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为何会输掉关键的“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之战,成吉思汗名败实胜,输了战争,赢了民心。这一战之后,草原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成吉思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快速壮大起来。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胜仗不计其数,他将冷兵器时代的运动战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建立蒙古帝国,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讨金国,灭西辽,灭西夏、灭花拉子模等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成吉思汗一生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但也不是全无败绩,最有名的一次败仗就是“十三翼之战”。

公元1184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这引起了蒙古的另一个英雄、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不满。公元1190年,札木合纠集泰赤乌等十三部组成三万联军,讨伐铁木真。为了应对十三部联军,成吉思汗也将兵马分为十三翼对敌,因此得名。成吉思汗在此战中的兵力与敌人相近,又是正面交锋,结果成吉思汗还是被札木合击败,被迫撤退逃跑。那么这一战力量相当的成吉思汗为什么败了?原因如下。

1、铁木真实力整体气量弱、忠诚度低

“十三翼之战”产生在成吉思汗发展的早期。成吉思汗虽然已是草原上的大部落,但整体气力较弱,组织比较松散,战力强弱不一。内部存在矛盾,各部对付铁木真的忠诚也不稳,作战也不尽力。战争开始前,铁木真已从攻守形势上判断出战况对自己不利。成吉思汗的三万兵力已经是他能动员的极限了,无论是阵型、战力、兵器,还是统帅、调度、士气,明显与扎木合不在一个档次。

2、敌手古尔汗扎木合,亦非等闲之辈

扎木合是铁木真儿时的安答,彼此相互了解,双方的军事才能都是草原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安答扎木合的军事水平也很出色,二人伯仲之间。成吉思汗想要靠计策以少胜多根本不可能,很多学者都认为,若论军事手段,札木合不在成吉思汗之下。因此在军力相对弱的情况下,成吉思汗是没有胜算的。

3、此战之前还未形成完备的军事体系

成吉思汗后期可以达到百战百胜,原因除了其高深的沙场指挥艺术手段外,更重要的是他为蒙古建立的成熟有用的政治军事系统是最主要原因。而在“十三翼之战”时,这套政治军事体系尚未形成,基本上就是没有任何作战策略,属于硬碰硬的对决。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部队参差不齐,战力不一等等因素,所以这场战斗失败是正常的,其实是成吉思汗开战前已经预料到的。

“十三翼之战”扎木合虽然战胜了,但是他用了极端残忍的策略对待俘虏,把他们都丢到锅中煮,这个暴行震惊了他的部下,扎木合如此残忍,后来部下纷纷投靠了铁木真,削弱了扎木的实力,铁木真实力得到了加强。十三翼之战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基础,在战争过程中铁木真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日后战胜埋下了伏笔。


野史也是史


我倒认为铁木真这次的十三翼进攻并不完全是失败的,战役上当然,一个顺理成章的败仗,但是十三翼进攻没有 也不会带来覆灭性的失败,其结果呢,十三翼除了先锋主儿乞部伤亡较大,其它部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创伤,以至于撤退时甚至有种敦刻尔克的胜利感,军心亦是稳定团结的,反观札木合军之后的变数,啧啧啧,不得不说,铁木真也会犯错,但他似乎不会犯致命的错误,哪怕这个十三翼败战,打得都叫稳如狗。札木合仿佛以剑击水,赢的莫名其妙,最后埋下败笔,输的也是莫名其妙。



-洛林


吃败仗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所谓的“十三翼之战”发生在成吉思汗才事业刚起步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是他军队的巅峰期,武装方面都处于劣势。其二成吉思汗的对手札木合也并非平庸之人,大多方面条件都在铁木真之上,因此铁木真在兵力压制的情况下肯定毫无胜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