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錢為什麼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而不是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一德格天1


五帝錢的說法,源自民間信仰。人們認為錢幣走千家、串萬戶,吸收了大量的人氣。也就是道家所稱道的元陽真火,道家認為天沒有此火不能生物,人沒有此火不能生存,俗稱陽氣。所以民間信奉錢能通神、避邪。

五帝錢有兩種,即大五帝錢和小五帝錢。大五帝錢指秦朝的半兩錢、漢朝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錢、宋朝的宋元通寶錢和明朝的永樂通寶錢。.選取標準是歷史上五個強大的王朝鼎盛時期所鑄的銅錢。同樣的道理,小五帝錢取的清朝順治、康熙、乾隆、雍正、嘉慶五個強盛時期所鑄的銅錢。

由於大五帝錢在現代較為少見,民間大都湊不齊,久而久之,人們幾乎不提大五帝錢了,所以現代流行就是小五帝錢了,





明清(德剛)


“五帝錢”,是指清朝的五個皇帝所鑄造的銅錢: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據說,這五枚銅錢串在一起,在古代民間具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之功效。

古人,之所以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時期的錢幣,作為有吉祥寓意的五帝錢,是因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五個皇帝處於清朝國力最強大的年代,他們相繼在位一百八十年之久,而在位期間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時代相連,國運昌盛,百姓樂業,是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的年代;而且,我們傳統文化中,有“五世其昌”的說法,而其他朝代,即使有五個不錯的皇帝,也不是五代相連;因此,“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那個時候所鑄的五種不同的錢幣,才有資格被稱為“五帝錢”。

此外,古錢幣,還可以見證一個朝代的興衰敗落。只有社會安定繁榮,錢幣才會鑄造的精良,而“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這五個帝王所處的時期,已是清朝國運衰敗的時候,所以這五個帝王的形象,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遠不如“五帝錢”的五個帝王有份量,所以人們才不會用他們五個的錢幣來“祈福消災”。我們簡單地瞭解一下“五帝錢”:

一“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這枚錢幣的正面,有“順治通寶”四字楷書的字樣;在錢背面,有文字沿穿孔左右,鑄有滿漢文“福”字樣。據說,順治皇帝年間,為了穩定經濟曾經前後進行了五次改制,同時產生了五種形式的“順治通寶”,史稱“順治五式”。

二、“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這枚錢幣的正面有康熙通寶”的字樣,在錢幣的背面,有穿孔左右為滿文“寶泉”的字樣。據說,它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幣,和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幣。

三、“雍正通寶”

“雍正通寶”:這枚錢幣的正面,有“雍正通寶”四字宋體書寫字樣;在錢幣的背面,有文字沿穿孔左右,鑄有滿文“寶、泉”的字樣。


四、“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這枚錢幣的正面有上下左右楷書“乾隆通寶”四字的字樣;在錢幣的背面,飾有“八卦紋”,因此它屬於“花錢”。

五、“嘉慶通寶”

“嘉慶通寶”:這枚錢幣的面,有以楷書書寫“嘉慶通寶”四個大字;其背面,有穿孔左側鐫一滿文“寶”字的字樣,穿右側有滿文鑄造錢局名“泉”字的字樣。


超能博士


貨幣原本僅是一種交換媒介,經濟學上稱之為一般等價物。然而除了用於流通和收藏之外,人們又賦予了它們另一種神奇的功能:驅邪。大家常聽到的“五帝錢”,便是如此。

所謂五帝錢,有兩種說法,題主所講的是“小五帝錢”,即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也就是清入關後前五帝時期發行的銅錢。

銅錢原本是最不起眼的貨幣,但卻代表著特定時代和社會背景。在古代,原本還有另一種特殊的非流通性錢幣——壓勝錢。壓勝錢比流通貨幣要大,屬於專門用於驅邪的幣種。當然,雖然稱其為錢,但實際上卻並非當做錢來使用。

五帝錢之說的產生,顯然可能與壓勝錢有關。由於清前期的幾位帝王是盛世的奠基者和創造者,因而也被賦予了神奇的能力,故而也神化了他們頒佈的銅錢。當然,嘉慶帝時清朝已經走下坡路,但為了湊齊“五”這一數字,故而也就將其算作一帝了。

問題顯然易見,“小五帝錢”之所以不取道光、咸豐、統治、光緒、宣統,主要是因為清後期國運衰敗,這五帝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更談不上靠他們來驅邪消災了。

以上所講的是流行較廣的“小五帝錢”,因為清代離我們的時代較近,容易集齊,因而也深受人們歡迎。除此之外,民間還有一種“大五帝錢”的說法,即秦代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

大五帝錢的選取標準道理一樣,取的是五個強大王朝鼎盛時期的錢幣,也是具有消災驅邪功效。不過,秦半兩相對較難入手,漢五銖一般人都很難辯別具體年代,使得大五帝錢的流傳程度並不廣泛。

按照民間流傳的說法,稱將五帝錢串成一串,可以辟邪祈福,給人帶來好運。近年來隨著收藏的日益火爆,五帝錢成為了一些商販們的炒作對象。正所謂,亂世黃金,盛世收藏,若不是生活好了,誰會有精力關注這些呢?

無論是大五帝錢還是小五帝錢,都是人們信仰的一種體現,如果大家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如今某些地方蓋房時還會有懸掛乾隆通寶的做法,為的也就是圖個吉利。


夕陽下的晚楓


五帝錢,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幾個時代都是清朝比較好的時代,甚至有的還是盛世。而後邊的道光等等,看看中國近現代史就知道了,怎麼說呢,太黑暗了。

啥是五帝錢?

這裡提問的五帝錢是小五帝錢,大五帝錢我們一般指的是秦朝半兩錢、漢朝五銖錢、唐朝開元通寶、宋朝宋元通寶和明朝永樂通寶,都是青銅材質,存世量也不少,而統一看看著大小五帝錢,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提到的朝代、年代,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他們在我國曆史上都可稱得上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小五帝錢也是同理。比如康乾盛世。

五帝錢有啥作用?

在傳統風俗裡,五帝錢可謂匯聚了眾多帝王盛世之氣,佩帶於身,或者收藏,自然會帶有一種擋煞避邪、旺財祈福、遠離小人的美好寓意。天地人和,昭示吉祥。

同時,在文化歷史中,大小五帝錢均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歷史象徵、紀念意義,可謂說正是揚我國威、吞吐中華浩然之氣,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而小五帝錢中,順治通寶與雍正通寶存世較少。但不論如何,大小五帝錢作為一種文物,其收藏既有文化氣息,又有美好象徵。


河青文化


“五帝錢"在民間來說,具有避煞、避邪、旺財等一說。又分為“大五帝錢"和“小五帝錢”,大五帝錢~秦朝半兩、漢朝五銖、唐朝開元通寶、宋朝宋元通寶和明朝永樂通寶,但此五種錢幣不易集齊。而小五帝錢則是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五代皇帝寶錢,也是清朝由建朝起,至嘉慶止,共計一百八十多年強盛時期。錢幣制式穩定,購買力強,由於康熙年間用銅佛來製造一定數量的"羅漢錢”康熙通寶更是讓人們喜愛,也是清朝五位相連的皇帝。自道光開始,清朝逐漸走下坡路,由其是咸豐年間,因"太平天國”而撼動清朝根基,加之閉關鎖國,從而被外國入侵割地賠款,簽定不平等條約,最終滅亡。無論是大五帝錢,還是小五帝錢,是平民百姓用來祈福避邪之意。


星空240070652


這個是傳統下來的民間文化,實則並無律法的規定,在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對古物辟邪的功能有所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就清代五帝錢而言,為啥是前五帝而不是後五帝,約定俗成,本來沒什麼可說的,大致可以推測下人們的心態:清代前中期國際昌盛,貨幣也是硬通貨,足值,錢幣做的又大又厚,招人喜歡,所以用盛世的錢來辟邪,到了清中晚期,不僅僅貨幣貶值的厲害,錢做的又小又薄,國家動盪,內憂外患,民間更上咄咄怪事,人們肯定會想念那個盛世吧。也就是個心裡作用。

五帝錢: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前三帝沒得說的,其實到了乾嘉時期已經不行了,這不是硬湊出來一個五帝嗎,少了又不行。

五帝錢的歷史起源,始於清末,一為民間驅邪避煞的心裡,一是懷念太平的盛世,算算也不過一二百年的樣子,這能算做傳統嗎?


中國貨幣演化史


五帝錢出自於中國最強盛最繁榮的帝王時期間,國運昌盛,帝王獨尊,國富民強。

而道光朝清朝開始衰落,英國發動對華的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走上衰敗之路,咸豐、同治、光緒朝,外有外國侵略者踐踏中華大地,內有以太平天國運動為代表的各種民間起義運動,清朝統治搖搖欲墜,至宣統朝,清朝末日,最終在辛亥革命的打擊下,清朝滅亡。這五帝代表的是衰落和滅亡。


梅園布衣


這是個弱智的問答,收藏五帝錢本意就是求財納福消災,不用盛世之帝王錢幣,而用國運衰敗之錢幣嗎?

再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通寶,做工精良,錢制規範,版式多樣為眾人津津樂道,而通觀清錢後五帝,因朝政沒落,所鑄錢幣遠不及清前五帝!眾人喜前五帝錢當屬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