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印度不獨立,現在會發展的更好還是更差?

楊鈺釵


很顯然,如果英國還在殖民印度,會更差。


今天的印度政府確實挺無能的,如果和中國對比的話,印度並沒有受到二戰波及,中國打了二戰,又打瞭解放戰爭,國內基礎設施損耗的非常厲害,新中國成立了以後,基本上真的是一窮二白了。

相對比印度,有英國人留下的基礎設施,但是幾十年建設過去了,印度和中國的差距不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印度確實不怎麼樣。


但是別忘記了,那也看和誰比,和中國比不了,但是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更糟糕,舉個例子來說:印度擺脫殖民後,就再也沒發生大規模饑荒。

印度次大陸在英國殖民下,頻繁大饑荒,隨隨便便就死一堆,以1770年饑荒為例,直接餓死了三分之一人,1943年,雖然時逢二戰,但是印度本土並沒有受到二戰波及,居然又餓死好幾百萬,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統計,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發生了大約25次大規模饑荒。


這裡面的問題在於,殖民當局根本不去考慮當地人的死活,而是以殖民者盈利為第一考慮,以1943年饑荒為例,1943年,孟加拉地區水稻並沒有發生明顯的減產,但是由於謠言導致的預期心裡,人為炒作哄抬糧價,投機商人囤積稻米,殖民當局根本無所作為,導致大批的孟加拉地區的人們餓死。

實際上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印度的時候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說更加嚴重,1770年饑荒能夠餓死三分之一人,其主要原因是東印度公司完全不把當地人當人看,餓死就餓死,不妨礙公司賺錢就好。


從建國以後的尼赫魯到今天的莫迪,老實說這些領導人確實能力有限,沒有把印度帶向一個更好的方向,儘管這些印度人依然營養不良,儘管現在印度人年消耗糧食和肉類依然很低,至少沒有再發生大規模饑荒。


李建秋的世界


假如當初印度不獨立,還屬於英國的殖民地,那麼現在的印度將非常的發達。不過歷史沒有假設。



1.印度在歷史上分為十幾個小國家,英國通過幾百年的戰爭,佔領了這十幾個國家,最後合併成為今天的印度。二戰期間,印度就要求從英國獨立。英國政府同意只要二戰結束,英國將討論印度獨立的問題。

2.二戰結束後英國將印度地區的殖民地按照民族、宗教分割成緬甸、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斯里蘭卡等國家。

3.假設印度地區不獨立印度一定會發展的比現在要好很多。首先印度的國土面積是298萬平方公里。擁有13億人口這是巨大的生產力,也是當今印度經濟發展的基礎。

4.如果不獨立印度的教育將會更加的完善。因為印度13億人口中每天都有1億人口在說英語。而英語是由印度的梵語發展而來的,所以印度人的英語發音非常標準。印度人有先天學英語的天賦。這對印度進行全球化貿易和溝通有非常好的先天條件。

5.印度擁有廣闊的土地,農業能夠自給自足。印度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比較好。如果英國利用印度的人口優勢,與現代化的高科技相結合發展工業製造業,那麼印度的經濟一定比日本要好。

6.印度信仰多神教,因此印度人忍耐力極強。印度社會如果引進了英國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印度人口的素質和國家綜合實力將屬於世界前五名。

7.做為中國人我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終有一天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杜達特洛夫斯基


“大正”認為印度不獨立,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下面就講一下判斷依據。

(一)今天印度次大陸上的統一和進步,有賴於印度的殖民統治。

英國人是非常重視印度這塊殖民地,稱之為“王冠上最為耀眼的明珠”,印度給英國提供相當一部分財政稅收、人力資源和各類其他資源,在英國殖民帝國後期,甚至認為正是因為英國有這印度這塊重要的殖民地,英國才能支撐起“日不落帝國”這個大攤子。



而英國作為從海洋上來的殖民者,和以往從伊朗高原以及中亞草原來的遊牧民族殖民者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遊牧民族雖然靠著強悍武力輕易征服印度,但那是底端文明徵服相對高端的文明,給印度帶來變化十分有限。

印度次大陸經過幾千年的外來遊牧民族一個接著一個統治的印度,其他社會進步沒有多少變化,倒是把印度的種姓制度固化了,印度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反而成為永世不可翻身的奴隸。



而英國可不一樣,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給印度來帶了工業化進程,幾乎重塑了印度的文明進程,英國人的到來,才把這個沉睡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再次奮發了活力。

加上英國殖民者統治的需要,英國人通過高超的殖民統治技術,不斷蠶食和整合印度次大陸,把整個南亞全部納為統治範圍,相對以前的印度四分五裂的狀況,英國人幫助印度統一,把印度這個地理概念變成國家概念,並且擴張了不少,這也就是今天印度叫囂著南亞為自己實力範圍的依據。

(二)英國殖民者幾乎改變印度殘留在印度民族之間的陋習和衛生條件。



英國殖民者沒有來印度的時候,印度大陸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落後,甚至更愚昧,有這用女嬰祭祀這樣的陳規陋習,英國殖民者來到後,把印度很多陋習廢除了。印度的衛生條件就是今天也非常堪憂,但英國卻把現代化的衛生技術帶給了印度,這點來說,英國人對於印度社會進步做了很重要的貢獻。

(三)印度的上層建築都是英國人一手打造的。

印度的上層精英,幾乎都是英國人培養的,如印度聖雄甘地、領導人尼赫魯等。印度的鐵路、現代化的工廠大機器都是英國殖民者一手建立,今天的印度所有的地方都帶有強烈的英國人的烙印,英國殖民者幾乎重構了印度上層建築。



--------

說了這麼多英國人給印度帶來的好處,不是過分吹捧一個帝國主義殖民者,而是印度確實因為英國人而有了文明質的飛躍。

再看看印度從1947年獨立後到現在發展狀況,總體來看十分不理想,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都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比當時的中國強多了,而到今天印度相當一部分民眾處於飢餓狀態,工業也毫無建樹,基礎設施老舊,就是在軍事比較狂,打了幾場戰爭,也沒有賺的多少便宜。

總體來看,給人感覺就是英國人從印度一撤走,印度就開始慢慢吃老本,以至於到今天老本幾乎吃完了,搞到現在依然貧窮落後,民族矛盾重重,根本沒有獨立發展治國管理能力,比英國人差點不是一點半星的,而是非常大,印度人就是一個需要別人拽著走的民族,真的很無語。



接下來就回到問題的核心,印度不獨立,印度民眾至少比獨立後生活要好一點,英國人是一個善於經營統治的民族,印度作為英國人一個最大塊的海外資產,肯定會好好經營,在英國人的統治框架下,至少還沒出現印巴民族種族仇殺這樣大規模的社會碰撞事件的發生,統治成本遠比現今印度政府的小多了,當然這也是猜測,也不要把殖民者想象的過於美好。

今天假設這個問題,“大正”認為已經意義不是大,畢竟今天的印度已經獨立發展了半個多世紀了,至於脫離英國獨立是自己選擇,每個民族都有自主獨立發展的天然需要,即是今天發展的依然落後也只能認了,因為沒有人會給一個民族的選擇和未來買單。


大正看世界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真不容易,畢竟現實就是現實,現在一切只能假設了。

個人認為,即便當初印度不獨立,到現在,也不會發展得很好。主要原因有三。

一、英國統治印度,無論如何,其殖民主義的本質是不會變的,那就是掠奪與壓榨。如有不同意見者,可以在網上找找前印度高官塔魯爾博士(Dr Shashi Tharoor)在牛津學聯主辦的一場辯論會上的發言。他說,英殖民時印度經濟佔世界的23%。但這23%成為了英國崛200年的基礎,是通過壓榨印度得來的。他認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是以印度的去工業化為前提的"(原話)。一個飽受掠奪與壓榨的國家,是沒機會發達的,宗主國也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

二、繼續保持殖民狀態就一定發達嗎?未必!這裡有活生生的例子。中美洲的一個國家,波多黎各就是這樣,一直以美殖民國生存至今,前陣子還想公投成為美國第51個州呢。但這個小國,直至今天,仍是一個只能靠美援生存的國家。還有非洲的利比里亞,連國土都是美國人"給"的……現在是世界最窮國家之一。

三、什麼樣的人民,決定了你能成為什麼樣的國家。印度種族等級森嚴,印度人無甚鬥志、生性懶散……如此要想要成為發達國家,任重而道遠啊。


50後男人


這麼多的殖民地國家幾百年哪個發達了?美國加拿大,要不是獨立出去話也不會成為發達國家。而當初他們為什麼要獨立?美國13個殖民地就是為了反對英國壓榨他們。印度在英國統治下,200年卻越來越窮。民族工業凋敝。市場上充斥的外國產品。所以聖雄甘地要發動不抵抗運動。不買英國的產品。獨立出去後,以度雖然發展的比較差。那好歹都是自己的。利潤不用輸給英國,也不會成為英產品的無條件的市場,現在外國要賣給他東西是要交關稅的。總之,有一點可以肯定,英國統治下是不會讓你好好發展的。


按摩師45


印度不獨立發展前景更廣闊,因為有英國先進的工業以及軍事、經濟、政治制度做後盾,加拿大、澳大利亞、還有新西蘭就是最好的說明。不獨立印度會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南非曾經是白種人統治,獨立後變成窮南非。事實證明沒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民族,是不會創造文明輝煌的歷史。


寧可波羅


假設印度不獨立,印度的地位就是給英國本土輸血,成為英國工業最後的銷售地和救星。

英國比如進一步遏制印度在重工業上的發展,二戰之前,一直在打壓塔塔等民族工業,即便是紡織工業,民營的也很少。

為了方便管理,英國會分治,那麼現在印度會四分五裂,如同非洲。


冷雨故鄉


印度是一個由英國人用武力將印度次大陸若干小邦國征服並捆綁在一起的殖民地,無論獨立與不獨立,都存在文化認同的問題(沒有進行文化整合),在解決文化整合以前,是不可能發展太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