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比統一更容易讓人接受?為何南北朝時期我國近300年無法統一?

靜夜史


個人看法。在任何歷史時期,統一永遠是相對的,而小範圍的統一是否會發展成大一統,不取決於人心,取決於經濟文化層面的聯繫。



從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從小範圍統一到大範圍的統一,先決條件是經濟聯繫。就像春秋列國到戰國七雄再到秦大一統,隨著封建經濟發展,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求擴大自己的經濟利益,產生了對外擴張的動力,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這要求打破貿易壁壘,最終醒來了秦的大一統。




漢以來,不斷有胡人進入長城以南定居,朝廷設立長水校尉管理這些胡人。西晉八王之亂期間,司馬懿的子孫向胡人移民借兵參加內戰,以至胡人做大,最終釀成五胡亂華。



從這一刻開始,中國自有的的文化受到了北方民族的衝擊,這期間北方統治者你方唱罷我登場,漢人 匈奴 羯族 氐族 慕容鮮卑 拓跋鮮卑 互相攻殺,最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為發端,最終走向融合。胡化的漢人高洋建立的北齊和漢化湖人的北周體現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的最終完成。




在此之前,由於北方的經濟遭到毀滅性打擊,漢人文化也收到了衝擊。可以說南北雙方的經濟和文化聯繫幾乎被徹底切斷了,北方完全是胡人當家做主的野蠻之地,民族成分和文化習俗來了個大換血;而南方因為長時間的魏晉文化薰陶,缺乏尚武精神,安於現狀,不具備北伐的內在動力。這樣的歷史情況,導致從前趙開始到北周為止,南北雙方文化迥異缺乏認同,經濟沒有聯繫,這是不存在統一的可能性的。後來拓跋鮮卑的北魏統一北方,在孝文帝的政策下,北方逐步趨於穩定,南北雙方回覆交流,漢化的鮮卑人和漢人逐步形成了民族文化的認同,南北統一才重現曙光。




所以,南北分裂那麼久,並不是分裂和統一哪個更容易被接受的問題,而是經濟是否聯繫密切,文化是否高度認同的問題。


司馬武侯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分裂比統一更難讓人接受,中國統一的時間遠遠超過分裂的時間,分裂只佔中國歷史很短的時間。

為何南北朝時期中國近300年無法統一?

我認為,

1.南北朝時間只有169年,而不是近300年。

南朝(420-589年),北朝(439-589年)。

2.南北朝時期,中國民族矛盾比較尖銳,農民起義多,北方長期戰亂,漢族大規模南遷,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

3.此時的中國,長期沒有出現雄才大略的君主,力圖統一。

4.中國門閥勢力逐漸衰落,寒人勢力逐漸興起,為隋朝統一奠定了基礎。


黃常慧湖南郴州汝城縣


對於南北朝時期來說,分裂並不是比統一更容易讓人接受,而是統一是人心所向。但為何南北朝169年沒有統一,我們先要大致瞭解南北朝的基本歷史背景。 南朝是承繼東晉,是漢文化的由北至南遷徙的結果,而北朝是承繼五胡亂華時期的十六國曆史,北朝開端北魏是鮮卑族人創立,在經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之後,大大促進漢文化和胡文化的融合,而且也開始誕生新的利益團體。 為何南北朝沒有歸於統一?首先,南朝承繼魏晉遺風,在立朝之初勢力和軍力都要弱於北朝,導致疆界南移,生存環境下降,但其間也出現過英明君主,最後穩住腳跟,卻沒有北伐之心。而且南朝政治相對較混亂,所以難以北伐。

而對北朝而言,北朝開端北魏的北端有柔然威脅,沒辦法全力對付南朝,待突厥替代柔然之後,這種情況才好轉一些,但北魏後期政治混亂,最終導致六鎮叛亂,又分裂成東西兩魏,兩魏最後又由北周和北齊代替,所以這段時期也是北朝比較混亂的時期,也是南北朝各自的混亂才導致的雙方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精力統一。

其實這段歷史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因為這段歷史是一個利益集團變更的歷史,首先南朝代表的士大夫集團,而北朝是由軍閥向門閥交替的利益集團。最後由數個門閥合力推舉楊家為主,最終結束這段混亂的時代。


金道人


統一的路複雜而漫長,根本原因就是士族不滅統一無望。

無論從治理黃河,還是抵禦外族入侵,中國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黃河中下游一馬平川的平原,耕種是個好地方,但打仗真不是好地方,無險可守。只有國土外擴至長城一線才能,有效防範入侵。在這地理範圍以南,沒有那個地理結構能可以完全獨立。在這背景下,只有統一才是有效防止戰爭的辦法。否則,就是春秋戰國上百萬人的廝殺。這是其他早期文明體系不多見的,走向兼併,統一是我們的歷史趨勢。秦始皇一統六國就是這一歷史趨勢。

統一背後也帶來一個大問題,就是管理的問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效的管理範圍也就是馬一天跑的距離。所以,邊緣地區根本無法有效管理,秦成功於嚴刑峻法,管理上也順其自然實行嚴刑峻法。但地方上的情況千變萬化,簡單的嚴刑峻法能管過來嗎?秦始皇以滅六國之威還壓得住。但始皇一滅,秦二世即亡。秦末的起義就是秦的管理不顧實際的情況,一味強調嚴格執行。陳勝吳廣起義不就是誤了行程,怎麼都要死,只有起義。這個就是仁義不施,攻守易也的感概。

秦二世而滅給漢朝的教訓深刻。西漢早期只能實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也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史稱文景之治。可一味無為帶來就是地方豪強勢力興起。到漢武帝時期的鹽鐵論,遷豪強至邊塞等等措施。一是充實國庫,充實邊塞,打擊匈奴的目的,二來就已經顯示出地方豪強勢力的已經影響到漢帝國的政策。此時,漢武帝敏銳察覺到地方豪強的威脅,然後放棄黃老之術,採用獨尊儒術,外儒內法的治國理論。這就是以後所有帝國的大政方針。

但帝國太大瞭如何管理就依然是個麻煩是事,儒術就是一個好工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教化,自覺管理自己多少比嚴刑峻法有效果。這就為什麼要獨尊儒術了。

但皇帝的是一個人,必須要依靠一部分人間接管理這個國家。漢武帝后,很多皇帝幼齡登基,有客觀條件因素,也有外戚,太后,宦官的有意為之。中間的爭鬥,對錯不論,但帝國逐步失去地方控制,豪強勢力和儒家大族合流,通過把持察舉,薦舉控制了帝國地方政治形態。到東漢時期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士族。東漢光武帝也是在南陽豪強勢力支持下才建立的東漢,也就開國是光武帝和他兒子漢明帝對地方豪強,士族勢力多少有些控制力。其他皇帝也就失去控制了。這其後大多是幼齡登基,估計背後就是外戚,太后,宦官,士族平衡體系有意為之。漢朝就在這些勢力爭鬥中搖搖晃晃走著,無法平衡時,但國家還要管理,這些人只管顧自己利益,沒事還好,一有荒年歉收,百姓活不下去,還是爭爭吵吵,農民只有起義,然後在鎮壓農民起義中,豪強勢力雄起,漢朝滅亡。

事實上,漢末到魏晉南北朝就是地方士族豪強興起時期。就是這些勢力是統一的阻力,他們的存在阻礙了對地方的有效管理。

曹魏被司馬取代就是司馬家是士族得到士族支持。曹魏根基太淺。沒有得到地方士族的有效支持。而且曹魏出身寒門,雖說有東征西討打下北方一片江山。但士族們依然看不起曹魏。否則袁紹也不會天天把什麼三公掛嘴邊,就怕人家不知道他是士族。同期的東吳和蜀漢也是士族把持的。諸葛本身也是出身士族,否則不會,諸葛家兩邊都有人。諸葛亮舌戰群儒其實也是替蜀漢造勢,說給東吳我們家也是豪門。其本質上當年士族勢力控制著中下層社會,只有得到士族的支持才能有根基。所謂的人心向背其實是控制於這些人之手。

既然是得到士族的支持才有天下,那麼也就受制於士族。士族不是一個單一一個人或什麼家族,本質上是就是多個地方豪強勢力,本身就統一的最大阻礙。而且他們之間就是紛爭不斷,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的戰亂不休,就有他們的影子。他們的爭亂嚴重影響了對北方的入侵的抵抗,這就是五胡亂華的原因。

很多結論都說,西晉統一後執行了錯誤的分封制。其實不盡然,西晉有天下,是士族勢力的大族支持下血腥屠殺曹魏勢力後才立的國。這種情況下,司馬家政權受制於世家大族,迫於無奈只有分封諸王去看守地方的世家大族。但後來事情表明,諸王更不可靠,這就是西晉的有名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後西晉徹底不行了。本來東漢末年由於戰亂人口損失較多,已有大量胡人內遷中原,西晉八王之亂的打來打去,算是消弱了西晉的軍事實力,胡人開始造反起事。這就是後來的五胡亂華。

中原大族一看不行了,隨即攜帶著司馬家的人,南渡長江避禍去了,這就是衣冠南渡,隨後建立東晉。這種情況東晉王朝就更加受制於世家大族,也就是所謂的王於馬共天下。

士族也不見得就是歷史書寫得腐朽,落後的代表。士族的形成其實就是,自秦滅六國,六國貴族消失後,朝廷對地方管不過來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全國各地一種血緣紐帶的地方勢力。士族的毛病就是誰當皇帝無所謂,就是別影響我家的利益。於是這些勢力之間紛爭不斷,而且這些勢力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各個士族之間互相爭鬥使得問題不但得不到解決,而且會擴大問題。最後就是血腥的內訌,刀兵相見。東晉以及其以後的宋齊梁陳內部的殺戮不斷,背後就是士族之間的紛爭。

中原的無險可守只得由著五胡亂華,然後是鮮卑的魏朝的興起。在北朝由胡人部落,軍事酋長戰亂兼併,最後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形成了類似士族的軍事貴族,這就是關隴軍事集團,最後形成八柱國的貴族集團。基本上北朝後期以及隋唐前期的統治勢力。楊堅,李淵,宇文家族,孤獨家族等均是出自這一軍事貴族集團。

南朝經多年士族內訌,已沒多少實力。隨後被隋朝統一。雖隋統一,但楊堅知道自己的王朝受制於關隴軍事貴族,要想辦法制衡這些人,所以就得其他人當官。出於察舉,薦舉最後受控於士族的教訓,那就考試吧。這就是科舉制度的由來。這一制度徹底摧毀了士族再次興起的可能。使得世家大族再有勢力也得來考試才有當官的資格。從此以後,中央才算是對地方豪強勢力有控制力。在這之後,中國就再無百年以上的分裂了。雖有短時分立,但隨即就統一。

但科舉制度明顯的是影響了關隴軍事貴族的利益。於是借隋煬帝東征朝鮮半島的失敗,關隴軍事貴族推翻了隋朝。然後李淵在這些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唐朝。但唐朝不也一樣繼續執行打擊關隴軍事貴族辦法。從開唐,經李世民,武后,直到唐玄宗時這些勢力才退出歷史舞臺。在這之中武后任用酷吏,使勁折騰百官,但卻沒有太大後遺症。其實背後真相就是武后以株連的方式,打擊李氏皇族的同時也是在有目的處理這些八柱國的人,然後提拔科舉的人。開元盛世的人才其實都有武后朝提拔的。

隋煬帝其實不是什麼昏君,很多事的記載都是動機不純。大運河的開鑿,對後世益處甚大。徵高麗也不是什麼錯事,唐朝建立,最後不一樣要繼續徵高麗,這是必須的國家大事。

由後世遼對宋的威脅來看,以及安史之亂興起於河北三鎮,徵高麗是必須。否則,一開國就在幽州和東北那裡有個地方獨立的敵對勢力,那就什麼事都別幹了。隋煬帝的問題是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失去對這些人的控制,僅此而已。

事後諸葛亮,誰都會總結!戰爭的迷霧隨處可見,不是簡單六個選擇題罷了。不說戰爭過程,只是歷史大勢簡單說一下官渡之戰。袁紹的最大問題是成也士族敗也士族,從袁紹失敗可以看出士族最後退出歷史的最根本原因。士族們過於講究門第了!而且喜歡高談闊論,不屑於幹具體事務。某種意義上官渡之戰顯示出士族和寒族的區別,戰略上袁紹沒啥大錯誤,具體的執行環節是脫節的。實際打仗可不是什麼溫酒斬華雄,而是一堆的糧食到哪了,營寨在哪下,水源在哪裡,馬在哪裡圈著,在哪裡搭夥做飯等等雜務組成的。不要小看這些事,這些事才是整個戰爭期間的大部分事。官渡之戰也不是一天就打完的。袁紹們天天三公掛嘴邊,骨子裡就是我是士族,我們最好。所以啊,人才是有欠缺的,這些事會阻礙你戰術的執行,打著打著就不行了!最後火燒烏巢就是最後的稻草。爭霸中原不是袁紹這樣玩得。僅此而已。

簡單的說,這問題有點不是太懂歷史,有點不明白宋代的運作規律。有宋一代,丞相權重,皇帝很多時候只能依靠丞相,特別南宋多權相和姦相。

中國傳統看似皇帝一人專制權利無限,但實際皇帝是一個人,必須依靠一定的人去管理,或者說必須一群自己人才能有安全感,所以,皇權只能是依賴某種勢力。在具體運作中,無論如何防範相信重賞某種勢力,但最後這種勢力都會在宮廷鬥爭中壓制皇權。這就中國家天下的悖論。

這個勢力在宋朝就是丞相領導下的一班士大夫,唐朝就是高力士後的宦官,漢朝一朝包括東漢西漢都是在外戚太后和宦官爭鬥中。有明一朝誰都不依靠,但弄得誰都不相信,最後眾叛親離,煤山上就只有一個老太監陪著崇禎罷了。清朝依靠八旗子弟,八旗子弟什麼樣?什麼東西?清不亡都不可能!


沙中土大溪水


在中國,大一統永遠是主流,或者至少從三代至今,大一統都是佔據主流地位。

分裂的想法,分裂的認知從來都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哪怕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而且越是這種分裂時期,越是這種到處稱王到處稱帝的時候,越是大家最希望大一統的時期。

百姓希望儘快統一,天下息兵罷戰,自己過一點安穩日子。

割據政權希望儘快統一,自己成為真正的天下共主,做合理合法的皇帝!

所以三國歸於晉。

東晉後,天下刀兵四起,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這時大家都認為自己是正統,都認為別人是異端,都想消滅對方,一統河山。所以一起以來,戰爭不斷。

這種連續不絕的戰爭,恰恰是天下希望統一的象徵。戰爭越多越大,說明大一統的願望就越強烈。

只是可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大家勢力都差不多,誰也一口吃不下誰,於是只好僵持著,等待一個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人出現


山東花和尚



師範小王子


兩回事,都想統一,但都想以自己征服敵人的方式來統一,所以一直打唄。


白露為霜65799235


那時北方是白皮的胡人統治,實力強大,南方漢人政權無力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