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数次北伐,大败北方游牧民族,但是为何明朝还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源稚生



明初军队的战斗力很强

洪武年间,明朝对部队十分重视,大明朝的部队保持了强大的战力,打扩廊帖木尔、平云南、打辽东等等,无一不是胜利。明太祖朱元璋在屠杀功臣的“罪恶事业中,儿子们健康成长,到洪武晚期,北方边防逐渐被朱元璋九个儿子控制住,这九个儿子包括秦王、晋王、燕王、代王等,称为“塞王”。朱元璋对自己精心擘划的九子防边体系,很是满意,高兴地对皇太孙朱允炆说,我安排叔叔们替你守边防,你将来可以安心当皇帝了。

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抢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在对付北方少数民族和对付其他塞王的问题上,朱棣做了思考。为此,他将首都迁到北京,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战略态势,同时把部分塞王南迁内地,削夺他们的军权,改派朝廷的军队将领守边,边防恢复为由朝廷将领镇守,从此藩王不再统兵打战。



朱棣本人对军事很关注,部队常常处于战争状态,这时候大明朝依然保有同时打赢几场局部战争的能力,朱棣自己五出漠北,宣威草原,但实际上朱棣的出征漠北,没有一次对蒙古人造成大的杀伤,蒙古人的有生力量并未受到大的损伤。朱棣对北方少数民族始终贯彻父亲朱元璋的思想,拉拢团结为主,武力只是手段,《明太宗实录多有记载。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蒙古人的力量得以恢复并发展壮大。


仁宣之治忽视了军队建设

朱棣去世后,儿子明仁宗继位,他比较关心民生,不太注意武力和军事力量,当了11个月的皇帝。笔者看了《明仁宗实录》,记载期间有官员建议明仁宗朱高炽,说军队乃国家的屏障,太祖、太宗都十分重视军队建设,当前承平之际,不应该忘记军队建设,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可见,当时部队建设已经开始得不到重视。

朱高炽去世后,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此人也十分重视民生工作,主张罢兵休战,并从越南撤军。“仁宣

期间,国家总体平安,到了朱瞻基的儿子明英宗正统时期,因为英宗朱祁镇少年即位,初年在“三杨”的辅助和太皇太后的监督下,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况,后来太皇太后去世、“三杨”老去,太监王振冒头,正统后期的问题开始多了起来,北方的蒙古人死灰复燃,开始侵扰明朝长城一线。



明英宗朱祁镇9岁登基,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在王振的忽悠下,明英宗认为天朝怎么能受到蛮夷的欺负,明朝之前还没有怕过蒙古人,以往都是追着蒙古人打。为此,明英宗效法朱棣,决定御驾亲征。问题就出在这里:

1.战略准备不足。从明英宗下决定到御驾亲征到出发,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方准备不足。

2.战术指挥失当。部队的最高指挥集团无人知兵,明英宗不懂军事,太监王振也不懂军事。多次瞎指挥,胡乱改变行军路线,贻误战机。



3.战斗力缺乏。此次出征的部队已经很久没有打大战,尤其20多年没有和彪悍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打战,实战经验不足,平时训练不够,配合不协调。不要说20多年不打硬仗,古代一支部队三年不打硬仗,战斗力就会大大下降,不要说人的战斗力大大下降,就是马的战斗力都要下降,因为马还是北方草原的好,尤其是西北的战马,更好。而且马也要实战训练,不训练,没血性。

4.缺乏一流的军事将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此时的明朝,没有一个可以和开国时期相比的优秀将领,没有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能征惯战的定心丸,部队缺乏耐力和向心力,一打就散。

从明成祖朱棣去世到土木堡之变只有25年,但是,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想想实在可气。


坐看东南了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的目的,的确是想一劳永逸,一次性肃清蒙古的势力,以免生后患。然而,明成祖的战略目的,却并没有达到,五次北伐,所取得的战果非常有限。不妨在此列举《明史》对于明成祖北伐的记载:

 秋七月癸酉,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副之,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讨本雅失里。八月甲寅,丘福败绩于胪朐河,福及聪、真、忠、远皆战死。

此为明成祖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派遣丘福为大将军,征讨本雅失里,但最终丘福兵败身死(本次军事行动不算在明成祖五征蒙古的系列军事行动中)

五月丁卯,更名胪朐河曰饮马。甲戌,闻本雅失里西奔,遂渡饮马河追之。己卯,及于斡难河,大败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丙戌,还次饮马河,诏移师征阿鲁台。六月甲辰,阿鲁台伪降,命诸将严阵以待,果悉众来犯。帝自将精骑迎击。大败之,追北百余里。丁未,又败之。己酉,班师。

这是明成祖第一次北征的成果,可以说此次的征讨效果不错,遭遇到了鞑靼的主力部队,并且将之击溃。

夏四月甲辰朔,次兴和,太阅。己酉,颁军中赏罚号令。庚戌,设传令纪功官。丁卯,次屯云谷,孛罗不花等来降。五月丁丑,命尚书、光禄卿、给事中为督阵官,察将士用命不用命者。六月甲辰,刘江遇瓦剌兵,战于康哈里孩,败之。戊申,次忽兰忽失温,马哈木帅众来犯,大败之,追至土剌河,马哈木宵遁。庚戌,班师,宣捷于阿鲁台。戊午,次三峰山,阿鲁台遣使来朝。己巳,以败瓦剌诏天下。

第二次是针对瓦剌的军事行动。因为当时蒙古的主要势力为瓦剌和鞑靼,其中瓦剌为黄金家族。明成祖第一次征讨的目标为鞑靼,而鞑靼也被明成祖打得一蹶不振,所以瓦剌趁机崛起。

征讨瓦剌的军事行动也取得了成功。瓦剌从此臣服,值得注意的是,瓦剌并没有鞑靼那么惨,瓦剌首领马哈木之是看清了形势,认为不可能战胜明朝,所以一时臣服。

三月丙寅,诏有司遇灾先振后闻。乙亥,阿鲁台犯兴和,都指挥王唤战死。丁丑,亲征阿鲁台,皇太子监国。戊寅,发京师。辛巳,次鸡鸣山,阿鲁台遁。秋七月己未,阿鲁台弃辎重于阔栾海侧北遁,发兵焚之,收其牲畜,遂旋师。谓诸将曰:「阿鲁台敢悖逆,恃兀良哈为羽翼也。当还师翦之。」简步骑二万,分五道并进。庚午,遇于屈裂儿河,帝亲击败之,追奔三十里,斩部长数十人。夏四月戊申,皇太子监国。己酉,发京师。庚午,次隰宁,谍报阿鲁台走答兰纳木儿河,遂趋进师。五月己卯,次开平,使使招谕阿鲁台诸部。乙酉,瘗道中遗骸。丁酉,宴群臣于应昌,命中官歌太祖御制词五章,曰:「此先帝所以戒后嗣也,虽在军旅何敢忘。」己亥,次威远州。复宴群臣,自制词五章,命中官歌之。皇太子令兔广平、顺德、扬州及湖广、河南郡县水灾田租。六月庚申,前锋至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命张辅等穷搜山谷三百里无所得,进驻河上。

最后三次的征讨,都是针对鞑靼的阿鲁台。通过记载可以发现,最后三次的战果并不是很明显,尤其是最后一次,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总结朱棣的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把鞑靼打得元气大伤之外,其余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并没有达到战略目标。瓦剌的马哈木势力依然强大,鞑靼的阿鲁台虽然被打成了残血,然而却依旧不停滴地骚扰明朝边境。而朱棣连年大规模征讨,则导致了军费开支庞大,劳民伤财。

因此,朱棣的北伐是没有太大效果的。作为明朝的史官,可以记载阿鲁台不敢与王师作战,闻风而逃,但是实际而言,耗费巨额军费出征,却没有见到敌人,何谈肃清?此可谓无功而返。

另外,在朱棣北伐后,自己也感到蒙古的问题已经无法解决,而明朝的财政也不再允许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对外作战活动,所以,他将长城以外的卫所全部都撤回,自此,明朝的防御便收缩到长城一线,再也没有能够将势力深入蒙古境内。可以说,自此以后,明朝由之前对蒙古的攻势转为了保守的防御。

所以,综上,明成祖虽然多次远征,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怎么好。而且,由于明成祖每次针对的对象都是鞑靼部,这也给了瓦剌喘息,发展的机会。最终,二十余年后,马哈木的孙子也先统一了蒙古诸多部落,实力大增,在土木堡击败了准备不足的明军,俘虏了明朝皇帝朱祁镇。


庭州行者


“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20万精锐中央军战死三分之一,伤亡过半。朝中大将大臣66人战死,马匹损失20万头。而当时瓦剌军只有5万多人。

如果咱们只看这一组数字对比,肯定会得出一个结论:明军实在是弱爆了!

(明英宗剧照)

但明军真的有那么弱吗?要知道,二三十年前,朱棣曾率军多次深入蒙古腹地,像猎狗撵兔子一样,打得蒙古人无处可逃,只得规规矩矩臣服归顺。难道仅仅过了二三十年,双方的军事力量就发生了这么大的逆变?

逆变确实是有的。由于瓦剌强势崛起,打败鞑靼,统一了漠北草原,也是在整个明朝时期,蒙古人地盘最大的时候。明军虽然修筑了长城,设置了九边军镇,但是军队防备有所松懈,军队守将忙着和蒙古人做生意。宣府、大同两个军镇,初期在与瓦剌军作战中,在兵力及防御工事不弱的情况下,依然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但是,这个逆变绝对没有那么大!很简单,当瓦剌也先挟裹“土木堡之变”战胜明军之雄威,手握明朝皇帝明英宗的气势,前往围攻北京。北京仅仅不到10万人的二线队伍,竟然就打得也先落荒而逃。能说瓦剌军比明军厉害吗?

显然,“土木堡之变”明军的失败,不是双方真正军事实力比拼的结果,仅仅是一场战术指挥的失败。

明军有哪些战术指挥的失败呢?

第一,准备不足。宦官王振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朝臣很多不同意,联名反对,但是明英宗一意孤行。明军并没有统一思想,又在做出决定后两天就出兵,不仅仅将士的思想没有得到动员,粮草、辎重各方面准备都不充分。

第二,冒险出击。明军到达大同时,也先看见明军来了,立刻主动撤退。稍微有一点军事知识的人都明白,瓦剌这样做,显然是诱敌深入,设伏打击。但是明英宗与王振却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中央皇家军队到来,赫赫君威,吓得也先屁滚尿流,立刻就提兵追击。结果明军先头部队果然中计,很快进入了瓦剌的埋伏圈被打败。

(王振剧照)

第三,慌张撤退。先头部队一打败,明英宗与王振知道后,赶紧就撤退。同样的,稍微有一点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稳住阵脚,稳住军心。又不是主力部队打败了,而且你有20万人,瓦剌只有5万多人,你慌张撤退什么?一撤退,士气就泄了一半。

第四,退防拖延。打败了,要撤退也可以,最重要的就是赶紧退到位,做好布防,迎接敌人的进攻。结果在撤退过程中,王振为了在家乡人面前炫耀自己有多受宠,让明英宗带着军队绕一个大弯去他的家乡,让家乡人民见识见识他的威风。在临近他家乡的时候,他又觉得大军会踩踏他家乡的庄稼,第二次改变行军路线,又再绕一个大弯,回到土木堡。这样绕来绕去,不但拖延了时机,同时还把士兵们搞得疲累不堪。

第五,错误布防。退回来在哪里布防?本来兵书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退到居庸关,那里地势险峻,最重要的是后勤一应设施齐备。就算一时半会儿打不赢,住在那里和瓦剌打持久战,瓦剌也耗不起。但是王振就是不同意,让军队撤退到土木堡。土木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地势高,缺水。军队到土木堡后,士兵挖井两丈,仍然没找到水。这不就是当年马谡守街亭的做法吗?王振一个宦官,从来没有打仗经验,他居然要外行指挥内行!

第六,再次上当。也先追到土木堡,把土木堡围起来。这时候他又故技重施,一面写信求和,一面假意撤退。这和也先第一次做的有什么区别?可是明英宗和王振竟然信了,认为也先又是摄于“赫赫君威”,居然毫不提防,撤退下山找水源找食物。结果军队完全没有组织纪律,一窝蜂就朝有水的地方跑,混乱不堪。也先转回来,逮着这乱成一团的明军就杀。那家伙,简直杀得太痛快了!

(也先剧照)

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指挥不当!这场仗,从头至尾都是王振在指挥,在安排,在调度。王振害怕大家反对,也不召开军事会议,一拍脑袋,他想怎样就怎样。明军是20万精锐,却交给一个外行(而且仅仅一个人)来指挥,这场仗怎么可能打得赢呢?


张生全精彩历史


永乐皇帝的战略

因为大漠南北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即使中原王朝的军队打了胜仗,完全歼灭了蒙古一方的有生力量,但这并不代表中原王朝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完全控制这一地区。由于这里的环境不适于中原人的农耕生活,导致中原王朝的中央政府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等到大军退走,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政权真空地带,然后就会迅速被另一个游牧部落占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再次威胁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疆。

经过几次征伐,永乐皇帝也认识到,与其投入大量的人力兵力和财力来巩固边防,还不如最大限度地对蒙古进行分化和削弱。实际上,明代后来的北边防御体系,也基本是按照朱棣的这一构想构筑起来的,也就是屯重兵于北边的几大要冲,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而非全面向北推进。

上图永乐十一年至宣德五年(1413~1430)的蒙古

宣德年间的局势变化

宣德六年(1431),鞑靼阿鲁台被脱欢的瓦剌军击败。3年后的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战死,此时鞑靼已经无力再与瓦剌抗衡。如果是永乐皇帝还在世,我认为他一定会转而支持阿鲁台,联手鞑靼压制瓦剌。然而宣德皇帝在“三杨”的辅佐之下,不愿再向北边投入无数钱粮和士兵,只是坐视鞑靼大败而已。

上图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的也先

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南下进攻明朝。

对于瓦剌这一军事举动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由于王振侮辱了瓦剌贡使,削减马价,也先被激,从而发动了战争。

“十四年,其太师也先贡马,振减其直,使者恚而去。秋七月,也先大举入寇,振挟帝亲征。”(以上《明史.王振传》)

“十四年春二月,也先遣使二千余人进马,诈称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使回报,遂失和好。先是,也先遣人入贡,通事辈利其贿,告以中国虚实。也先求结婚,通事私许之,朝廷不知也。至是,贡马,曰‘此聘礼也。’答诏无许姻意,也先益愧忿,谋寇大同。”(以上《明史纪事本末.土木之变》)


土木堡之变原因之我见

从地缘政治格局角度看,这一时期,瓦剌势力迅速壮大,对明朝的索求与企图也相应增加。正统时期,瓦剌也先已征服鞑靼、兀良哈、女真、哈密等内亚势力,统一了内陆亚洲东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瓦剌也不想再臣服于明朝,想和明朝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的心思随之彰显。也先按照内亚政治交往的通婚形式,请求明朝将公主嫁与自己,已经充分显示出这一情况。

故而,对于土木之变的承担者,不能完全归咎于王振一人,而应从15世纪中期整个亚洲东部地缘政治格局的大变化着眼。


邓海春


“土木堡之变”的主观原因虽然是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大太监王振,但客观原因却是瓦剌的崛起、朱棣五征漠北,除了第二次的目标是瓦剌外,其余四次的目标都是鞑靼,导致鞑靼实力大损、迅速衰败,而明朝又无法对草原实施直接的有效控制,因此反而促使了瓦剌的崛起。

鞑靼和瓦剌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鞑靼和瓦剌吧。

鞑靼: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放弃大都,率领残余蒙元势力返回草原,虽然在之后多年间持续遭到明廷的打击,但依旧坚强的生存了下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汗权逐渐衰落,虽然黄金家族后裔仍然被奉为正统,但大权实际已经掌握到了权臣手中。所以,鞑靼算是正宗的黄金后裔,实力较为强大。

瓦剌:瓦剌在元朝时期被称为斡亦刺,成吉思汗的后代子孙长期与斡亦刺保持着通婚的传统,也算是元朝的坚定支持者。不过在元末王廷北迁后,瓦剌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因此和鞑靼矛盾逐渐加剧,但由于力量较为分散,所以实力上并不如鞑靼。

五征漠北,鞑靼遭到毁灭性打击

瓦剌和鞑靼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经常发生冲突,但瓦剌败多胜少,于是在永乐六年(1408年)向明朝称臣,朱棣则分别分封哇啦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对其表示支持,并怂恿其和鞑靼征战,促使使其内斗消耗实力。

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因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明朝使臣郭骥,朱棣令丘福统率十万精兵北征鞑靼,但由于丘福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朱棣大怒,为了彻底解决北部边患,于是决定御驾亲征。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自率军北伐,先后在斡难河畔和贝尔湖东击溃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两部。本雅失里仓皇逃至瓦剌后被杀,阿鲁台则遣使朝贡。

第一次北征后,鞑靼实力大损,瓦剌马哈木则趁势崛起,继而开始不断骚扰明朝北部边境。于是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再次率军亲征,与瓦剌展开决战,在乌兰巴托附近击溃瓦剌军。打败之后的瓦剌立即认怂,次年向明朝进贡马匹谢罪。

此后,明朝边境无事,瓦剌和鞑靼继续内斗,由于瓦剌遭到明军的严重打击,阿鲁台开始占据上风,并逐渐控制了兀良哈三卫。再度崛起的阿鲁台又膨胀了,从1421年开始又不断骚扰明朝边境。

朱棣彻底被阿鲁台激怒了,于是又在晚年发动了三次北伐,阿鲁台一次逃跑,两次大败,鞑靼就此彻底一蹶不振。

仁宗宣宗时期,瓦剌趁势崛起

朱棣去世之后,宣德、正统年间,为了弥补朱棣连年征战造成的亏空,加上瓦剌和鞑靼都损失惨重,边境久无战事,明朝没有继续发动大规模北伐,因而明廷开始从战略进攻开始转为战略防御,恢复自身实力。

明宣德八年(1433年),当时作为瓦剌首领的也先的父亲脱欢迎立鞑靼的君主脱脱不花为大汗。之后,瓦剌大肆进攻东蒙古的阿鲁台,不断扩张领地,东蒙古的阿台汗则不断收缩,东逃至科尔沁。

明正统三年(1438年),阿台汗被脱欢俘杀,蒙古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瓦剌彻底崛起。


综上所述,朱棣五征漠北虽然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鞑靼和瓦剌,却也间接的促成了蒙古部落的再度统一。而在经历了明仁宗、明宣宗十多年的恢复后,瓦剌已经彻底崛起。


香茗史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对明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距离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当时的明军基本都是吊打蒙古各部,是名副其实的独孤求败。而仅仅过了20多年,明军就成了蒙古人的手下败将,连大明皇帝都成了瓦剌的阶下之囚。

这兴衰,变得太快!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土木堡之变”的惨剧?“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卫所制度糜烂,明朝北方疆域缩水

明朝的疆域缩水,是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

一般而言,王朝初建,国力处于上升期,王朝的疆域都会大大扩展。而盛极而衰后,国力衰退,疆域也会随之缩水。

但是明朝是在国力正强盛的时期开始缩水的。

1402年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棣在南京登基,这意味着北方边境从此彻底空虚。朱元璋时代,为巩固边防,朱元璋将儿子们分到边疆镇守,其中朱棣守卫的是北平附近地区。而靖难之役的成功标志着这里出现了空虚。

不仅如此,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还绑架了宁王朱权,借走了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这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组成的,为了让其死心塌地卖命,朱棣许诺,靖难成功后,将蒙古高原东部地区封给朵颜三卫。

而此时,朱棣不得不兑现诺言。

而兑现诺言的后果就是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北方防御线出现了缺口。朱元璋时期,明朝疆域自长城向北深入蒙古数百里。因为开平卫深入朵颜三卫属地,所以明朝在宣德年间内迁开平卫,因为开平卫的内迁,东西方向上的东胜卫、大宁卫等无法自成体系,所以纷纷内迁。

到仁宣时期,明朝的北部边境已经向南退至长城一线。

而此时,自朱元璋时期推行的“卫所制度”也已经难以维持,因此长城以北的土地被明朝纷纷放弃。

疆域南缩的后果是游牧民族比如瓦剌的南进。说直白些,因为明朝北部疆域的调整,瓦剌和明英宗,中间基本只隔了一个长城!

所谓“天子守国门”即是如此。明军出了长城,就是国外,这让明朝军队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明英宗根本就没有时间适应和反应,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2、明朝对蒙政策的失败

明朝初期的朱元璋和朱棣,对蒙古实行的政策比较简单,就是打,打到他们跪地上叫爸爸为止。

但是叫完爸爸之后呢?明军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蒙古人该干嘛干嘛!

这是明朝始终无法彻底搞定蒙古的原因!

1388年,明朝消灭北元后,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集团,后来又增加了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这三者在草原上的存在,是明朝北方安全的重要保证。

在朱棣时期,明朝相当于三者的裁判,谁厉害了就削谁一顿,保持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的势力均衡,在朱棣一朝,这一趋势保持得很好。

但是到了仁宣时期,这种均势就被打破了,原因是明朝不再进行大规模北伐,从裁判成为一个观众,对于蒙古内部的争斗也无暇参与,这是瓦剌能够坐大的外在因素。

由于明朝过早地开始了休养生息,因此蒙古内部的倾轧明朝无力干涉。等到瓦剌气势汹汹地南下而来时,明朝想要组织兵力进行对抗,也已经来不及了。

土木堡之变中,明朝20万大军使用了40多天就集结完成,这是相当仓促的,所以失败也是必然的。

3、领导不靠谱,眼高手低

自从《明朝那些事儿》大火以来,很多人对明英宗开始了新的解读,认为其不是一个忠奸不分的昏君,而是一个宅心仁厚,懂得体会别人痛苦的好人。

也许是,但是在军事才能上,明英宗是真的不行!

不行到什么程度了呢?曾祖父朱棣时期留下的老将们,都在这次事变中被报销了,武将阶层损失巨大,间接加速了明朝文官势力的坐大。

而军事实力不济还硬要指挥20万大军,最后导致大军全军覆没,这本身就很残忍。

所以说,明英宗是导致“土木堡悲剧”的直接负责人。第二负责人,就是宦官王振。

俗话说: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明英宗更像是一只羊。所以,败是必然事件!

摊上这样的领导,能在朱棣之后20多年才惨败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明英宗和明仁宗互换,这样的悲剧可能就提前20年上演了。

领导人个人问题造成的灾难,最让人叹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一起探讨历史!


静夜史


准确点说,朱棣五次北伐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何这么说。因为朱棣五次北伐,一没有开疆拓土,二没有解决蒙古入关劫掠的问题,劳民伤财,靡费粮饷不说,还有邱福全军覆没作为点缀,可谓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土木堡之变,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明军衰落的标志,而实际上明军衰落的时间节点要大大提前,可以提前到朱棣靖难时期。朱棣发动靖难叛乱时期,平叛的明朝政府军表现蹩脚,而靖难叛军往往能够以少胜多战胜明朝政府军,并且一路打到南京,逼得建文自杀,朱棣坐了天下。有人会问了,靖难叛军和明朝政府军同样处于明朝军事序列,为何表现各异?实际上,朱棣叛军的主力,实际上是他所收容的蒙古骑兵,当中还有人马具甲的重骑兵,这对于明军来说是心理上的崩溃,所以朱棣叛军往往能够所向披靡的原因。

而造成明军过早的衰落,实际上是源自于明朝的卫所制度。卫所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士兵变成国家农奴,一旦当了兵不仅自己无法退伍,全家都成了永不翻身的军户。他们既要为自己准备作战用的服装、武器,也要承受繁重的田赋。而喝兵血和吃空饷的优良传统,又养肥了那些当官的,而这些军户则愈发贫穷,不仅军饷被克扣,甚至拖欠数月甚至数年,经常有士兵冬天无钱买棉衣而被冻死。所以,他们为了求活命,只得当了逃兵,成为了帝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人身控制制度下的黑户。

实际上,朱棣能够让蒙古玩坚壁清野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明初比较雄厚的实力。而且蒙古草原由于元朝长期的空心化,致使草原经济衰落,无法供养撤退到草原的元朝子民。如此实力悬殊的大背景下,明朝自然可以凭借巨大的国力逼得蒙古人只能避其锋芒、坚壁清野。同时,邱福全军覆没只不过是土木堡之变的一次预演罢了。


北洋海军炮手


我简单点说吧!


会发生“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奇耻大辱,说到底就是因为王振这个太监!



当时瓦剌军骚扰的时候,要不是王振这个人的怂恿,明英宗根本不会御驾亲征,更不可能会御驾亲征。明朝没有人了吗?没有能领兵打仗的大将了吗?要知道,当时的明朝,国力、实力,远远不是瓦剌能比的!


就算不说上面这个,好,明英宗御驾亲征,也可以,毕竟明朝的确有这个实力打败瓦剌。但说到这,又要说王振这个人了,要不是他的错误行军路线,明英宗会被活捉?



当然了,这也怪明英宗,怪他识人不当,太过于宠信王振!


所以说,明成祖数次打败北方游牧民族,和“土木堡之变”根本没啥关系。想想这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你就知道了,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除非你把他们全部杀干杀净了,不然,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蠢蠢欲动的南下??谁敢??


第一节历史课


发生”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自然是因为明英宗朱祁镇经不住宦官王振的怂恿而御驾亲征而且还放任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王振对军事指挥指手画脚有关,事实上,就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来看,大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正处于王朝辉煌的巅峰,面对也先的瓦剌部族在军事和经济力量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本身应该是一个偶然事件,是一场人祸。

当然,从长期来看虽然明成祖的北伐大大打击了蒙古各部的势力,但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对立和交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也无法彻底的消灭对方而一劳永逸的结束这场交锋,而由于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以及远征的巨大消耗,中原王朝更是很难把他们一网打尽,即使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比较重大的胜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王朝也很难有效的阻止草原各部恢复元气,那么其实从长远来看,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对中原王朝构成较大的威胁是必然的,而“土木堡之变”这一突然事件一方面助长了瓦剌的气焰,另一方面使得驻朱棣留下的几十万精锐部队毁于一旦,终于使得游牧民族形成巨大的威胁提前了很多年。


英勇的少年大侠


你问这种话,你不如这样问,清朝不也入主中原了么?为什么清朝末期沙俄无声无息的就占领了东三省,清朝到底有没有统治东三省,有没有统治新疆蒙古西藏,为什么会有葛尔丹,廓尔喀,察哈尔,所谓的反叛,为什么会有三藩之乱,为什么会有白莲教,为什么会有捻军,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七大起义,为什么会有小刀会,为什么会有大小金川,为什么会有广州起义,起义也可以说是反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