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摘要:過去,應用強調如何用交互設計留住用戶,而下一步應該考慮如何抓住 AI 了;過去,人們對隱私問題心知肚明卻視而不見,在 2018 年,隱私問題被扔到到檯面上後,我們可以期待 2019 年嗎?日本要如何應對中國科技企業的衝擊,從習慣算法推薦減少焦慮感開始吧……這裡是 TechBoard 第二十九期。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週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消費級應用:從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

a16z 合夥人 Connie Chan 近日發表文章,從海外版抖音 TikTok 入手分析了從中國開始的基於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推廣,在她看來,人工智能並非為產品賦能,它本身就是一款產品。

TikTok 在 2018 年上半年 App Store 下載量超過 1 億次,成為半年度下載量最大的應用,在 10 月份,TikTok 在美國安裝量大於 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 和 YouTube。抖音在海外推廣如此迅速的原因,在 Connie Chan 分析來看,和產品中融入的人工智能有很大關係。

比如 TikTok 的人工智能算法不是機械地要求用戶給「贊」、「踩」來判斷是否感興趣,而是參考用戶是能看完整段視頻還是看了幾眼就往下滑,TikTok 也不像 Netflix 和 YouTube 會有一個「為你推薦」的列表,它的算法不需要用戶「主動」提供反饋,也不要求用戶明確表達意圖,而是試圖去理解用戶的心思。這不僅貼心,還加大了用戶發現新奇短視頻的可能性。同時,因為 TikTok 上的短視頻控制在 15 秒內,因此對娛樂性要求很高,用戶觀看的內容又大多基於推薦算法,所以整個平臺的氛圍都把握在平臺手裡,也正是因為它的人工智能算法主導了產品本身,因此這個應用於其說基於用戶創造內容(UGC),不如說是基於人工智能。

Connie Chan 舉的第二個例子是社交應用 Soul,一款智能社交 app,通過回答預設問題,匿名 blog 結合人工智能來幫助用戶尋找新朋友和靈魂伴侶。用戶一開始需要回答六個問題和基於六個問題延伸的五十個可選問題作為 AI 匹配算法的基準線,然後人工智能來配對生成匿名的一對一聊天,在短暫聊天后雙方可選是否取消匿名。截止至 2018 年 5 月,Soul 有超過 350 萬個活躍用戶。


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另一個案例則是 LingoChamp,一個月付 99 元的 AI 英語輔導應用,用戶先選擇學習英語的目的,測試水平後開始課程,用戶的老師就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據庫,它的老師是英語不同熟練程度的中國人,超過 13 億分鐘的會話和 175 億句語音,用戶任何的錯誤都會通過數據庫來智能分析後給出改進建議。截止至 2018 年第三季度,LingoChamp 有 9700 萬用戶,其中 87 萬付費用戶,淨收入 2630 萬美元。


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人工智能不止是這些產品的護城河,更是一個可複製成本趨於零的好生意。用一句俗話來說,基於人工智能且做的好的應用,對競品而言,像是在降唯打擊。因為它足夠經濟、足夠有效、能覆蓋到足夠多的人。

智能語音助理或許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但人工智能融入消費級應用,並開拓出適合它的市場,已經是近在咫尺可以做到的了。內容消費領域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成功,在線教育領域 LingoChamp 的領先,社交領域 Soul 的嚐鮮,都是在以一種「隱形」的方式,讓人工智能落地。消費者只在意使用的目的和預期,具體如何實現他們並不關心。人工智能訓練出的產品或許會讓用戶上癮,讓用戶陷入算法的操縱之中,但也可以將人力成本拉低,減少更多的溝通成本,讓更多用戶享受到科技的紅利。

過去,應用強調如何用交互設計留住用戶,讓用戶耗時耗錢在應用上,而交互設計中的「技巧」已經被曝光,甚至到了用戶會有意識防止自己「被套路」的程度,儘管目前算法也面臨著用戶的「覺醒」,但未來的應用,或許正如李開復所言,「是時候讓算法落地為可持續發展的業務了」。

延伸閱讀與參考:我們曾在 TechBoard#26 推薦過 The Outline 這篇《TikTok「一點也不酷」》寫得正是 TikTok 在北美市場的土味引得社交媒體上的吐槽。TechBoard#20 中推薦的《互聯網是如何改變約會方式的》和《我們需要軟件來幫我們慢下來,而不是趕著我們走》則是站在人本位的角度來思考目前的軟件設計,兩篇文章都有反對算法導向軟件設計的觀點。

從「讓世界更美好」到「讓世界別出亂子」

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硅谷那些知名的創始人們有哪些特點?獨特的怪癖、簡潔的穿搭、對「普通人」的傲慢、一言不合就開懟的暴脾氣……究竟這是創始人的工作使然,還是說他們不過是在效仿最「經典」的那一位——喬布斯呢?但實際上,在喬布斯後的硅谷的 CEO 和創始人們,都在變得越來越「平淡和無聊」。

十年前,媒體和民眾對科技新貴們的叛逆非常包容,甚至認為這正是他們「非同凡響」的原因。喬布斯的口出狂言、扎克伯格的《社交網絡》、谷歌創始人的古怪行徑……這些大膽且「狂妄」的創業精神被傳為一段段佳話,但如今的硅谷弄潮兒們疏忽卻都被「磨平了稜角」信奉者「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處事原則。

在上百位參議員面前,扎克伯格面不改色地回答了整半天的「基礎」問題,壓力之下,爭議四起的 Uber 創始人卡蘭尼克被迫離開公司,谷歌創始人們如今也不再拋頭露面,還有領導風格嚴肅到近乎冷漠的傑夫·貝佐斯,接替了暴躁的鮑爾默的謙謙君子納德拉,當然,還有著名的正能量「好好先生」蒂姆·庫克......

這種整體趨向保守的風格其實是情理之中的,原因很簡單,此時的這些科技公司,早已不再是當年剛剛聲名鵲起的創業團隊了,影響力拘束著它們,讓它們難以「任性」。另一方面,社交網絡和政治正確的風潮也使得創始人們越來越需要「謹言慎行」。有幾位帶「反骨」的 CEO,比如馬斯克,正因為不慎的言論而讓自己和公司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如今的科技創業,越來越從過去的創始人自帶品牌推廣轉向到產品本身,如今的科技行業,也因牽扯到更多社會層面的事務而不得不去思慮更多。過去科技創業者們掛在嘴邊的「讓世界變得更好」至今快成了「讓世界別出亂子」,創始人們的言談舉止不再只屬於自己,也屬於股東、員工、用戶甚至是路人網民,他們在變得更無聊,也在變得更無奈。

延伸閱讀與參考:我們曾在TechBoard#26 推薦過《創始人在科技公司裡的地位是不是太高了?》這篇文章認為目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權力過大,對於企業而言更像是一個定時炸彈。

2018 年,隱私不再隱形

關閉微信、淘寶、谷歌、Twitter,拿著手機走出家門,抬頭走進電梯,不自覺地和右上角的監控攝像頭一個對視。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我們的信息也就此被收集。過去幾年習以為常的狀態,在今年再度被提起:顯形或隱形「數字眼」正盯著你我,無形中收集走我們的隱私。

今年是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印象急轉直下的一年,它們紛紛跌下神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離不開互聯網的網民,與他們被收集的數據之間的衝突攤開到了明面上。突然之間,我們意識到有多少種方式,可以繞過我們的許可來收集我們全方位的信息,整個行業,幾乎在以月為單位,爆光著各種隱私和信息安全的醜聞。過去一年,聯邦貿易委員會收到的消費者對隱私相關的投訴猛增 14%,達 8000 起。


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在此勢頭下,網民、科技公司和立法者都在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來抵禦自己隱私被侵犯,開發者開發網站防追蹤插件,公司招聘隱私法務專家,政客們試圖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在突如其來的曝光時刻,各方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努力著。突如其來的劍橋分析醜聞,對應著歐盟不到兩月內出臺的史上最嚴個人數據保護條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 GDPR),同樣對應著的,是紛紛轉向使用更具隱私性的軟件來保護個人信息的網民們。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發現,今年有 79% 的美國成年人會使用至少一種隱私工具來保護數據信息。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在劍橋分析公司醜聞曝光後,美國超過一半的 Facebook 用戶調整了他們的隱私設置。以隱私為重點的搜索引擎 DuckDuckGo 的 CEO 兼創始人 Gabriel Weinberg 表示,隨著 2018 年 Facebook 隱私問題的曝光,它的流量一直在增長。Weinberg 稱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流量暴漲,是 2013 年,斯諾登曝光的「稜鏡門」事件。


消費級應用:設計驅動到 AI 驅動;2018,隱私不再隱形


另一方面,良知尚在和被迫認錯的科技公司們也紛紛站到「重視用戶隱私」的一方。大如蘋果公司,在 macOS Mojave 中,為了隱私安全直接砍掉了 Safari 上第三方插件的支持,把插件統一到經過審核的「插件商店」。蒂姆·庫克更是直接在十月的國際數據保護和隱私委員大會上呼籲在美國製定聯邦隱私法。小如 Pokemon Go 的開發商團隊,員工擴增十倍,其中許多人都致力於安全和保護隱私方向的開發。僅去年一年,隱私權專家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IAPP)就增加了 20000 人,目前 IAPP 共有 45000 名成員。

在過去,人們對隱私問題心知肚明卻視而不見,在 2018 年,隱私問題被扔到到檯面上,接二連三的數據漏洞和濫用醜聞,讓每一個用戶看到這些大公司能夠對你的信息做些什麼,我們無法再將隱私隱形化。GDPR 的出臺使得互聯網平臺和產品集體更改用戶使用條例,這或許可以說明,監管才是真正實現變革的最佳途徑,立法需要時間才能通過,而即將到來的 2019 年,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延伸閱讀與參考:皮尤研究中心稱 Facebook 醜聞爆出後,美國用戶對它使用習慣做出了改變蘋果宣佈的 Safari 新設置《庫克呼籲美國立法保護用戶隱私,數據問題上蘋果憑什麼腰板這麼硬?》 從另一個視角看待蘋果這種級別的科技公司率先打響隱私保衛戰的原因。

在更重視隱私的日本,要學會「溫水煮青蛙」

推薦算法是好是惡?一直以來都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這種功能十分便利,另一派則認為這種基於數據就能讓「機器比你更懂你」的算法,會加劇人的不安和封閉。

在東京工作,從事廣告文案的 Uedada 通過研究基於用戶行為投放的「定向」廣告,無意中發現原本的「不安派」也在日益接受這個趨勢。他認為,這正體現著互聯網時代下,日本社會中膨脹的焦慮感。

整體性的焦慮感來源於中國。曾經能和美國抗衡的 IT 大國日本,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軟硬件上都遭受到了中國的衝擊,儘管老牌硬件廠商如索尼、佳能還保持著領先世界級的優勢,但無論是剛興起的無人機還是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廠商都已經打入了日本市場。再看軟件,海外版抖音 Tik Tok 最受歡迎的國家之一就是日本,二維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都在從中國引入日本。

近兩年來日本媒體對中國科技的發展和在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的報道,也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焦慮,這是一種原以為自己大幅保持領先,卻突然發現不僅被趕上,還有可能被超越的焦慮感。Uedada 分析了日本近幾年被迅速超車的原因,人口換算成用戶的大基數、創業公司迅速的更迭速度、政府的強力扶持,在這三點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日本人對隱私的重視。

中國科技企業一方面收到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配合政策,配合政策的代價,就是被矇在鼓裡或者被迫配合的用戶隱私。但在日本,很多用戶對企業收集個人信息的舉動相當敏感,一旦政府介入甚至想要主導,很可能遭到民眾的強烈反對。Uedada 並不認為這說明日本民眾的隱私意識就很強,他更傾向是日本民眾更為「古板」,對規則的改變必然會激起一時的「應激反應」。因此他認為,日本企業或政府或許更適合「溫水煮青蛙」,就像不斷給你推送越來越精準的廣告,讓你覺得「這功能還挺好用的」。

題圖:CNET ■

以上就是 TechBoard 本期內容。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週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