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风骨对当时的时代发展有什么影响?

雷达182742829


有什么影响?其实所谓的魏晋风骨,不过是狂放不羁,他们以自我麻痹,逃脱对现实的诉求,最终根源不过是说的话无人可听,做的事无人可欣赏之后的自暴自弃,和自我安慰。

一提到中国历史上的风骨问题,就必须提名士,人民大众是没有什么风骨可言的,只有名士才能谈风骨。而人们对名士的印象,历来与那些追求自身解放与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因为学识过人,掌握文化知识,名士天然就属于精英阶层,也是推动社会改革的中坚力显。

那么真名士的风骨应该是什么,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

这是儒家经典中要求的,也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而魏晋名士则不同,他们的风骨不是谈论国家政治和民生, 而是以放浪形骸的举止和饮酒无为的兴致,还有无数癫狂之语言行动著称比如吸毒啊,伪娘啊,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骨。

其实吧,这也不能怪他们而是由深层次历史和社会背景的。

如果追究原因,那要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说起。

东汉是一个另类的王朝,中期以后国家就玩起了二人转,今天宦官是老大,明天外戚是老大,二个派别互相争斗,而争斗结果往往是宦官胜利。

宦官不算好人,因为无儿无女所以行事都很没有底线,宦官当政的结果就是,党羽横行乡里, 祸害百姓、民不聊生。

因为宦官问题泰国严重,造成大批名士开始齐聚洛阳,讨论朝政得失,关心政治和民生,这就是历史上的“太学清议”运动。

但是宦官当道,这起由太学生自发组织的运动就在诛杀中灭亡。 学生们的心就这样被深深地伤害了,他们从没有意识到关心国计民生会遭到杀头厄运。

这就是“党锢之祸”为了避祸,于是很多年轻的太学生纷纷纷纷返乡。

但是多年的儒学教育使他们在面对横加的伤害时候,开始愤愤不平,可是面对强权和武力他们又无力抗衡,于是他们开始另一种心灵尝试,那就是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

想下也可以理解啊,一群饱读诗书,心有抱负的有为青年,因为国家政治环境险恶还有暴力迫害,不得不放弃理想,那么理想破灭了总要有追求啊。

于是他们开始追求享受,追求玄学,追求精神解脱。

在道家逍遥无为思想的呵护和关爱之下,这群人开始放下心中的愤恨和不满,转而用别的办法追求人生。于是他们不再谈论政治,不再谈论国家,而是开始讨论玄学和精神世界,以酒精和丹药麻痹自己的神经,获取心理上的慰藉。

在加上东汉末年直到魏晋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打来打去,原本都活在恐惧中,如果不在精神世界找寻解脱,估计大家都要疯掉。

所以他们开始学习或者自愿开始去思考人生和生命。

思考之后他们发现,生命原来很脆弱、很短暂,他们试阁通过某种手段,使得生命可以延长,,于是炼丹的风气开始盛行,而丹药就是和现在毒品类似的东西,吃下去之后难免会有副作用,比如神经错乱啊,身体发热啊,精力充沛啊,因为经常吃。

最后副作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很多人看见,于是社会上开始流传,某某名士今天在裸奔,某某名士,昨天发酒疯,某某名士,前天不穿衣服逛大街。

最后魏晋名士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开始以古怪行径还有荒唐行径为生活的主要乐趣。

他们的狂放不羁,就是由此而来。

除了嗑药裸奔,喝酒也是他们的最爱。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有次和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 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玩的不亦乐乎。于是“与豕同饮”就传为笑话。

这可见当的知识分子,不拘一格的兴致,也反映了人们在苦难的边缘真的不会在乎所谓的礼仪和形象,他们常常会当着客人的面捉虱子,常常赤身裸体,他们过着放纵的生活,这种放荡不羁的背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无非是理想不能实现之后的发泄和自暴自弃而已。


阿斗不傻


一、与先秦诸子百家争呜时代欲求溶于社会,推广自己思想,实现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相比,魏晋名士更多呈现的是与社会保持距离,以玄谈为能事,执着于个人的人格呈现,这对当时,甚至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魏晋名士们用自己的实践昭示人们,一个人与社会保持矩离,甚至远离社会也是可以很好生存的。这固然有对当时社会以门阀为核心的等级社会的不满,更是给人们指出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这对当时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正是这个时候产生了我国隐士文化的名片式人物陶渊明。

三、他们那种为了自己的内心而百无禁忌的实践精神是非常惊人的。陶渊明想辞官就辞了,阮藉想喝酒便喝了,王右军东床之上想坦腹便坦了,他们不是想想说说而已,而是不管不顾地做着。这种实践精神的意义是非凡的。

四、最后,我想说,魏晋名土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在谈到他们时一定要明白两点:

其一,由于他们都是知识阶层,他们也是想用我行我素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结果却不甚了了,连他们自己都感到一丝茫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隐含的失落,王右军在《兰亭集序》中的对“后之来者”的担当,阮藉出仕后的被杀,稽康《广陵散》的灭绝之音,这一切暗示我们魏晋名士是理想主义和失败主义的混合体,可叹亦可惋!

其二,我们应明白,魏晋名士与社会主动保持距离,是一种名士的保持距离,他们有保持距离的想法和方法,更有保持距离的物质基础!!

一朝特立独行客,千载云起云舒人!魏晋名士,远了也近了!近了也远了!!


辟玉


首先正一下题目中的名次「魏晋名士风骨」。

有魏晋风骨(特指建安)。

有魏晋名士,名士风度。(正始以后)

这是不同时期的两个概念,不宜混淆。


魏晋名士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不滞于物、不拘礼节、放诞旷达。

这种特点的形成是司马氏高压政治下的产物。

司马懿杀了何晏,司马师杀了夏侯玄。至于前前后后而遭殒命的其他著名文人,李泽厚曾列过清单加以追悼。无论是诗歌还是士人,都由建安时期崇高的、刚健的、富有风力骨气,专向哀雁之啼,寒蛩之鸣。

以乖张荒诞的行为,来远离政治,躲避杀身之祸。

故王夫之说“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也就是说孔融的死,揭开了由建安风骨,向魏晋名士转变的序幕。


大分裂时代,没有强力的中央集权,舆论也相对自由,臧否人才,讥评时政,是士人参与政治的常态。

所以才会孕育出建安风骨,这样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直面社会现实的艺术风格。

而到了天下版图渐渐归一,影响社会稳定的舆论份子便极其危险。

于是历经血流成河的政治屠杀后,出现了“名士风流”。魏晋名士风流与建安时期的风骨是不搭界的,甚至失相悖的。名士风流是对社会责任的放弃——反正大声疾呼也没有,甚至还会杀头。不如嗑药饮酒,出入礼教之外,天天做一些亮瞎狗眼的行为艺术。


名士风流带来的最大影响,无过于使整个士人阶层,陷入玄谈虚诞之中。

药、酒、女人,加上看似玄妙实则不着边际的P话。

结出了王夷甫诸人在面对江北胡尘,只能在新亭恸哭而毫无作为的恶果。


吴季玄


历史的卷张,每一页都烙下了尘封的印记.一页一篇,不同的时代诉说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物演绎着不同的传奇.是的,每一页都那么精彩,每一章都那么耐人寻味.就像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样,魏晋盛产的是“名士”,他们或纵性任情、饮酒啸歌,或心系苍生,慷慨悲凉,或志在千里,壮怀激烈。自秦王朝至晚清,魏晋的名士始终独一无二,特立独行。

魏晋名士说的是文学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止于公元589年(隋统一),约近四百余年时间,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段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朝代更替频繁,除了西晋有短暂的统一之外,分裂割据是魏晋南北朝的基本格局,有本领者即称王称帝,五胡十六国,少数民族想要征服中原,确被逐渐汉化,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思想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这段时期,文学在文学思想、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不再表达外在的社会功利,而是着力于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其中代表人物有: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魏晋名士风骨,又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魏晋名士风骨?不错,正是.所谓”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论绝”就道明了这一切.

因为政权的更迭,不断的战争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即使身处上流社会也不能幸免,心灵敏感的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命运的多变难卜,人生祸福无常以及普通生命面对多变的时代风云的无能为力。文人们少参与时政,不参与时政,不讨论时事乃是明哲保身之举,在不能够改变时代的情况下转而去研究玄学玄谈,去强调精神自由,生命情调,去从另一个方面探究生命的意义,这基本上就是“魏晋名士风骨”的内涵。于是乎清谈玄学盛极一时,文人不涉猎<>,<>,<>的,绝对不会被冠以名士名流之名。嵇康善于音律诗文,学识极其渊博以一封<>拒绝了出仕,被送上了断头台,临终时闭目沉醉的弹完那曲悠扬雄壮的《广陵散》后仰天长叹道:“我死不足惜,只恨《广陵散》从此失传了!”,潇洒慷慨的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从此《广陵散》成了千古绝唱的代名词。同样,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以一种佯狂和痴醉的态度生活,放浪形骸,蔑视礼教,他自己也说:“礼岂为我设邪?”他宁愿大醉六十日,也不愿回应司马昭为儿子娉其女的婚事,醉驾马车,于路边嚎啕大哭。还有陶渊明,这位向往世外桃源的田园诗人,因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权贵,于是赋下一纸《归去来兮辞》,便飘然而去,过起采菊东篱的田园生活了。嵇康的血,阮籍的泪,是魏晋名士的血与泪,这就是“魏晋名士风骨”之魂。

魏晋名士风骨“清谈”以“无”为本,外求“无名”,内求“无累”,以名真我,这种主要产生于士族阶层的一种思潮,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这种思潮流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任诞放纵的行为,也不是今天的社会所能够赞赏的。鲁迅先生在《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曾经讲到过这个问题,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提倡在烈火燃烧的铁屋内呐喊的,并不赞同这样消极避世的态度。

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公正的看待魏晋的“名士风骨”,我们仍然应该说,魏晋名士在中国的文化史上都是有着绝对的地位的,从思想上来说也比当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狭隘思想要崇高得多。他们有气、有味、有韵、有致、有神,他们那种旷达、豪放、自由的那么一种人生意境,还是很多人所欠缺的。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去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即便悲哀、消沉,但心中却永不放弃,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尽管总是显得那么另类,那么格格不入,却时常会让人们感动回味……


孔雀石55


不请自来


魏晋之风,可从《世说新语》中寻得端倪。

《世说新语》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典著作。文章多以短片形式简述名仕之风,文中“正直,刚正,君子之态,不羁”等有着道家黄老之学的风采。

其中一篇文章,曾经选入中学教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信,为古之礼制,强调社会信誉,宣扬了文士的正风道骨。)

当时诗人都对社会政治理想与人生态度都做出相应的表达。多以道家的理论作为支撑,文人表达着超脱,放纵,无为的态度,一切都在提现本心本我,超然物外。这个时候的追求感观,是一种自觉高尚情趣的体现,追求心灵上的理想化慰藉,与宋明理学有些类似。

当时部分文人的这种不羁与洒脱,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总有摒弃世俗,特立独行,雅俗共赏的生活心态。

部分文人,陶醉于自然,不拘礼节,洒脱无为,纵意于山水,一些脱离于纯文化的酒文化,茶文化等,逐渐流行。

魏晋风骨,在当代乃至后代都得到追捧,正是这个时代的文人精神,文人之风,为后世文人士人创造了重要的文人新标杆。

回答不一定精准,仅供参考。文章为作者理解总结。谢谢批评斧正。谢谢阅读


文章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属于作者©云殇真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如有不符实际,请加以斧正,才疏学浅,一点薄见。欢迎大家评论。如需转载,标明出处。


云殇真人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心不安,众多名士风雅淡定,坚定的追求自我觉醒和自身的社会价值,填补了社会的空虚,缓解了精神上的痛苦,对社会安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夢臻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政权更迭最平凡的时期。不断的动乱,不断的战争对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最大的恐慌和不安。

魏晋动乱的年代成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及大英雄,为我们中华文明史增添了绚丽的新篇章。动乱的时代迫使仁人志士打开了新的思维方式,催生了诸子百家、催生了百家争鸣!

然而魏晋名士过度表现自我,追求意识形态且放任自我导致误国常常被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