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說起中國瓷器,一直值得中國人自豪的,據考證中國瓷器至少有4200年的歷史,如果說在歷史上那個朝代是瓷器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那麼非宋朝莫屬了,現時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佈於全國170個縣。其中有宋代窯址的就有130個縣,佔總數的75%。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關於宋朝窯口的劃分,陶瓷史家通常將宋代陶瓷窯大致概括為6個瓷窯系:北方地區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和磁州窯系;南方地區的龍泉青瓷系和景德鎮的青白瓷系。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青釉 蓮紋執壺

宋代工藝美術種類,瓷器成就最高。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哥、官、定、鈞,按體系分,分別有以下幾種: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1、汝窯: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現代官瓷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現代官瓷

2、官窯:皇家自辦,燒製御用瓷器,在當時俗稱“官窯”。官窯風格,規整對稱,宮廷氣勢,高雅大氣,一絲不苟。因為胎土含鐵量極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後稱”紫口鐵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溫潤如玉。釉面多層反覆細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紋理佈局規則有致,造型莊重大方。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哥窯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哥窯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哥窯八方杯

3、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 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宋龍泉窯三足鼎

4、龍泉窯: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元代 鈞瓷大碗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元代 鈞瓷大碗

5、鈞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苟。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定窯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定窯

6、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北宋是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中國勞動人民的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北宋中後期,定窯由於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府選為宮廷用瓷,使其身價大增,產品風靡一時。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磁州窯 雙魚梅瓶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磁州窯 線條罐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磁州窯 珍珠地 觀音瓶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磁州窯 四系瓶

7、磁州窯: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窯。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北宋 兔毫盞

8、建窯:是以在瓷釉上的紋理表現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種反應。北宋徽宗曾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能夠得到皇帝的評價,可見建窯瓷在當時受到皇室的重視程度。主要產品以盞、碗、盤、碟為主,兼燒盒、罐、壺、燈、爐、缽、梅瓶、冥器等,在宋代盛產黑釉瓷而聞名於世。足底有“供御”、“進盞”字銘的,應是為宋代宮廷燒製的貢品。黑釉盞的特徵:胎含鐵量高,一向有“鐵胎”之稱,胎體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質粗糙堅硬,露胎處色沉而無光。造型多樣,有大小斂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淺,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質剛潤,釉色烏黑,器物內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無釉而露胎。釉面有明顯的垂流和窯變現象,有“兔毫”、“油滴”和“曜變”及“鷓鴣斑”等有名的品種。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吉州窯玳瑁釉罐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吉州窯玳瑁釉罐

9、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吉州古窯興於晚唐,宋朝時達到極盛,元朝末年衰敗,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獨創的“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飲譽中外。灑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窯的標誌性品種。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青瓷 穀倉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宋代青花瓷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宋代青花瓷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宋代青花瓷

10、青花瓷:現今國內發現的宋青花非常稀少,僅在浙江的兩座宋代塔基和重慶巫山縣的一座宋墓中出土過,並且都是小件器物。宋青花瓶,不僅器型很大,而且花紋複雜,最為難得的是上面有“宋元佑三年”的文字,其研究價值、學術價值非常珍貴。宋青花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髮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後一處的較淡。髮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世界上的宋青花可能只有幾十個.宋青花價值至少達百萬以上。由於其稀少性,真正見過宋青花的專家在全國寥寥無幾。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宋早期瓷器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宋早期瓷器

說起宋朝瓷器,用一句話來評論:是中國勞動人民在世界工藝發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讓世人景仰的豐碑,有些是後世想要超越而始終無法超越的。(作者:河南省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館長劉一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