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好奇司马昭为什么没有杀了文鸯,司马师可是间接死在了文鸯手上啊?

塔罗右手


司马家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曹魏权柄,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流汹涌,仅在淮南一地就出现三次反对司马家的叛乱,司马懿在生时有王凌之叛,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掌权,继续维护家族权势打压异己,扬州刺史文钦因为原来依附曹爽,这时也受到打击,有功不赏或少赏,心怀不满,255年因张皇后父亲张缉等图谋夺司马师之权,事泄被杀,连累魏帝曹芳也被废黜,时驻在寿春的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感昔日魏明帝知遇之恩,愤怒司马师专横,联同文钦等人一同起兵讨伐司马师。文鸯就是文钦的儿子,骁勇善战,此时也在军中。


得知淮南叛乱的消息,司马师连忙出兵平叛,大兵初到,文鸯认为应趁敌军立足未稳前去挑战,便率领麾下精兵前往敌营,在营门口大骂司马师忘恩负义,叛国逆贼,要他出来受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当时司马师因眼疾新割眼瘤,尚未痊愈,由于淮南处于对东吴防线对敌前沿,是兵家重地,所以不敢大意抱病前来。面对文鸯突然进攻,司马师大惊,气血翻涌眼珠突出眼眶,依然坚持指挥应战,文鸯见敌势大只得撤退,魏骑兵大举追击,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进出六七次,追骑不敢逼近,司马师击退淮南兵的袭击,攻下寿春,在回师路上就死了。


毌丘俭失败后,文钦父子投奔东吴,257年,诸葛亮族弟魏国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司马昭,是为淮南第三叛,吴国派文钦父子及全端、唐咨等人入寿春支援,司马昭亲率大军前来平乱,淮南兵连战失利,东吴援兵也撤退回国,寿春被魏军包围,日子一久,粮草不济,城中军心开始涣散,诸葛诞文钦在魏国时就关系不佳,这时因为意见相左,诸葛诞一怒之下杀了文钦,文鸯与弟弟文虎见状,反出寿春投奔司马昭。(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因诸葛诞平日深得军心,这时虽城中缺粮,依然顽抗不降,司马昭在外日久,生怕朝中有变,也心中忐忑不安,这时见文鸯兄弟来降,大喜,接纳二人并封为关内侯,并以二人降后的待遇在城下宣传,

“呼语城内云: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瓦解寿春军民之心,终于成功攻克寿春,诸葛诞逃走被杀。文鸯投降后司马昭虽表面厚待,却终是记着害兄之仇,司马炎继位后,非常讨厌文鸯,把他免官,到八王之乱时,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心常怀恨文鸯的背叛,便诬陷文鸯造反,诛灭三族。


南方鹏


司马昭之所以不杀文鸯,是因形势所然。


诸葛诞之叛

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宣布背叛魏国(司马昭)。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淮南三叛”中的最后一次叛乱。

前两次叛乱的领导者分别是王凌和毌丘俭,诸葛诞也吸取了他们失败的经验,及早地向孙吴帝国方面联络援军(派长史吴纲和儿子诸葛靓),同时积极备战。

孙吴方面当时是

孙綝主政,他先派出唐咨、文钦、全端、全怿、王祚率军三万增援诸葛诞,随后又有朱异、丁奉、黎斐等五万人继续增援。

朱异突袭夏口,夏口督孙壹对孙綝不满,便带着家人投魏去了,这是第一次叛逃。

曹魏帝国主政的是司马昭,他对孙壹加官进爵,以示恩宠,同时司马昭动员曹魏帝国二十余万人进攻寿春。

六月,魏镇南将军王基和吴方面的唐咨、文钦基本上同时到达,王基并未完成对寿春的包围,唐咨、文钦也入了寿春城。

请大家注意的是:唐咨、文钦这两人本是曹魏方面的将领。

唐咨投魏的时间并不准确,大致是在魏文帝曹丕时期就投了孙吴,可以说迄今都为孙吴帝国效力几十年了,

文钦则是在淮南第二次叛乱(毌丘俭)时,战败后投靠孙吴的。当时平定毌丘俭的主力军之一还有诸葛诞,可以说,文钦和诸葛诞是有私仇的,只不过这一次,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又成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全氏兄弟叛变

孙吴帝国内部的矛盾也很多,孙綝这个人没有什么威望、才能,靠着从兄孙峻的专政而上位,对方异己就是高举屠刀,所以很多人对他心怀不服。

九月,朱异在作战时吃了败仗,孙綝就以此借口将他杀了。

全端、全怿兄弟二人对魏作战同样也不利,朱异之死,他们同样对孙綝不服,感到恐慌,同时,对所谓的主帅文钦、诸葛诞也不抱有信心,感觉是:输了就是自己的锅,赢了,就是他们的功劳。

在孙吴首都建业方面,全氏家族的全辉全仪也在酝酿叛变,他们联合部曲数十家人,趁机出了建业,渡江投了魏军。随后,钟会提议让

全辉写信给正在前线作战的全端兄弟劝降,全端见信,立刻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自己只能也跟着投魏了。

十二月,全端兄弟出了寿春城,投司马昭而来。


文钦之死

如此,寿春城内只有诸葛诞、文钦、唐咨三人了,增援的丁奉等军队也被魏军阻挡,又无法击败魏军。寿春城内一片灰心失望,唯一有信心的就是诸葛诞所宣称的,城内粮食可以维持一年,坚持到司马昭方面断粮撤退就能赢。

实际上,真实情况不容乐观,城内的粮食不足维持一年,甘露三年(258年)正月,文钦、唐咨率军突围,结果被魏军击溃,死伤惨重,又有一万多人投降。

这时候,诸葛诞也发现,城内的粮食可能真的不能支持多久,在这样的情况下,文钦提议把城内的北方人(魏人)放走,让他们去投魏,留下南方人(吴人)来坚守寿春城。

这个建议也不错,但是诸葛诞不听。

文钦这个人性格、脾气并不好,军事才能也是一般般,他父亲文稷,是追随曹操打天下的乡里人,所以受到曹魏帝国的提拔。在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下,出身世家的诸葛诞自然看不上文钦这个“武夫”了。

《诸葛诞传》就说文钦和诸葛诞向来不和,这次战事两人虽然在一起,但是并不齐心,甚至在发生矛盾时,互相猜疑。最终,诸葛诞借机杀了文钦。

如此,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听闻父亲被害,立刻率兵突围出城,投降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

文鸯投奔司马昭后,当时就有魏军军官提出按照军法,应当追究文鸯当年在毌丘俭叛乱时的罪责,将其诛杀,司马昭下令说:“文钦确实罪该至死,他儿子文鸯也应该受罚处死,然而现在寿春城并未攻克,如果我这时候杀了文鸯他们,不利于攻城。”

于是司马昭让文鸯兄弟二人带着数百骑兵绕着寿春城走,边走边对着城上守军高喊:“文钦之子都不会死,你们还怕什么呢?”

这个计策应该也是钟会的计谋,司马昭还表奏文鸯兄弟继续担任将军,还封关内侯。

反观城内,果然守城的吴军士气崩溃,诸葛诞无计可施。

最终,遭遇战事不利,缺粮、将领连续背叛等一系列打击下,魏军在二月终于攻破寿春城,诸葛诞被诛。司马昭率领的魏军取得了全面胜利。


纵观前后,从孙壹、全氏兄弟,到文鸯兄弟,到最后唐咨在战败后也投降魏军,他也没有受到惩罚,以及其他没有留名的低级军官,都获得厚待。

司马昭还把俘虏的吴国士兵全部放回去,从此江东百姓都对司马昭感恩戴德,感谢司马昭不杀之恩。

司马昭只杀忠心于诸葛诞的那部分人,愿意投降,表示自己当初是被胁迫参与叛乱的人,都得到赦免。

文钦的遗体也得到妥善处理,司马昭许可,让文鸯兄弟给父亲置办丧礼,安葬回故乡,并不追究文钦生前的罪责。


后世史家习凿齿对此评价:

自是天下畏威怀德矣。君子谓司马大将军(司马昭)于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矣,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丧王基之功,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文)鸯葬(文)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诸葛)诞众,使扬士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此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很显然,司马昭不杀文鸯,不是特例,他赦免了很多人。他之所以这么做,如此宽宏大量,就是为了养名树德。

以司马昭之力,除去一个仇人泄愤固然很轻松,但是,天下归心才是司马昭追求的目标啊!


有一说一谈历史,无偏无倚话苍生。

欢迎喜欢三国故事的朋友关注我。


浔阳咸鱼


解决疑惑应该深入浅出的来理解,第一个是阵营问题。司马师死之前一段时间同属于曹魏阵营的时候没有理由杀他。再加上文鸯属于三国后期最猛的武将之一了,更加杀不死了。

第二个,司马家族废魏帝的时候等于反叛了,文鸯选择的还是曹魏阵营,文鸯给我的感觉相当于三国后期的吕布了,敌对阵营之间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杀死对方武将。

到现在问题已经解决完,至于后来文鸯之所以会有那些境遇,一个是因为他战场上有勇有谋的将军身份。一个却是朝堂上政治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