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文|小河對岸

我們看一戰前的歐洲歷史,歐洲可以說是遍地君主國,而其中唯有法國是另類、不是君主國。雖說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已經洗禮了法國,但是這在當時的歐洲畢竟是非主流。就連法國大革命中最偉大的“舵手”--拿破崙,都背叛了大革命的思想,而於1804年在巴黎加冕稱帝。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而在拿破崙帝國覆滅之後,迎來的是波旁王朝的復辟,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再度登上了法國的王位。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其弟查理十世嗣位。而查理十世的極端保守的統治,引發了法國人的日益不滿,最終於1830年7月,爆發了革命,而被稱為“七月革命”。查理十世見不能繼續統治,而下詔遜位,讓給兒子路易十九,想借此以緩和法國人的高漲情緒。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但法國人並不買賬,在查理十世剛剛簽訂讓位詔書之後,就逼迫路易十九簽訂放棄王位協議書。路易十九也很無奈,只是哀求革命者能讓自己統治一小時,而革命者卻說道:您,肯定不可能。

而路易十九的妻子,就是其伯父路易十六的女兒,也即其堂妹--瑪麗·特蕾莎公主。路易十九與瑪麗·特麗莎,並無子女。所以,下一任的王位繼承人就是路易十九的侄子--亨利五世(尚博爾伯爵)。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可是,七天之後,法國的立法會議卻推舉了路易十九的遠房堂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為法國國的國王,亨利五世被迫讓位。雖然,路易·菲利浦也屬於波旁王朝的支系(其先祖為路易十三的幼子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一世),但該支畢竟不是正支,因此,新王朝被稱為“奧爾良王朝”,也稱“七月王朝”。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但是,法國的很多君主派分子,認為亨利五世才是法國王位的最合法繼承人,該派也被稱為“正統派”。1848年2月,法國爆發二月革命,路易·菲利浦倉惶出逃,而宣佈王位由其九歲的孫子巴黎伯爵(路易·菲利普·阿爾伯特·德·奧爾良)繼承。但是,法國革命者卻宣佈:既不要國王,也不要攝政王。而高呼共和國萬歲!

自此,法國的奧爾良王朝被推翻,而進入了第二共和國時期。但是,奧爾良王朝也畢竟統治了法國十八年,而有一部分擁護者,該派被稱為“奧爾良派”。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存在時間極短,僅歷三年,就被其選舉出來的總統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之侄)推翻,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敗給了普魯士,巴黎爆發革命,還成立了巴黎公社,法蘭西第二帝國也壽終正寢。但是,不久巴黎公社就被鎮壓了下去,法國再度面臨君主制與共和制的選擇,而這也是波旁王朝復辟的最後一次機會。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法國人雖經受了大革命的洗禮,而有了共和的思想。但是,從路易十六被砍頭(1793年)到拿破崙三世退位(1870年)這近八十年期間,共和制也只存在了15年。而且,在這15年沒有君主的時期,法國的政治也極為混亂不堪,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前期(1792年-1799年),就是各黨派互相殺害。羅蘭夫人在此期間,就留下了一句著名的遺言:

自由自由,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直到拿破崙成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第一執政,法國的國內秩序才漸漸穩定了下來。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更是國祚不長,僅存在了三年。在當時的歐洲,“共和制”並不那麼成熟,在很多歐洲君主制國家看來,沒有君主就是不行,所謂的共和制就是為一種“暴民政治”。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而打敗法國、挑落法國歐陸霸權的的普魯士,不但是君主制,還建立了帝制(成立了帝國)。因而,此時的法國也傾向於接受君主制,而希望能迅速穩定法國的秩序。法蘭西第二帝國既然被推翻,波旁王朝與奧爾良王朝就迎來了復辟機會。而兩方勢力都失去了王位很多年,內心都很急切,為了能王朝復辟,波旁王朝的正統派與奧爾良派達成了和解。

奧爾良派同意擁立正統派的亨利五世繼承,而亨利五世無子,則以奧爾良派的巴黎伯爵腓力(路易·菲利浦之孫)為王位繼承人。但是,在商定王國的國旗時,卻出現了奇葩事件。亨利五世,拒絕接受三色旗(象徵著法國大革命),而堅持恢復波旁王朝的百合花旗,否則拒絕接受王位。甚至,連在三色旗中加入百合花飾的妥協方案都被亨利五世拒絕。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而三色旗卻早已經成為了法國的一種精神象徵,由於亨利五世毫無退讓,臨時性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想等到亨利五世去世之後,由更崇尚自由的巴黎伯爵繼承法國王位(奧爾良王朝時期,也使用三色旗)。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可不曾想,法國的秩序,卻漸漸穩定了下來(或是迫於德國的外部壓力,而使法國更加團結)。法國人驚喜地發覺,原來我們不需要君主,也可以像美國(共和制)那樣穩定。而在1883年,亨利五世去世之時,法國的輿論徹底倒向了共和制。自此,君主制在法國再無復辟機會。


法國波旁王朝因為一塊破布,而錯失了最後的復辟機會

由於亨利五世在國旗上的毫不妥協,才造就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因而,亨利五世被克里孟梭等共和派人士諷刺性地稱頌為“法國的華盛頓”。而當時的教皇庇護九世,在聽聞亨利五世因“國旗”一事而拒絕王位時,而嘆息道:就為了那麼一塊破布?(法國為天主教國家,故教皇有此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