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拟投资2.8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

我县拟投资2.8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

为加强我县各乡镇各村之间的交通和经济互通联系,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我县计划投入2.8亿元分3年时间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这是笔者从近日举行的龙门县选举产生的市十二届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中获悉的。据悉,龙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计划2018年完成20%、2019年完成50%、2020年完成30%。其中,2018年项目建设工程已完成80%,剩下的建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黄志光在视察活动中指出,“四好农村路”作为致富路、幸福路、脱贫路、民心路,对我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他要求,各实施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因地制宜、因路施策,科学规划、确保质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好“四好农村路”;要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强化责任,严格验收,真正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带动乡村振兴。

计划用3年时间改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

近日,笔者跟随市人大代表来到平陵街道隘子村Y189线看到,一条宽敞干净的乡村公路,笔直地一路延伸至整个村庄,一辆辆小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在乡村公路上穿梭往来。

乡村公路太窄,碰到迎面而来的车辆,司机只得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倒车,寻找地方进行会车。这样的情景,在我县不少农村地区经常能看到。而隘子村已经打破了这种尴尬的情景。据了解,平陵街道隘子村Y189线是今年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之一,全长2.1公里。这条乡村公路是该村村民进出的一条主路。以前这条路只有3.5米宽,路面与地基之间还有较大的落差,出行遇到两车相会而行时根本无法实现会车。今年9月,对该道路路面进行加宽改造,从原来的3.5米拓宽到现在的5.5米, 共投资57万元。

据悉,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部署,我县计划用3年时间(2018年-2020年)提升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改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健全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做到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养护水平明显加强、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路产路权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到2020年达到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要求标准。

预计每年投入2262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像平陵街道隘子村Y189线一样,龙田镇旧梁村Y120线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连日来,农村公路镇通行政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全面启动。这是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其中一项,其他4项包括通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畅返不畅”农村公路修复、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治、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目前,2018年项目已全部完成投标,并相继进入实施。

据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我县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任务已投入开工建设。其中,推进镇通行政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总里程257.2公里,(2018年完成57.292公里,2019年完成126.613公里,2020年完成73.327公里)、通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建设总里程32.7公里(2018年完成6.494公里,2019年完成16.386公里,2020年完成9.825公里)、实施“畅返不畅”农村公路修复工程总里程43.5公里(不含县道改造)(2018年完成9.93公里,2019年完成21.258公里,2020年完成12.33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治总里程339公里(2018年全部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7座(2018年完成14座,2019年完成24座,2020年完成9座)。目前,已完成镇通行政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19公里,通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完成2.4公里,“畅返不畅“农村公路修复工程完成3公里,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完成310公里,完工危桥改造44延米/2座,在建桥梁111延米/4座,完成率80%。

俗话说公路“三分建、七分养”,让村民出行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这是公路养护工作的目标和追求。据了解,我县还实施健全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增加组建乡镇管理机构11个,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和人员经费纳入同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桥长制”、加强农村公路保护、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农村公路日常业务工作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预计每年投入2262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

“四好农村路“建设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致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介绍,下来,县交通运输局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展,提高我县农村公路的水平,使农村公路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构建和谐龙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