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又遭寒冬!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现状并没想象中安稳!

体制内改革一直是时下的热门话题,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更新换代。每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都在进行或大或小的改革。作为备受择业者们关注的“铁饭碗”三巨头,在未来的时间里,谁又将在变革里持续着自己屹立不倒的地位,笑到最后,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人到中年又遭寒冬!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现状并没想象中安稳!

从三者的发展前景来看,公务员无疑是三者间的“老大哥”。从行政单位占有行政人员编制来看,说公务员是最稳定的岗位一点也不过。虽然聘用制度的展开已经让很多人感觉到公务员的“香饽饽”的状态将成为历史,但长远来看,待遇还会稳中有小幅提升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公务员作为国家直接管理的编制内人员,其特殊的定位就使得其人员的流动性相较于其他两者弱。精兵简政的政策确实会让公务员未来的管理更加严格,但大规模的改革不太可能实施,“隐性福利”虽然已如过眼云烟,越来越透明化规范化的管理也在逐步实施,但总体来说,除了小日子没有以前滋润,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务员的未来依然非常可观。

人到中年又遭寒冬!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现状并没想象中安稳!

国企作为从90年代就开始进行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和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不同的是,国企改革的影响基本要分成两类情况去分别看待。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一直偏安一隅独自享受着垄断的滋润生活,稳定和高薪应该还会持续很久。但其越来越高进入的门槛也让很多求职者们望洋兴叹,每年的招聘公告不但人数很少,更有一部分向企业内部家属倾斜,“家族化的”员工构成模式已成为其围墙大门,外人难窥其真容。与之相反的是竞争类企业的生存在不断变革之下变得逐渐市场化,混合制改革,不断引入外资成为了他们的发展趋势,这类企业和劳动力市场流通充分,企业员工流动频繁,在去行政化、去国有化的改革浪潮中,这类企业注定要进行大浪淘沙的浣洗,在市场中竞争、生存、发展,从“铁饭碗”的神坛上走下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到中年又遭寒冬!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现状并没想象中安稳!

事业单位作为为了填补行政空白的出现,根据单位资金来源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虽然可能和公务员身处一个单位,但由于其服务性质,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所以也相较于公务员工作更加清闲。这几年来,事业编的改革一直稳步推进。高校和医院的编制陆续被取消,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被逐步推行。行政职能突出的事业单位向行政单位靠拢,经营型的事业单位转制成为国有企业或者流向市场已成大流。在这种情况下,事业编制内人员的未来也将会两极分化,较之之前的相对“固定化”,表现突出的更有机会大放异彩,而“混吃等死”的一部分人,可能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才能守住这份“安稳”。

总的来说,在未来的时间里,公务员的优势依然明显,制度化是其时代趋势,但不必过于紧张;国企稳中有升,虽遇滑铁卢,但背靠大树好乘凉,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太大变幅;事业单位改革之下将两极分化明显,各归其位,职能转变已成必然。不知各位看官对着三种“铁饭碗”的改变又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