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長平之戰30年後,趙國才被秦國所滅?

薛佩萁


首先,我們要先看一下長平之戰的結果: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結束。趙國主將趙括陣亡,45萬趙軍全軍覆沒。秦國慘勝,秦王發動全國之力,損失過半,保守折損20萬左右。可以說,秦趙兩國都以來收尾。



一、邯鄲保衛戰推遲了秦國整體的統一進程

公元前259—257年,秦國進軍趙國都城邯鄲,發動邯鄲之戰。由於趙國軍民抵抗意志十分頑強,再加上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率領援軍趕到,將圍攻邯鄲的秦軍包了餃子,秦軍大敗,傷亡近30萬。趙魏楚韓四國聯軍收復了河東郡、上黨郡、太原郡,秦軍收縮回河西郡。



邯鄲之戰,使合縱聯盟死灰復燃,一振多年來六國的慘敗,挽回了本來的頹勢。讓趙魏韓楚四國的君主看到了希望,這個時候一致將槍口對秦,對於秦國也是一大震懾。秦國在長平、邯鄲連續作戰五年,傷亡超過五十萬,國力大損,已經支撐不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此時選擇休養生息是最佳選擇。

此前,趙國長平之戰折損四十五萬,魏國華陽之戰主力被殲滅,韓國伊闕之戰主力被殲滅,楚國故都、漢水流域為秦所佔。可以說,這四個國家與秦國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趁著秦國慘敗,聯合起來也是一個非常合宜的辦法。而且,聯盟內有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三位號召力強的人物,秦國也不敢小覷合縱聯盟裡的大佬們。



二、無形的戰爭—秦國在外交上的戰爭

自公元前257年—公元前247年這十年間,秦國與六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秦國沒有閒著,積極在外交上發動戰爭,總體上來說就是“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大戰略。

遠交拉攏的便是燕國、齊國。燕國與秦國不接壤,沒有直接利益糾紛,而燕趙同居河北,邊境不大安寧。於是挑動燕趙兩國矛盾,讓趙國不能休養生息。對於齊國,必須結為盟友,齊王還跑到秦國朝見,又重金收買齊國大臣,讓齊國在秦國攻其他國家時按兵不動。



近攻就是繼續蠶食韓趙魏的國土,在二十年裡攻魏五次,攻趙三次,攻韓一次,但都是攻城略地,不是大規模會戰,韓魏被迫割地求和。同時,攻打韓魏也是有目的地,就是要切斷韓魏與燕趙的聯繫,達到後期各個擊破的目標。

韓國做了三手準備。第一手,韓王親自到咸陽朝見秦王,緩解關係。第二手,加入合縱聯盟,抱緊聯盟大腿。第三手,派間諜鄭國到秦國興修水利,耗費秦國國力,讓秦國暫緩對韓國的進攻。鄭國渠修建十餘年,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秦國對外戰爭的步伐,卻實打實地打造了一個關中糧倉,為秦國後面的攻滅六國之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魏國方面,秦國一方面離間魏王與信陵君的關係,使信陵君不受重用,鬱鬱而終。一方面派兵遣將加緊對魏國進攻,魏國連吃敗仗,丟城損兵。此時的魏國,已是強弩之末。楚國方面,被秦國趕到淮河流域,使楚國與中原各國的關係大大加強,秦國對楚再未發動戰爭。

趙國方面,個人覺得郭開是秦國派來的奸細,廉頗、李牧兩位趙國頂樑柱都被其迫害,使趙國在軍事上處於劣勢,內政上也是烏煙瘴氣。



三、五國攻秦與秦國內政更替

公元前247年,以魏國信陵君為首的五國聯軍攻秦。河外之戰,秦軍大敗,退守函谷關不出。這場戰爭再度延緩了秦國統一的進程。因為秦國內部出現政權交替,沒空發動戰爭。

這一年, 秦莊襄王去世,13歲的秦王嬴政即位,但權力被相國呂不韋、太后長信侯嫪毐、秦國公室三方佔據,四方圍繞權力展開了角逐,自然無暇東顧。

公元前242年楚、魏、韓、趙、燕等五國聯軍攻秦,楚軍大敗,聯軍潰散。隨後,聯軍轉向攻齊,佔領齊國城池。此次攻秦,戰果顆粒無收,空廢國力,合縱聯盟徹底解散



公元前239年,太后、長信侯與呂不韋的楚派內鬥,戰於咸陽,長信侯兵敗,隨後被秦王嬴政夷滅三族,秦國二十餘位秦國高級官員(長信侯黨羽)被梟首,門客四千餘人被奪爵遷蜀。可以說,這場內亂是秦國內部第一次大清洗。

公元前237年,呂不韋被秦王嬴政罷相,楚系一黨被清洗,自此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國的全部大權。楚系黨羽比如楚國公子昌平君、昌文君在秦滅楚國時反秦,隨即被王翦攻滅。自此,後系、楚系退出了秦國朝政。



嬴政取得大權後,招攬六國人才,為他制定滅六國,定天下的大計。而之前,秦國前六世君主只是想稱霸天下,到了秦始皇時代才有了統一天下的規劃出爐。公元前236年趁著燕趙交戰,趙國空虛,秦軍攻趙,連下十城。公元前234年,殲滅趙軍十萬,隨即李牧在宜安大敗秦軍,組織趙軍進入防禦階段,雙方處於膠著狀態,一直到公元前228年才才滅趙國。

所以說,秦趙進行了八年戰爭,以秦滅趙為結局。問題所說推遲了三十年,綜合來看就是邯鄲保衛戰的勝利、秦國內政的更替、秦國戰略的調整、合縱聯盟的復興等四個方面因素


慵懶國王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秦朝也想一鼓作氣滅掉趙國,因為長平之戰後,其餘六國都沒有實力與秦朝相抗,為何在30年後才滅趙國,原因有4點:

1.趙國長平之戰後,幾乎亡國,當秦軍到來時,由老將廉頗帶領眾人,為避免當亡國奴,都全力抗秦。

2.甚至唇亡齒寒的楚國和魏國,在得到趙國的請求和遊說下,前來援助。

3.秦國長平之戰後國力消耗很大,已經不能像長平之初那樣,提供60大軍供白起使用。

4.秦國用錯了人,由於白起生病,又不贊成立即攻打趙國,秦王只得派王陵和王齕陸續前去,結果二人誤判形勢,兵敗如山。甚至還倒是白起被賜死。

5.在長平之戰後,最先攻打趙國的是燕國,他們想趁火打劫,可惜趙國剛剛經歷奇恥大辱,有些士兵甚至戴孝迎戰燕國,結果燕國打敗,趙國俘虜了燕國不少士兵,獲得包括土地在內的一些賠償,擴充了力量。

6.在秦國攻打趙國失敗後,趙國抓緊時間休養生息,堅持了30年。


博史通今


長平之戰是歷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此戰秦趙兩國共100w人參戰,傷亡75w,趙國45w全滅,導致趙國元氣大傷,然而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結束,趙國公元前222年滅亡,是什麼讓趙國堅持了38年?

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秦國自己失去了滅趙的最好時機;

根據武安君白起的計劃,長平之戰後,趁趙國被嚇破膽的時機,一舉拿下邯鄲,卻被秦國丞相范雎卻因為種種原因,向秦國君主提出了不宜連續攻趙,而應該撤退養息的戰略,並且得到了採納,從而導致秦國失去了最好的滅趙機會,為此秦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第二,長平一戰,令其他六國看到了秦國的野心,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接下來的邯鄲保衛戰,趙國得到了楚、魏兩國的幫助並最終贏得了勝利;

第三,趙國有戰國四大名將之二的廉頗和李牧,邯鄲保衛戰正是廉頗指揮下取得的勝利,之後燕國進攻趙國,也是被廉頗打的滿地找牙,李牧敗匈奴、滅襜襤、破東胡 對秦三戰連勝兩次,最後一次憑藉不足十萬疲敝之旅和王翦的40萬虎狼之師打成了平手。

如果不是趙王遷冤殺了李牧,趙國也許還能多支持幾年,可惜歷史不能重演。

趙國的國君是幸福的,能夠同時擁有戰國四大名將的兩位,趙國的將軍是不幸的,廉頗、李牧都經歷過戰場被換下來的噩夢,可惜廉頗遠走魏國,老死於楚國,李牧直接被殺,李牧死,趙國亡。





Callme不韋


秦國滅趙國,是長時間一些列的軍隊對抗活動,絕對不止長平之戰一場戰役,很多人都知道長平之戰秦國坑殺趙國四十五萬人,卻不知道長平之戰中,秦國傷亡二三十萬人,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又傷亡二三十萬的事實。

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連續兩場大規模的戰役,秦國也很疲勞,尤其是邯鄲之戰後,秦國多年東出的成果,包括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等地全部被瓜分。如果當時,齊國和燕國積極一點,估計能反攻秦國一把!

所以,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將近三十年滅趙國,已經是很有實力的事情了!

史論縱橫這裡分析一下秦國在秦昭襄王罷免魏冉之後,做的一系列的政策得失吧!

秦昭襄王親政之前,是戰國時期群雄爭霸之時,趙國胡服騎射後開始強大,齊、楚都是傳統強國。可以說當時戰國的形勢是四家爭霸!

秦國所有軍國大事都是由宣太后和魏冉來決定的,白起也是魏冉提拔起來的,魏冉執政期間,打敗楚國,佔領了楚國的首都郢,使楚國開始虛弱;並且在燕國、趙國和齊國發生矛盾的時候,果斷加入樂毅伐齊的隊伍,最終使齊國滅國,從此一蹶不振。

是魏冉和白起,使秦國成為西方的大國,而秦國始終沒有和趙國發生大的衝突,這是明智的,當時的趙國在趙武靈王的主導下,是不斷崛起的過程,此時與趙國發生衝突其實是不明智的。

秦昭襄王罷黜魏冉親政(60歲親政的君主,我估計歷史上也沒幾個),在范雎的建議下,先攻打韓國,在秦昭襄王四十五年,也就是長平之戰的前兩年,白起攻佔了韓國的野王,上黨被切斷。

這樣的情況下,韓國的上黨沒有向秦國投降,而是將上黨獻給趙國。急於做出成績的秦昭襄王於是發動了長平之戰。很多人都認為上黨獻給趙國是秦國的陰謀,說秦國為了和趙國打長平之戰而設計的陰謀,史論縱橫只能呵呵,在戰國時期打仗不講究原因的,想幹就不幹,不用藉口。

其實,史論縱橫認為,韓國將上黨獻給趙國,那就應該和趙國以外交的手段進行交涉,如果是魏冉在的話,會策劃五國伐齊那樣的情況,再策劃一次四國伐趙。

且聽史論縱橫給你分析這個四國伐趙。

當時,趙國的實力完全可以和秦國比較,在崛起的過程中,趙國對周邊的齊國、燕國、魏國都有矛盾,如果趙國完全接收上黨,則發動輿論攻勢,與其讓趙國坐享其成,不如聯合其他幾國對其進行瓜分(當時趙國做大,周邊幾國也沒跑)。

首先,有秦國牽頭,燕國肯定是車前卒,如果許諾將趙國的土地瓜分給齊、楚、魏,三國也會出手。很多人認為他國不會幫秦國,其實秦國的國緣遠比趙國好,這也是趙國在長平之戰時跟人借糧都沒人借他。

如果大計可成,長平之戰的時候,基本就是秦國的統一戰爭了。


所謂上兵伐謀,用外交和政治去擊敗對手才最厲害的手段,在魏國和齊國的隕落中,其實都有謀略的成分,尤其是齊國當時國力強盛,因為吞併宋國,給各國造成口實。

趙國吞併上黨又何嘗不是一樣!

秦昭襄王押上了國運來和趙國進行決戰,本身就已經輸了,在外交環境如此好的時候,你卻竟然押上了國運!如果長平秦國敗了,估計秦昭襄王將是歷史上最恥辱的君王了。

就像鬥地主,你手裡四個二,一個三,你非要先出四個二,外面要是有王炸,呵呵!


史論縱橫


春秋後期,吳國攻楚,先是大敗楚軍,後又攻破楚國國都,連楚平王的屍體都被伍子胥給刨出來鞭屍了。如果按常規理解,楚國這是要完的跡象啊!但事實上,最後的結果卻是吳軍敗走,楚軍復國,楚只是傷了點元氣而已,一切如故。那麼楚國為什麼能起死回生呢?說白了就是在群雄割據的時代,任何一場戰爭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行動。秦與趙的決戰,不可能只是秦趙之間的對決。其它四國雖然沒什麼具體行動,但它們只是在觀望事態變化罷了,並不是說它們完全提不動刀了。

另一方面,趙國雖然大敗,元氣大傷,但也不是說趙國就完了,趙軍就完全提不動刀了。事實上,趙國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並沒有弱到躺在地上被秦國宰殺的地步。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了應對秦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攻打邯鄲),提前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整軍備戰,準備與秦軍做背水一戰,不成功就成仁;另一方面派人到各國疏通關係,首先是派人到秦國,表示願意割地求和;接著再派人到楚、魏請求支援,撮合趙與魏楚三國共同抗秦(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因為此事)。最後派人到燕國與韓國講解大義,請求它們即便不出兵幫忙,也不要乘機渾水摸魚,讓秦人得了便宜。因此來說,趙國對秦國要滅自己的想法是有心理準備的

趙國在整軍備戰時,秦國在幹嘛呢?說句老實話,秦國當時比趙國也沒好到哪去,秦軍的損失也很巨大,其實不適合立刻發動滅趙國的戰爭。不過白起認為應該乘各國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先滅了趙國,畢竟攻下了趙國,秦國東進之路就沒有什麼障礙了。然而這個道理秦國人懂,山東六國也明白。因此在秦國欲兵分三路,企圖滅趙時。韓國和趙國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諸侯間享有盛譽的蘇代到秦國遊說,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秦國的宰相范雎。蘇代的說辭大意就是白起已經武功蓋天了,倘若再讓他攻下邯鄲城,那麼白起就會是秦國的頭號功臣,必將位列三公,到時候你范雎的地位恐怕就會在白起之下了。現在趙、韓都願意割地求和,此等好事去哪裡找?

眥睚必報的范雎想了想,確實如此。他和白起的關係本來就是面和心不和(白起是魏冉推薦的,而魏冉是被范雎擠下臺的)。於是范雎就勸秦昭襄王要讓秦軍暫時休整,攻趙的事先緩一緩。結果秦軍就不動了,白起知道後大罵范雎,但對緩擊的命令也是無可奈何。

備註:秦、趙在長平之戰死磕時,諸侯國之所以沒有動靜,是因為趙王欲和秦國議和的時候被秦王耍了,秦國造成一種秦趙已經議和的假象,所以別的諸侯國並未插手。


等到長平之戰過去一年後,魏、楚漸漸反應過來了,趙國也準備好了,拒絕向秦國履行割地的和約。秦昭襄王大怒,遂以舉國五十萬兵攻趙,邯鄲之戰爆發。結果滅趙的戰機已失,邯鄲之戰打成了一場消耗戰。而且更致命的是白起當時還生病了,沒有掛帥,統帥秦軍的是不善戰的五大夫王陵。

秦軍在王陵的統帥下,打的磕磕絆絆,損失了四萬多秦軍。秦昭襄王有點尷尬了,急召白起掛帥出征。白起在觀察時局後對秦王講:趙軍已有防備,邯鄲實難攻取;且諸侯們都已有準備,若我們以重兵長途跋涉去攻邯鄲,趙國拼死抵抗,諸侯們在外策應,我軍被夾擊,必定大敗。因此我認為此時不可發兵攻趙,以後再看看吧。秦昭襄王沒聽白起的,因為這個時候如果退兵,等於長平之戰就白打了。於是昭襄王改派王齕頂替王陵,繼續圍攻邯鄲。結果就如白起所言,秦軍在邯鄲遭到了趙國的拼死抵抗,久攻不下。楚國和魏國的援軍趕到,同趙軍裡外夾擊,把秦軍打的傷亡慘重。

具體有多慘呢?

死傷三十萬人!王齕率殘部逃回晉西南後,又被魏、楚聯軍擊敗,退回到了河西。另外還有兩萬多秦軍撤退不及時,將被魏楚聯軍團團包圍,做了俘虜,簡直是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第一大恥辱。緊接著韓國和趙國也加入了聯軍,趙韓與魏楚組成四國聯軍狂攻河南的秦軍,基本上將秦國在河南的勢力全部掃清。韓國收復了上黨郡,魏國收復了河東地,秦軍只得退到函谷關,憑堅死守。這就等於說,秦軍在長平之戰的勝果沒了,當年秦惠文王攻魏、韓取得的地盤也丟了



但是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老毛病又犯了,迅速開始內訌。首先是魏軍反水,從前線調回打韓國;楚國看魏國反水,它也派兵去打魏國,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魏國打退了楚軍之後,在四年之內把齊國、燕國和韓國打了一個遍,小小的中興了一把,成功的把諸侯仇恨的目光吸引到了它的身上(也吸引了秦國的仇恨)。

公元前251 年,秦昭襄王病死。他死前,秦國仍然沒有從邯鄲之敗中恢復過來。昭襄王去世之後,繼位的孝文王沒過多久也去世了(繼位三天後去世)。王位傳給了秦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爹。

莊襄王繼位之後,心態有點小飄,於是秦國又開始了東征。首先捱打的是韓國,秦軍在大將蒙驁的率領下大破韓軍,逼迫韓國迫割讓了成皋、鞏等地。秦國的地界延伸至魏都大梁。第二年秦軍又攻打趙國,還是蒙驁擔任主帥,吞併了趙國在晉中、晉北的一些領地,包括了趙國故都太原在內的三十七座城池。嚴重的挫傷了韓魏趙三國聯軍的勢力。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秦莊襄王還派兵滅掉了東周國,徹底滅掉了周王室。(東周國是從周王室分出來的一個諸侯國,與東周王朝不是一個概念)

在大破韓、趙、魏之後,秦莊襄王還命令先前在邯鄲吃了大敗仗的王齕攻打上黨,讓他一雪邯鄲的前恥。結果秦軍的無端征伐惹到了魏國的信陵君,在他的合縱下,關東五國組成了五國聯軍(齊國沒有參加),在黃河以南將秦軍打的節節敗退。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再次閉關不出,此戰過後,各國收復在莊襄王時期被秦軍攻陷的領土。信陵君因此而名震天下。而秦莊襄王則非常的失落,因為他這三年的征伐,又白打了。

五國群毆秦國之後沒多久,莊襄王去世。他的兒子,年僅十三歲的嬴政繼承王位,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了。


秦國自邯鄲大敗後,連續十年對外征戰都是徒勞無果,那麼當時的關東六國是什麼情況呢?四個字可以概括:一地雞毛……

首先是齊國,不參與任何活動;其次是楚國和魏國,徹底鬧掰了;然後是趙國,在趙孝成王和趙悼襄王時期因為吊打燕國,有一個小小的中興期

。但是趙國弱,燕國更弱,趙國能在燕國身上撈到什麼好處?趙、燕互毆的結果只是便宜了秦國而已。因此關東六國的情況可以總結為:韓國在混吃等死、魏國和楚國徹底給鬧掰、趙國和燕國互毆、齊國表示什麼都跟他沒關係。這種平庸的局面在公元前243年,因為信陵君的死而打破了。



秦國聽說信陵君死後,於第二年發動了對魏國的戰爭。秦軍勢如破竹,一舉將魏國打穿!打的魏國南北不能相連,幾乎亡國

。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趙國,與其結盟,並提出抗秦合縱的建議。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將龐暖為帥。然而前面也說過了,楚國跟魏國搞掰了,無心援助;燕國跟趙國有仇,也沒有什麼積極性。因此這支氣勢洶洶的五國聯軍其實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烏合之眾。

具體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來形容了。他們在進攻秦國遭到挫折後,迅速撤退,除了韓軍之外,其餘四國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把齊軍打的一頭霧水。

同年(公元前 241年),剛剛搶完齊國的四國聯軍又拉上衛國,結成南北合縱聯盟,共同討伐秦國。楚國國君楚考烈王擔任縱約長,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聯軍奪取壽陵,揮師直逼函谷關。結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都大敗而逃,就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秦軍順勢反攻,先奪了魏國的朝歌,後來又奪了魏國的汲地。魏國扛不住了,把鄴城割給了趙國。於是秦國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趙國

公元前236 年,趙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國。趙國和燕國正在打的時候,秦國派大將軍王翦、楊端和等人趁機率軍進攻趙國,奪取鄴地的九座城邑。又過了兩年,秦國大將桓齮再次率軍攻趙,在邯鄲城的東南方向大破趙軍,斬殺趙軍十萬。之後秦軍乘勝進擊,直向邯鄲進軍。末代趙王趕緊從雁門調回了名將李牧,任命其為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對秦軍展開反擊。



當李牧率趙國的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採取了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不管秦軍怎麼挑戰,都故意避而不戰,將秦軍拖入了陣地戰。隨後李牧乘秦軍麻痺大意時,一舉襲佔秦軍大營。待秦軍擺開架勢與趙軍決戰時,李牧又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實興鉗形攻擊。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

公元前232 年,秦軍再次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企圖滅掉趙國。趙軍在李牧的率領下采取南守北攻的方針,派出一支部隊先拖住秦軍的一路人馬,李牧則率趙軍主力部隊先擊破一路秦軍,然後再圍殲另一路。秦軍在李牧的攻擊下再次大敗。

公元前230 年,秦滅韓。第二年,趙國北部發生大地震,導致大面積饑荒。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攻趙,幾十萬秦軍直奔趙都邯鄲。趙王再次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秦將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遂稟告秦王,再行反間故計,派奸細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就派人擼掉了李牧的大將軍一職。後來還暗中佈置圈套,將李牧捕獲,併除以斬刑。

李牧被殺後不到三個月,王翦大敗趙軍,攻下邯鄲,將趙王俘虜,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六年後也被秦軍所滅。


縱觀長平之戰後的三十年,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以信陵君的死為分界點)

在前一個階段的十五年中,起初趙國是秦國的主攻方向。後來魏、楚大破秦軍,給關東六國一個喘息機會。秦國因為大敗,實力處於恢復當中,暫時沒有能力滅趙。魏國因為擊敗了秦國,國力上稍稍有一點中興,因此成為秦國的活靶子,替趙國吸引了不少秦國的火力。

在後一個階段的十五年中,魏國將活靶子這個身份又甩回給趙國,於是趙國又成了秦國的主攻方向。起初趙軍不敵秦軍,後來換上了名將李牧,扳回了兩成。但是由於趙王的昏庸,以及趙國實力本來就不如秦。縱然後期有李牧這樣的名將,但最終還是難逃一亡的下場。

所以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還能再堅持三十年,無非就是當時關東六國認識到了抗秦的重要性,於是摒棄了前嫌,共同抗擊暴秦。信陵君兩次組織合縱,將秦軍打的大敗,為各國都續了十幾年的命。後來秦國的實力復甦,關東六國在信陵君死後,無法再組織起有效的聯軍(不僅不聯合起來,反而大搞內訌)。最後被秦國一鍋燴了。


Mer86


公元前262年,秦趙爆發長平之戰,表面上是秦趙兩國爭奪韓國的上黨山地,實則是秦趙兩國爭奪統一天下的機會,是兩國的國運之戰。此戰秦國出動六十餘萬兵力,趙國出動五十餘萬兵力,最終趙國損失45萬精銳部隊,秦軍傷亡三十萬餘萬士卒,秦國獲得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擊滅代國,代王趙嘉戰死,趙國正式滅亡。長平之戰距趙國滅亡相隔40年,之所以趙國能再存四十年,主要還是白起之策不被採用,趙國軍力恢復得快。

長平之戰後,白起想趁勝追擊,一戰滅趙,完成一代名將的滅國偉業。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盡失,舉國惶惶,民無鬥志,兵無戰心;而秦軍士氣正盛,數量尚有三十餘萬,從上黨山地入趙,完全可以一戰滅趙。當時秦軍兵鋒正盛,白起之名如雷貫耳,天下列國莫敢與秦軍相鬥者,因此滅趙之戰不用擔心五國合縱。

範丞相為了遏制白起的不世大功,以秦國國內空虛為由,避免列國合縱攻秦,主張與趙國和談。趙國以六城為代價向秦國求和,緩衝了秦軍的兵鋒,然後不吝珍寶美女,與列國交好,組成了抗秦同盟。趙國緩了一年後,不給秦國六座城池,在邯鄲屯兵積糧備戰,最終秦國發動了意在滅趙的邯鄲之戰。此戰秦軍戰死二十餘萬有餘,五國見趙國戰力仍存,於是紛紛發兵救趙,在魏將魏無忌的率領之下,五國聯軍擊敗了秦軍,打到了函谷關下,攻佔了秦國在關外的所有領土。

邯鄲之戰與五國伐秦之戰後,秦國暫時無法出關滅趙了,因為秦國國力大損,需要休養生息。趙國當時君明臣賢將廣,一時之間要完成滅趙大業是十分困難的,趙國戰後很快恢復了三十萬的常備軍,且北部防備匈奴的大軍也回援。秦將白起死後,秦軍暫時也沒有名將產生;另外秦昭襄王之後的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皆非雄主,治國時間又短,故無法出關滅趙。秦王政親政後,手下名臣名將雲集,國力發展到了極致,於是秦軍再度出關展開滅國大戰,趙國順勢而亡。


大秦鐵鷹劍士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的經典戰爭,是軍事力量最雄厚的兩個國家的命運之戰。秦國攻下長平,佔領上黨是打開東方門戶的基礎,擊垮東方六國中唯一在軍事上可以挑戰秦國的趙國,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基礎,也就是說,秦國要想統一六國,那必須先打開東方的門戶,並擊垮趙國。而趙國如果不接受上黨地區和秦國做對,那就是等秦國佔領了上黨地區變得更強大的時候再進行決戰,那時趙國會更被動。所以長平之戰是必然會發生的,這是歷史的必然。

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都是傾舉國之力決戰的一次大戰,關乎秦國是否再有能力統一六國,關係東方六國國運興衰的存亡之戰,兩國都是傾盡全力去戰。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巨大,達45萬人之多,而秦國也傷亡達30萬人,之後秦國想一下滅掉趙國,又派遣軍隊進攻趙國都城邯鄲,而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但國力尚在,在邯鄲發生的兩次戰役,讓秦國再次損失了30萬人,最終在楚國等國的幫助下擊敗了秦國在邯鄲的軍隊。

而此時秦國大將白起已經死了,國力也不能再支持派大軍去和楚國等進行大的戰爭了,趙國不僅復國,而且重新獲得上黨地區。但是由於戰爭發生在趙國境內,損失慘重,趙國經過這次戰爭,已經再也不是可以和秦國一戰的軍事強國了,直到最後被秦國擊敗,國力都沒有恢復多少,而秦國雖然也損失慘重,不過秦國國力尚存,並且很快就恢復,30年後終於擊敗趙國。



樂水者樂山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我先說一個大前提和長平之戰的前因後果。

大前提:秦昭王當時的國政是遠交近攻的策略,這個策略是范雎提出來的。

從地圖上我們不難看出,秦一統天下是貫徹了這個思想的。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秦軍攻佔了韓國野王,準備把韓國的上黨郡也收入囊中。於是韓國國君讓上黨郡守降秦,準備把上黨郡獻出去自保。

戰爭只會帶來不幸,割地才讓人民幸福。

但是郡守馮亭不答應,打不過就賣我?!Excuse me?

那哪行?我的人生我做主,於是派人帶著上黨郡17城的地圖去了趙國。

不費一兵一卒就佔了17城,趙孝成王很猶豫。

平原君就說,雖然秦國有白起,但是我們有廉頗啊。打是打不過了,但是讓他防守還是闊以滴。

再說了有便宜不佔簡直王八蛋!可能這才是重點!

秦昭王不高興了,後果很嚴重!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於是派出左庶長王齕要進攻上黨,趙國也派出了廉頗駐守在長平跟上黨互為掎角之勢。

廉頗來了長平之後堅守不出,死活不跟秦軍幹架。最多打打嘴炮,小摩擦不斷,僅此而已。

趙王一看廉頗這貨這麼慫,光說不練假把式,強烈要求換人。

於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就出場了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趙括春風得意馬蹄疾,媽媽我是你的什麼呀?

MDZZ

趙孝成王全然忘了當初平原君說的吃下上黨的條件。

趙軍還有三十秒抵擋戰場

這個時候,秦軍也陣前換將,靜悄悄的派出了人屠白起。

白起假裝敗逃,引得趙軍追擊。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盡力在表演。

同時派出兩隻突襲部隊截斷趙軍糧道和後路。

趙軍在餓了46天之後,主帥趙括中箭身亡,全軍45萬人悉數投降。


告一段落

魏國為什麼不出兵幫趙國呢?

白起想一舉克趙,為什麼秦昭王沒有采納?

這個時候呢,白起是想乘勝追擊拿下趙國首都邯鄲,一舉滅趙,而後攻韓。

但是他沒有等到進攻的指令,等到的是一道罷兵令。

為啥呢?原來是范雎奏請秦昭王讓白起班師回朝。

韓魏兩國嚇傻了,好歹三家分晉也算兄弟之國,唇亡齒寒啊。

早幹嘛去了?

魏國開始的盤算是,秦趙相爭,魏國得利。失策啊失策

於是派出蘇代去遊說范雎

如果趙國滅亡了,白起的地位就高於您了,你能甘心屈居人下麼?

其實這是很拙劣的說辭,但是沒奈何啊,范雎又沒是聖人,哪能沒點自己的小九九。

於是趙國也效韓國割地求和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最終趙王決定單方面撕毀合約,積極備戰。

並且派人出使齊國,準備合縱抗秦。

秦昭王只好又派出白起攻趙,可是白起不幹了呀。

原來叫囂著滅趙最兇的就是你啦!怎麼回事啊你!

原來國虛民飢,你要舉國之力來助你滅趙。現在休養生息,積民養士,國力迴轉了,你卻說打不了了。鬧呢?!

白起就說啊:長平之戰後,趙國人民涕泣相哀,勠力同憂。君臣一心,於各國交好。守備力度也高於從前,現在已經不能打趙了。

秦昭王才不管白起說什麼“藉口”強行讓他帶兵出征,白起只好裝病不出。

昭王有點小膨脹,沒你我大秦還沒人了?就你能?

於是換了五大夫王陵率軍攻趙,圍住了邯鄲。

就是攻不下!

於是就讓范雎去勸白起復出

白起一語中的:趙國現在舉國皆兵,打的是人民戰爭。當初我能克趙那是我軍上下一心,敵軍內部不和。想想就來氣,能打的時候不打,現在打不了了,我不打了。要真打了,其他諸國聯合抗秦何如?

誰還沒有點小情緒啊。

於是用長平之戰的王齕替下了王陵,打了八九個月,可是依舊毫無卵用!

昭王遷怒白起不出,心中頗有微詞。

范雎煽風點火,剷除異己。

後來便讓他自殺了。

白起死後,昭王不久也死了。後來的兩代王都不行,直到嬴政和呂不韋的出現,才有了轉機。

秦昭王和范雎為秦國的一統定下國策,並且積累財富。白起為秦國擴張領土征討六國,立下赫赫功勳。為後來的始皇滅六國鋪平了道路,攻克邯鄲拿下趙國的未竟事業,就留給了嬴政。

因為沒有聽從白起的建議,所以滅趙拖後了整整38年。

個人觀點:

廉頗防守戰太消費後勤,趙國拖不起,秦國也壓力大,所以兩邊要麼講和要麼迅速決戰。而秦王本就無恥,騙趙國去和談,搞的天下皆知,但就是不談,所以趙國上當,去借糧食的時候,其餘各國完全把握不準趙王的態度。一邊和談,一邊借糧食,所以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幫忙。因為,萬一你們不打了,我們借糧食給你,那豈不是得罪秦國?

啟用趙括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趙國名將凋零,趙奢已死,廉頗不適合決戰,田單當時在趙括為客將,但半隻腳已經踏進鬼門關了,老的不行了,所以除了趙國似乎沒有人可以上了,李牧當時應該還是小兵二十出頭。


觀史不復哀


之所以很多人會提出這個問題,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家這樣一個普遍的心理共識:長平之戰之後,趙國精銳主力大軍遭受重創,趙國國力被嚴重削弱,幾乎是奄奄一息,滅掉這樣一個奄奄待斃之國,應該是輕而易舉的。

而歷史的事實表明,長平之戰後,秦昭王又連續發動了三次滅趙大戰,全部失敗,直到秦始皇的滅趙戰爭為止,這個奄奄待斃的趙國一直頑強的支撐著。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具體、全面地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一談:

  • 長平之戰,為何秦國沒能一舉滅趙?

  • 半年之後,秦昭王再次連續發動滅趙大戰,為何全部失敗?


  • 秦昭王末期、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時期,秦國又陷入了怎樣的低谷困境,被迫收縮防線,暫時無力東出,更不用談滅趙了?

  • 秦昭王末年之後,秦國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機,需要全面應對內政,無力顧及外事。

下面分別來具體說一說:

長平之戰,為何秦國沒能一舉滅趙?

相信熟悉戰國史,或者讀過史記的朋友,應該都清楚,長平之戰並非一次普通的攻城掠地戰,而是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決戰,說的更白一點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這一戰的成敗直接決定了誰能最終統一天下。按照魏國平都君的說法則是:

秦趙久相持於長平而無決,天下合於秦則無趙,合於趙則無秦。
---- 《戰國策.魏策四》

正是這場戰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秦趙兩國幾乎都是舉全國之力而戰,雙方投入精銳大軍各50餘萬在長平對峙三年,面對強大的趙國,最後秦國依靠戰略策劃、國家組織、長期對峙、間諜滲透、邦交分化、戰略迷惑、戰場戰術、地形利用、兵種合成、將帥心理等全方位立體籌劃,才最終取得勝利。趙軍被秦軍包圍之後,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被迫投降,最後40餘萬降卒被秦軍全部坑殺,趙國精銳主力大軍由此被全面摧毀。

按照武安君白起的謀劃,本應挾長平大戰餘威,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滅趙,然而,當時的秦國丞相范雎接受了山東縱橫家魯仲連的遊說,向秦昭王提出了不宜連續攻趙,而應該撤退養息的戰略。

秦昭王最終採納了范雎的主張,否定了白起的謀劃,由此錯失了一舉滅趙的大好戰略機遇。

半年之後,秦昭王再次連續發動滅趙大戰,為何全部失敗?

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從上黨高地全面退兵,開始了整軍養息。然而半年之後,秦昭王又改變了這一整軍養息戰略,提出了再次大舉攻趙的戰略,結果遭到了連續失敗,簡要描述如下:

  •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昭王不顧白起的反對,任命大將王陵為秦軍統帥,大舉進攻趙國都城邯鄲。然而王陵進攻邯鄲大不順利,秦昭王派重兵支援,結果王陵又損失了五校人馬(一校大概8000人),攻趙失敗。

  • 王陵攻趙失敗之後,此時白起的病剛剛好轉,秦昭王欲請白起代王陵再次攻趙,白起以“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為由,斷然拒絕。秦昭王只得又派范雎去勸說,白起仍稱病不前。於是秦昭王以王齕代替王陵再次攻趙,結果,遭遇魏國信陵君發動山東六國合縱救趙,秦軍再次大敗。

  • 兩次攻趙失敗之後,晚年的秦昭王幾乎失去理性,固執己見,於是又接受了丞相范雎的推薦,任命范雎的故交恩人鄭安平為大將,率軍第三次攻趙,結果,完全不通軍事的鄭安平,遭遇趙軍伏擊,損失慘重,不久率軍二萬投降趙國。此戰,首開秦軍將領戰場投降的先例,是秦軍歷史上最為恥辱的一次戰役。

滅國之戰,不在一時,大半年而已,如何便遭到連續慘敗呢?

時光雖只半年,形勢卻已經大變了,長平大戰後秦軍尚未班師時,趙國朝野震恐,秦軍士卒人懷一股而下之心,雖只有三十餘萬大軍,卻是泰山壓頂之勢。一旦大軍班師,士卒之氣大洩,需要長期修整才能恢復。

長平大戰雖秦軍獲勝,但是也傷亡過半了,一鼓作氣猶可,若班師後再出,就只能以尋常戰力計。如果此時趙國死守邯鄲,秦軍若急切不能攻下,加之秦軍長平之戰後殺降,山東六國憤怒了,必定來援,秦軍情勢必危。

況且秦國大軍在長平征戰四年未歸,將士家小望眼欲穿,剛剛班師回國,方能享受短暫的天倫之樂,今非國難而緊急召回,何有戰心?

秦昭王末期、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時期,秦國又陷入了怎樣的低谷困境,被迫收縮防線,暫時無力東出,更不用談滅趙了?

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整個秦國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秦國保持了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長期的政治穩定,國力持續穩定增長。這一現象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秦國一直奉行商鞅時期確立的兩大基本國策:尊奉法治、廣納人才。

在這兩大國策的基礎上,秦國每一代國君又紮紮實實的完成了三大階段的歷史跨越,分別為:

  • 秦孝公,任用法家名士商鞅,變法崛起,收復河西高原以及整個秦東地帶。
  • 秦惠文王,任用縱橫家名士張儀,推行連橫戰略,成功突破山東六國的合縱封鎖,大出山東。
  • 秦昭襄王,任用謀略家范雎,推行遠交近攻的邦交戰略,全力發動對山東六國的軍事進攻,紮實的拓展了領土。

然而自長平大戰後,秦昭王一系列的決策失誤,大體脈絡為:退兵失機、攻趙一敗、攻趙再敗、謬殺白起、攻趙三敗、收縮盤整,使得秦國陷入變法以來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強國困境。

這一強國困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首先,人才凋零,由於范雎多次舉薦人才不當,秦昭王逐漸疏遠了他,范雎於是便辭相離去。范雎離去之後,秦國總攬國政者第一次出現了缺乏大政治家的乏力狀態,恢復國力一直沒有堅實的計劃和舉措。

  • 其次,將領層普遍老化,後繼乏人。秦軍將星如雲的強大氣象,一時大為蕭疏。

  • 三則,軍力嚴重損耗,兵員傷亡巨大,急需補充重建。秦昭王病逝之時,秦軍可戰兵力一度只有二十餘萬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原因,就是秦國經濟基礎還遠遠不夠堅實,三敗而衰,經不起大的震盪。詳細分析就不再這裡闡述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我之前寫的相關文章。

秦昭王末年之後,秦國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機,需要全面應對內政,無力顧及外事。

秦昭王末年之後,秦國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機,分別如下:

  • 秦昭王晚年立儲危機。任何一個國家,權利繼承問題解決不好,都是嚴重的政治危機。長平之戰後,儲君問題已成為秦國政局中最為顯著、最為重大的政治問題。為了妥善解決這一有可能從根本上威脅秦國國運的問題,秦昭王只有採取戰略守勢,以安定大局為上。秦昭王四十年,體弱多病的太子嬴悼出使魏國,卻突然死在大梁。儲君突然死去,年近60的秦昭王已無力再慢慢培養一個合適的儲君,最後無奈的冊立了另外一個庶出子安國君贏柱為太子。


  • 太子贏柱立嫡危機。雖然贏柱被立為太子,秦昭王仍然憂心忡忡,主要在於後續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贏柱被立為太子時也已年近40,算是老太子,身體狀況也很差。二是,這個老太子很少參與國事,遇事缺乏主見,大事主要靠正妻華陽夫人做主。三是,華陽夫人不能生育,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後面的繼承人又成為問題。好在,在商人呂不韋的幫助下,從趙國迎回了質子贏異人立為嫡子,才解決了這一危機。

  • 秦孝文王贏柱突然病逝,秦國陷入第三次政治危機。熟悉的老國王死了,熟悉的老太子繼任了,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震盪,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老太子贏柱--秦孝文王即位三個月之後便病故了,這是一個無法預料的變數:秦昭王強勢政治所造成的後期真空,驟然越過了秦孝文王一代,要直接有長期做人質而在根本上疏於秦國廟堂的嬴異人來主持解決,這無疑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政治局面。好就好在出了一個呂不韋,他不但是一個非凡的商人,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在呂不韋的最後策劃和安排下,嬴異人即位後,迅速穩定了局面。

  • 秦莊襄王贏異人又早逝,秦國陷入第四次政治危機。嬴異人去世之後,此時的太子是13歲的嬴政,這是君主制時代典型的政治格局之一,稱為“主少國疑”,國君年少,朝野不安。這一格局,從來都是典型的政治危機。事實上,後續確實發生了嫪毐之亂,好在英明神武的秦王政一舉剿滅。

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政治危機,使得秦國根本無力發動對外大戰。
綜上所述,雖然很多細節並沒有一一細細展開,希望對各位讀者能有所幫助。

積翠古亭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的大決戰,直接就決定了天下的命運,如果趙國能夠在長平之戰打敗秦國,日後統一天下是趙國也說不定。長平之戰後,趙國主力覆滅,按理說此時秦國應該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滅趙國,但是為何沒成功呢?


這裡要說明的是,如果秦國如果這時候真的進攻趙國,是完完全全可以消滅趙國,但是秦王聽信範睢建議,下令讓白起撤軍,儘管白起堅決反對,但是因為秦王就是不改原有的命令。

直到半年之後,秦王又下令進攻趙國,這時候趙國已經有了短暫時間的休養生息,已經做好了全民抗秦的準備。再加上趙王任用廉頗,李牧等大將,趙國臣民萬眾一心,這時候已經不是攻打趙國的好機會了,可是秦王仍然不放棄,所以才導致了一系列的失敗。



再加上其他五國自然不能看著趙國滅亡,因為趙國一旦滅亡,就會打破百年的平衡。而這半年,也恰恰給了他們時間準備,他們迅速商量好一起出兵幫助趙國對抗秦國,秦國因此損兵折將,不得不推遲了滅亡趙國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