。
(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步

兄弟两争的剑拔弩张的时候,突厥下南下犯边,原本李渊打算派能征惯战的李世民出征,但是李建成请奏李元吉出战。并要求秦王府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段志宏等及秦王府的精锐随军出征,理由是增加力量,确保胜利,李渊同意。其实,李建成的真正目的是在别宴上给李世民酒里下毒,然后将其死党一网打尽。但是,这一消息被李世民的内应获取,并告诉了李世民。

第二步

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密报说,太白金星再次出现秦地,秦王当有天下。言外之意,秦王要谋反,让李渊准好心里准备。其实,太史令是东宫的人,他的用意就是为李建成杀李世做铺垫。因为,李建成知道李渊不会杀李世民,但是他要找到替李渊下手的理由。即除掉了李世民,有解决了父亲的难言之隐,一举两得。

李世民的杀手锏

当听完太史令的奏报,李渊就把李世叫去问话。李世民灵机一动,反咬一口,说是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淫乱后宫,长期和张婕妤、尹德妃私通,并且说二人准备设计陷害自己。李渊被儿子突如其来的绿帽子给扣晕了,传话明天一早叫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对质。皇帝发话了谁敢不听,李世民成功完成了引蛇出洞之计。于是,李世民回去连夜和手下人商量,第二天一早,由长孙无忌、张公瑾、候君集、尉迟恭等玄兵设伏玄武门。

据说,张婕妤和尹德妃提醒李建成恐怕有诈,让兄弟俩不要以身试险。但是李建成低估了李世民,再说也不敢违抗皇命。当兄弟俩快到玄武门的时候,感觉杀机重重,调转马头要跑。李世民大喝一声,搭弓放箭,李建成被一箭封喉,死于马下。然后,伏兵四起,李元吉也命丧黄泉。


所以,整个过程的关键点就在于李世民利用了李渊,李渊开口,兄弟俩即使怀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这就是李世民计胜一筹的高明之处,天时地利人和皆俱,胜利唾手可得。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极其血腥的政变,充满了冷酷与杀戮,也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而这三个人分别是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就是,秦王李世民顺利登上大宝,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却双双惨死,二人不但葬送了自己与家人的数百条性命,还丢掉了大好河山,不免让人唏嘘。

可是,谁又知道,玄武门之变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有两次机会可以避免,但恰恰是李建成的失策与盲目的自信给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机会,成就了李世民。

都有哪两次机会可以避免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呢?

第一次:李世民主动提出出镇洛阳

李世民虽然具备统领千军万马的军事才能,但在京城,尤其是皇宫,管制特别严格,王公大臣都不允许私自养兵,也不具备私自调兵遣将的特权,李世民手下除了十几名谋士与悍将之外,只有几百个杂牌军。想要除掉拥有两千精锐的太子和齐王,无异于与虎谋皮。

在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世民为了保命,被迫主动提出要出镇洛阳。如果李世民要是真能离开京城前往洛阳,等于说是离开了皇权中心,不要说没机会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连争夺皇位的资格都丧失了。如此一来,李建成不就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了吗?

李建成与李元吉为何不同意李世民前往洛阳呢?其实,他们早就猜出李世民心里的那点小九九了。

洛阳曾是多朝古都,在隋朝时期也被视作东都,地势险要,城池坚固,当年李密率领威震天下的数十万瓦岗军都未能攻破。李密在军事才能方面不及李世民,而雄踞洛阳的王世充的军事才能也不及李密。由此可见,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可以将王世充远远抛在身后。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也未曾攻破由王世充占领下的洛阳。

李世民可谓是天下少有的军事天才,如果真让他占据洛阳,他进可攻,退可守,到时候还是不太容易消灭他。但如果将他困在京城长安,放在自己的眼皮之下,那岂不是更容易消灭他?基于这些考量,李建成和李元吉这才强烈反对将李世民外放到洛阳。只是可惜,李建成和李元吉高估了自己在京城的能力,也低估了李世民常常能够以寡敌众的军事天赋,所以最终还是惨死于李世民的手中。

第二次: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已得到消息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强,更何况李建成与李元吉的耳目遍布京城,甚至深入到皇宫与秦王府中。因此,就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李渊的小老婆张婕妤慌慌张张地跑到太子府,将李世民想要犯上作乱的消息告诉了二人。

李元吉虽然才智平庸,但对二哥李世民的“阴谋”从来不敢掉以轻心。当他听说李世民可能要发难的时候,立刻劝李建成,让他请病假,别再去上班打卡了。如果李建成听从张婕妤和李元吉的话,早已埋伏在玄武门之中的李世民就会白忙活一场。

搞政变,不管之前你做的多么密不透风,但事后肯定会被人发现,毕竟动静不小。只要李建成躺在家里啥事都不干,坐等李世民政变事件败露,他就能以谋反罪向李渊请求诛杀李世民,到那时李世民恐怕只能束手就擒了。

“谋反罪”历来被皇帝所不容,不管是天王老子,还是儿子,皇帝基本上是杀一儆百。如果李渊发掉李世民想要谋反,不管针对的是自己还是太子,都有可能会杀掉李世民。退一万步说,即便不杀李世民,也会将其圈禁,以防他东山再起。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历史上将不会有什么唐玄宗和贞观之治了。

但现实是,无论张婕妤与李元吉如何劝说,李建成就是油盐不进,不听他们的。李建成自认为李世民不足为惧,为避免张婕妤与李元吉担心,所以带了两千精兵作为防卫。他哪里知道,他带的人会被统统关在玄武门之外,根本派不上用场。其结果就是李建成射杀,李元吉也没有幸免于难,却给了李世民一个登上宝座的捷径。

李建成本来有两次机会做皇帝,没想到都被他错过了。事实上,李建成作为太子,在文治武功上也可圈可点,足够有资格做皇帝。只是遗憾的是,上天却偏偏给了他一个比他更优秀的弟弟,何其悲哉!


狼的味道你不懂


至于历史的真实面目是怎么样的,我们很难得知,毕竟时光不能倒留,而且也没有物证人证的保留,事件的事实,在史料中的记载,也是当朝者说了算,成者为王,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不过于离真相太离谱。

回到主题的说这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的记载详细是在《资治通鉴》中,大家主要勤快一些搜索,有很多这次事件的史料与看法,多如繁星。总结一下基本上是李建成的性格有问题,贪婪骄横的目中无人,好色好酒的腐败作风,无有谋略的暴虎冯河,依势的为非作歹,贡高我慢的飞扬跋扈。

然后,自然是李世民的谦虚有礼,有谋略的睿智过人,懂得进退有度的拿捏,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风范,遵从君臣之道的君子智慧,反正是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优秀人才,因为他是王者,他是成功了人,所以他全部是对的。

这就是历史的真实面目。

很难说李世民全对,很难说李建成全错。李建华主动送死真实原因我们只能猜测,或者是无奈,或者是性情,或者是大义,或者是愚蠢。这些只能任凭后人去猜测了。

这就是我简略的看法,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点。


醉墨客林世伟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请注意历史书上的两个细节,第一李世民称帝后曾经三次要求史官将唐高祖实录上呈由他亲自参与回忆,编修,之前历朝的先帝实录是不能由继位皇帝参与的,我们可以相信其中加入了大量的为太宗歌功颂德,涂脂抹粉乃至抹黑建成,元吉甚至贬低高祖的内容(比如当仅仅十七岁的世民竟然胆略谋略超过了五十岁的李渊)但是诡异的是在弑杀兄弟的问题上李世民几乎没有做丝毫的掩饰,直言一奶同胞建成是自己亲手射杀,要知道这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对太宗形象,人品都是极大的破坏!第二数年前发现的李建成的墓志铭上谥号隐皇帝有涂改的痕迹,原来的谥号是灵(昏庸无道之意,比之东汉桓,灵二帝),太宗为什么要这样做?事实上上面的两个细节都说明无论是在高祖时期还是后来太宗继位之后相当长时间里,朝野普遍认为李世民得位不正不仅仅是由于逼父弑杀兄长,更是由于他的功劳,能力,威望被认为远不及兄长建成(这从他政变后对侄子们的斩草除根式的杀戮就可见一斑)所以在玄武门事件就是意料之外的偷袭而且李世民亲自张弓射杀太子,目的就是向信心不足的部下们表明自己的破釜沉舟的决绝之心,所以他才会在继位后的建成的谥号问题上反复推敲,徘徊犹豫,左右为难既要贬低又要能说服人心,最后我们可以推论出太子与齐王包括高祖都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借机谋逆政变尤其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如此残忍狠毒,所以建成根本没有所谓逃脱的想法!贞观二十年太宗大宴群臣,饮酒过量而醉言:朕二十年前就已经死了!


万岁1148858845


这问题问的,要回答这问题首先得先弄清楚玄武门之变倒底是谁发动的。太子建成与秦王在大唐初建时都是功勋卓著,不过太子的势力稍劣于李世民,虽然他是长兄,被太祖立为皇位继承人,但面对势力较大的秦王他也觉得不安,总想方设法的压制李世民,甚至起了杀心。玄武门之变就是他发动欲杀害李世民的,怎奈李世民早就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官,于是将计就计反杀了太子与元吉。所以李建成并非是送死而是想着除掉秦王后美美的做皇帝呢,怎奈棋差一着。


简单点挺好7


因为他们都是傻子,没你的智慧聪明。


p平凡的人


因为他250或高丰亮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