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一點城府

★1、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

釋義:自己有長處,要懂得謙虛低調,掩藏幾分,這是用涵養來塑造優秀的品格。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由此可見,成功的大忌就是驕傲,因為驕兵必敗!同理,自己得了好處,身上有優點,要懂得內斂掩藏幾分,因為顯擺不僅容易招致他人眼紅妒忌,而且也會使自己內心浮躁,繼而難以真正修煉自身品德。

人到中年,做人,要有一點城府,要學會掩藏幾分自己長處、優點的大智慧,不做“槍打出頭鳥”的蠢事,低調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釋義:別人有短處,要少議論,掩藏幾分,這是用質樸淳厚來造就寬宏的氣量。

《增廣賢文》裡面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由此可見,一般人都喜歡背後議論他人,但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改了這個壞毛病,則受益終身,因為管住自己嘴可以少去很多麻煩;不改,則後患無窮,因為禍從口出!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人都有短板,都有缺點。今天你用什麼姿態批評議論他人的短處,明日他人也會用同樣的姿態批評議論你的短處;所以說,我們給他人留面子,就是為自己以後留尊嚴。

《弟子規》告訴我們說:“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由此可見,揭他人短處,就是自己作惡,最後容易招致禍患。所以,人到中年,要學會掩藏幾分他人短處、缺點的大智慧,不做“禍從口出、言多必失”的蠢事。

曾國藩在家書中說道:“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所以,我們如果議論他人短處,就是庇護自己短處,因為”論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而且這樣還會顯得我們心胸狹窄,對於我們修德不利。

人到中年,做人,要有一點城府,要懂掩藏他人短處的大智慧,要多讚賞他人的優點,這樣才顯得更加厚道淳樸,繼而逐漸養成寬宏的氣量!古語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備註:以上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