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藥明康德團隊打造

2018年,無論從融資總額,還是從融資規模看,都是中國創新藥企業的豐收年。

截至10月,中國創新藥企業的整體融資額達到25億美元,相比2017年的15億美元,增長67%。那麼,今年以來誰又是資本市場的大“吸金者”(單筆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且看下面這幾家。

1. 騰盛博藥(啟動資金2.6億美元)

5月,騰盛博藥宣佈正式成立,並完成2.6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ARCH Venture Partners、通和毓承資本、博裕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雲鋒基金和藍池資本領投。同時,騰盛博藥也宣佈與多家企業達成了重要的戰略合作關係。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通過與美國領先的傳染病創新藥研發企業Vir Biotechnology合作,騰盛博藥將獲得多達四種針對傳染病的創新藥在大中華區的獨家權益,未來用於治療多種傳染感染疾病。

騰盛博藥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健康首創數碼數據共享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探索顛覆性創新方法,發現最有價值的療效證據,以優化臨床研究及商業開發流程,不斷提升病患試用新療法的臨床體驗。此次戰略合作有助於騰盛博藥進一步探索加速新藥准入的創新之道,同時也有助於患者合理用藥。

騰盛博藥還與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分別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從而可以優先使用其國際領先的研發生產技術能力平臺,在中國加速開發突破性創新藥物。

“過去十年來,人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創新藥物研發,許多危及生命的疾病得到治癒,這些創新對人類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騰盛博藥聯合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洪志博士表示,“為中國患者提供創新藥物不僅是商機,更是顯著改善公眾健康的契機。中國病患需要更快、更實惠的渠道獲取創新藥物和療法;中國也已擁有良好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和規模化的先進數碼數據科技。”

2.基石藥業(B輪融資2.6億美元)

5月,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基石藥業”)宣佈完成2.6億美元(約16.5億人民幣)B輪融資,成為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B輪最大單筆融資。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本輪融資由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雲鋒基金、通和毓承資本、中信產業基金、泰康保險集團、ARCH Venture Partners、高瓴資本、King Star Capital、3W Partners、AVICT、宏瓴資本參與,以及現有投資方元禾原點、博裕資本及毓承資本(現“通和毓承資本”旗下基金)繼續跟投。加上A輪1.5億美元融資,基石藥業已累計融資4.1億美元(約26.3億人民幣)。

基石藥業是一家創立於2016年的創新生物製藥企業,始終專注於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聯合治療,在產品管線及臨床開發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目前,公司已打造出一條包含10餘款在研產品的豐富產品線,其中4款已先後在海內外啟動臨床試驗。特別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自然全長、全人源抗PD-L1單克隆抗體CS1001已接近完成1期臨床爬坡試驗,將於近期開展註冊臨床研究。

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江寧軍博士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獲得來自國內外頂尖投資方的認可和支持,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便成功完成B輪融資。作為一家年輕而務實的創新生物製藥企業,我們在不到兩年時間裡穩步發展,無論是在產品管線開發、外部合作還是核心團隊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此輪融資對於基石藥業現階段及未來發展都至關重要。”

3. 天境生物(C輪融資2.2億美金元)

7月,天境生物宣佈完成了2.2億美金元的C輪融資,以推進公司數個best-in-class及first-in-class創新生物藥的臨床前及臨床階段的研究及開發。本次融資由弘毅投資領投,高瓴資本、厚朴投資、鼎暉投資、匯橋資本以及以新加坡為基地的EDBI等參與,現有投資方康橋資本及天士力資本繼續跟投。此次融資是天境生物繼2017年3月獲得1.5億美元B輪融資後,再一次獲得頂尖專業投資者的支持。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天境生物前身為三境生物,成立於2014年底,主要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研發創新抗體藥物。憑藉其在靶點生物學、抗體分子工程研發及轉化醫學研究上的優勢,公司正快速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項目管線。

截至目前,天境生物擁有超過10個在研生物藥。據悉,2018年該公司在中國和美國申報啟動多項臨床試驗,包括臨床2期及3期階段項目。

天境生物的創始人及 CEO 臧敬五博士表示:“我們深感榮幸天境生物的創新研發、臨床開發能力及公司的發展潛力獲得了來自全球頂尖投資人的認可。在過去短短三年內,天境生物迅速成長為管線豐富且佈局全球的創新生物藥研發公司。本輪融資將幫助我們進一步推進創新產品管線,強化我們在腫瘤免疫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戰略定位及產品優勢。”

4. 復宏漢霖(B輪融資1.57億美元)

7月,復宏漢霖完成1.57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中金公司、富國資本、新華創新基金、Green Tomato和盛歌投資。復宏漢霖是一家生物藥研發公司,致力於應用前沿技術進行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藥、生物改良藥以及創新單抗的研發及產業化。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復宏漢霖由復星醫藥與海外科學家團隊於2009年合資組建,主要致力於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藥、生物改良藥以及創新型單抗的研發及產業化。自成立以來,復宏漢霖始終堅守公司“質量、速度、創新”的核心價值觀,建立起完善先進的抗體藥物研發、產業化技術平臺以及豐富的產品管線。其中,

公司已有11個產品、17項適應症成功遞交IND申請,8個產品在海內外啟動臨床試驗,並在國內率先推出單抗聯合治療,IND申請已獲受理。除此之外,公司首個治療淋巴瘤的產品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美羅華®的生物類似藥)目前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審評受理,有望打破國產生物類似藥市場的空白。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復宏漢霖多個在研項目的臨床研究及新藥研發,同時強化公司國際化戰略佈局,推動公司運營體系的不斷完善,加速質高價優的國產單抗藥物的上市。

復宏漢霖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劉世高博士表示:“非常榮幸復宏漢霖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兩輪融資,感謝國內外多家投資方對我們的支持和認可。公司的成長速度確實非常快,因為對我們而言,儘快實現產品的上市,對於每個急需用藥救命的患者而言都具有重大意義。面對未來的腫瘤治療趨勢,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化戰略和單抗聯合治療的佈局,以‘可負擔的創新’藥物,滿足全球更多患者的用藥需求。”

5. 信達生物製藥(E輪融資1.5億美元)

4月,信達生物製藥宣佈完成1.5億美元的E輪融資,全球最大的投資組織之一Capital Group Private Markets(CGPM)以9000萬美元資金領投了該輪融資,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Rock Springs Capital及匯橋資本跟投,其餘跟投方包括老股東淡馬錫、高瓴資本、君聯資本、禮來亞洲基金、泰康保險。值得一提的是,信達生物已於10月31日在港交所掛牌,募資規模約32億港幣。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信達成立於2011年8月,是中國領先的生物技術公司。它以生產高度複雜且患者能負擔得起的生物醫藥產品為目標。目前,公司已建成貫通生物創新藥開發全週期的高質量技術平臺,包括研發、藥學開發及產業化、臨床研究和營銷等平臺,已建立起了一條包括17個單克隆抗體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謝疾病等四大疾病領域,4個品種進入臨床3期研究,2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和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生物類似藥)的上市申請被國家藥監局受理,其中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進入優先審評。

6. 亞盛醫藥(C 輪融資1.5億美元)

專注於細胞凋亡領域研究的原創新藥研發公司亞盛醫藥宣佈成功完成10億人民幣(約1.5億美元)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明方圓基金領投,元禾原點和騰躍基金共同領投,ArrowMark Partners、HD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清松資本、建銀國際等機構共同跟投。目前公司已累計融資2.4億美元。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亞盛醫藥成立於2010年,公司旨在瞄準中國乃至全球“無藥可醫、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研發具有“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潛力的新型國際原創小分子藥物。其核心團隊是國際上最早進入新靶點細胞凋亡通路小分子抑制劑研發領域者之一,同時在高技術壁壘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領域居全球第一梯隊,相應藥物開發在該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公司現已在腫瘤、乙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三大治療領域內成功完成產品戰略佈局,產品作用靶點包括細胞凋亡及自噬雙通道調節新靶點 Bcl-2、IAP 及 MDM2-p53,同時還包括臨床驗證成熟靶點 ALK、Bcr-Ab l及 c-Met 等。

2016年底獲得5億元B輪融資後,亞盛醫藥加速推進產品線的臨床開發,現已有7項原創新藥進入到中國、美國及澳大利亞的1-2期臨床階段。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臨床產品開發的進一步全面拓展與產業化基地建設。

“我們非常高興本輪融資能獲得眾多投資機構的持續認可與支持。亞盛目前有7個產品,已獲得共計16個臨床批件。其中中國批准的臨床批件8個,美國 FDA 批准的5個,澳大利亞獲得3個。公司正在進入一個臨床產品開發的全面拓展階段,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參與,將進一步助力我們的臨床開發和產業化基地的建設,”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博士表示,“作為細胞凋亡領域全球唯一的已佈局多個產品線組合的公司,我們期待亞盛醫藥能和投資人一起加速發展,研發、生產出更有效、更安全的原創新藥,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療選擇。”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7. 同潤生物醫藥(A輪融資1.5億美元)

7月,位於中國上海的生物醫藥企業——同潤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宣佈完成1.5億美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通和毓承、博裕資本以及淡馬錫共同投資。

同潤生物醫藥致力於研發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其研發管線中擁有數個具有競爭力的全新腫瘤免疫治療分子。本輪融資的資金會用於推動同潤生物醫藥研發管線中分子的臨床前開發以及臨床試驗,公司還將利用募集得到的資金進一步拓展公司現有產品管線。

同潤生物醫藥同時宣佈Paul H. Song博士將出任公司的首席科學官,Song博士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工作超過二十五年,尤其在北美以及亞太地區生物醫藥市場擁有豐富的經驗,曾推動多個生物藥/生物類似藥的臨床前研發,臨床試驗以及最後的獲批上市。其職業生涯始於美國禮來公司,曾擔任高級研發科學家以及首席研發科學家。Song博士於2010年加入三星尖端技術研究院任副總裁。在加入同潤生物醫藥前,Song博士是Samsung Bioepis的副總裁。

8. 東曜藥業(B輪融資1.02億美元)

8月,東曜藥業宣佈完成1.02億美元(約合6.8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匯添富及國內外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以及現有投資方包括晟德集團、維梧資本(Vivo Capital)、成為資本、元大金控集團、國泰創投繼續跟投。


2018年中國創新藥企業誰最“吸金”?



東曜藥業有限公司創立於2010年7月,是一家專業從事抗腫瘤新藥研發、生產和市場營銷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包括單克隆抗體及抗體偶聯藥物、溶瘤病毒製品以及特殊劑型抗癌藥物等。專注於高端抗腫瘤藥物產品管線的研發、生產與營銷,

目前該公司已有超過10個藥物在研,包括3個生物藥與3個化學藥已獲得IND臨床批文、另有1個抗體偶聯產品(ADC)也有望在近期獲得臨床批文。

本輪增資將進一步加快TAB008(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3期臨床試驗進程與其他抗癌研發項目的拓展。東曜遞交的抗體偶聯藥TAA013的新藥臨床申請,也已經進入審查程序。此外,東曜的第三代溶瘤病毒創新藥物TVP211放大工藝順利進行中,結合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BSL-2認證病毒車間,東曜將繼續加速開發進程,在這個具有潛力和應用前景的技術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東曜藥業總經理黃純瑩女士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本次融資中,東曜藥業在抗腫瘤領域的表現與發展潛力不僅受到了國內外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認可,同時也獲得了原股東對東曜的持續支持。本輪融資將加速推進我們重點管線的發展,東曜把握中國抗腫瘤藥物市場高速增長的機遇,未來也將利用自身產業鏈平臺的既有優勢,拓展多方向、多層次的國際鏈接與合作,讓資源整合的效益更加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