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嚴苛律法治國的秦朝只活了15年?

圈重點讀


大家好,我是小洲,很高興受到邀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秦王嬴政兼採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號,宣佈自己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後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廢除諡號,規定皇帝自稱曰“朕”,並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儀和文書制度。


在位期間,統一國家的文字和貨幣,規定了國家統一的匯率。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匈奴;讓很多少數民族俯首稱臣,在一定意義上完成對中國的統一。但是事實上強大的秦國只存在十五年就被滅了,那麼依靠依法治國強大的秦國最後為何會滅亡呢?

首先秦國是通過嚴格法律來一點點發家的,這一點不容置疑。這裡需要提及到一個人,那就是商鞅。作為秦國的改革家,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商鞅變法時無論是獎賞還是刑罰,秦國都是要嚴格按照法律來執行的。可以說秦國的法律特別的血腥,特別的嚴格,嚴格到什麼地步呢?只要是觸犯法律,即使你是太子,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秦國太子嬴駟就是如此。而秦國依靠嚴格的法律也是一點點強大了起來。



但是秦始皇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他認為百姓被奴役太久,早就沒了反抗之心,國家只要有嚴格的法律,一切都還是自己的。統治者殘暴不仁,國家毫無安寧。所以他用武力征收全國的人去修建長城,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在修建長城,百姓家裡面只有女人和孩子,土地無人看管,莊稼也是顆粒無收,簡直是民不聊生。



然後就是焚書坑儒,不僅損失了無數珍貴的文獻,更是讓很多的儒家文人受到迫害。國家是需要法律,但是要知道法家是強國之策,但是儒家才是治國之道。可是秦始皇不管這些,他還是認為強大的武力能夠鎮壓這些“愚民”。但是卻不知道百姓的心卻是無法鎮壓。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一代始皇就此隕落,代替他的卻是狗屁不會的秦二世胡亥。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是破爛不堪了,但是被架空的秦二世卻是聽從趙高的話,對百姓更加的壓榨。所有的民怨沸騰後,隨著陳勝吳廣的起義,一下子炸開了鍋,整個國家都不安寧了。一次次的鎮壓卻是絲毫沒有作用,秦國大勢已去。由於秦國錯誤的指揮,公元前206年,秦國滅亡。



秦始皇雖然善於征戰,確實不懂治國之道,不諳君王之舉。秦國毀在的不是起義軍的頭上,也不是百姓的手裡,相反是毀在了秦始皇自己的手裡。一代大國就此隕落,新的朝代冉冉升起。

以上言論均屬於個人觀點,希望能夠有所理解,不喜勿噴。如果大家喜歡的話不妨點個贊和關注,路過的都是朋友,謝謝!


小洲說歷史


秦朝從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到後來的一統天下,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自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就開始崛起,漸漸地強大起來。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


秦朝建立之初,在政治方面,實行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皇權至高無上;在經濟方面,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大大加強了對經濟領域的管制;在文化方面,統一字體“小篆”,這些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秦朝只活了短短的15年,未免有些讓人感到可惜,為什麼呢?

一、“焚書坑儒”

秦始皇採用“李斯”的建議,除少數幾種書籍外,大量的詩書,典籍,諸子百家著述一律燒掉,並且坑殺了四百多名儒家學子,這大大阻滯了其在學術方面的發展。

二、獨裁專制、橫斂暴政

秦始皇登基不久,大興土木,修築長城,阿房宮等,“孟姜女哭倒長城”就是描述了殘酷的徭役,百姓生活凋敝,苦不堪言。


三、宦官當道

趙高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他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宦官。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篡改遺詔,逼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後設計殺害李斯,“指鹿為馬”,獨掌大權。

這一系列的系列,都引起秦人的不滿,於是導致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僅僅15年的時間,秦朝走向衰落。


威哥道歷史


本來法治思想在戰國時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國家實力的思想基礎,但到了大一統時,就不在適合繼續推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秦國為例,商鞅變法提倡了法治思想,且立即實施,因侵害王公貴族的利益而被車裂,商鞅的死是必然的,因為秦國的強大必須走變法這條路,無非是商鞅敢於提出來,所以該變法還是要表達,商鞅做個替死鬼就行了。

言歸正傳,變法的核心也是以法立國,王公貴族範法與庶民同罪。這奠定了秦國的基調,以此為根本,才能推動土地改革,軍隊改革,經濟改革,讓國家富強有足夠的法制支撐。所以秦國能迅速強大起來以統一天下。

但統一後的局面是連年的兼併戰爭,人民剛經受過戰亂的侵擾,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人民恢復生產,建設家園,大搞民生事業,也可以說此時最應該推行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不僅有利於各國人民的適應性,還有利於大一統國家的穩定性,而秦國統一後依然以法治立國,這就加強了底層民眾的不滿,且不說什麼焚書坑儒,整個國家形成了一種連坐的法律體系,讓作手恢復生產的底層人民陷入白色恐怖之中。這個也是法治思想最可怕的。



想想漢武帝為何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大一統的國家裡,法治思想不適合,且不科學。


棍哥觀史


說秦國亡於律法嚴苛是不正確的,為何秦國人上百年都能遵守秦國律法,而六國人卻不能遵守?秦國亡國原因有很多,其一、秦國的軍政制度,在沒有戰功可立的情況下會迅速奔潰;其二、滅楚之戰消耗了秦國大量生力軍,導致出現了人口不足;其三、鎮守北疆及開拓南越動用了大量軍力,導致撲滅叛亂之時無兵可用;其四、滅六國之後,六國殘餘貴族勢力並未被清除乾淨;其五、秦始皇死於巡視途中,李斯和趙高勾結串改遺詔,逼死扶蘇、蒙恬,後李斯亦被誅殺,導致政令混亂;其六、郡縣制損害了封分制階層的利益。指責秦國暴政的是漢朝立國需要,秦國若是不暴苛,如何體現漢朝的正統與寬仁。歷史向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諸葛小豬44742021


嚴苛律法只能算秦朝滅亡的原因的一點,嚴苛律法確實在商鞅變法後使秦國國力大增,最終六合天下。也的確在秦國施行了挺長一段時間,當時民眾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反抗,而為什麼統一後秦國在短短十五年就滅亡了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嚴苛律法未及時調整,亂世用重典,沉痾下猛藥,這是沒有毛病的,但是天下一統後,需要的是安定民心,而正是秦國統治者沒有考慮到百姓剛從春秋戰國紛亂中走出來,仍舊用過去連坐制度等嚴苛律法處置,大大激怒了民怨沸騰,是民眾陷入了不安,因為沒準什麼時候就被牽連其中,惶惶不可終日。

第二、大興土木,徭役百姓,秦始皇修長城、建皇陵地宮,其中死者不計其數,百姓深受其害,只是迫於秦朝的高壓統治,敢怒不敢言,仇恨激化,隨時有可能爆發。

第三、政治動亂,無法撥亂反正,在秦始皇死後,仁義的接班人扶蘇被逼死,秦國錯過了最後一次修正錯誤的機會,奸臣當道,最終演變成秦末農民工打起義,各地紛紛揭竿而起。





新姿態君


皇帝是二貨,寵信趙高。趙高這種人,只圖哄主子舒服,保自己的位子,排斥真正的大臣。然而他最愛的還是自己。為了保自己榮華富貴,不惜殺掉二世,以便向未來的新主子邀功。稍微讀點歷史就會發現,每個掛掉老大身邊,都有類似趙高這樣的人。正所謂,不知奉承者,以爾為玩戲。


鋒點1


治亂國用重典,在亂世時可用,但秦在統一天下後,繼續用戰爭的方法來治民就不妥了這是其一,

二:重賦稅,民不不堪負重,就形成利益矛盾,這是不可調和的。

三:奸臣當道,瞞上欺下,官迫民反,民不得不反。

四,復仇心理上升,故能一呼百應,這樣一個統治集團不忘才怪…


老豆224876384蘇乾壽


人民尊紀守法,到現再還活得好好的,人民守的是易變革新之法,帝王玩的是人管人的弄權之法,豈有不死之理


凹凸山堂


是趙高李斯亂法,是祖龍殺六國餘孽太少。


龍的力量


秦朝用法家,太赤裸裸了,沒穿衣服。漢初用黃老做衣服不經穿,漢武開始用儒家做衣服穿到清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