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11月30日,龍崗區發佈《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暫行措施》,公佈了52個因時效性未達標,而擬剔除計劃的城市更新單元。

深圳明星舊改“木棉灣”項目,因“1年內未完成土地及建築物信息核查和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報批”,而被龍崗區列在了52個擬剔除名單中。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木棉灣舊改2016年9月正式立項,實施主體為京基地產,拆除面積達28.5萬方,更新方向為居住、商業功能,按照規劃,未來將會是一個超百萬方大型綜合體。

據京基木棉灣舊改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簽約率已超60%,龍崗區城市更新局此時公告出臺,風暴中的木棉灣村民、村委、舊改開發商,甚至已經購買了小產權房坐等拆遷者此時作何感想?

帶著問題,樂居前往了木棉灣實探。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木棉灣舊改拆除面積達28.5萬方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尷尬的木棉灣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走進木棉灣,村裡到處寫滿了“拆”字,寫有“已清空”“已簽約”這種字眼的,比比皆是。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村裡各處似乎已經做好了拆遷的準備,濃郁的舊改氣息。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開發商對更新計劃的宣傳,牆上貼有標語,以及舊改賠率信息。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按照規劃,舊改應落實一塊不少於38500㎡的教育用地,據公佈的法定圖則來看,應是區域內將規劃一所9年制學校。

一次性全款買了待拆物業,很怕被踢出

“那天中午看到了剔除名單,當天下午我們就趕到京基木棉灣辦公室,很怕被剔除。”已經買了小產權房等拆遷的投資者陳先生對樂居說。

他希望是可以順利舊改的,“當時買小產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現在簽約了的,假如舊改不成功,京基給的答覆是籤一個長租合同,只能是稍微減少一些損失,資金長期被套在裡面損失還是蠻大的,希望可以儘快達標。”


村委:一定能完成舊改

樂居找到了木棉灣村委,村委認為對這次整改還是很有信心的,態度比較樂觀。他認為這次擬剔除稿是龍崗區傳遞的一個警示信號,已經與開發商協商好了才合作的,並沒有太大的阻力,認為一定能完成。


已簽約村民:舊不舊改無所謂

在村裡坐擁一棟8層農民房的大爺對樂居表示,目前他已經簽約。對於舊改或被剔除問題,大爺表示並沒有很大影響,“拆了能拿賠償金,不拆就去收租金,地還是我的,都是很可觀的收益。”


為什麼進展慢?


未簽約村民:1:1拆賠比太低

李先生一家有6口人,生了4胎,在這裡生活習慣了,小孩都在這上學,他認為現在讓他們搬走,小孩的上學問題比較麻煩,以及大規模拆遷導致現在去找房子也很困難,希望拆賠比能夠提高。迫於生活壓力,難以簽約。


龍崗木棉灣或被踢出舊改 投資客:全款買了待拆物業怕打水漂


△京基給出的拆遷補償方案


開發商:壓力太大

“京基從2012年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了,2016年正式立項,投入很大。現在被歸在了剔除名單裡,時間剩下9個月,如果還不能達標(簽約不到90%),終歸過不了;或是2019年未能開工,就被剔除。”京基舊改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向樂居倒苦水。

據樂居瞭解,目前簽約阻力主要是有些業主持有“綠本”,要求以商品房的賠率1:1.3來賠償。但這些房子本質上來說都是小產權房。京基方面表態現在只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加快簽約,與一些不願簽約的業主不斷商量,因為舊改不成被剔除了,雙方都損失嚴重。


真被剔除了怎麼辦?


官方方案:龍崗區城市更新局將依照相關規定分批分類開展計劃清理工作。對於不能按時達標的單元進行綜合整治,7年內不得再申請舊改,也沒有棚改項目

京基答覆:京基集團並沒有考慮過剔除了的情況,在根本上還是很有信心的。現在簽約率已超60%。

專家解讀


深圳鼎鴻發展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仕業表示,各區政府應當定期開展更新計劃清理其實在2016年市裡出臺的《暫行措施》第二十八條已作明確,不單龍崗相信其他各區很快也會跟上。

李仕業認為:《公告》的出臺對更新項目是有推進作用的,清理舉措能夠有效推動舊改進度

,全市其實還有很大一部份列入計劃的項目,由於等待新的密度分區調整爭取更有利的規劃指標推進緩慢,通過這種方式能讓耽擱的項目動起來。要不然停在那裡不動,區裡更新的年度任務指標也很難落實。

龍崗區清理舉措的出臺會對開發商有什麼影響?李仕業認為對於開發企業而言,在以後項目拓展方面就必須更精準一點,必須做到項目做到全面系統的研判做到更精準的分析。“現在等待的項目往往是存在前期過於樂觀,後期算不過賬來放在那裡等密度分區的調整,造成被清理出局的風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開發企業而言對政策的理解、技術的把控的要求也更高了。”

談及本次文件出臺的背景和意義,安雲集團董事、深圳市城市更新協會創始會長耿延良認為

政策出臺的目的是督促有意向的、更新批准的、割地確認的項目加快進行辦理相關手續,促進城市更新的進度。因為不僅僅企業關注它的進度,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門也為了儘早完成城市更新這個項目,很多項目涉及到中間配套的落實,中間配套和時政設施要根據項目的進度去落實。如果項目進度放緩了,這些城市更新的時政設施,中間配套甚至是醫療教育設施都會延後,從而影響整個深圳市的經濟發展,各區面貌的改善都會有影響。


關於這點,他認為政府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有文件的規定;

第二:如果某個項目長期拖延了,影響了當地的城市形象和經濟發展,政府應該依法行政,協求各方,加快項目的推進,讓一些開發商和投資方加快拆遷的進度。

至於對開發商的影響,耿延良表示:“最近兩年,政府的管控加強,土地貢獻率提高,有些小的開發商拿到這些項目也沒有實力去運營,拆遷期融資成本增加的情況下,他們的資金量跟不上,會造成個別項目延緩或推遲。這種情況下需要用輔助與形式化的手段對項目進行清理,也有利於整個城市更新市場的健康發展。有些開發商有實力也有能力去做,但是也需要政府的清理工作督促他們加快進度,這樣才有利於整個城市環境的改善。”


耿延良認為,龍崗區的城市更新工作是深圳市城市更新行業裡,比較規範而且經驗相對更為豐富的,

其他區會相繼跟進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