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已不再神祕

最近引起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艾滋病免疫嬰兒”誕生的新聞,讓這個艾滋病日過得格外轟轟烈烈。艾滋病發展至今,已有各種手段可以控制病毒發展,並且通過母嬰阻斷就能夠讓孩子安全出生,這樣的“編輯”意義何在?艾滋病已經不再是一種遙遠、神秘的疾病,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瞭解它。

艾滋病已不再神秘

自測試紙

到2018年6月份,我國已有超過82萬人被確診為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攜帶者,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萬人之多。僅2018年第2季度,新發現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40104例。曾經一度氾濫的毒品注射傳播已經大幅減少,母嬰傳播、經輸血傳播已接近零報告水平,而性行為成為了最主要的傳染途徑,佔所有病例的93.1%。

可能因為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和對性知識的缺乏,高校已淪為“艾滋重災區”。大學生艾滋病的感染率在8年間上升了37倍。為了加強青年大學生的艾滋病防控,疾控中心在北京11所高校的自助售賣機投入了“HIV尿液檢測包”,其市場售價達298元,而學生只需使用30元即可匿名購買。該檢測包一投入清華學生綜合服務樓內的自助售賣機,三天便全部售罄。檢測包裡面包含使用說明書和尿液採樣器,購買的大學生把密封的尿樣放回售賣機的投樣箱裡,廠家會派人收回並送到官方指定專業機構檢測。然後,購買者會得到一個編碼,10天后憑此編碼上網查詢檢驗結果,整個過程完全匿名。

因為社會對艾滋病的“汙名化”,很多人在高危性行為後都不願意去醫院檢查。匿名檢測包讓患者能儘早確診,這對控制病情和避免進一步的傳播十分重要。除了匿名檢測包,還可以在網絡上或者藥店中購買血液檢測試紙或口腔黏膜試紙進行自測。

血液檢測試紙

各個廠家的設計不同,根據各自的說明書打開使用即可。HIV血液檢測試紙包一般含消毒劑、採血針、吸管、試紙等。使用時,需要先用消毒劑對採血部位進行消毒,然後採血。若是幫他人檢測,請注意別扎到自己,造成血液接觸,避免風險。若擠不出血,可放鬆一下手指,再進行嘗試。接著,用吸管吸取足量血液,垂直滴加2滴於試紙的加樣孔中,注意別讓血液濺落在判讀區,這會影響結果判斷。如有需要,加1~2滴稀釋液。最後,根據說明書等待結果。一般等待15分鐘,判讀區便會出現結果,在40分鐘後,試紙的檢測結果就不再可靠。

口腔黏膜試紙

口腔黏膜自測包中一般含拭子、樣本取樣管、測試條。在使用時,一般需要用拭子,即口腔取樣器的採樣端沿上、下牙齦輕輕擦拭,注意不是在牙齒上擦拭。為了保證取樣成功,擦拭軌跡應該從嘴的一角開始,慢慢擦拭到另一角,然後原路折返擦拭一遍。當上牙齦擦拭完時,拭子需翻轉,以同樣的擦拭軌跡再擦拭下牙齦。第二步,是將黏膜樣本放入樣本提取管(含有處理液)中,即先後讓拭子採樣端的兩面緊貼著提取管壁,上下刮擦6~8次,從提取管中取出拭子。第三步,取出測試條,將測試條按箭頭朝下的方向插入經處理的樣本溶液中,20秒後取出放平。一般15分鐘後,能夠從試紙上觀察到結果,30分鐘後顯示的結果無效。

不論是哪種自測方法,如果結果為陽性,都應到當地疾控中心進行復檢,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只有確認試驗結果為陽性才能被確診為HIV感染。

窗口期

2017年10月28日,貴陽一名年僅1歲的男童被蘋果塊噎住,到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救治,因為病情危重,轉入兒童重症醫學科(PICU)搶救,接受過輸血,經25天的治療後出院。此後男童病情加重再次返院治療,因治療效果不佳,轉院至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在治療期間進行HIV抗體的初篩檢測,結果為陽性。重慶疾控中心的確認試驗結果仍為陽性,從而確定該男童感染HIV。

但男童在第一次入院時也檢測過HIV,當時的結果為陰性。其父母也進行了HIV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僅僅一歲的幼兒,也沒有其他感染途徑。因此,父母懷疑孩子是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接受治療時感染了HIV。接著,有關部門對市婦幼保健院涉及患兒就診相關聯的兒童重症醫學科、輸血科、檢驗科、藥劑科、院感科、纖維支氣管鏡室和消毒供應中心等進行了調查,還對與患兒有接觸的33名醫務人員進行了HIV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同時,開展了血液安全相關調查工作,提取了相關聯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均未發現異常情況。

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呢?有人認為,男童可能是在貴陽婦幼保健院住院期間行過輸血治療時感染了HIV。有這樣一種可能性,供血者感染了HIV但在供血時處於窗口期。醫學上把感染病原開始至檢測到其存在的這段時間稱為病毒潛伏“窗口期”。艾滋病的“窗口期”大概有20天。供血者若感染HIV不到20天,在血液中檢測不到抗體成分,但其血液在使用過程中可能讓受血者被感染。現在使用的核酸檢測方法從理論上講,可以使“窗口期”大大縮短。但並不意味著消除“窗口期”的所有危險,還是有漏查可能性。

“窗口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只能通過採用新的檢測技術縮短,現在還無法消除,所以輸血治療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風險。正因如此,目前醫療機構並不提倡過多輸血,而是認為能不輸則不輸,能少輸不多輸,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考慮自身輸血,自體血回輸在近兩年被廣泛提倡。

按照國家疾病控制中心臨床病毒研究給出的六週論,艾滋病檢測的窗口期為2~6周。因此,從發生了高危行的日期開始計算,2周後才有可能檢測出HIV,而6周的檢查結果是最準確的。高危行為後的第2、4、5、6周的艾滋病檢測準確率分別為:53.775%、84.1%、99.45%、99.994%。

安全套

不安全性行為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其中包括異性性行為和同性性行為。艾滋病初期感染者和到了艾滋病晚期患者的傳染性最高,因為此時感染者體內病毒含量最高。在性交中使用安全套可以隔開精液和陰道分泌物,阻止性交雙方體液的互相接觸,從而防止性病的傳播。但在我國一項對性傳播疾病相關知識的調查中,50%的大學生表示“有所瞭解”,23%的大學生表示“不瞭解”;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偶然的性行為不會導致懷孕、安全套僅僅是用於避孕”。這導致了大學生進行危險性行為的幾率升高。

美國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夫妻雙方中有一方感染HIV,有125對這樣的夫妻堅持使用安全套,另125對間斷使用安全套,相隔兩年以後,堅持使用安全套組的夫妻沒有發生傳染,另一組病人其中有12對發生了傳染。在性傳播途徑中,使用橡膠安全套是預防HIV感染最有效和經濟的方法,防護率達85%以上。英國社會科學醫學雜誌的報告顯示,安全套預防艾滋病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質量不佳和使用不當引起的破裂、滑脫。因此,一定要選擇質量好、大小合適的安全套並且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

要預防艾滋病,除了在陰道性交、肛交時使用安全套,在口交時也應該使用安全套。已經有研究顯示口交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險比專家們預計的要高。英國公共衛生實驗室管理署調查發現,在艾滋病人群中,因採取無防護措施的口交而感染上艾滋病的比例約佔8%。臨床病例表明,口對陰莖、口對陰道和口對肛門的性交方式均可能傳播艾滋病。無論施行口交雙方的性別如何,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隨著社會風氣地逐漸開放,性生活的不確定也在增加。為了保護自己,請一定避免高危性行為和正確使用安全套。

1985年,中國發現了第一例艾滋病。現今,中國活得最長,也是最有名的艾滋病患者可能要數孟林。1995年的時候,孟林開始出腹瀉、持續發熱、周身淋巴腫大、皮膚潰瘍、體重下降、四肢無力、視力和記憶力急速減退等艾滋病初期症狀,他懷疑自己感染了HIV,到醫院查明陽性之後,他選擇主動告訴家人並離家獨自生活。

當時沒有醫院接收孟林,沒有針對性藥物,沒有獲得相關信息的渠道。遭到家庭的社會遺棄後,孟林感到孤獨、無助、絕望,甚至多次想到自殺。堅持到1996年春節時,孟林終於與北京佑安醫院徐蓮芝醫生取得聯繫,但當時佑安醫院仍然拒絕接收他入院治療。經過徐醫生的奔走,1996年3月18日孟林終於住進佑安醫院太平間旁的一間小屋。

到1996年下半年,孟林的健康每況愈下,此時何大一的“雞尾酒療法”在美國進入臨床,徐醫生通過各種關係為孟林聯繫到購買抗病毒藥物的渠道。1997年1月20日,他開始服用抗病毒藥:NVP/3TC/AZT, 即所謂的“雞尾酒治療”。

因為長期服藥的副作用,加之治療艾滋病的經驗不足,2003年5月,孟林停藥。停藥後不久,他又出現機會性感染,各項指標都在惡化。治療又重新開始,治療方案也隨著不斷出現的不良反應一直在進行調整。之後,耐藥檢測發現孟林已經全面耐藥。2004年8月13日在國內外醫生的會診下,孟林開始服用克立芝、替諾夫韋、拉米夫定,直到如今。

孟林今年已經57歲,雖然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皮膚因為治療的副作用呈顯出病態的黑黃色,但他至少還以不錯的質量活著,併成為了中國艾滋病患者中的一個“活化石”或“精神象徵”。他是中國第一個活了十多年的艾滋病患者,也是第一批吃抗病毒藥物的艾滋病患者。20年前,很少人能負擔昂貴的雞尾酒治療。當時在徐醫生詢問誰願意花20萬嘗試藥物是否有效時,只有做生意的孟林能拿出這筆“巨資”。還好2004年開始,中國艾滋病患者已經可以免費獲得藥物。

《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歐洲和美國感染艾滋病毒的年輕人預期壽命增加了10年,及時並堅持接受藥物治療的感染者預期壽命可接近非感染者。報告稱,從2008年開始,如果一名20歲的感染者接受恰當的治療,其後預期壽命可達到78歲。而非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預期壽命在法國分別是79歲和85歲,在美國分別是78歲和82歲。這說明,只要治療得當,艾滋病患者是有可能“壽終正寢”的。

因為新研製的抗艾滋病毒藥物毒副作用減少,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在不斷延長,也有了更多的藥物選擇。如果不幸感染HIV,沒必自暴自棄,對治療應該有更多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