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泰国的冬阴功汤、德国的香肠火腿、日本的寿司、英国的炸鱼薯条、法国的鹅肝酱、意大利的披萨......“吃货”对于一个国家的印象大都是停留在舌尖上的味道,不过,对于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吃货”表示自己的舌头好像不太够用。

一提到印餐,人们容易想到咖喱。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咖喱是印餐最大的特色,但并不能代表印餐的全部。印度地域广阔,人们的饮食习惯差异也大,北方爱吃油饼,南方人爱吃米饭,咖喱流行于全印,东北人则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印度流行吃素竟与天气有关

每天到中午12点,我们都会迎来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终极问题——“中午吃什么”。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逃避。而印度人迎来这个“终极问题”的时间会比我们稍晚一些,因为他们的午饭一般从1点半开始。不过他们思考“吃什么”之前还有一个大前提:吃荤还是吃素?

印度人在“约饭”前一般都会先了解对方的口味,然后再决定去素食馆还是荤菜馆,以免犯了对方的禁忌。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图/瑞诗凯什


在印度既有全家吃素,也有全城吃素的地方。北印度的山城瑞诗凯什这个瑜伽圣地就是全城吃素的,如果在瑞诗凯什的你想吃肉,那就得出发去别的城市了。

在印度,吃素并不是为了赶“减肥”的潮流,印度人吃素的历史可长了。印度教是多神教,认为万物有灵,这影响了印度教徒的生活习惯。有种说法是,越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吃素的可能性越高,越是社会上层,吃素的人越多。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印度人流行吃素可能还跟天气有关。

每年的4月到10月,印度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处于先干热后湿热的天气中,干热时节,40度以上的气温是家常便饭,湿热时,最高气温常常也有35或36度。

这样的条件下,肉类难保存,易腐烂,古代又没有冰箱。蔬菜的保存就相对容易点,尤其是印度人最常吃的土豆、西红柿和洋葱,最热的时节,西红柿保存一周没问题,土豆和洋葱保存的时间就更长了。自然条件的束缚使得一部分人选择了吃素并坚持了下来。

然而,素食者对素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最为严格者连鸡蛋都不吃。

这可能与你想象中的素菜不太一样

说到吃素,你可能会想到中国素菜的做法,以为印度的素菜也是如此。然而,印度的素菜跟中国的素菜差别还是很大的。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图/印度的各种糊糊


即便吃素,印度人也喜欢将素菜切碎煮成糊糊状,而不是吃蔬菜叶杆。印度的“混合蔬菜”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把各种蔬菜叶杆混炒,而是做成一钵糊糊,根本看不出来混合了哪些蔬菜。

吃素的印度人占少数,大部分印度人吃荤。印度地域广阔,人们所吃的荤也不尽相同。德里身处内陆,荤菜主要为鸡肉和羊肉,辅以河鱼与虾。孟买、喀拉拉、泰米尔纳德等地靠海吃海,海鲜多又便宜。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图/用手吃饭不是不讲卫生,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食物的味道


咖喱不是印餐的全部,但印度人是真的喜欢吃咖喱,印度菜常见的做法就是各种咖喱搭配:咖喱鸡肉、咖喱羊肉、咖喱鸡蛋等等。

一份咖喱肉菜里,肉可能只有四五块,其余便是浓稠的咖喱汁。所以,肉少汁多,咖喱菜常让人感觉不够吃。还好,印度人对于汁也一样喜爱。他们常常

将汁用勺子舀了浇在盘子里的米饭上,然后用手搅拌米饭,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团起饭团塞入嘴里,再舔净手指上的米粒和咖喱汁。有的印度人说,用手吃饭可以更好地感受食物的味道。

牛奶: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在印度,无论是素食者还是荤食者,对于牛奶的偏爱都是一致的。喝牛奶,吃奶酪、奶豆腐,喝奶茶,印度人一辈子几乎离不开牛奶。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还好印度的牛奶也便宜,每天早上都可以在杂货摊买到新鲜的牛奶,一袋250毫升的脱脂牛奶只要17卢比,不到人民币两块钱。如果还嫌贵的话,可以到奶站里买更为便宜的散装奶。

印度政府还在居民区附近建了些奶站,廉价向民众供奶。

一杯茶,一部史

从1841年算起,大吉岭红茶已有170余年的历史。从一棵树苗到万亩茶园,大吉岭红茶走出了莽莽喜马拉雅山,成为了印度在世界上的响亮品牌。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在大吉岭,品尝正宗的大吉岭红茶十分容易。市里散布着大大小小的茶叶店,其中既有灯火通明宽敞气派的大茶叶店,也有门脸小灯光幽暗的小店铺。

生于斯,长于斯,这些店里的老板和伙计聊起大吉岭的红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肚子里就装着一部大吉岭的红茶史。

要想喝茶,也别客气,只要提出品茶的要求,他们都会爽快地答应,然后煮上水,摆好茶具,装好茶叶,沏上一壶地道的大吉岭红茶请你品尝。喝了不买也没关系,不甩脸色,不骂人,仍然笑脸相送。或许他们愿以一杯清茶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或许他们更懂经商之道,不会为了一壶茶水失去一个潜在的客人。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我们流连于大吉岭的茶叶店,喝了一肚子红茶,也听了一肚子红茶的故事。

印度人爱喝茶,尤其是奶茶,德里街头,奶茶铺子随处可见,还有奶茶小哥会即兴表演一下拉茶。只见他手持一把积满了奶垢的铝锅在炉火上晃来晃去,奶茶在锅里翻滚,火候已到时,奶茶小哥便高扬起铝锅,对着桌子上一字摆开的玻璃杯倒茶,熟能生巧,茶一般都拉得不溅不洒。德里街头奶茶不算贵,在阴冷的凉季,喝上一杯奶茶,身心俱暖。

还有一点奇妙的是,印度的茶的发音与中文的“茶”极为相似,乍一听,还以为是中国的方言。

嗜甜如命的印度人

印度人很喜欢甜,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喝茶放糖,饭后要吃甜点,还要嚼点裹了糖的茴香籽清口。逢年过节,他们还会把甜点当礼物送。政客选举获胜后,还常与众人一起分食甜点,以示庆祝。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在吃饭的时候,印度人忘记什么也不可能忘记吃甜点。对印度人来说,如果饭后不吃甜点,这顿饭是不完整的。当然,印度人喜欢甜不是没有道理的,甜点可以带走了饭后满嘴的油腻,让人清爽不少。

印度的甜点五花八门,印度人常用英文字母来拼写甜点的名称,像拉杜、贾乐比这些洋气的名字都是印度甜点的名称,光听名字实在是很难联想到甜点。

不过这些拥有“洋气”的名字的甜品在印度的街头巷尾却是随处可见的,这也是印度人嗜甜如命的一个印证。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图/喜马拉雅山


中国和印度虽然只隔着喜马拉雅山,可是两国人民却是熟悉而又陌生。尽管民间都流传着对方的传说,可相互又所知甚少。

咖喱饭、火车外挂、摩托杂技、印式英语、宝莱坞,差不多构成了国人对于印度的基本认识。


舌尖上的印度:除了咖喱,印度人的美食还有这个

《不可思议的印度》即将上市

印度人真的用手方便吗?印度火车真的有外挂吗?印度抗癌药为何便宜?吕鹏飞在印度上过山,下过乡,与印度人朝夕相处三年,亲身感受到了这块土地的神奇。他把自己在印度的所见所闻写成了

《不可思议的印度》,为你叩开印度的神秘之门,揭秘印度的种种“不可思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