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是南院大王,那辽国是如何设置统治机构,划分南北两院的?

今安在的文史情缘


《天龙八部》里面的萧峰,原来叫乔峰,是丐帮帮主。后来被人戳穿,原来萧峰是契丹人,萧峰只好回到辽国。萧峰帮助义兄辽道宗耶律洪基,镇压了皇太叔的叛乱。萧峰因这个功劳被封为南院大王,却又坐镇南京析律府(今北京),只能是说金庸先生不太了解辽国官制留下的一个大漏洞。

1,皇太叔叛乱

辽道宗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皇太叔耶律重元和儿子耶律涅鲁古,想刺杀辽道宗夺取皇位。当时的辽道宗正在太子山避暑,带领南院枢密使许王耶律仁先、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萧唐古、北院宣徽使萧韩家奴、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等人,与叛乱者作战,最终击毙耶律涅鲁古,皇太叔耶律重元逃走后自杀。

事后,萧韩家奴封荆王,耶律合术知南院大王事。

荆就是楚,金庸先生安排萧峰当楚王和南院大王,实际上是把这几个人的事情合在了一起。

2,北面朝官和南面朝官

辽国统治的各民族发展严重不平衡,有文化先进而农耕的汉人和渤海人,有游牧的契丹人和奚人,还有更落后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为了把这些民族统合起来,辽国采用了二元官制:北面官和南面官。

北面官是管理契丹人等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南面官是管理汉人和渤海人的。

管理汉人的采用类似唐朝五代的制度,管理渤海人采用以东丹王为首的渤海国制度。

契丹皇帝宫帐座西向东,以左为尊,官员分列宫帐北南两侧,以北为尊。

南面朝官,不是指在皇帝宫帐的南面,而是指管理辽国南面的官员。

北面朝官,也不是指在皇帝宫帐的北面,而是指管理辽国北面的官员。北面朝官内部也分南北,比如辽国的最高机构是北南枢密院,北枢密院是在宫帐的北面,南枢密院在宫帐的南面,北南枢密院都是管契丹人的。

辽国采用先军政治,北院枢密使是最高军政长官。(唐宋枢密使仅仅是最高军事长官)

北枢密院主掌军事,南枢密院主掌官吏。

北宰相府是辅佐枢密使的,从皇族里面选。

南宰相府是枢密使的助手,从国舅萧氏家族里面选。

3,南院大王等四大王

在北南宰相府之下,有北院大王、南院大王、乙室大王、奚王。

四大王管理契丹和奚的大部族,还有四十九节度使管理各个小部族。

契丹遥辇八部以迭剌、乙室两个部族最为强盛,分别统领其他六个部族。迭剌部管理的人数较多,辽太祖又划分为五院、六院两部,管理五院的是北院大王,管理六院的是南院大王。

南院大王管理契丹迭剌一部分军民之政。

地位在南院大王之上的官员有:大于越,北枢密使,南枢密使,知北院枢密使事,知南院枢密使事,知北院枢密事,知南院枢密事,北府左宰相,北府右宰相,南府左宰相,南府右宰相,北院大王。

大于越是一个荣誉官位,类似汉地的三公,没有具体职权。

南院大王的排名已经在十名开外了。

4,南京析律府

南京析律府(今北京)是管理南部汉人的,属于南面官。

南面官采用三省六部制,辽国刚占领燕云十六州时,以枢密使兼尚书令为南面官的最高长官。

后来虽然多有变化,但以汉人枢密院为南面最高军政机构。

南京设置南京宰相府,属于地方官员,受南面官的枢密院和尚书省管理。

所以萧峰以南院大王的身份镇守在南京是不合理的,实际是让北面官的南院去做南面官的事情。南院大王本来是管理一部分契丹部落的,却在南京管理汉人。金庸先生混淆了南院和南面官。

呵呵,也不怪金庸了,辽国官制本来就复杂,史籍记载的还特别少。就是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没搞清楚辽国官制状况。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辽国南北面制是一个很伟大的制度,看完大家就知道像什么了。不过题主的南北两院制其实不是南北面官制。但是我明白题主想问啥。

辽国由契丹族建立,契丹人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其它的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受中原王朝的影响非常大,早在唐朝,为了对付突厥人,唐王朝多次拉拢契丹,并赐姓李,赐其旗鼓,封其首领为郡王,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将李光弼就是契丹人。

辽太宗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皇帝,且在国内因为处处受述律后钳制,辽太宗就把目光瞄向了动乱的中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入主中原。辽太宗正瞌睡,就有人递枕头来了。后唐年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和后唐末帝李从珂互相猜忌,最终石敬瑭叛变,石敬瑭为拉拢契丹,决定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辽太宗欣然答应。

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石重贵比他老爹有风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有了口实,便南下伐晋,原本后晋是有一战之力的,没想到大将杜重威,李守贞等人临敌叛变,后晋被灭。辽太宗后来在开封称帝,改国号契丹为辽,以示其入主中原之野心。

但是中原老百姓不答应,各地叛乱四起,契丹人伤亡惨重,辽太宗只能北归。

辽太宗一直对中原有意思,而南北两院制就是其妄图入主中原的心理下的产物。

契丹有了燕云十六州后,制定“因俗而治”的国策,形成南北面官制。即以国法治契丹,以汉法治汉人。

北面官制就是旧有的辽国契丹族的官制,起于契丹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而南北枢密院,则是北面官制里面的一个构成,南枢密院管吏治,北枢密院管军事。

南面官制基本就是唐朝三省六部照搬,官员多由汉人担任,管理汉地和辽国境内的汉人,辽国境内的汉人相当多,不仅有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唐末战乱起后,就陆陆续续有大批汉人逃向契丹,在契丹有一座城,南面是汉人的砖瓦房,北面是契丹人的毛毡,非常有意思。

(北面官和南面官)

南北面官制还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历来游牧民族要想入主中原,必然会被汉化,鲜卑族的例子就很生动。而南北面官制就很特别,既能在有效管理汉人的同时吸收汉族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传统,又能保持自己本民族英勇善战,骁武凭陵的特色。是中国历史上很有特点的一个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