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慣例”讓兩任負責人捱了處分

近日,在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館召開的全體幹部職工大會上,新任館長吳延安表示,要吸取教訓,在全單位來一次“大掃除”,好好清掃過去的陳規陋習。他口中的“教訓”說的正是前兩任博物館負責人因沿襲“慣例”被處分的事。

究竟是什麼樣的“慣例”會讓前兩任負責人挨處分?事情要從今年初的巡察說起。

今年1月,邵武市委第二巡察組對文體廣新局黨組開展巡察,市博物館作為其下屬單位,也在延伸巡察之列。當巡察人員查看會計賬簿時,從一張2015年2月入賬的臨聘人員加班補貼憑證中發現了“異樣”——其中有3個人的名字在當月另外一張加班補貼憑證中曾出現過,明顯有重複發放加班補貼的嫌疑。巡察組遂將這一問題線索移交給了市紀委監委,市紀委監委隨即指派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對該問題線索展開調查。

“同樣是發加班補貼,為什麼傅某某、李某某、廖某某三人籤領了兩次?”調查組看著巡察組移交的材料很是不解,於是找來博物館的財務人員詢問。財務人員解釋稱,發放加班補貼時,徐某、劉某、陳某等三名臨聘人員未及時提供銀行卡號,經過三人同意,財務人員便將500元的加班補貼轉入傅某某、李某某、廖某某三人賬戶,由他們代為轉交。

調查至此,博物館重複發放臨聘人員補貼的問題似乎只是個“誤會”。但調查組在整理材料,翻到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幹部履歷表時卻發現,市博物館原副館長李子金妻子一欄填寫的正是傅某某的名字。

難道是重名的巧合?調查組的同志有些好奇。“既然進行調查,就不能弄個‘半拉子工程’,必須要把事情弄清楚。”調查組決定對15名領取加班補貼的臨聘人員身份進行重新核對。這一核對,果然有了新發現——其中7名“臨聘人員”竟為博物館幹部的家屬,壓根就不在博物館工作。至此,邵武市博物館將家屬虛列為“臨聘人員”,違規發放津補貼的鬧劇浮出水面。

在證據面前,簽發這2份加班補貼憑證的李子金才一五一十地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2015年那會兒,恰逢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安全檢查和全國文物數據庫統計,我看大家那麼辛苦,就想給幹部發點福利,所以每個人發了500元的加班補貼。”李子金說,為掩人耳目,博物館就沿用“慣例”,將幹部家屬虛列為“臨聘人員”,企圖魚目混珠,逃避可能的檢查。

查清問題後,調查組又對博物館2013年以來發放的津補貼進行全面排查,同時對館內工作人員逐一進行走訪談話,調取夜間及節假日值班表、聘用人員工資表等相關材料,發現博物館多年來一直沿襲所謂的“慣例”,虛列幹部家屬為“臨聘人員”,違規發放夜間值班補貼共計3.15萬元。

談話中,邵武市博物館原館長余月琴一直不安地搓著手:“我任館長以來,市裡進行過多次違規發放津補貼整頓。我也知道這麼做是錯的,但想著已經是‘慣例’了,也就不想改變。說到底還是僥倖心理作怪。”

最終,余月琴、李子金2人均受到政務警告處分,違規發放的加班補貼被全數追回。(通訊員 楊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