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黃疸下不去跟媽媽有哪些關係?


我是石頭媽,喜歡我就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跟石頭媽一起暢聊更多孕育和育兒過程中的點滴小事。

文|石頭媽

分情況,有一種黃疸叫母乳性黃疸,它跟寶寶吃母乳有密切的關係,其餘黃疸的沒有什麼關係。

新生兒黃疸分類

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因為膽紅素代謝等原因引起的短暫現象,不用擔心,足月兒一般在出生2-3天出現,一般出生4-6天黃疸值達到最高,1-2周左右即可自行消退;早產兒消退所需時間略長,最晚不超過4周。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指在出生24時內出現黃疸,以後每天逐漸加重的現象,足月兒出生2周後,早產兒出生4周後依舊黃疸不退即可稱之為病理性黃疸。如果寶寶黃疸長時間不退,且出現狀態不好,易哭鬧,請去醫院進行抽血化驗。

母乳性黃疸

特徵就是吃母乳後黃疸加重,不吃母乳時黃疸減輕或消失,如果想堅持母乳餵養但寶寶是母乳性黃疸的媽媽可以密切關注數值,總膽紅素小於15mg/dl時可以不用管繼續母乳,一旦超標請立即就醫。

石頭當時出生之後30天黃疸才慢慢消失,身邊也有好多寶寶也是很長時間才消退的,所以媽媽不必太過擔心,做到以下幾點即可。

新生兒黃疸護理

1.儘早初乳,母乳可以有效降低黃疸值

難易指數:★★★★★

實用指數:★★★★☆

成本指數:☆☆☆☆☆

適用人群:比較適合生理性黃疸的寶寶

初乳是寶寶獲取母體免疫的重要物質,所以儘早讓寶寶吃上初乳可以有效降低黃疸的症狀。

2.曬太陽

難易指數:★★★★★

實用指數:★★★★☆

成本指數:☆☆☆☆☆

適用人群:比較適合生理性黃疸的寶寶

清晨的陽光中藍紫光線較強,紫外線較弱,比較適合寶寶曬一曬消除黃疸,曬太陽的時候一定要用軟布蓋住寶寶的眼睛和生殖器。

難易指數:★★★☆☆

實用指數:★★★★★

成本指數:★★★☆☆

適用人群:病理性黃疸不是很嚴重的寶寶

如果黃疸遲遲不能自行消退,可以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如茵梔黃,石頭當時吃的這個藥物,吃了大約1盒多就下去了,不過喂藥的時候可能會汙染幾件衣服喲。)

難易指數:★★★★★

實用指數:★★★★★

成本指數:★★★★☆

適用人群:病理性黃疸較為嚴重的寶寶。

難易指數:★★★☆☆

實用指數:★★★★☆

成本指數:★★★★★

適用人群:病理性黃疸特別嚴重的寶寶

此圖為石頭黃疸期存照,未經同意不得使用

感謝閱讀,歡迎轉發讓那些正在遭受黃疸困擾的家庭可以看到及時應對治療,也希望更多家庭都可以因為寶寶健康而歡聲笑語,喜歡石頭媽的請加個關注點個贊吧,一起暢聊孕育中的點滴小事。


石頭媽育兒經


不知道出生24小時內的黃疸值是多少,如果之前黃疸值比較低,出生的13天內緩慢升高,應該患病理性黃疸的幾率不是很大,很可能是母乳性黃疸,但是黃疸值20已經很高了,一般超過15醫生會建議住院藍光治療,家長遵醫囑即可。

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大多數新生兒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黃疸特點: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2周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持續時間也較久,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

應對方法: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麼不適,正常餵養就行。

2、母乳性黃疸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黃疸。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洩,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黃疸特點:孩子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

應對方法:出現母乳性黃疸,當新生兒生長髮育良好,並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黃疸的原因,總膽紅素小於15mg/dl時不需要停母乳,高於15mg/dl就要注意,及時去醫院診治。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黃疸特點: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且逐漸加重,很容易識別。

應對方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採用藥物或者光療即可。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4、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主要見於先天性肝內肝管或肝外膽道閉鎖,其臨床特點是生後2~3 d,胎便排完後,大便為白陶土色,直至1~1.5個月後。

黃疸特點:黃疸嚴重時,大便表面或其淺層為淺黃色。出生後1周左右出現黃疸,並進行性加重。肝臟腫大,並呈進行性加重,且質地變韌,最後發硬。血常規檢查無貧血,早期血液直接膽紅素進行性增高,1~2個月後,由於肝功能損害,間接膽紅素也升高。

應對方法:經膽道造影明確為膽道閉鎖後,及早手術治療。


5、感染性黃疸

因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黃疸特點: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感染的原因不同,在黃疸時期主要症狀、黃疸發生時間和持續時間及輕重程度上,差別很大。

應對方法:若母親堅持產前保健、檢查,孩子出現感染性黃疸的很少。感染性黃疸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出生後的黃疸下不去跟媽媽也有很大的關係,臨床上寶寶出現黃疸的概率一般在90%以上,新生兒黃疸在寶寶出生的第2天或者第3天左右出現。

一般生理性的黃疸在持續一個星期左右或者半個月的樣子就會自行消退。但是病理性的黃疸就比較麻煩了,一般維持的時間比較長,需要對症治療。

這裡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如果自己的寶寶出現病理性的黃疸不要亂用藥,剛出生的寶寶消化功能還不完善,亂用藥很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腸絞痛等情況,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用藥很重要。

新生兒黃疸如果用藥後還是不下降,那麼就要考慮母乳的原因了,比如出現溶血的情況也可能導致黃疸一直不退。

如果確定是母乳的原因,那麼就要暫停餵養一段時間的母乳,等黃疸消退了之後才能用餵養,不過在再次餵養之前要用吸奶器把乳汁先排空。


KK健康


與媽媽有關的新生兒黃疸,主要包括:母乳性黃疸,ABO溶血性黃疸,以及媽媽懷孕期間宮內感染所導致的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發病率比較高,幾乎佔到90%以上,主要原因與新生兒的肝臟細胞發育不完善有關係。

因為新生兒出生之後膽紅素生成幾乎是成年人的2倍,這就容易造成寶寶肝臟系統對膽紅素代謝出現障礙。因此出現新生兒黃疸,並不能將責任全部推到媽媽身上,這種邏輯首先是不對的。

1,母乳性黃疸。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與母乳當中含有抑制肝臟細胞排洩膽紅素的激素有關。這種激素隱藏在母乳當中,當停止母乳時黃疸就會逐漸消退,如果檢查寶寶的總膽紅素指標大於15mg/dl,那就要停掉母乳並進行藍光治療;如果是15mg/dl以下,多喂勤喂反而可以促進黃疸提前消退。



2,ABO溶血性黃疸,這種黃疸是媽媽與寶寶發生ABO血型不合所導致的原因。比如說媽媽血型為O型血,寶寶為A型血,這樣就容易出現ABO溶血性黃疸。主要治療方法是通過光療照射或者配合藥物治療,寶寶就能儘快恢復健康。

3,孕期宮內感染所導致的新生兒黃疸,主要發生在乙肝媽媽身上。因為乙型肝炎會破壞寶寶的肝臟細胞,從而使得寶寶對膽紅素的排洩功能出現障礙。

另外,孕媽在懷孕期間感染了風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和弓形蟲感染都有可能會造成寶寶新生兒黃疸。針對宮內感染所導致的新生兒黃疸,一般都是病理性的,黃疸值比較高,持續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留院治療。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種是生理性的新生兒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發生在寶寶出生後2~3天之內,4~5天黃疸值到達高峰,然後在第7~10天自動消退。

這種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只需要給寶寶多喝奶,多喂水,多曬太陽,多促進寶寶新陳代謝,讓寶寶多排便,多尿尿,黃疸症狀就會減弱直到完全消失。



爸爸不講理


寶寶黃疸下不去跟媽媽有哪些關係?

寶寶黃疸下不去,如果是母乳性黃疸,就是跟媽媽有關係。

母乳性黃疸會在4-6天內出現,2-4周內會增加至高峰值,7-10天后慢慢消退,有些寶寶比較嚴重的,要1-2個月後才消失。

母乳餵養的寶寶,有10-15%幾率會出現母乳性黃疸。我家小寶是吃母乳的,當時也出現了母乳性黃疸。



為什麼寶寶會出現母乳性黃疸?

母乳進入寶寶體內後,會被分解成脂肪酸,脂肪酸會抑制膽紅素酸素的分泌,導致黃疸一直偏高。

我家小寶黃疸比較嚴重,眼部,眼瞼,面部,手足部都比較黃,就醫時檢測了膽紅素。血清膽紅素超過了256.6~342.0μmol/L,醫生建議寶寶住院進行藍光治療,我當時都嚇哭了。

後來我們換醫生檢查,醫生建議我停母乳三天再複查,這次寶寶的膽紅素確實下降了不少,黃疸也消退了一些,醫生確診這就是母乳性黃疸引起的。

醫生說可以繼續母乳,但是要持續觀察寶寶的黃疸情況,聽到這個好消息,我的的心情又開朗起來了。



母乳性黃疸要怎麼護理?

母乳性黃疸如果停母乳後,黃疸值有下降一半,恢復母乳後,黃疸沒有加重,也沒有比原來更嚴重,那麼媽媽可以繼續母乳的。

但是母乳餵養時要做到以下點?

1.增加寶寶的奶量,讓寶寶多排便。排便越多,黃疸值就下降的越快。

2.每天曬太陽一個小時,有助於黃疸的消退。

3.平時多給寶寶喂水,讓寶寶多拉尿。

4.母乳奶水要充足,或者是奶粉餵養寶寶要吃飽,寶寶進食太少,就會加重黃疸的症狀。

5.母乳性黃疸並不可怕,只要媽媽注意餵養,寶寶的黃疸會慢慢消失的。

6.如果寶寶身上多處出現黃疸,或者是黃疸越來越嚴重,那麼媽媽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需要治療。




星星媽育兒說


據統計,現代寶寶發生黃疸的概率大概在90%以上,正常會在寶寶出生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出現,持續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時間會自行消退,但早產兒屬生理性黃疸,消退時間會長一些,如果到了時間還不消退的話,就需要進行治療了。

許多醫生會給媽媽們推薦寒涼的藥物,但他們卻不知道寶寶自身消化功能還不完全,服下後大部份寶寶會出現消化不良、腸膠痛等症狀,所以我們覺得小兒黃疸儘量不服藥,可選擇小兒推拿進行退黃治療。

寶寶黃疸,問題是出在肝膽和脾胃,根本原因主要是脾胃溼熱,或者寒溼內蘊,肝失疏洩,膽汁外溢而發黃。分為“陽黃”和“陰黃”。

一、陽黃:為溼熱。面目和皮膚均發黃、色澤鮮明如橘皮,煩躁不安、啼哭吵鬧,不欲吮乳,口渴喜飲,或有發熱,小便深黃,舌苔黃膩。

小兒推拿穴位:清胃、平肝清肺、清天河水、下推七節骨,通腑瀉熱,利膽退黃。

二、陰黃:為寒溼。面目皮膚髮黃,色澤晦暗如煙燻,精神萎靡,目光少神,四肢欠溫,腹脹食少,便溏色灰白,小便短少而黃,舌淡苔灰膩。

這兒呢有一個病例,當時,名字叫豆豆的寶寶也是出生十幾天,指標20左右,臉色黯黃,腹稀腹脹,手腳偏涼,不愛吃奶。小兒推拿第二天,豆豆奶奶說孩子見好。第五天的時候,孩子的手腳已經退黃。第六天,孩子白眼球退黃,又鞏固一天,皮膚白白嫩嫩的了。

下圖:小兒推拿調理後豆豆的照片,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還是那個豆豆???

寶媽特想知道做的什麼穴位吧?現在就告訴大家取穴,一共是五個:外勞宮、二馬,清補脾,平肝,清補大腸,以溫補脾腎,溫陽利溼,利膽退黃。。推拿頻率:每分鐘200次左右,每上穴位的推拿時間大約四~五分鐘。

手法一:揉外勞宮,在手背中指和無名指的掌骨之間,手背中心點,內勞宮對面。

手法二:二馬,無名指及小指之間,指掌關節後的凹陷中。基本相當於中渚穴。

手法三:清補脾,在拇指的一側,拇指指根到指尖來回推。

手法四:平肝,食指指根到指尖離心推。

手法五:清補大腸,無名指指根到指尖離心推。

雖然生理性黃疸一般不用治療也可自行消退,但加用推拿可以恢復更快。病理性黃疸必須加以治療,小兒推拿療法對大部分病理性黃疸寶寶有良好療效。

不同的黃疸推拿的穴位亦不同,但總的治療原則為:健脾利溼、疏肝利膽、退黃等肝之疏洩有助於膽道暢通,有利於利膽退黃。故疏肝利膽亦為本病治療的重要途徑。

喜歡就關注我,張家綱專心專注小兒推拿技法傳承與推廣!


張家綱小兒推拿


☘️寶寶13天,黃疸值20,太高了,建議住院。

☘️生理性黃疸:足月兒一般生後2-3天出現,4-5高峰期,5-7天消退,最長不超過2周降至正常;早產兒多在3-5天出現,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長不超過4周;最高皮測不超過12.9mg/dl,每日皮測增長不超過5mg/dl。



☘️病理性黃疸:(1)出現過早: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2)進展過快:一天內黃疸升高的皮測值超過5mg/dl(3)黃疸過高:黃疸值超過12.9mg/dl(4)持續時間過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5)黃疸退而復現:黃疸已經消退了,但是隔了一段時間後突然再出現黃疸(6)血中的直接膽紅素升高。

☘️建議:13天寶寶黃疸20,需要住院治療,照藍光退黃疸的同時,做相應的檢查找原因,例如:感染、血型不合溶血、蠶豆病、紅細胞增多症、頭顱血腫、顱內出血、膽汁淤積、膽管堵塞、餵養不足、胎便排出延遲、母乳餵養等均可能導致黃疸升高,所以需要結合寶寶的情況做相應的檢查。



☘️黃疸稍微偏高,除外病理性的原因,可以給寶寶曬太陽、吃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茵梔黃(有蠶豆病家族史的不建議用)口服退黃治療等,但是寶寶是回家吃藥觀察還是住院治療需要聽專業大夫建議。

☘️黃疸值超過20mg/dl即有發生膽紅素腦病的風險,尤其是<7天的新生兒,所以黃疸高峰的發生時間也很重要,建議尋找病因,積極治療,以免留下嚴重後遺症。

☘️最後,祝寶寶早日康復!


柚見柚子茶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比較常見的症狀。寶寶黃疸下不去,跟媽媽有哪些關係?主要跟媽媽孕期的飲食、產後激素水平、血型等相關。

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3天內出現,全身皮膚、眼睛、小便等會出現發黃,到出生第5-6天時,發黃是最為明顯的現象。7天后開始逐漸消退,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7-14天完全消退,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的時間更長。如果寶寶的精神好,吃奶也正常,這就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

寶寶出生後要儘早給寶寶餵奶,以保證寶寶的液體攝入量,促使胎便儘早排除出。如果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吃了太多涼性食物容易引起寶寶的黃疸,而且黃疸會較重。所以建議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間儘量少食用大寒的食物。

ABO血型不合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一旦發生即給予積極治療,預後良好。母乳性黃疸,一般認為是與新生兒肝臟分解膽紅素的酶不足和媽媽產後激素水平較高有關。不是病理性的黃疸和核黃疸,對寶寶的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當然是通過適當的護理讓寶寶儘快不黃才更好!

小羽媽是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媽媽健康和寶寶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小羽媽咪愛baby


寶寶黃疸下不去和媽媽有關,主要是媽媽對寶寶的護理很重要:

如果是母乳餵養,母親要忌用含有氧化劑的藥物,忌吃蠶豆,忌與樟腦丸、廁所的清潔劑等含萘的化學品接觸。

儘早開奶,促進寶寶的胎便早日排出。

注意保護寶寶的皮膚、臀部及肚臍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寶寶的衣物不能接觸樟腦丸等含萘的化學物品。

寶寶出生時及時給寶寶接種乙肝疫苗。

注意給新生寶寶補充水分;寶寶房間的光線不能太暗,便於觀察寶寶皮膚的顏色變化;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除了黃疸以外,還伴有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的現象,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寶寶健康!


小裴育兒


皮膚和鞏膜出現黃染,醫學上稱之為黃疸。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胎兒期,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是一個相對低氧的環境,子宮裡的含氧量低於大氣裡的含氧量。斷臍之後,隨著孩子的啼哭等,吸入的氧氣增多,氧環境變正常了,大量的紅細胞變得多餘,紅細胞破壞血色素代謝後會產生引起黃疸的物質——膽紅素

以下病理性黃疸與媽媽有關

1、母乳性黃疸:有的寶寶一吃母乳就會出現黃疸,這可能是母乳性黃疸。症狀輕者可以繼續母乳,症狀重時(如果總血清膽紅素為256.5微摩爾/升-342微摩爾/升(15毫克/分升-20毫克/分升),可以暫停母乳3天,並配合母藍光治療)在停母乳期間,乳母需要按時擠出母乳,排空乳房,有利於孩子恢復母乳餵養後能夠獲得充足的奶量。

2、溶血性黃疸:主要因為母嬰血型不合,這類疾病僅發生在胎兒和早期新生兒中,最常見的是ABO溶血性黃疸,極少數Rh因子不合溶血性黃疸。ABO溶血性黃疸主要發生在孕婦是O型血、胎兒是A型或B型血的寶寶身上,第一胎即可發病。一般通過產前檢查,醫生會做出相應處理

3、地中海貧血:如果父母雙方是基因攜帶者,其後代發生疾病的概率為25%。婚前檢查是最好的預防辦法

4、紅細胞增多症:如母親——胎兒之間

輸血、過晚結紮臍帶、宮內發育遲緩、先天性青紫性心臟病,以及糖尿病母親的新生兒都可能產生紅細胞增多,導致破壞也增多,引發黃疸

5、早產兒更容易出現黃疸:早產兒肝臟還沒有發育成熟,腸道功能不完善,代謝膽紅素的能力更弱,因此出現黃疸的概率要比足月兒高,黃疸程度往往比足月兒更嚴重,黃疸持續時間也更長

對病理性黃疸,父母要做到

1、仔細觀察黃疸變化:必須在光線明亮的環境下觀察,父母可以先從寶寶的眼睛進行觀察

2、注意寶寶大便顏色: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是愈來愈淡)

3、保證新生兒出生後早開奶,吃得飽

4、監測血清膽紅素濃度:足月兒膽紅素超過256.5微摩爾/升(15毫克/分升);早產兒膽紅素超過171.0微摩爾/升(10毫克/分升)就要及時處理

您好,我是一位退休返聘到兒童保健科從事兒童體檢工作的主管護師,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隨時在線諮詢我各種育兒問題。在線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