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展開,一張張破損的紙頁,尋找一個美麗的身影;

追尋,一段段濃郁的情思,重聽那段醉人的聲腔……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陳素真,中華豫劇史上一個閃亮的名字。作為一代豫劇皇后,她的身上有太多桂冠:豫劇皇后、豫劇舞臺上的一尊美神、梆子大王,戲曲教育家、改革家等。她雖一生坎坷,卻有著美神般的藝術修養,集諸多絕技於一身,文武生旦不擋,唱唸做打俱佳開創豫劇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陳派”藝術。

今天,當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尋找她的點點滴滴,在一張張斑駁破舊的戲單上,彷彿窺見昔日的豫劇皇后,如眾星捧月般遊走在舞臺上,身姿曼妙,媚眼如絲……

一張《凌雲志》戲單,引發豫梆改革的重頭炮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34年,16歲的陳素真以一出《三上轎》享譽開封,遂後與豫劇改革先驅樊粹庭創辦豫聲劇院,按照當時西方流行的“鏡框式舞臺”改造佈置,整頓颱風、開闢了豫劇舞臺的新天地,乘著豫梆改造的第一波浪潮,他們通力合作,在劇目演出中更是革故鼎新,對豫劇旦行聲腔、化妝、表演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豐富了豫劇的表演手段,使豫劇走出鄉土,步入殿堂。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35年4月11日的《河南民報》上,刊登了陳素真首演《凌雲志》的戲單。《凌雲志》可以說是豫劇的第一部自創劇目,年輕靚麗的天才演員陳素真,在舞臺上靈感湧動,即興創造,贏得了陣陣喝彩聲,一炮而紅,不久,時任河南省主席劉峙攜妻挈子慕名前來觀看,更成為古都開封街頭巷尾的議論焦點。此後數年間,《義烈風》《柳綠雲》《霄壤恨》《三拂袖》《滌恥血》《女貞花》等一批具有開拓意義的豫劇劇目應運而生,一路伴隨陳素真博得“豫劇皇后”“梆子大王”等美稱,更成為“樊戲”的扛鼎之作。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從1934年至1942年,陳素真與樊粹庭合作才不過8年時間,但在他們的天才、勤奮與努力下,豫劇改革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不僅結束了豫劇“向無腳本”的時代,鞏固提升了豫劇的文化品位,更通過在劇目生產、表演、導演和颱風等方面的開拓性成就,推動了整個豫劇藝術的演出水準和發展進程。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抗戰中的《滌恥血》,牽繫愛國熱情的獅吼劇團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40年日寇欺凌下的中國生民塗炭,百姓們流離失所,飢寒無依,逃難中的陳素真在洛陽駐足,進行募捐義演,3月1日,她貼出了“多捐一文錢,多活一條命”的《滌恥血》戲單。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藝人愛國,便舉起藝術的旗幟,宣揚抗日救國的愛國志氣。演完《滌恥血》,觀眾的熱情響應讓陳素真與樊粹庭更感到宣揚救國的重要,隨後,他們在洛陽重組“獅吼劇團”,先後在亳州、寧陵、睢縣、鄢陵、扶溝等地巡迴演出,募捐抗敵經費,轉交河南救國委員會。在當時的《河南民報》上,曾對他們的舉動給予"堪稱熱心救國之模範"的高度評價。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42年,獅吼劇團在西安扎根,從河南籍兒難童中招收學員,正式成立"獅吼兒童劇"。這些新培養的兒童,後來大都成為豫、陝、冀、魯等省市豫劇團的新生力量……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開封義演戲單,鼎力回報百廢待興的故鄉教育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這張為開封高中義演的戲單是在1946年6月間貼出的。由這張戲單出發,我們可以梳理下抗戰後陳素真對開封教育事業的諸多義舉。因為開封是陳素真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她對這片故土,魂夢牽繫,血濃於水。

抗戰勝利後,開封斷壁殘垣,百廢待興,校園被炸燬,學子們更是失去了學業。深感痛惜的陳素真,連續響應當局號召,進行了長達數月的義演。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46年5月3日的《河南民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梆劇名伶陳素真,因河南失學兒童甚多,擬募金興學,已設籌備處。名流齊真如,李鳴鐘,王公度,梁冠其,王汝伴,溫其亮等,均極力贊成並予最大協助。”

作為豫劇皇后,陳素真的票價可謂在戲曲界首屈一指,僅在人民會場義演7日,收入便達一千餘萬元(舊幣),這些錢,源源不斷地存入中央銀行,為開封興建了一所又一所學校。6月,為了給開封市熙初高中的學子籌措學費,陳素真不顧連日辛勞,毅然登臺……

武漢的第一張豫劇戲單,豫劇傳播到長江以南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50年春,是農曆年的臘月底,陳素真應武漢文化局邀請,帶劇團去武漢演出,這是豫劇的第一次南下。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在此之前,“豫劇皇后”、“梆子大王”的名聲早已如雷貫耳,武漢觀眾翹首以盼。在陳素真剛剛從河南啟程時,武漢群眾劇院便張貼出了她的演出戲單。戲單上,“王若瑜”三個大字佔據著巨大篇幅。“豫陝馳名中南第一文武青衣花衫”的讚譽更引領著武漢人民對豫劇的巨大好奇與熱情。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當陳素真在武漢民眾樂園群眾舞臺第一次演出時,已經除夕夜,但仍然座無虛席,群情激動,觀眾席中,竟然還有剛吃完年夜飯便急急趕來的京劇大家程硯秋……梆子一板一眼,臺上的倩影唱唸做打,典雅大方,武漢觀眾痴迷了,河南豫劇的名字,從此火到了長江以南。

特別值得一提的事,陳素真帶去的豫劇團從此便留在了武漢,後來成為武漢市豫劇團。這是陳素真為推動豫劇在全國的傳播所做出的一項榮耀的成績。

1962的開封演出戲單,伊人的歸鄉夢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為什麼這次的戲單這麼重要?因為這是陳素真經歷涅槃新生後重回河南所帶回的戲單。

1962年,涅槃之後的陳素真率團回到開封、鄭州,此時的她,已是天津豫劇團的主心骨,十餘載客居天津,歸來時,伊人多了滄桑,但能再度登臺為家鄉父老鄉親演出,不能不說是她藝術生涯中的一大盛事。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這次的戲單也製作得格外用心。扉頁上,對河南豫劇的流傳地域、歷史溯源、唱腔特色等做了簡要介紹,而且刊登著陳素真的代表作《洛陽橋》的大幅劇照,深入淺出地將此劇的在河南創作、發展以及劇情做了概括。並對天津豫劇團主要豫劇演員做了圖文並茂的推介。——這種形式的戲單是從前極為少見的,可見陳素真對此次歸鄉演出的重視程度。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也許,這是陳素真迴歸家鄉,對家鄉父老的一次虔誠彙報、苦心表白吧!她要告訴家鄉父老,即使遠離故土,她也沒有遠離家鄉的戲曲,家鄉的情懷;即使在苦難中,她仍然在所到之處,播撒著豫劇的希望之火。

最後的“謝幕單”,那震撼人心的美從此遠去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我們數一數,從藝68年,足跡踏遍中國的土地,從中央到基層,榮獲無數掌聲與讚譽。豫劇皇后陳素真一生貼出的戲單,該有多少張呢?毋庸置疑,即使時光倒流,我們也無法一一數盡了!

但在所有的戲單中,唯有一張,是那麼沉重、那麼的牽動人心。即使在她走後的幾十年間,每當想起,總要心頭一緊,潸然淚下。這就是陳素真最後的“謝幕單”——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1994年3月30日,《河南日報》醒目的位置,刊登了這最後的一張“戲單”:一個令無數人難以置信的消息“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陳素真逝世”赫然醒目!令人沉痛難以自持!

這是陳素真的最後一張“戲單”了,人生滄桑起伏,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從這一張單子貼出,她便永遠告別舞臺,告別觀眾,告別了她曲折滄桑的人生……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一個有骨氣、有倔性的天才演員走了,身影裹挾著百年風塵;

一尊破古創今的豫劇美神矗立了,聲腔唱盡了歷史的悲歡;

一位坎坷多難、一生流離的女子姍姍而去了,留下了無盡美麗的憂傷……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百年芳華迤邐而過,時光交疊,她似乎又隱去,似乎又重現……

夢魂交接處,她似在雲翳中回眸,微微一笑。

依稀,還是那年,驚豔的模樣……

榮光一生、滄桑一生——豫劇大師陳素真一生中的重要戲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