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十三弟,寵臣怡親王允祥為什麼要在死前吞土?

何事男兒不讀書


關於怡親王吞土這件事,並不是胤祥臨死前做的。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眾所周知,胤祥是雍正鐵桿中的鐵桿,一直跟著四哥鞍前馬後、出生入死。因此,雍正即位伊始便封這位在康熙年間沒有任何爵位的十三弟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之前,無論大事小事,雍正基本上只負責決策層面的東西,具體系性事務幾乎都交給了胤祥來處理,這其中就包括選陵址這件事。



中國古代將就視死如視生,絕大多數皇帝生前已經開始為自己建陵,四十多歲即位的雍正自然也不例外。於是,這件事也落到了胤祥肩上。胤祥帶著人不辭辛勞、到處奔波,最後終於找到了一處萬年吉地,即現在的清西陵泰陵。事後,雍正也覺得這地方很不錯,於是將附近一塊中吉之地劃給了胤祥作為墓地。胤祥覺得這是皇陵區,自己連這中吉之地都配不上,不敢接受,拼命推辭,雍正最終只好作罷。



之後,胤祥派人在直隸淶水找了一塊自己覺得和自己身份相配的墓地,並請雍正把這塊地賞賜給自己作為百年之後的容身之所。雍正最終拗不過胤祥,同意了。之後胤祥派人去當地取土,當人把土取來之後,胤祥吃下了一小塊自己所選墓地的土。並且說,如此一來自己就安心了,子孫後代也會因此蒙福。



這話弦外之音是什麼意思?就是說,皇帝不是我能當的,我沒有那個野心、也沒那個能力,只想安安穩穩做好我的怡親王。這樣我就安心了,四哥你也安心了,我的子孫後代也就都安全了。不是嗎?要不怎麼胤祥能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能全身而退,而且死後哀榮、澤被子孫呢。連小小一塊墓地這麼注意,更何況其他事情?兢兢業業為四哥做事,卻又能時時刻刻擺正自己的位置,怎麼能讓四哥不喜歡?



這實際上只是胤祥向雍正示弱兼表忠心的一個小故事而已,並不是發生於胤祥死前。胤祥之所以能夠擁有巨大的權力而不引發雍正的猜忌,並且最後還獲得了一定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絕對和胤祥嚴格的律己是分不開的,時時刻刻認清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自專、不僭越。


不務正業歪醫生


因為雍正允許他死後安葬在自己選擇的地方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形象)

允祥是雍正帝的弟弟,也是他的知己,允祥一直由雍正的生母撫養,二人一同長大成人,感情非常好。

在九子奪嫡中允祥始終追隨雍正,始終維護雍正的利益,因此捲入政治漩渦中。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允祥受到廢太子事件的波及,被短暫囚禁了一段時間。被釋放出來後康熙對他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輪班制和出去巡遊都沒有允祥,以前康熙每次出巡都會帶著允祥。

康熙五十年允祥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康熙雖然在廢太子之後不再像從前那樣喜愛他,但是在回覆皇三子的奏摺中詢問允祥的身體情況,胤禛為他尋遍名醫。

(《雍正王朝》中胤祥與胤禛的形象 )

1722年雍正繼承皇位,在康熙朝受到冷落的允祥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雍正帝任命允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成為了雍正帝的臺柱,康熙帝、雍正生母的喪事都由他處理,戶部、西北軍事、水利等事務雍正帝也交與他處理。

後來雍正帝命允祥處理陵寢事務,他到泰寧山為皇帝陵寢選址,他選中一塊“上吉之壤”,雍正帝對這塊土地非常滿意。他想到允祥勞苦功高,於是將附件的一塊“中吉之地”賜給允祥,允祥聽後,堅決不受,認為這等土地不是他能夠受用的。

他說他在淶水縣境內為自己選定了一塊墓地,認為這塊土地才與他的身份相配,在與雍正再三商討後,雍正同意了他。允祥非常高興,於是派人去淶水取土,侍衛將土取回呈給允祥,允祥竟拿了一小塊土,手捧著吞了下去,而且還說道:“這樣的話,我就心安了,而且子孫也會蒙福了。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與允祥)

允祥的身體一直不好,1729年冬天他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但是他還親自與高其倬一起翻山越嶺,往來審視,為了不叨擾百姓,他在黃昏的時候才吃飯。

1730年允祥打算出視察北運河,但是他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了,甚至連先農壇的親耕禮都不能去參加,同年五月初四,允祥積勞成疾去世。

允祥去世後,雍正帝非常傷心,他將其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是清朝唯一一個不避皇帝諱的臣子。

(胤祥的奏摺)

胤祥重情重義,被稱為一代“俠王”,《雍正王朝》中刻畫的十三爺也深入人心。


司馬長史


如果馬雲給你一個億,你會為他吃土嗎?

我先來回答。支付寶每天只給我幾塊錢紅包,我都已經在天天吃土了!要是真給我一個億了,我可以把馬雲吃破產。。。

更別說胤祥了。雍正不僅給了他榮華富貴,還賜予他無上榮耀“鐵帽子王”!他真可以為雍正去做任何事。而且,他的“吞土”行為,更是為了在臨死前向雍正表示謙遜和感恩,為他的後人鋪條好路。

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更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胤祥在20歲之前,就很受康熙帝喜愛。在胤祥12歲以後,康熙帝只要出京,都會帶著隨身胤祥。這份殊榮,讓所有皇子都很羨慕。而胤祥自己也很爭氣,性格溫文爾雅,為人處事隨和,辦事能力又強。17歲時,已經是騎馬射箭樣樣精通,而且,他在書法上也很有造詣。

可是,一切的寵愛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第一次被廢時發生了變化,這年胤祥22歲。胤祥不知為何也被短暫圈禁起來。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把胤祥被軟禁和太子私自調兵逼宮的事聯繫上,也算是一種假設吧。也是在此事之後,胤祥漸漸不再像往日一樣受寵。

康熙五十年,胤祥腿部突然長了一種毒瘡:"起白泡,破後成瘡,時流稀膿水" 。胤祥這一病,更讓他無法像往日那樣陪伴在康熙帝左右。同時,由於身體原因,他也無法像其他皇子那樣參與政事。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胤祥是第二次被康熙圈禁(長達十年)起來,而不是病了。歷史上,胤祥並沒有被圈禁十年!

不過,等到雍正登基以後,胤祥再次被啟用。

雍正在繼位之前,就和胤祥關係特別好。等雍正上臺以後,馬上晉升胤祥為和碩怡親王,並出任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雍正三年,雍正甚至破例允許胤祥在兒子中任意指認一人,加封為郡王!

雍正四年,胤祥更是接替老八允禩,出任總理王大臣(全稱:大清國總理事務王大臣)。他也是雍正朝最後一任總理王大臣,胤祥的地位也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迴歸正題,說下“怡王吞土”的事。

胤祥奉旨為雍正選取陵地,最後定在泰寧山的"上吉之壤"。雍正為了表彰胤祥,把陵寢旁邊的一塊"中吉"之地賜給他。

胤祥雖然深受雍正寵信,但是,他在這七年的“伴君”的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而且,自己只是“臣子”,怎敢用為皇帝選好的陵地?

日後,如果有人拿此事做文章,說自己“僭越”。那麼,胤祥的後人就會遭殃。畢竟,他也不能保證後人還會受到皇帝恩寵啊。所以,胤祥非常惶恐,求雍正收回賞賜。

於是,胤祥一邊又在60裡以外的淶水縣境內為自己選定了一塊“平善之地”。一開始,雍正堅持要讓他葬在自己陵寢旁邊。直到胤祥病重之時,趁著雍正來看望自己,胤祥又再次懇求葬在60裡外的“平善之地”。此時,雍正才答應了胤祥的懇求。

胤祥覺得自己“躲過一難”,同時,又感謝雍正的恩典。所以,他趕緊讓人從自己的“平善之地”取土,並拿起一塊土,吃進肚子裡。

在即將離世之前,胤祥又再三告誡家人要低調。對於他的喪事要一切從簡,陵寢規制要精簡。不過,雍正很喜歡這位謙遜的弟弟。在胤祥死後,親自操辦其葬禮事宜。胤祥的墓葬被擴建,成了親王中規制最高,最豪華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