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子师傅王掞不输不赢,为何还要自杀?

羽菱君


《雍正王朝》中太子的师傅王掞是一个既让人觉得可怜,又让人觉得可气的人物,说他可怜是因为他将一生的心血都用在教育太子身上而伴随着太子胤扔的两次被废而最终功亏一篑;说他可气,是因为明知道太子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却要一味地愚忠和坚持。但是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这样,才更配的上王掞儒学大家的身份,也更配的上康熙推崇的儒家忠恕之道,即便康熙再恨太子,但是对于王掞,康熙始终都保持着尊重,因为他是所有臣子中最能体现读书人气节的。

其实王掞肯定会自杀的,不管最后是谁是继位人,王掞都会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康熙一废皇太子大闹朝堂,再到几次逆风举荐太子,说明他的心中只有太子,他在太子身上付出的心血太多了,而伴随着太子最终与皇位无缘,自己也就心死了,就像他自己对四阿哥胤禛所说的“老臣几次想要寻死,都因为万岁爷看的紧,没有死成”,王掞也想想他的先人保明武宗一样,为了保太子而身死,但是康熙一道“王掞自尽,就判他儿子忤逆,诛灭九族,凌迟处死”的圣旨,又让他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斗争中最终选择了苟活,并且寻找着能够帮助太子的机会,可是最终,也没有等到这个机会,所以最多等到康熙一死,新君登基,王掞也将会终结自己的生命。

王掞临终前说“输了一场,赢了一场,这辈子不输不赢”,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作为读书人的气节和胸怀体现。

“输了一场”,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就是输在了太子身上,作为太子的老师,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用来调教太子,于公为国家培养了接班人,于私这是当事人莫大的荣耀,太子登基成为新君后,不仅自己可以被建祠歌颂,同时也将名垂千古,所以太子被废不仅宣告着王掞一生心血付之东流,而他对于自己读书人荣誉的期望也就烟消云散了,不得不说是失望之极。这里不要说王掞会不在乎,想想张廷玉对于“培养太庙”的执念,就说明读书人还是非常在乎死后的名声和荣誉的。

“赢了一场”,往小了说,就是他了解到时四阿哥保住了郑春华,而为了不让郑春华成为四阿哥夺嫡之路的绊脚石,羞辱死了郑春华,为四阿哥解除了后顾之忧;往中了说,王掞看清了康熙了真实意图,看清了康熙准备立四阿哥为新君,而自己也向康熙保举并且支持四阿哥,也算是尽了忠君之道;往大了说,王掞知道在这些阿哥里面,只有四阿哥登基,才能将江山治理的更好,才能保住大清的江山社稷,他支持四阿哥,为四阿哥办事,就是为了整个大清朝,为了天下。

“这辈子不输不赢”更多的就是王掞老师的一种无奈吧,毕竟花费一生心血太子不能登基,他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人生,但是为能为天下推荐一位最贤能的新君,也是圣人教化的至理,说是“不输不赢”,但是王掞心里清楚,自己是输了,但是大清朝是赢了。

王掞一直是我《雍正王朝》这部剧中,我比较欣赏和钦佩的一个人,因为他有读书人的气节,有当世大儒的学识和胸襟,更有心怀天下,心系社稷的臣子本能,是真正的读书人忠恕之道的楷模,只是最后的结局略显悲凉吧。


雍亲王府


《雍正王朝》太子的师傅王掞临死前说他不输不赢,然后自杀了。不输不赢其实就是自我安慰罢了。


太师王掞倾尽了一生的时间,一生的感情培养太子。到最后是徒劳无功,太子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太子两度被废彻底出局,这就是他认为的输。


太子师傅“王掞”敏锐的感觉到太子党里面的老四有很大的机会坐上皇位。所以他想为老四解决一个麻烦,去说服老四杀掉皇贵妃郑春华,太子和郑春华通奸,儿子和父亲的小老婆通奸,而这个小老婆就在老四的府里养着。这个秘密如果被别的皇子知道,绝对会成为攻击老四的武器。所以他说服老四除去贵妃郑春华,并且自荐自己去,一番说教,让贵妃郑春华羞愧自杀,他帮助老四扫清了登上帝位的障碍,这里他认为自己赢了。所以他说下了两步棋,一步输了一步赢了,不输不赢。

王掞真的不输不赢吗?估计他到死还不明白自己输得一塌糊涂。他穷尽一生栽培的太子,两次被废,背后的推手就是他一直信任的太子党老四雍正。太子被废之后,一生的心血倾注失败,万念俱灰。他又做了读书人不耻的事情,逼一个妇人去死,一代大儒有自己的尊严,所以他选择了很体面的自杀,留有清名。也许他还有有别的想法吧,帝王之争,太子失败,他是太子老师,参与的太深了,知道的也太多了,新皇登基绝对会肃清政见不合的人。王掞还不如体面的自杀,这样不连累家人。

这是个人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如果你有独特的见解,可以留言给我。


虎跃云端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电视剧与历史还是大有不同的。历史上的王掞并非自杀,《雍正王朝》中他却自杀了,这是因为剧情的需要。为什么他要选择自杀呢,说到底和邬思道选择半隐的性质差不多。不过这老头很聪明,邬思道无儿无女门第低微,雍正不怕他,王掞就不一样了。王掞的祖上是大明朝的首辅,属于豪门望族,王掞本人也是帝师,深得康熙器重,所以,和邬思道相对比,王掞其人更可怕,只是电视剧未呈现出来罢了。总的来说,他选择自杀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太子被废,家族掘起无望。太子二度被废后,王掞自觉未来无望。要知道,古代帝师的成就意味着巨大的政治成就和荣耀,太子一倒,作为师傅的王掞不仅政治上的荣耀和清名尽失,而且还要受到不尽的牵连和压迫,无论谁将来夺嫡成功,他以及他的家族都会被清洗。康熙之所以临了还请他同乘龙辇,其实是有意向皇子们及臣僚们告示:太子无用了,大家就别难为师傅王掞了。在帝王家培养太子几十年,王掞虽年老了,但这点意识很清楚。



二,博四爷,替胤禛背锅。不得不说,这老儿的政治敏感性很强,因为身在朝堂,对朝堂的局势看得很清楚。康熙欲立胤禛的心理他岂能不知道,当他知道了郑春华还在四爷处,且知道八爷党也知道的时候,他觉得机会来了,帮四爷除掉郑春华,清扫障碍,无异于又辅助了一位太子,这可算作扳回一城。但是这个黑锅背了,其实胤禛是很满意的。罪却要王掞来担。他选择自杀比日后被杀要高明得多。要说,这其实是雍正与王掞搭成的一个默契。为什么呢?雍正明明让人好好看着郑春华,怎么就让王掞进去羞死她的呢?太巧合了吧。



三,一死谋子孙荣耀。倘若王掞不自杀,以雍正上台后的手段,太子党无不被清洗镇压,作为帝师的王掞,并知道郑春华的内幕之人,岂有被雍正放过之理,那王氏一族不仅失去了过去的荣耀,而且很可能难以存活。王掞八十有余,死不足惜,以一死埋住了四爷诸多的秘密,还为他扫清道路。雍正断不会上台后与一个死人过不去,而且其儿孙因没有叁与而得以保全荣耀,那不是上上之策么?

我是青灯问史,喜欢《雍正王朝》,欢迎互动,不喜勿喷。


青灯问史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72

太子师傅王掞在太子胤礽身上花费了半辈子心血,最终抱着遗憾而去,闹个不输不赢……

康熙皇帝确立的太子胤礽不但自己把自己玩儿废了,还把自己的师傅王掞气死了!看来这位太子的师傅王掞还是有气节的一个老头,不过临死前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全部说给了雍亲王胤祯,即使是死也要死个明明白白。



(太子胤礽师傅王掞)

康熙朝的太子胤礽师傅有很多,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李光地、熊赐履和汤斌等等都不是等闲人物。

可这未位王掞只是太子胤礽的师傅其中的一位,因为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特殊的介绍了这位太子的师傅王掞与太子胤礽之间丰富的情感交流。

王掞,康熙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提学浙江,累升内阁学士,转户部侍郎,康熙三十七年调吏部,四十三年升刑部尚书,后又调工部、兵部、礼部,都是担任要职,为属僚所折服。

我们从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可以看出太子胤礽与他的师傅王掞也是非常尊重的,可是无奈,自己的自信心受到了挑战,整天周旋在自己兄弟们的你争我斗当中,而且处处充满了陷阱。

(太子被废而失落的王掞)

太子胤礽的再次被废让这位饱读诗书,而又刚正不阿的太子师傅王掞感到十分苦恼,因为他自己的愿望就是在他后半生的三十几年里把心血都倾注了太子胤礽身上,他想服侍一代令主登上大位,自己也好青史留名。

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彻底粉碎了,因为太子的这次被废,已经没有复出的可能,可是他对康熙帝的忠心没有变,他更不死心自己就这么撒手西去,于是他在康熙帝众多的儿子当中看到了四阿哥胤祯,他要劝四阿哥胤祯去争夺皇位,不能让康熙帝把皇位留给那些看西洋景的阿哥们手里。

于是王掞来到了雍亲王府,他这次到雍亲王府并不是单单劝四阿哥胤祯去争夺皇位,还有与太子有私情的康熙帝的嫔妃郑春华就藏匿在雍亲王府,他不想让这位该死之人再次牵连到四阿哥胤祯,他要帮助四阿哥胤祯解决掉这个女人,不能再留下后患。

(不输不赢的王掞师傅)

王掞师傅说得清楚:老臣的这半辈子心血花在二阿哥胤礽身上算是白费了,可是四爷您得争取继位呀!大清的江山社稷,还得靠您四爷来支撑。

王掞记者说道:我这次来到四爷府上就是想跟你说,盼着你早点儿继承大统!虽然二阿哥胤礽眼看着是不行了,可是四爷您如果要能继承大统,老臣这辈子也算是闹个不输不赢不亏不赚。

读书人大多都注重气节的,特别像王掞这种在康熙皇帝身边当了一辈子差的饱学之士,深受皇恩浩荡而又至死不愈的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初衷的。看来这位老人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不想因为服侍太子给自己留下的污点传于后世,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k古史


皇帝要费太子,并且得到大家及后世的认可,总要有合适的理由,而太子师傅王掞明知圣意,但力保太子。奈何朕意已决,无力回天,哀莫过大于心死,就这吧,一了百了……







夜神千帐灯


王掞输了!输的彻彻底底。身为太子师,太子输了,他就输了!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文不值,他所有的价值都在tai子身上。

人一辈子怕就怕一直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望落了空!说句实在话,太子倒了,王不自杀也得病亡,也是个郁郁而终。

王作为太子师父,其只是个文人,在朝廷上并无任何权势,也从侧面印证了太子很难干啊!太子的工作班子太孱弱,也侧面印证王教给太子的不是屠龙术,只是些酸腐的文章而已。所以,太子没有培养起来,王的一生败笔。

太子倒塌,王并没有受牵连,更说明他这个老师没有帮太子干什么实事。唯有羞愧而死也!


博士君


太子的老师不是他,王棪,在康熙朝连名字也没提及。康熙对太子胤礽寄予很高期望,为他制订了周详的培养计划,在太子很小的时后,康熙就亲自教他读书,每天上朝之前他都要在东宫中为胤礽讲授四书五经,又要胤礽将前一天讲过的内容背诵一遍,胤礽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再作讲解,直到胤礽能够全部融会贯通为止。胤礽在六岁以后,康熙聘请了老师:张英,李光地,汤斌为胤礽辅导讲课。


茹叔敬


太子被废了,他也失宠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由于郑春华的事上他曾经提醒过雍正皇帝,他知道他死了雍正皇帝不会为难他的家人,他不死他知道雍正皇帝会杀人灭口的还会连累他的家人


用户7480116914401


古代为人师表,看一个人的德行,肯定会先了解其师出何人,更何况帝王家,太子两次被废,所谓教不严师之惰,作为太子的老师当然会自责,只有自杀以谢天下。


山丘210207027


说明白了就是想不开就是这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