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

小姐姐讲史


司马师、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是亲哥俩。司马懿城府极深,阴险狠毒,这两个儿子也很像他,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代人成了西晋王朝的奠基者,为三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至于说这兄弟俩谁更厉害,综合来说应该是老大司马司师更胜一筹。可惜死的早,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也与司马师身为长子,且长司马昭三岁,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兄弟俩头一天知道计划后,司马昭心有牵挂,一夜没睡,而司马师却与平时一样,安然入眠。第二天行动的,竟然能集结了暗中培植的三千人的敢死队,指挥若定。连司马懿都赞叹不已,可见司马师的心理素质与远见卓识,在当时要强于司马昭。

司马昭曾率兵伐吴,却被东吴诸葛恪击败,致便司马昭被降爵。次年,司马师却用计大败诸葛恪。只是因为早亡,没有独自指挥太多的战役。司马昭后来指挥灭蜀伐吴,统兵西征灵州平羌族,北征沙漠收拓跋。招抚几百万的各民族群众归附,所以在军事能力方面,如果以成绩论,司马昭要强于司马师。不过这要怪司马师死的太早。


在擅行废立皇帝这一点,这,两兄弟却步调一致,同出一辙。司马师大开杀戒,除掉政敌,废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司马昭不甘落后,又杀了想独立自主的曹髦,为了洗白自己,让部下成济顶罪,并灭了成济三族,相比之下司马昭更加阴狠。

在国家治理方面,司马师在司马懿死后,掌控朝廷,一方面清除异己,巩固专政,另一方面选拔人才,举贤任能,整顿朝纲,使朝廷中的风气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倒也大有中兴之势,使司马昭掌权后深受其利,并学以致用,灭蜀之后,优待刘禅,对蜀地百姓减免赋税,安抚民心,对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司马师在司马懿死后才独挑重担,至死时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在这四年中,他独揽大权,铲除异己,培植自家势力,打击外部敌人,已经为司马昭日后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司马昭坐享其成。

司马师是长子,以古代世袭的规则,司马懿也会重点培养他,如果他不早亡,司马昭只能望其项背,历史的发展也许也是一样的,甚至更快。

所以相对而言,还是老大司马师的能力更强一些。至于司马家族的品行作为,是非功过,自有读者自行评定。


我是历史微点,历史领域小学生,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


历史微点


中国人经常说知子莫若父,从来没说知父莫若子,父亲早儿子出生20几年,做儿子的怎样都不可能全面超过父亲,尤其是像司马懿这样在当时叱诧风云的人物,情商智商极高的政府高官,放在现在就是党政军一把手。靠着自己的忍,一步步带领司马家最后走上金字塔最顶端,司马昭最多是享受成果,没有司马懿的忍,司马昭早就死几个来回了。


良心风水师


司马师(208-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掌权后,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击灭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毋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葬于崇阳陵。

司马师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大败吴将诸葛恪。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太后废掉魏帝曹芳。

二人的区别:

一是 司马懿死后,兵权留在司马师手里,像司马懿那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才能吗,肯定是择重托付。

二是 司马师得权以后,一直都是自己带兵打仗,而司马昭那时没一点作为,凡事都只听他哥哥的,直到司马师死后,他才要为兄报仇。

三是 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在家等诏书的片段,司马师和司马昭在练剑,接到消息后,二人的反映决然不同,司马昭等待父亲的意见,而司马昭则是要上京,则被司马懿责备,所以司马师更厉害些


稗官野史馆


古往今来,不管是混什么圈,都有一条铁律,“出名要趁早”。只要名气够大,基本就可以弥补一切的先天不足。就比如说题主的问题,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其实答案非常肯定,在史书上很容易找到。但是不读正史只听故事的,肯定知道一句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有可能认为司马昭厉害,名气大。实际恰恰相反,司马昭可以说完全是司马师的替代品以及能力mini版。




司马师作为司马懿的嫡长子,在家族中的地位比司马昭要高的多,并且司马师能力出众,名声极好,在司马懿死后,稳定了司马氏的执政地位,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对曹魏皇室的控制,如果不是司马师早亡,司马昭就没有机会走到历史前台。

在高平陵之变之前,曹爽为了将夏侯玄安置到司马氏父子的大本营“征西军区”,从而将位置极其重要的中护军的位置给了司马师,中护军是掌握军队军官选拔的实权位子,原本曹爽的打算是中护军的位置虽然紧要,但是仍然处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容易控制。

但是司马师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中护军的位置上,上下其手,竟然养出了三千人的死士队伍,这只队伍的存在甚至连司马懿在事前都不知道,这支队伍也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最大本钱。

“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而后世的史学大家虞世南则称赞,高平陵之变充分显示了司马师的智谋才略。

及诛爽之际,智略已宣。——虞世南

但是司马昭在高平陵之变中完全处于辅助地位,其作用远不如其兄。

在取得执政地位三年后司马懿死去,司马氏父子之间的权力传承实际上面临巨大考验,在秦之后的封建时代,只有皇帝的权力可以代代相传,其他人的封地财富可以传承,但是权利是要收回的,也就是说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权势地位,在法理上其实是说不通的。

但是面临困局,司马师以自己的关系网为基础建立了类似于曹操的霸府政治(这个可以说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了),同时强力平定了淮南三叛中的两叛,稳定住了司马氏家族在曹魏的执政地位,如果司马师能有和乃父司马懿一样的寿数,东晋代魏的时间有可能被大大提前,而不会拖到“四代目”司马炎手里完成。


如果不是司马师无后早亡,司马昭连走向历史前台的机会都没有,实际上在司马师活着的时候,司马昭连做司马氏家族权利继承人资格都没有,更多的是为其兄司马师驱使以及背黑锅。

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在司马懿活着的时候,就做主把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作为继承人。而司马攸天资聪颖,深受司马懿喜爱,实际上是默认的家族第三代接班人。即使后来因为司马师早逝,司马攸年幼无法服众,司马昭继位,但是司马攸的存在,使司马昭陷入继承顺位的矛盾里一直无法自拔。后来在公开场合也数次表示,自己死后要把位置传给司马攸,使权利回到司马师一系,当然这里客套的成分居多。但是也可以看出司马师一系在朝臣以及司马家族内部的正统性。



司马师继位之初,他的威望、功绩和父亲司马懿相比是明显不足的,司马师决心通过建立军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在嘉平四年,十一月,司马师命司马昭都督王昶等三道伐吴,不想却被吴将诸葛恪法大败于东关。

东关之败对于刚刚执政的司马师的威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司马师需要给朝野一个交代,作为执政,他自己虽然主动承担责任,但是这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高姿态,他是不能接受处罚的,那么自然就要找替罪羊,指挥此次作战的司马昭自然是最合适的,因此战役最大的受害者成了司马昭,他不仅被撤职免去都督,还被剥夺了爵位,可谓名望尽失。


醉美木渎


肯定是司马师比司马昭厉害的多。

司马师在司马家取代曹魏的过程中,地位比司马昭重要的多。

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中,司马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司马师在高平陵之变前担任中护军,掌握了曹魏中军的人事权以及部分兵权。司马师另外阴养死士3000人,也利用了自己担任中护军的便利。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能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就是司马师召集起来的3000死士和掌握的部分曹魏中军兵力。可以说,司马师是高平陵之变谋划和执行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司马昭直到高平陵之变发动前,才被通知消息。之前的谋划,司马懿的家人中一起参与的,只有弟弟司马孚和儿子司马师。

司马师在高平陵之变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司马师是司马懿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如果司马师死的时候,有一个成年的儿子,根本不会有司马昭什么事,司马昭只会是一个关系比较近支的宗室。

可惜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收养了一个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做养子。司马师死的时候,司马攸只有7岁,在司马家还没正式完成取代曹魏的时候,肯定不能让一个7岁的小孩继承位置,司马氏家族中另一位有实力有资格的人,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没有去争夺这个位置,才有司马昭继承。

司马攸顶着个司马师儿子的名义,在西晋初期成为了西晋政权内部的一个很大的隐忧。晋武帝司马炎晚年,让司马攸继位的呼声很高,而司马炎肯定想让自己儿子继位,引发了一系列的内部斗争。


仁勇校尉


当然是司马师更加厉害!

实际上司马师是严重被低估的一个人,这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所以便宜了自己的弟弟司马昭,也是因为有曹髦的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司马昭在历史上更有名。

司马师在司马家能够成为权臣这件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兵司马门,控制京都,保证了司马懿政变的成功。

司马懿死后是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之职执掌魏国军政大权,司马师打赢了来自吴国的新城之战,平定了淮南二叛,保障了司马家的权势。

司马师绝对是一个狠角色,为了自己家的权威,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夏侯徽,司马氏杀夏侯徽的时候,夏侯徽才二十四岁。

在政治上司马师也很有一套,掌握权利以后,司马师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举荐贤才,整顿纲纪,各司其职,朝野肃然。

而司马昭则是建立在其父司马懿和哥哥司马师的基础上,本来已经有资本称帝,但是这事也被司马昭搞砸了,因为他的属下贾充命人杀了当时的皇帝曹髦,这沉重打击了司马昭的威望,让很大一批官员对司马昭非常不满。

虽然司马昭有攻灭蜀国之功,但是没法让他在有生之年称帝,只能封晋王,把称帝的事就给儿子了。有了父亲和哥哥我打基础,还把事情做成这样也可以看的出司马昭虽牛但不比司马懿和司马师,而且西晋在刚立国的时候就出现了亡国之相,也和司马昭有一定的关系!


历史百家争鸣


司马家族的司马师和司马昭相比,谁更厉害这个问题的根,在他们父亲身上 ,从司马懿开始,屡屡带领儿了们行军打仗传搜经验谋略,从司马懿那里,专门培养培训他儿子们管理国家治理大事统帅军事的领袖型人才经验。不论谁,都有本领,继承他事业的才能和本事。有青出兰胜于兰的更厉害角色。司马师(208一255年)是晋朝司马炎的大伯,司马懿的长子他、继承司马懿的一切权力。并直接参与策划的消灭曹家残余的曹爽的高平陵的政变。屠杀曹爽家族,使他成为曹家王朝的掘墓人。少年英才风流倜傥,沉思多略。是那个时代公认干大事的人才。在平时就是抵制腐败诱惑,专心做为的年轻帅才,有很高声誉,办事坚毅,果断刚毅,敢说敢杀 获得过一代谋略家的美名。可见他的能力,胆识,韬略 和智慧与无情都超过父亲司马懿,。为晋朝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政治家,军事家,255年病死,为48岁。司马昭(211一265)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懿的次子,他全面继父兄打下江山,更加全面了加紧取代魏国曹家的步伐,杀曹毛立曹奂。把曹家人变成他家牛羊,其作法比他父兄有过,无不及,在当时就喊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自家事业无不用力,很有毒阴险狡诈多变能力是比父兄,更有才能大志,敢当先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其军事和统帅能力,远之超父兄,是统一中国的开创晋朝的奠基人,其作用的影响远超司马师百倍,也是人们特别尊崇的军事家。


ww3721王建文


当然司马师更厉害,他只是死得早名气比较小而已。司马懿蓄谋发动政变,只与一个人长期密谋,他就是司马师。到了政变前那天晚上,告诉了司马昭,这小子吓得一晚上没睡着;司马懿司马师父子跟没事似的。

司马师年轻时名气就很大,很有才能,能文能武,与名士何晏、夏侯玄齐名,三人关系很不错。作为国家组织部长,何晏看人还是有一套的,他说:“看问题深刻,能通达天下哲理的,数夏侯玄;看问题细致,能处理好天下事务的,数司马师。”何晏没看懂的是,司马师心狠手辣、阴狠深沉,而自己更擅长夸夸其谈。

司马师心有多狠?夏侯玄、何晏因为挡住了家族掌权,全部被处死;他自己的妻子夏侯徽,是夏侯尚的女儿,母亲是曹真之妹,可能是知道了什么秘密,被司马师杀死。

司马懿去世,因高平陵政变的恶劣影响,司马家的政权非常不稳。司马懿把一切托付给了司马师,他被任命为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成为第一权臣。


九州历史


司马师与司马昭是司马懿嫡出的两个儿子,因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以及后来西晋王朝帝系在司马昭一支,司马昭似乎更加出名一些,但是司马师无疑也是重要的人物。

《晋书》中的一件小事就能反映出司马师与司马昭谁厉害: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这段记载中的帝是指司马师(谥号景帝),司马懿将要发动高平陵事变之前,将政变计划告诉了两个儿子,司马师正常睡觉,而司马昭(谥号文帝)一夜翻来覆去,可见司马师『每临大事有静气』,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两人谁心理素质更好,谁更坚韧,非常明显了。

同时,上面这段史料记载还显示,在高平陵事变前,司马懿的有关密谋只与司马师商量司马昭根本不知道,司马师还偷偷养了3000名死士,平时散在民间悄无声息,到需要的时候一朝就汇集起来,人们都不知道这些死士从何而来,可见司马师的保密工作、组织能力都是一流的。

知子莫若父,策划阴谋司马懿找的是司马师,最后自己掌握的权柄也是传给司马师继承,这一点充分说明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比司马昭更厉害。

司马师当权后于新城之战击败吴国诸葛恪的大军,并指挥平定『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文钦之乱,也显示出卓越的才能。

不过,司马师去世较早,再加上没有亲生儿子,司马昭成为了父兄事业的收获者。


谈古论金


历史上的司马昭比司马师出名,除了他是司马炎的父亲,还有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但名气不代表能力!我个人觉得还是司马师更厉害一点。

首先,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被称为司马🐴三老,而且后来这三人都被司马炎追封为帝,可以说这三人都是很厉害的(虽然司马家名声不好,我个人也很讨厌司马家),但不得不说,他们在那个时代确实厉害。

好,下面开始说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两兄弟谁更厉害。这两人都是司马懿重点培养的,花了司马懿大量心血教导,不过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兄弟二人谁在司马懿心中份量更重。那便是,司马懿决定起事,发动政变前告知兄弟二人时,司马昭吓得一夜没睡着,而司马师就很淡然了。一方面可以看出司马昭还是嫩了一点,司马师心里素质更好;另一方面,司马懿要发动政变,只与一个人长期密谋,那就是司马师,包括暗地里养死士。这种冒着灭族风险的事,司马师一直知道,由此可见,在父亲司马懿心中,还是司马师更放心一点。

政变之后,其实司马家执掌的政权并不稳定。司马懿死后,兵权是留在司马师手中的,这算是传承了。后来魏国又发生了淮南三叛,魏国一些忠于曹魏的重臣,并不认同司马家,一连发动三次叛乱。前两次都是司马师平定的,并且司马师在平定毋丘俭和文钦的时,受伤 ,眼睛震出眼眶,受此重伤下,司马师还是稳住了局势,平定了叛乱。不过,这之后司马师也在许昌逝世,由于司马师无子,只能从司马昭那儿过继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司马昭的二儿子,所以无论如何,还是传给了司马昭,谁让自己没亲生儿子呢。

名气上来说司马昭大一点,主要由于,他是司马炎的父亲,还有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但是从实际上来说,司马师真的要比司马昭强一些啊,只能说没那个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